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作为高效水基钻井液页岩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然然 蒋官澄 +4 位作者 宣扬 赵利 王凯 贺垠博 王金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0-396,共7页
为解决钻井过程中的泥页岩井壁失稳问题,选取了重均分子量为6×104g/mol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作为水基钻井液页岩抑制剂,通过膨润土造浆实验、线性膨胀实验和泥页岩热滚回收实验对其泥页岩抑制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红外光谱表征... 为解决钻井过程中的泥页岩井壁失稳问题,选取了重均分子量为6×104g/mol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作为水基钻井液页岩抑制剂,通过膨润土造浆实验、线性膨胀实验和泥页岩热滚回收实验对其泥页岩抑制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红外光谱表征、X-射线衍射实验以及热重分析对其抑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EI对膨润土水化膨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20%膨润土在1.5%HPEI溶液中造浆后的动切力仅为0.5 Pa,膨润土在3%HPEI溶液的膨胀高度较蒸馏水中减少了67%;溶液的pH值越低,HPEI的质子化程度越高,对膨润土水化分散的抑制性能越好。HPEI抑制黏土水化膨胀的机理为:HPEI分子进入黏土层间,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的共同作用减弱黏土水化分散,其疏水结构阻止水分子进入黏土层间,抑制膨润土晶层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页岩抑制剂 钻井液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聚天冬氨酸苄酯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焦永华 周军 +2 位作者 李妍 张开 付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80-1284,共5页
以超支化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为引发剂,天冬氨酸苄酯-NCA为单体,利用热开环聚合法合成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聚天冬氨酸苄酯共聚物(PEI-PBLA).用核磁共振波谱对PEI-PBLA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I-PBLA在水溶液及有机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以超支化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为引发剂,天冬氨酸苄酯-NCA为单体,利用热开环聚合法合成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聚天冬氨酸苄酯共聚物(PEI-PBLA).用核磁共振波谱对PEI-PBLA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I-PBLA在水溶液及有机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以芘为荧光探针测定了共聚物在水中形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以甲基橙为客体分子,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包覆能力,结果表明,共聚物对客体分子的吸附与溶液的pH值有关.研究了共聚物与质粒DNA的复合发现,PEI-PBLA能够很好地与质粒DNA复合,并且可以避免DNA酶的降解,对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聚合物在药物传输、可控释放及基因载体等方面都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 聚天冬氨酸苄酯 高分子胶束 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双/多模态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静怡 盛慧 +1 位作者 张林珊 管婧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197-19205,共9页
分子影像学技术作为癌症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在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显示活体生理学变化,并进一步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目前,现代分子影像学技术包括X射线断层摄影术(CT)、光声成像(PA)、磁共振成像(MR)、荧光... 分子影像学技术作为癌症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在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显示活体生理学变化,并进一步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目前,现代分子影像学技术包括X射线断层摄影术(CT)、光声成像(PA)、磁共振成像(MR)、荧光成像(FL)、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各单一成像模式均存在优缺点,在空间分辨率、软组织分辨率、灵敏度及准确性等方面无法提供综合全面的信息以诊断及监测癌症。双/多模态成像模式的构建可极大地弥补以上缺陷,通过结合各单模态成像技术的优势来全面地反映癌症的发生、发展。因此,双/多模态造影剂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在众多纳米造影剂中,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由于优良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外围基团可进行功能化修饰,内部空腔可负载多种有机/无机化合物,其作为纳米造影剂的优良平台被广泛使用。对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外围基团修饰聚乙二醇、叶酸、透明质酸可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及组织特异性,进一步经螯合剂负载金属离子、包裹或稳定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可有效整合各种成像元素,以实现双/多模态成像。基于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平台作用,可增强成像元素的生物相容性、组织特异性、肿瘤富集度,构建的基于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双/多模态成像造影剂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癌症的早期精确诊断,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双/多模态成像造影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目前报道的基于超支化聚乙烯亚胺的双/多模态成像造影剂的构建及生物医学应用进行总结,涵盖CT/MR成像、CT/PA成像、SPECT/CT成像、PET/MR成像、FL/MR成像及三模态成像,为新型智能化纳米造影剂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纳米平台 双/多模态成像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胺化核桃壳吸附剂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广田 张亮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5-651,共7页
以核桃壳(WNS)为基质,K2S2O8/NaHSO3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制备了WNS-g-GMA,进一步通过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BPEI)与WNS-g-GMA开环反应,制备了多胺化核桃壳(PWNS),采用FTIR,SEM等方法对制备的PWNS进行表征,并对... 以核桃壳(WNS)为基质,K2S2O8/NaHSO3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制备了WNS-g-GMA,进一步通过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BPEI)与WNS-g-GMA开环反应,制备了多胺化核桃壳(PWNS),采用FTIR,SEM等方法对制备的PWNS进行表征,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PWNS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WNS-g-GMA的最优制备条件为:m(引发剂)∶m(WNS)=2.25、m(GMA)∶m(WNS)=1.75、反应温度10℃、反应时间60 min;PWNS最优制备条件为:m(HBPEI)∶m(WNS-g-GMA)=6.0、V(1,4-二氧六环)∶V(去离子水)=5∶2、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0 h。在pH=6.17、吸附120 min时,PWNS对Cu2+的平衡吸附量达120.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吸附剂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宇峰 李文俏 +2 位作者 潘赢 张雯 孟建强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复合膜的抗菌性能,以聚砜超滤膜为基膜,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为水相单体,以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制备出PEI/TMC抗菌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探究复合膜渗透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显示:当PEI质量分数为2%、TMC质量分数... 为了提高复合膜的抗菌性能,以聚砜超滤膜为基膜,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为水相单体,以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制备出PEI/TMC抗菌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探究复合膜渗透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显示:当PEI质量分数为2%、TMC质量分数0.1%、反应时间为5 min时,在1.5 MPa、25℃的条件下过滤0.1%的MgSO_4溶液,得到的膜渗透选择性能最佳,此时通量为55 L/(m^2·h),截留率为95%;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细菌模型,采用接触振荡法进行测试,证明了PEI/TMC相比于传统的商品聚酰胺复合膜,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性,对于浓度为10~3CFU/mL左右的细菌,抑菌率可达到7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纳滤膜 抗菌 薄层复合膜 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EI接枝改性PAN/GO-PAA静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对Au(Ⅲ)的吸附
6
作者 李晓华 马应霞 +2 位作者 杨海军 孟文丽 钟小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7,共12页
以丙烯酸(A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包覆聚丙烯酸(PAA),得到GO-PAA纳米复合物.将GO-PAA纳米复合物分散在聚丙烯腈(PAN)基体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PAN/GO-PAA静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利... 以丙烯酸(A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包覆聚丙烯酸(PAA),得到GO-PAA纳米复合物.将GO-PAA纳米复合物分散在聚丙烯腈(PAN)基体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PAN/GO-PAA静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利用化学接枝反应在PAN/GO-PAA静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表面接枝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构筑HPEI-g-PAN/GO-PAA静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研究了HPEI-g-PAN/GO-PAA静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对Au(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HPEI-g-PAN/GO-PAA静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对Au(Ⅲ)的最大吸附量为1 808.60 mg·g^(-1),在吸附过程中,部分Au(Ⅲ)被还原为片状和不规则颗粒状的Au单质.在共存离子体系中,HPEI-g-PAN/GO-PAA对Au(Ⅲ)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 聚丙烯腈 静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 吸附 Au(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结构中HPEI-CdS量子点的荧光性能研究
7
作者 刘晓静 余莉萍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12期38-42,共5页
先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包覆的CdS(HPEI-CdS)量子点;再将HPEI-CdS量子点与丙烯酸、丙烯酰胺、过硫酸铵、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凝胶聚合物前驱液混合均匀,采用毛细力渗透法填充到聚苯乙烯光子晶体模板中,通过热... 先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包覆的CdS(HPEI-CdS)量子点;再将HPEI-CdS量子点与丙烯酸、丙烯酰胺、过硫酸铵、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凝胶聚合物前驱液混合均匀,采用毛细力渗透法填充到聚苯乙烯光子晶体模板中,通过热引发聚合得到HPEI-CdS量子点/凝胶光子晶体复合材料,并采用扫描电镜、光纤光谱仪、固体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PEI-CdS量子点/凝胶光子晶体复合材料具有光子晶体的三维面心立方结构和光子带隙特征,通过控制光子带隙的大小和量子点的填充量可以调节光子晶体结构中HPEI-CdS量子点的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 CDS量子点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