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肾移植术后发生2次超急性排斥反应合并2次血管并发症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薛艺风 庄桂敏 郭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10期168-169,共2页
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ntion HAR)是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受体对移植肾发生迅速和剧烈的免疫应答,特点是移植肾与受者血管接通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即刻发生,来势凶猛,移植肾迅速失功,发生率约为1%~5%... 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ntion HAR)是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受体对移植肾发生迅速和剧烈的免疫应答,特点是移植肾与受者血管接通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即刻发生,来势凶猛,移植肾迅速失功,发生率约为1%~5%[1]。近年来随着免疫学检查(PRA、CDC)和配型技术的日臻完善,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甚至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超急性排斥反应 血管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排斥反应
2
作者 杨凤辉 刘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超急性排斥反应 术后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诊断和治疗 文献报道 肝脏移植 肝移植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治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天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 诊治 慢性排斥反应 心脏移植 长期生存 术后死亡 移植后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控制小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4
作者 戚峰 朱理玮 +2 位作者 何向辉 邱宇杰 王鹏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机理,寻找适宜的药物组合治疗方案。方法建立小鼠对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大鼠分为4组:A组,仅行异种移植不给药;B组,联合应用CCV、环磷酰胺(CTX)、FK506;C组,将B组中CCV剂量加倍;D组,在... 目的探讨小鼠到大鼠异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机理,寻找适宜的药物组合治疗方案。方法建立小鼠对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大鼠分为4组:A组,仅行异种移植不给药;B组,联合应用CCV、环磷酰胺(CTX)、FK506;C组,将B组中CCV剂量加倍;D组,在B组用药组合基础上再加用前列腺素E1(PGE1)。结果给药组移植供心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尤其在给予PGE1后。给药后早期补体总活性(CH50)、异种抗体IgM明显降低,至排斥发生时,CH50基本恢复正常,异种抗体IgM也处于一个显著回升的状态。A组移植供心病理切片显示典型超急性排斥反应(HAR)改变,给药组逐渐出现急性血管排斥反应(AVR)改变,随存活时间延长,CD4+T细胞明显减少,CD8+T细胞明显升高,多形核细胞浸润减少,单核细胞浸润逐渐增多。结论控制异种排斥需联合应用多种免疫抑制药物,CCV+CTX+FK506+PGE组合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异种 心脏 超急性排斥 急性血管排斥 中华眼镜蛇蛇毒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析病人的抗体阳性肾移植术前采用血浆置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瑞凤 赵建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前,临床中接受的肾移植手术患者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群体反应抗体和淋巴细胞毒试验呈阳性的患者的也随之增加。群体反应抗体和淋巴细胞毒试验呈阳性的患者一般体内存在有针对供者的预抗体,在未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下容易使患者肾移植后... 目前,临床中接受的肾移植手术患者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群体反应抗体和淋巴细胞毒试验呈阳性的患者的也随之增加。群体反应抗体和淋巴细胞毒试验呈阳性的患者一般体内存在有针对供者的预抗体,在未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下容易使患者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或超急性排斥,对肾移植手术效果产生影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前 抗体阳性 临床观察 血浆置换 透析病人 淋巴细胞毒试验 群体反应抗体 超急性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膜补体调节蛋白MCP、CD59在稳定转染的细胞中的共表达及功能研究
6
作者 刘辉 徐莉 李文鑫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59-1164,共6页
采取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策略构建含人的膜补体调节蛋白基因MCP和CD59的cDNA的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cDNA3-MCPIRESCD59,以磷酸钙沉淀法转染NIH3T3细胞,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研究MCP和CD59双基因在稳定细胞系中的共表达及保护... 采取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策略构建含人的膜补体调节蛋白基因MCP和CD59的cDNA的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cDNA3-MCPIRESCD59,以磷酸钙沉淀法转染NIH3T3细胞,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研究MCP和CD59双基因在稳定细胞系中的共表达及保护功能。PCR实验结果显示双基因稳定整合在异源细胞NIH3T3的染色体上,RT-PER及Western印迹实验分别从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证实了人补体调节蛋白分子MCP和CD59在细胞系中皆获得同步表达。检测连续传代30次的NIH3T3 pcDNA3-MCPIRESCD59,结果表明人MCP和CD59基因仍稳定整合在细胞基因组中,并未随着传代而丢失,为稳定的转双基因细胞系。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表明,peDNA3-MCPIRESCD59转染细胞由于MCP和CD59的共表达获得了高于MCP或CD59单一表达时所提供的保护功效,能更好地抑制人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的发生,保护宿主细胞免受人补体的攻击。以上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双基因重组表达载体实现了不同人补体调节蛋白基因高效转移和高水平共表达,在克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基因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调节蛋白 内核糖体进入位点 共表达 超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的现状与未来
7
作者 孙建和 严亚贤 陆苹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第4期8-11,共4页
应用猪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治疗人类疾病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综述了异种移植的最新进展 ,侧重阐明了异种移植存在的生理学和免疫学障碍及解决异种移植排斥的策略。讨论了应用猪作为供体进行异种移植可能存在的一些潜在危险性 。
关键词 异种移植 生理学障碍 超急性排斥 免疫学障碍 急性血管排斥 细胞介导排斥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