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蓓 陆建平 +2 位作者 何新红 李耀华 吴轶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USPIO)作为巨噬细胞的特异标记物检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方法利用内膜损伤+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15只作为实验组,5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实验动物行MRI平扫后静脉注射对比...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USPIO)作为巨噬细胞的特异标记物检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方法利用内膜损伤+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15只作为实验组,5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实验动物行MRI平扫后静脉注射对比剂USPIO进行增强MRI扫描,连续跟踪扫描6天。在TOF-2D的MIP图像上观察增强后血管壁的变化,测量血管壁SNR值变化及观察血管腔面积减少百分比值(M)。与组织病理对照,评价USPIO检测不稳定斑块的价值。结果USPIO增强后的TOF-2D的MIP图像血管壁在增强后第4天呈明显充盈缺损影,T2WI序列的血管壁增强后第4天SNR值降至最低,较增强前有明显变化(P<0.01);病理证实TOF-2D序列横断面图像血管腔面积减少百分比值(M)与Perl’s铁染色区具较好的相关性(y=172.1x+0.6;r=0.78;P<0.05)。结论USPIO增强MRI扫描有助于检测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氧化铁微粒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性反应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烁慧 陆方 +5 位作者 杨赛 范德生 龚志刚 程瑞新 朱琼 詹松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观察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4只,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造模成功后,立即于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比剂。两组均按造模后MR扫...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观察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4只,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造模成功后,立即于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比剂。两组均按造模后MR扫描时间点(6h、12h、24h、36h、48h、72h)平均分成6亚组行MR扫描,结束后即刻取脑行HE染色观察细胞坏死、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微粒、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吞噬细胞。结果:6h模型亚组于MRI图像上梗死灶未见明显强化。12~72h模型亚组梗死灶于T_2WI及T_2W快速场回波(T_2WFFE)图像上呈负性强化,于T_1WI图像上呈正性强化。除72h亚组的T_2W-FFE序列外(t=0.728,P=0.478),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的6h、12h、24h、36h、48h、72h各亚组的各序列上的病灶信号强度比值均见明显差异(P<0.01)。普鲁士蓝染色示12~72h模型组梗死灶铁微粒沉积,免疫组化染色(CD68)显示病灶区吞噬细胞增生。结论:USPIO可作为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活体监测的新型MRI对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氧化铁微粒 吞噬细胞 炎性反应 急性期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抗裸鼠原位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方 郭然 +4 位作者 林江 杨烁慧 傅彩霞 刘孟潇 俞健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48,共5页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来评价华蟾素抗裸鼠原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内大血管形成的有效性。材...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来评价华蟾素抗裸鼠原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内大血管形成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建立16只裸鼠原位HCC-LM3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建模后第21天开始分别使用华蟾素(治疗组,n=8)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8)每天干预,至干预后的第21天在3.0 T西门子磁共振上行USPIO增强SWI检查,并对SWI图像上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ITSS)进行评分。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所获得的ITSS差异,并评价与病理学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肿瘤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华蟾素治疗组8只荷瘤裸鼠存活5只,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荷瘤裸鼠存活7只。华蟾素治疗组肿瘤的ITSS评分和病理MVD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12只荷瘤裸鼠ITSS评分与肿瘤MVD高度正相关(r=0.647,P=0.022);与肿瘤体积高度正相关(r=0.645,P=0.023)。结论USPIO增强SWI MRI成像研究显示华蟾素能够抑制裸鼠原位肝细胞癌肿瘤内大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氧化铁 敏感加权成像 华蟾素 肝细胞癌 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在兔磁共振淋巴成像中的意义
4
作者 范彩霞 陈志喜 +1 位作者 赖水招 郑锦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99-2102,共4页
目的:考察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MCS-USPIO-NPs)在兔肿瘤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价值,为该MRI对比剂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为模型动物,分别建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VX2肿瘤淋巴转移模型,MRI平扫后,组织间隙注... 目的:考察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MCS-USPIO-NPs)在兔肿瘤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价值,为该MRI对比剂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为模型动物,分别建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VX2肿瘤淋巴转移模型,MRI平扫后,组织间隙注射OCMCS-USPIO-NPs,根据增强前、后MRI图像淋巴结SNR信号的变化,结合HE染色,考察该对比剂在肿瘤淋巴转移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MRI平扫,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淋巴结SNR信号无显著差异,OCMCS-USPIO-NPs增强后,反应性增生腘窝淋巴结上在T2WI像信号均匀降低,而肿瘤转移性腘窝淋巴结表现为阴性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两者SNR差异显著(P<0.05);磁共振淋巴造影结果与HE染色结果相符(P>0.05)。结论:OCMCS-USPIO-NPs作为MRI对比剂,增强扫描可为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淋巴结成像 羧甲基壳聚糖超顺氧化铁纳米粒 共振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超微粒的^(57)Fe穆斯堡尔谱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海波 宫杰 +3 位作者 胡安广 张晓芬 郑伟涛 张瑞林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71-74,共4页
利用沉淀法制备α-Fe_2O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样品的结构和粒度进行了分析,并在室温下测量了不同粒度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α-Fe_2O_3超微粒存在明显的超顺磁现象,在室温至80K的温度范围... 利用沉淀法制备α-Fe_2O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样品的结构和粒度进行了分析,并在室温下测量了不同粒度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结果表明,α-Fe_2O_3超微粒存在明显的超顺磁现象,在室温至80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一个样品(17nm)的穆斯堡尔谱,未见莫林(Morin)转变.随着粒度和测量温度的改变,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的超顺磁成分、同质异能移位、四极分裂、内磁场都发生了变化。对上述穆斯堡尔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超顺 氧化铁 穆斯堡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下双模态造影剂微泡的声空化和热效应
6
作者 屠娟 杨东昕 +3 位作者 顾宇旸 郭各朴 郭霞生 章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4,59,共8页
为将多模态造影剂微泡更好地应用于精准诊疗领域,研究了磁性双模态造影剂微泡的动态特性。将亲水性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SPIO)挂载到超声造影剂白蛋白包膜上,构建出超声/核磁共振(US/MRI)双模态造影剂微泡。基于被动空化探测... 为将多模态造影剂微泡更好地应用于精准诊疗领域,研究了磁性双模态造影剂微泡的动态特性。将亲水性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SPIO)挂载到超声造影剂白蛋白包膜上,构建出超声/核磁共振(US/MRI)双模态造影剂微泡。基于被动空化探测实验和热电偶数据采集实验,系统性地研究了SPIO浓度对双模态造影剂微泡声空化效应和热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当SPIO浓度保持恒定时,SPIO-albumin微泡的瞬态空化(IC)阈值随着驱动超声脉冲宽度的增加或驱动超声频率更接近微泡共振频率而降低;双模态造影剂微泡产生的瞬态空化剂量(ICD)将随着SPIO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驱动声压相同时,与PBS和SPIO溶液相比,包膜材料中含有多SPIO纳米颗粒的SPIO-albumin微泡具有更快的升温速率和更高的峰值温度,这将有利于实现更好的超声热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态造影剂 超顺氧化铁纳米粒子 空化效应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IO和GoldMag磁共振成像信号特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逄鑫 邹利光 +3 位作者 杨华 张辉 舒通胜 张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浓度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和金磁微粒(GoldMag-Coreshell,GoldMag)行不同序列MR成像,对比分析其信号特点,探讨合适的MRI检查方法。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为稀释剂将USPI... 目的通过对不同浓度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和金磁微粒(GoldMag-Coreshell,GoldMag)行不同序列MR成像,对比分析其信号特点,探讨合适的MRI检查方法。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为稀释剂将USPIO和GoldMag分别稀释为0.5~1 000μg/ml的47个不同的浓度,以PBS液为对照,共获得48个浓度,行FSE T1WI、FSE T2WI和GRE T2*WI磁共振成像。观察不同浓度USPIO和GoldMag在3种序列中的信号强度变化规律,计算信号强度变化比率,绘制浓度-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GoldMag与USPIO的MRI信号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浓度增加,FSE T1WI信号强度呈升高趋势,FSE T2WI信号强度略有下降,GRE T2*WI信号强度明显降低。不同成像序列两种对比剂信号强度比较,在FSE T1WI,浓度高于30μg/ml时信号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FSE T2WI,浓度为40~90μg/ml时信号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GRE T2*WI,两种对比剂信号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oldMag与USPIO常规MRI信号特点变化趋势相似,GoldMag是较理想的MRI分子影像学研究纳米粒对比剂,GRE T2*WI为USPIO和GoldMag的最佳成像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波谱学 造影剂 共振成像 超顺氧化铁 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C种植瘤靶向USPIO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RI活体示踪试验
8
作者 王雪芹 张永峰 +2 位作者 赵荣荣 王希臻 王海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56,共5页
将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多聚赖氨酸(USPIO-PLL)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移植入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C)种植瘤模型小鼠,利用3.0TMR对HUMSCs的活体示踪技术,观察移植小鼠体内的HUMSCs磁共振(MRI)信号及肿块大小的变化,探讨HUMSCs... 将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多聚赖氨酸(USPIO-PLL)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移植入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C)种植瘤模型小鼠,利用3.0TMR对HUMSCs的活体示踪技术,观察移植小鼠体内的HUMSCs磁共振(MRI)信号及肿块大小的变化,探讨HUMSCs移植肺癌动物模型后的定向迁移、转化情况及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肿瘤的影响。以PLL为转染剂,用USPIO对HUMSCs-PLL进行磁性标记;将磁标记的HUMSCs通过鼠尾静脉移植入Lewis肺瘤细胞(LLC)种植瘤小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1d、10d进行MRI观察。结果显示,USPIO-PLL可安全有效标记HUMSCs,标记率大于96%,细胞活性达标。移植后1dMRI可监测到HUMSCs到达肿瘤区,10d到达肿瘤区MSCs增多,MRI信号显著降低(P<0.05)。建模成功后,各试验组移植后1d和10d肿瘤体积差异不显著(P>0.05);移植后1d和10d抑瘤率均为正值。说明3.0T MRI可以有效进行标记干细胞移植后的活体示踪。HUMSCs对LLC种植瘤有定向趋化作用,可以聚集至肿瘤区域发挥抑瘤作用,又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多种影响相互交叉最终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肺癌 超顺氧化铁微粒 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的USPIO增强7.0T MRI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清宇 张秀明 +2 位作者 姚群立 滕皋军 张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观察USPIO诱导的信号改变与脑组织切片含铁巨噬细胞的分布是否一致。方法3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假手术组大鼠3只,模型组35只,其中模型组按7.0T MR扫描时间点(6h、12h、24h、48h、72h)平均分成5组。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建立... 目的观察USPIO诱导的信号改变与脑组织切片含铁巨噬细胞的分布是否一致。方法3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假手术组大鼠3只,模型组35只,其中模型组按7.0T MR扫描时间点(6h、12h、24h、48h、72h)平均分成5组。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建立成功后,经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后,于不同时间点行MR扫描,结束后处死模型大鼠,取脑组织石蜡切片做HE染色观察细胞死亡,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颗粒,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活化巨噬细胞。结果模型组病灶T2WI高信号水肿区在注射USPIO后可见到负性增强,信号强度改变以48-72h较明显,两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相应的T1WI信号呈正性增强,信号强度改变也是以48-72h较明显。普鲁士蓝染色证实病灶周边可见铁粒子沉积,CD68免疫组化显示脑内小胶质细胞增生活跃,视野小胶质细胞计数以72h最明显。结论USPIO可以作为活体监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的对比剂,其诱导的信号改变与脑组织切片含铁巨噬细胞的分布基本一致,内吞USPIO的细胞主要是激活的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氧化铁颗粒 巨噬细胞 炎症 脑血管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