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超抗原可提高T细胞衔接器治疗实体瘤的疗效
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3,共1页
2024年2月7日,浙江大学药学院陈枢青教授、周展副教授团队在《分子治疗》(Molecular Therapy)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论文“Superantigen-fused T cell engagers for tumor antigen-mediated robust T cell activation and tumor cell kil... 2024年2月7日,浙江大学药学院陈枢青教授、周展副教授团队在《分子治疗》(Molecular Therapy)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论文“Superantigen-fused T cell engagers for tumor antigen-mediated robust T cell activation and tumor cell killing”(DOI:10.1016/j.ymthe.2023.12.011),提出了强效免疫激活剂(超抗原)和T细胞衔接器(TCE)协同增效的新思路。研究人员利用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高效刺激T细胞激活和增殖的特点,设计了SEA融合的TCE,其与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孵育后,杀伤肿瘤活性显著增强,且其活性依赖于肿瘤抗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治疗 超抗原 T细胞激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协同增效 实体瘤 免疫激活剂 肿瘤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CID小鼠观察外源性超抗原SEC治疗人胶质瘤
2
作者 王凡 黄强 周丽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 评估外源性超抗原SEC对胶质瘤的体内杀伤效果。方法 建立人脑胶质瘤的动物模型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SCID小鼠免疫嵌合模型 ,观察SEC对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及分离并计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结果 SEC对胶质瘤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率 ,并... 目的 评估外源性超抗原SEC对胶质瘤的体内杀伤效果。方法 建立人脑胶质瘤的动物模型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SCID小鼠免疫嵌合模型 ,观察SEC对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及分离并计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结果 SEC对胶质瘤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率 ,并能激活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结论 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超抗原SEC 脑胶质瘤 超抗原 肿瘤治疗 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彩虹 佘锐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4期17-20,共4页
超抗原为一类特殊的抗原分子 ,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产生重要的影响 ,与许多疾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按其作用的细胞种类 ,可分为 T细胞超抗原 ( T- SAg)及 B细胞超抗原 ( B- SAg)。T- SAg具极高的 T细胞激活频率 ,反复刺激还可诱导免疫... 超抗原为一类特殊的抗原分子 ,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产生重要的影响 ,与许多疾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按其作用的细胞种类 ,可分为 T细胞超抗原 ( T- SAg)及 B细胞超抗原 ( B- SAg)。T- SAg具极高的 T细胞激活频率 ,反复刺激还可诱导免疫耐受。 B- SAg能刺激 B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 ,激活体液免疫反应和补体级联反应并可特异性诱导B细胞凋亡。据超抗原的作用机制研制超抗原疫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超抗原疫苗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SEB活化耐受性NKT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钰 钟江 +4 位作者 徐健 陈中才 郭业磊 金婷 张继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超抗原SEB活化的效应细胞参与免疫耐受的NKT细胞亚群及分化特征。方法:采用C57BL/J小鼠脾细胞经SEB诱导,收集体外扩增10d的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与刀豆蛋白(ConA)、脂多糖(LPS)和白介素-2(IL-2)共同培养3d,测定效应细胞对刺激... 目的:探讨超抗原SEB活化的效应细胞参与免疫耐受的NKT细胞亚群及分化特征。方法:采用C57BL/J小鼠脾细胞经SEB诱导,收集体外扩增10d的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与刀豆蛋白(ConA)、脂多糖(LPS)和白介素-2(IL-2)共同培养3d,测定效应细胞对刺激剂的应答反应能力。在正常小鼠淋巴细胞与上述刺激剂反应的同时添加效应细胞,3d后测定效应细胞抑制正常淋巴细胞对刺激原的应答反应能力。用MTT染色方法记录细胞增殖的A值。以ConA活化的淋巴细胞做参照,用流式细胞术(FCM)解析了耐受性效应细胞中NKT细胞亚群并显示分化来源与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淋巴细胞对抗原应答反应能力相比,SEB活化的效应细胞对ConA、LPS和IL-2的应答反应能力明显降低,细胞生长的A值从正常组的0.80±0.04、0.60±0.03和0.55±0.07下降到0.60±0.05、0.30±0.05及0.27±0.04(P<0.01,n=3)。效应细胞抑制正常淋巴细胞对上述抗原的应答反应,尤其抑制ConA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应答反应;A值分别由正常值降低到0.26±0.002、0.48±0.04及0.34±0.02(P<0.01,n=3)。效应细胞中CD4+NK1.1+、CD8+NK1.1+、TcRVβ8+/NK1.1+NK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P<0.05和P<0.01,n=4)。ConA活化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并包括CD4-CD8-/CD3+NK1.1+NKT细胞。结论:超抗原SEB活化的耐受功能与CD4+NK1.1+、CD8+NK1.1+、TcRVβ8+NK1.1+NKT细胞亚群有关,它们由T细胞分化而来。CD4-CD8-/CD3+NK1.1+NKT细胞没有参与耐受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亚群 超抗原 SEB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超抗原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姜永强 宁保安 +3 位作者 郑玉玲 马茹 李韩平 高志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 (SEB) ,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对SEB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和分离纯化 ,并对其超抗原活性和免疫学活性与天然SEB进行比较研究。观察重组SEB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 目的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 (SEB) ,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对SEB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高效表达和分离纯化 ,并对其超抗原活性和免疫学活性与天然SEB进行比较研究。观察重组SEB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以及对小鼠肝癌和肉瘤的体内抑瘤效果。结果 SEB获得高效表达 ,并一步将其纯化至均质。与天然毒素相比较 ,重组SEB的免疫学活性与超抗原活性基本相似。首次证明 ,即使SEB的浓度为 10ng/L ,仍然对人肝癌细胞有显著地抑制作用 ,其对小鼠体内的肝癌和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重组SEB在体内外均有一定肿瘤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 超抗原 表达 纯化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靶向性超抗原基因疫苗的设计和预测 被引量:6
6
作者 禄韶英 隋延仿 +3 位作者 李增山 潘承恩 武文 叶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 :探讨AFP顺式作用元件调控的肝癌特异性减毒超抗原疫苗 (SEA(D2 2 7A) Linker CD80tm)设计的合理性。方法 :应用核酸和蛋白质分析软件GeneConstructionKit2 .0、ANTHERPRO5 .0、JAMBW1 1和www .expasy .com网站提供的方案 ,分析... 目的 :探讨AFP顺式作用元件调控的肝癌特异性减毒超抗原疫苗 (SEA(D2 2 7A) Linker CD80tm)设计的合理性。方法 :应用核酸和蛋白质分析软件GeneConstructionKit2 .0、ANTHERPRO5 .0、JAMBW1 1和www .expasy .com网站提供的方案 ,分析重组体的开放读框以及融合蛋白的可及性、柔性、抗原性和疏水性 ,并作了跨膜区和二级结构模拟。结果 :重组体的转录受AFP顺式作用元件调控 ,Linker所在部位柔性高 ,可及性弱 ,不改变两侧蛋白分子的抗原性和疏水性。融合蛋白表达后 ,被CD80tm锚定于肝癌细胞表面 ,超抗原部分 (SEA)表达在细胞膜外 ,二级结构预测Linker不改变蛋白结构 ,完全符合作者设计疫苗的初衷。结论 :重组疫苗设计合理 ,特异性高 ,融合蛋白有很大可能保留了SEA和CD80tm的理化特性 ,为进一步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靶向性超抗原基因疫苗 设计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SEA诱导T细胞无能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桂莲 朱锡华 +1 位作者 杨劲 黄云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抗原诱导T细胞无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ELISA和FACS ,分别检测超抗原对诱导T细胞无能的过程中 ,IL 2、IL 10的产生和IL 2Rα链 (CD2 5 )的表达 ,并以3 H TdR掺入法 ,测定无能T细胞对rhIL 2、PMA及iono mycin的应答能力。... 目的 探讨超抗原诱导T细胞无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ELISA和FACS ,分别检测超抗原对诱导T细胞无能的过程中 ,IL 2、IL 10的产生和IL 2Rα链 (CD2 5 )的表达 ,并以3 H TdR掺入法 ,测定无能T细胞对rhIL 2、PMA及iono mycin的应答能力。 结果 在诱导T细胞无能的过程中 ,IL 2的产生显著降低 ,而IL 10的产生则逐渐升高 ;CD2 5的表达与活化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rhIL 2的加入可恢复T细胞增殖 ;PMA单独作用能诱导无能T细胞的部分增殖能力 ,但PMA +ionomycin则能更大程度地恢复T细胞的增殖。结论 超抗原SEA对T细胞无能的诱导 ,可能与降低IL 2的水平和升高IL 10的水平有关。超抗原SEA的反复刺激对T细胞无能的诱导 ,可能是干扰了TCR信号途径的近端事件 ,导致Ras/MAPK途径和Ca/calcineurin途径受阻 ,而使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SEA 诱导 T细胞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中超抗原SEB诱导的耐受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钰 潘志强 +1 位作者 彭虹 徐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 研究在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中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耐受强度和细胞学特征.方法: 选用C57BL/J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所有受体小鼠在接受6×107骨髓细胞前均接受6.0Gy 60Coγ射线的照射,随机分成3组: 组1为只接... 目的: 研究在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中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耐受强度和细胞学特征.方法: 选用C57BL/J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所有受体小鼠在接受6×107骨髓细胞前均接受6.0Gy 60Coγ射线的照射,随机分成3组: 组1为只接受6.0Gy 60Coγ射线照射的对照组(照射对照组,RI);组2为照射后注射生理盐水(移植对照组,Tran.); 组3为照射后注射60 μg SEB(SEB组).180 d后由组2和组3实验鼠获得两组C57BL/L-BALB/c嵌合体小鼠.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移植后30~180d受体小鼠体内CD4+ T、 CD8+ T、 CD3+/NK1.1+ NK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MHC H-2Kb、 H-2Kd抗原表达的百分率,用MLR方法测定嵌合体小鼠淋巴细胞对ConA和异源性抗原的反应性.结果: (1)接受大剂量骨髓细胞移植后,注射SEB和注射生理盐水的两组小鼠均可存活180 d以上,SEB组小鼠呈现出BALB/c供体小鼠的颜色特征(白色);Tran.组小鼠呈现出其灰白色.(2)SEB组嵌合体小鼠对ConA的反应性明显低于RI组和Tran.组;对异源性抗原的应答高于Tran.组.(3)SEB组小鼠外周血中CD4+ T细胞的数量在移植后30~60 d明显下降,随后增加; CD8+T细胞的数量不变.CD3+/NK1.1+ NKT细胞的数量,从接受移植后30 d开始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递增,到180d达到5.71%.存活180 d的嵌合体小鼠,体内供体小鼠特有的MHC H-2Kd抗原的表达率高达80.95%,自体MHC H-2Kb抗原表达的百分率只占1.45%.(4)与SEB组相反,Tran.组小鼠CD8+ 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 CD3+/NK1.1+NKT细胞的数量的增加只在移植后180 d上升达到5.07%.结论: 在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中,SEB诱导的耐受性比单纯骨髓移植诱导的耐受性强.SEB诱导的耐受性与移植早期特异性CD4+ T细胞数量的减少和NKT细胞数的持续增加有关.反应性的降低表现为T细胞对ConA反应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免疫耐受 NK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对NK细胞CD226分子表达与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赟 程光 +2 位作者 韩卫宁 曹云新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超抗原对NK细胞CD226分子表达与功能的调节。方法以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SEA/B)活化PBMC为模型,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CD226分子在NK细胞上的变化;采用51Cr释放实验,观察NK细胞在超抗原作用下杀... 目的研究超抗原对NK细胞CD226分子表达与功能的调节。方法以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B(SEA/B)活化PBMC为模型,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CD226分子在NK细胞上的变化;采用51Cr释放实验,观察NK细胞在超抗原作用下杀伤功能的改变;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226分子在NK细胞杀伤相的分布。结果在静止PBMC中,CD56+NK细胞的百分率为12.3%,CD56+CD226+细胞仅为1.4%。当效靶比为5∶1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为(3.2±0.2)%。当0.1mg/LSEA或SEB刺激PBMC1d后,CD56+NK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13.5%和14.1%,CD226在NK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主要表达在CD56dim细胞上。在刺激第2天,SEA组CD56+CD226+占CD56+细胞69.1%,SEB组CD56+CD226+占CD56+细胞64.3%。刺激第3天,CD226在NK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均较第2天明显下降。在超抗原0.1mg/L作用3d中,SEA组和SEB组NK细胞杀伤率均明显高于同期未刺激组NK细胞的杀伤率及新鲜分离NK细胞的杀伤率(P<0.05),在作用的第2天,SEA组和SEB组杀伤率均达到峰值分别为(82.3±6.9)%和(80.6±7.5)%。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CD226分子与LFA-1分子共定位于NK细胞与K562细胞的接触部位。结论超抗原SEA和SEB可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可能与其促进CD226分子在NK细胞上的表达相关,CD226分子可能参与NK细胞免疫突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26 NK细胞 亚群 超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活化Th1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细胞杀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钰 李琳 +1 位作者 尉承泽 周严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本文对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活化的Th1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SEB共同培养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增殖细胞亚群 ;用酶联双夹心法测定IL 2 ,IL 4水平 ;用K5 6 2 ,HL 6 0肿瘤细胞和自... 目的 :本文对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活化的Th1细胞介导的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SEB共同培养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增殖细胞亚群 ;用酶联双夹心法测定IL 2 ,IL 4水平 ;用K5 6 2 ,HL 6 0肿瘤细胞和自身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测定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杀伤活性。结果 :SEB共同培养 6d的淋巴细胞 ,CD4+T细胞由37.5 %增加到 48.5 % ;CD16 +淋巴细胞由 14.3%增加到 2 7.9% ;CD8+T细胞无明显增加。预先去除CD8+T细胞不影响SEB对CD4+T细胞的活化作用。结论 :SEB活化CD4+T细胞是Th1而不是Th2细胞。它们释放大量的IL 2而不是IL 4。活化的Th1细胞介导了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对肿瘤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 TH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抗原联合超抗原SEC诱导杀瘤性免疫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洪梅 张晓群 +2 位作者 刘亚楠 马志红 张庆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01-303,共3页
目的:使用胶质瘤可溶性抗原(CSA)联合超抗原SEC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杀瘤性免疫细胞,对胶质瘤细胞进行杀伤,探讨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方法:提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并经GSA、超抗原SEC联合处理。流式细胞术(FCM)和细... 目的:使用胶质瘤可溶性抗原(CSA)联合超抗原SEC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杀瘤性免疫细胞,对胶质瘤细胞进行杀伤,探讨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方法:提取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并经GSA、超抗原SEC联合处理。流式细胞术(FCM)和细胞毒试验测定效应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结果:经GSA、超抗原SEC联合刺激的淋巴细胞组增殖活性最强,于72h达到高峰,并且上调CD8+T细胞群,联合刺激诱导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P<0.05)。结论:GSA与SEC联合应用诱导的效应细胞增殖快,细胞毒活性高,对抗原来源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该实验研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肿瘤可溶性抗原 超抗原 细胞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二硫键稳定抗体靶向超抗原SEA(D227A)分子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淮杰 郑玉玲 +2 位作者 余多慰 马茹 姜永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提高抗肝癌靶向超抗原SEA(D227A)的产量和稳定性,构建单链二硫键稳定抗体靶向超抗原分子scdsFv-SEA(D227A)。方法:构建scdsFv SEA(D227A)表达质粒,用IPTG诱导其在大肠杆菌BL21plusS表达。包涵体经洗涤和复性后,用QSepharoseHP和Hip... 目的:提高抗肝癌靶向超抗原SEA(D227A)的产量和稳定性,构建单链二硫键稳定抗体靶向超抗原分子scdsFv-SEA(D227A)。方法:构建scdsFv SEA(D227A)表达质粒,用IPTG诱导其在大肠杆菌BL21plusS表达。包涵体经洗涤和复性后,用QSepharoseHP和Hiprep26/60SephacrylS-200HR纯化。纯化蛋白经AMS烷化处理并结合PAGE电泳来检测二硫键形成情况,并通过ELISA和MTS分别检测重组蛋白与肝癌细胞的结合活性、稳定性和细胞杀伤活性。结果: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通过复性及QSepharoseHP离子交换柱和Hiprep26/60SephacrylS-200H凝胶过滤两步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每升诱导菌液的产量高达60mg。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相比与单链抗体靶向超抗原和二硫键抗体靶向超抗原SEA,二硫键抗体靶向超抗原在不影响结合活性和杀伤效果的情况下,稳定性有了较大提高。结论:建立了一种新的稳定的免疫毒素和提高其产量的方法,为hscFv25抗体靶向超抗原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他低稳定性或低产量抗体的改造提供了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二硫键稳定抗体 产量 超抗原 SEA(D227A)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单次和多次诱导T细胞膜表型及细胞因子释放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杨 司少艳 +5 位作者 葛伟 张秀敏 胡沛臻 李侠 马斌 隋延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观察超抗原SEA体外单次和多次诱导T细胞的细胞膜表型及细胞因子释放的变化特征。方法:SEA体外单次和多次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CD69、CD25、CD28及细胞膜上和细胞内CTLA-4(CD152)的表达,并测定细胞培养上... 目的:观察超抗原SEA体外单次和多次诱导T细胞的细胞膜表型及细胞因子释放的变化特征。方法:SEA体外单次和多次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CD69、CD25、CD28及细胞膜上和细胞内CTLA-4(CD152)的表达,并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NFγ-、TNFα-、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1次SEA诱导组(1×SEA组)中,CD4、CD8、CD69、CD25和CD28的表达均显著增加,CTLA-4的表达低,IL-2、INFγ-、TNF-α的水平显著增加。2×SEA组中,CD4、CD8、CD25和CD28的表达也有较明显的增高,CD69的表达未继续上升,CTLA-4的表达显著增加;IL-4和IL-10的水平明显增高。3×SEA组中,CD4和CD8的表达无明显增减,CD69、CD28和CTLA-4的表达显著降低,CD25的表达与2×SEA组相似;IL-10的水平仍继续上升。结论:SEA初次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时,能显著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经SEA多次刺激(3次)可诱导T细胞的无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膜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SEB活化的NKT细胞亚群形态和分化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钰 郭业磊 钟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6-599,共4页
目的:以NKT细胞形态和分化途径为焦点,研究超抗原SEB活化的NKT细胞亚群的特征。方法:C57BL/J小鼠脾细胞分别经SEB或者ConA诱导,收集体外扩增10d和5d的淋巴细胞以及获取正常黏附性巨噬细胞。用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和大... 目的:以NKT细胞形态和分化途径为焦点,研究超抗原SEB活化的NKT细胞亚群的特征。方法:C57BL/J小鼠脾细胞分别经SEB或者ConA诱导,收集体外扩增10d和5d的淋巴细胞以及获取正常黏附性巨噬细胞。用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和大淋巴细胞群表面CD69的表达、NKT细胞亚群百分数和不同NKT细胞亚群的分化途径。倒置显微镜400倍下比较大淋巴细胞的形态。结果:SEB活化的淋巴细胞和大淋巴细胞表面CD69分子表达由正常值的0.11%分别提高到55.00%和68.95%。大细胞群中CD8+和TCRVB8+NKT细胞亚群的百分数由原始的0.36%和0.81%分别提高到30.29%和31.48%。这些细胞位于流式细胞图的上部,是大体积细胞群。显微镜下显示SEB活化的大淋巴细胞体积不仅大于ConA活化的T淋巴细胞,而且比正常巨噬细胞大5倍以上,是非黏附性细胞。胞内质粒松散、胞质与核之比>1。SEB活化的CD8+和TCRVβ8+NKT细胞亚群均由T细胞直接分化而来。结论:SEB活化10d的NKT细胞亚群主要是CD8+NK1.1+和TCRVβ8+NK1.1+的NKT细胞。这些细胞是大体积淋巴细胞,应属于T细胞的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亚群 超抗原 细胞形态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D超抗原MHCⅡ类分子结合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亚斐 朱锡华 +1 位作者 黄云辉 杨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4-456,458,共4页
目的 :运用定点突变技术确定SED超抗原的MHCⅡ结合位点。方法 :首先检测突变体的促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用FITC标记SED ,对增殖活性降低的突变体 ,进一步用竞争结合实验检测其MHCⅡ结合活性。结果 :突变体SEDN2 3A、SEDN2 3A H2 6R和SEDF... 目的 :运用定点突变技术确定SED超抗原的MHCⅡ结合位点。方法 :首先检测突变体的促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用FITC标记SED ,对增殖活性降低的突变体 ,进一步用竞争结合实验检测其MHCⅡ结合活性。结果 :突变体SEDN2 3A、SEDN2 3A H2 6R和SEDF4 5A 的促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 ,初步推测 2 3、2 6和 4 5位氨基酸可能参与了SED与MHC的相互作用。竞争结合实验证明F4 5位氨基酸是SED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关键位点。结论 :F4 5位氨基酸是SED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关键位点 ;2 3和 2 6位氨基酸可能参与了SED与T细胞受体 (TCR)Vβ的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葡萄球菌肠毒素D 突变体 MHCⅡ类分子 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致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超抗原基因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志芳 赵俊利 +3 位作者 关红 丁月霞 郭旭 李培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23,共6页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致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超抗原基因分布及其耐药情况,采用PCR对分离到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并检测超抗原基因在分离菌中的分布,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开展分离菌的药敏试验和PCR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Z和mecA的流...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致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超抗原基因分布及其耐药情况,采用PCR对分离到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并检测超抗原基因在分离菌中的分布,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开展分离菌的药敏试验和PCR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Z和mecA的流行情况。结果表明,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52.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25株(47.2%);超抗原基因SEJ在分离菌中的携带率最高(70.0%),超抗原基因SEA、SEB及SEE携带率最低(1.9%),其他超抗原基因携带率在9.4%~43.4%之间;分离到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96.2%),对万古霉素最敏感,有多重耐药菌株检出;分离菌中BlaZ携带率达9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检出mecA,但CNS中mecA携带率为24.5%。内蒙古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葡萄球菌有12种肠毒素及eta、etb、TSST-1检出,其中SEJ基因的携带率最高;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并且发现了多重耐药菌株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葡萄球菌 超抗原基因 耐药性 奶牛子宫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导向的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抗肝癌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连君 隋延仿 陈志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制备超抗原(SAg)葡萄球菌汤毒素A(SEA)与搞人肝细胞癌单克隆抗体(McAb)F(ab’)_2段的结合物,并观察其介导外周皿单个核细胞(PBAMC)的抗人肝癌作用,方法:提取McAb HAbl8,用木瓜蛋日酶制取其F(ab’)_2段,再用N-琥珀酰亚氨基-3-(2二... 目的:制备超抗原(SAg)葡萄球菌汤毒素A(SEA)与搞人肝细胞癌单克隆抗体(McAb)F(ab’)_2段的结合物,并观察其介导外周皿单个核细胞(PBAMC)的抗人肝癌作用,方法:提取McAb HAbl8,用木瓜蛋日酶制取其F(ab’)_2段,再用N-琥珀酰亚氨基-3-(2二硫吡啶)丙酸酯(SPDP)制备HAb18 F(ab’)_2-SEA结合物;经凝胶色谱柱纯化后用SDS-PAGE鉴定各收集峰,免疫组化ABC法鉴定此结合物的抗体活性,MTT法观察HAb18 F(ab’)_2SEA介导PBMC的抗肝癌作用.结果:成功地制备了HAb18 F(ab’)_2-SEA结合物,并且此结合物具有明显的介导PBMC靶向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并与其剂量呈正相关.对照组无此作用结论:MCAb与SAg结合物导向治疗肝癌是一种有发表前景的肝癌免疫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单克隆抗体 肝细胞癌 免疫疗法 S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SEB诱导的免疫耐受参与免疫赦免部位的应答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庆华 潘志强 +5 位作者 张文华 接英 武宇影 徐亮 彭虹 陈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耐受性是否参与免疫赦免部位的应答反应。方法:以LEW大鼠作为受体,F344大鼠作为供体,进行角膜移植。将受体鼠随机分成5组,即在手术前7 d及移植后7 d,以球旁途径分别注射30μg/kg、60μg/kg、9... 目的:探讨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耐受性是否参与免疫赦免部位的应答反应。方法:以LEW大鼠作为受体,F344大鼠作为供体,进行角膜移植。将受体鼠随机分成5组,即在手术前7 d及移植后7 d,以球旁途径分别注射30μg/kg、60μg/kg、90μg/kg和120μg/kg的SEB组和注射生理盐水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为移植后注射糖皮质激素(GC)、FK506、环孢素A((CsA)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 ra)组。镜下观察移植后30 d内角膜的浑浊、水肿和新生血管,用抗排斥反应指数记录移植片存活天数。采用NK1.1-PE荧光抗体进行组织染色,观察移植后不同时间受体鼠角膜片的炎症细胞浸润和受体鼠眼局部NK细胞的变化。结果:注射120μg/kg SEB的大鼠移植片比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存活天数延长了22 d。与FK506、CsA、IL-1ra和GC组相比也明显延长。120μg SEB/kg受体鼠的移植片排斥反应指数为3.42±2.18,明显低于对照组6.58±3.15(P<0.01)。其中水肿指数和新生血管指数明显降低。组织染色结果显示,SEB注射后NK细胞数量增加。结论:注射SEB能降低大鼠角膜移植的排斥反应,提示SEB诱导的耐受性参与了免疫赦免部位的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SEB诱导 免疫耐受 免疫赦免部位 应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化因素对葡萄球菌无毒诱变超抗原GST-mTSST-1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海勇 郭伟生 +1 位作者 崔京春 钱爱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1,共4页
应用免疫琼脂扩散法检测温度、pH、反复冻融、保护剂等理化因素对GST-mTSST-1融合蛋白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30 d、20℃72 h、37℃72 h条件下,GST-mTSST-1融合蛋白的免疫活性不受影响,但该蛋白不耐高温,60℃5 min完全失活,耐碱... 应用免疫琼脂扩散法检测温度、pH、反复冻融、保护剂等理化因素对GST-mTSST-1融合蛋白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30 d、20℃72 h、37℃72 h条件下,GST-mTSST-1融合蛋白的免疫活性不受影响,但该蛋白不耐高温,60℃5 min完全失活,耐碱不耐酸,对反复冻融有较好的稳定性,50 mg/mL蔗糖保护剂有利于提高该蛋白的免疫稳定性,为GST-mTSST-1融合蛋白规模化生产工艺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GST-mTSST-1 理化因素 免疫学活性 超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SEB在同种异体细胞移植小鼠中诱导的免疫耐受及其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钰 彭虹 +2 位作者 尉承泽 梁峰 孙岩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探讨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体内诱导的免疫耐受性及其特征。方法 采用MHC不同的两种小鼠进行淋巴细胞移植。用流式细胞术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技术,检测受体鼠T 细胞亚群的变化,供体鼠H-2Kd分子在受体鼠... 目的  探讨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体内诱导的免疫耐受性及其特征。方法 采用MHC不同的两种小鼠进行淋巴细胞移植。用流式细胞术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技术,检测受体鼠T 细胞亚群的变化,供体鼠H-2Kd分子在受体鼠体内表达的阳性率与免疫应答性。结果(1)注射SEB可选择性地降低CD4+T细胞和CD4+T/H-2Kb+细胞的百分率,而不影响CD8+T细胞的数量。在SEB注射的21 d,抑制作用最强,其对CD4+T细胞和CD4+T/H-2Kb+细胞的抑制率分别是6.24%和23.38%。(2)在进行异源性MHC淋巴细胞移植时注射SEB,于移植细胞后21 d, 受体小鼠肝脏淋巴细胞上开始表达供体小鼠H-2Kd分子,至移植后40 d,表达率达到高峰7.90%。与此同时,受体鼠外周淋巴细胞对供体鼠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也明显降低。结论SEB能诱导小鼠产生免疫耐受,免疫耐受的形成与受体鼠体内CD4+T细胞克隆的明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免疫耐受 细胞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