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中超微类脂体特征和演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1 位作者 赵长毅 刘德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9,共5页
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吐哈盆地侏罗系煤进行超微层次有机岩石学分析,发现微米级以下超微类脂体普遍存在于无结构镜质体和一些粗粒体之中。常规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超微类脂体,在镜质体反射率Ro0.50%~0.70%... 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吐哈盆地侏罗系煤进行超微层次有机岩石学分析,发现微米级以下超微类脂体普遍存在于无结构镜质体和一些粗粒体之中。常规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超微类脂体,在镜质体反射率Ro0.50%~0.70%时,煤中超微类脂体数量一般为8%~12%。超微类脂体的光性演化明显领先于壳质组形态组分孢子体和角质体,它是吐哈侏罗系煤中重要的生油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类脂体 有机岩石学 吐哈盆地 煤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太原组镜质组中的超微类脂体及其煤性质异常原因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3 位作者 傅家谟 刘德汉 赵师庆 史国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华北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镜质组的超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确认太原组镜质组中含有较丰富的超微类脂体,且超微类脂体主要来自菌藻类,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证实镜质...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华北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镜质组的超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确认太原组镜质组中含有较丰富的超微类脂体,且超微类脂体主要来自菌藻类,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证实镜质体中超微类脂体数量和其化学性质紧密相关。从超微组分层次解释了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性质差异的原因,并分析讨论了太原组煤性质异常性的原因和煤还原程度问题,提出成煤过程中明显菌藻类低等生物贡献是太原组煤性质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地层 超微类脂体 太原组 镜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东部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和太原组煤性质异常性的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飞宇 傅家谟 +3 位作者 刘德汉 何萍 赵师庆 史国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C00期7-15,共9页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采自华北东部鲁南和苏北18个矿区的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镜质组的超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确认太原组镜质组中含有较丰富的超微类脂体,且超微类脂体主要来自菌藻类。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采自华北东部鲁南和苏北18个矿区的太原组和山西组煤中镜质组的超微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确认太原组镜质组中含有较丰富的超微类脂体,且超微类脂体主要来自菌藻类。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证实镜质组中超微类脂体数量与其化学工艺性质紧密相关。从超微组分层次的角度解释了山西组和太原组镜质组性质差异性的原因,并分析讨论了镜质体类型、太原组煤性质异常性的原因,提出成煤过程中明显的菌藻类低等生物贡献是太原组煤性质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部 煤中镜质组 结构 超微类脂体 煤性质异常性 化学工艺性质 透射电子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定超高有机硫煤中的细菌体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雷加锦 濮英英 任德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56-461,共6页
运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贵定超高有机硫煤的镜质组,识别出了多种形态的有机体似的细菌物体,其大,1~2μm,内部具层圈状结构或不均一状物质分布,与之共生有大量的0.1~1μm大小的超微类脂体。实验还发现,镜质组中细菌... 运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贵定超高有机硫煤的镜质组,识别出了多种形态的有机体似的细菌物体,其大,1~2μm,内部具层圈状结构或不均一状物质分布,与之共生有大量的0.1~1μm大小的超微类脂体。实验还发现,镜质组中细菌体与超微类脂体越富集,有机硫含量就越高,荧光性越强。这意味着细菌活动是导致煤性质异常变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硫煤 细菌 超微类脂体 透射电镜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