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冠果体细胞胚发生中钙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9
1
作者 顾玉红 程朋军 +2 位作者 高述民 胡青 李凤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55,F0003,共5页
用电镜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对文冠果种胚诱导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及球形胚、鱼雷胚发育期间Ca2+的分布动态进行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定位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细胞Ca2+的含量最少,集中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 用电镜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对文冠果种胚诱导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及球形胚、鱼雷胚发育期间Ca2+的分布动态进行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定位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细胞Ca2+的含量最少,集中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Ca2+的含量明显增加,集中分布在液泡膜、质膜和细胞质中;球形胚时,质膜上Ca2+积累的颗粒较大,但量相对较少;鱼雷胚期Ca2+的含量明显增多,集中分布在胚芽端和胚根端,胚根最外层细胞的外侧的细胞壁明显增厚,其细胞壁的外侧Ca2+分布多。推测Ca2+与文冠果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细胞的发育时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体细胚发生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淹玉米根内通气组织形成时纤维素酶活性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英文) 被引量:6
2
作者 魏和平 利容千 +2 位作者 王建波 吴甘霖 吴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7,i0005,共5页
采用本氏试剂与羟甲基纤维素水解还原糖反应的细胞化学方法,对玉米不定根淹水诱导形成通气组织过程中,逐步解体的皮层细胞内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定位观察。显示酶活性的沉淀颗粒首先出现在离根尖4mm的少数皮层细胞中,沿细胞壁分布;... 采用本氏试剂与羟甲基纤维素水解还原糖反应的细胞化学方法,对玉米不定根淹水诱导形成通气组织过程中,逐步解体的皮层细胞内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定位观察。显示酶活性的沉淀颗粒首先出现在离根尖4mm的少数皮层细胞中,沿细胞壁分布;在离根尖5~6mm的皮层组织内,有沉淀颗粒的皮层细胞数量增多,而且沉淀颗粒的密度也显著增大,沉淀颗粒仍沿细胞壁均匀分布;在离根尖7—8mm皮层细胞内,沉淀颗粒尽管仍主要沿细胞壁分布,但由原来的均匀分布变为凝集态的不连续分布。在离根尖9mm的皮层细胞内,沉淀颗粒则以凝集态分布在细胞壁上。在离根尖10mm的皮层组织内,部分细胞的细胞质被完全消化,细胞壁也被明显降解,呈残余态。随着局部位置的皮层细胞完全消化,在离根尖11mm的皮层组织内开始形成通气组织。研究结果显示纤维素酶活性的表达与皮层细胞的细胞壁降解紧密相联,支持前人提出的纤维素酶参与了通气组织形成过程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 玉米 皮层细解体 通气组织形成 纤维素酶活性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Ca^(2+)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6
3
作者 韦存虚 蓝盛银 徐珍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应用焦锑酸盐沉淀技术对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进行了Ca2 + 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中Ca2 + 主要分布于液泡膜上和核内 ;在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中 ,Ca2 + 主要分布在核膜、液泡膜及质膜上 ;在严重衰... 应用焦锑酸盐沉淀技术对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进行了Ca2 + 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中Ca2 + 主要分布于液泡膜上和核内 ;在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中 ,Ca2 + 主要分布在核膜、液泡膜及质膜上 ;在严重衰退的珠心细胞 ,Ca2 + 仅存在于液泡中。珠心降解的Ca2 + 跨过胚囊壁 ,通过质外体向胚乳内运输 ;发育初期的胚乳细胞 ,Ca2 + 主要位于胞间隙 ,线粒体和液泡中也有少量分布。讨论了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珠心细 胚乳细 CA^2+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衰退过程 发育初期 钙(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柱头、花柱的结构及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秀玲 高新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221-1224,T005-T006,共6页
利用超薄切片结合 ATP酶定位技术 ,研究了荞麦柱头及花柱的结构。结果表明 ,成熟的荞麦柱头表面无乳突细胞 ,柱头细胞的细胞壁存在发达的壁内突 ,花柱为实心型无引导组织。柱头表面的细胞壁根据电子密度的不同可划分为 3层 ,最外一层电... 利用超薄切片结合 ATP酶定位技术 ,研究了荞麦柱头及花柱的结构。结果表明 ,成熟的荞麦柱头表面无乳突细胞 ,柱头细胞的细胞壁存在发达的壁内突 ,花柱为实心型无引导组织。柱头表面的细胞壁根据电子密度的不同可划分为 3层 ,最外一层电子密度最大 ,最内一层电子近透明 ,并形成壁内突的结构。柱头表面和花柱细胞的质膜上 ATP酶的活性较高 ,表明成熟的柱头和花柱细胞物质代谢和运输十分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柱头 花柱 结构 ATP酶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耳蜗Ca^(2+)-ATP酶活性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5
作者 孙建和 张素珍 +3 位作者 赵承军 周娜 朱光明 侯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9-201,i002,共4页
目的 为观察耳蜗Ca2 + ATP酶的定位,建立一种检测内淋巴积水的超微细胞化学手段,进一步探讨Ca2 + ATP酶在调节耳蜗钙浓度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柠檬酸铅超微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12只豚鼠耳蜗内Ca2 + ATP酶活性。结果 Ca2 + ATP酶活... 目的 为观察耳蜗Ca2 + ATP酶的定位,建立一种检测内淋巴积水的超微细胞化学手段,进一步探讨Ca2 + ATP酶在调节耳蜗钙浓度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柠檬酸铅超微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12只豚鼠耳蜗内Ca2 + ATP酶活性。结果 Ca2 + ATP酶活性反应产物是柠檬酸铅颗粒,主要表达在前庭膜内淋巴侧的细胞膜表面和微绒毛上,内、外毛细胞的静纤毛和皮板上,外毛细胞的基底侧细胞膜和血管纹基底细胞的内皱折膜上也可观察到Ca2 + ATP酶反应产物。结论 柠檬酸铅组织化学一步法能系统测定Ca2 + ATP酶在耳蜗的定位,为探索此酶在耳蜗的作用建立了一种观察手段。本文结果提示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耳蜗 CA^2+-ATP酶 超微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针叶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6
作者 贾敬鸾 陈正华 陈晓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27,共2页
用磷酸铅沉淀技术研究了云杉幼龄针叶及成龄树针叶细胞的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定位。从形态结构上可以看到,种子萌发的幼龄针叶细胞的细胞壁较薄,ATP酶活性反应产物磷酸铅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质膜上。成龄针叶... 用磷酸铅沉淀技术研究了云杉幼龄针叶及成龄树针叶细胞的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定位。从形态结构上可以看到,种子萌发的幼龄针叶细胞的细胞壁较薄,ATP酶活性反应产物磷酸铅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质膜上。成龄针叶细胞壁较厚,内质网等细胞器发达,ATP酶主要在细胞壁有较高的活性反应。两者细胞的液泡及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定位。幼龄针叶ATP酶活性较成龄针叶的活性较弱,这种活性变化与不同发育时期叶的生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针叶 腺苷三磷酸酶 超微细胞化学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