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广域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毛明珠 黎梦宇 +4 位作者 韦丁杨 陈丽 刘逸 李杰 钟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6,共6页
目的 超广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UWF SLO)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的检出率以及对DR分级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横断面研究。招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所... 目的 超广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UWF SLO)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的检出率以及对DR分级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横断面研究。招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所有参与者都接受了UWF SS-OCTA、UWF SLO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用于检测DR病变,包括微动脉瘤(MA)、视网膜内出血(IRH)、视网膜无灌注区(NPAs)、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s)、视网膜静脉串珠(VB)、视网膜新生血管(NVE)、视盘新生血管(NVD)及玻璃体积血(VH)。联合三类影像检查(以下简称三联影像)结果作为标准对照,对比不同影像两两联合对DR病变的检出率及对DR严重度分级的一致性。结果 共纳入101例175眼。与三联影像结果相比,UWF SS-OCTA联合UWF SLO对MA、IRH、NPAs、IRMAs、NVE、NVD及VH的检出率分别为91%、83%、77%、69%、27%、10%及12%,Kappa依次为0.812、1.000、1.000、1.000、0.986、0.970及1.000。与三联影像结果相比,UWF SS-OCTA联合UWF SLO对DR的严重度分级具有优异一致性(Kappa=0.943)。结论 UWF SS-OCTA联合UWF SLO能准确识别MA、IRH、NPAs、IRMAs、NVE、NVD及VH,对DR筛查及分级诊断准确性高,适用于临床上对DR的大规模筛查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超广角眼底自体荧光成像
2
作者 张紫阳 米允帅 +4 位作者 季林 肖昀 夏蔚 刘玉龙 张运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眼底病严重威胁人类视力健康,研究大鼠眼底超广角自体荧光成像有助于揭示人类眼底病的发病机制与过程。基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设计并搭建了用于大鼠的超广角眼底自体荧光成像系统,使用488 nm波长激光激发大鼠眼底产生自体荧光,利... 眼底病严重威胁人类视力健康,研究大鼠眼底超广角自体荧光成像有助于揭示人类眼底病的发病机制与过程。基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设计并搭建了用于大鼠的超广角眼底自体荧光成像系统,使用488 nm波长激光激发大鼠眼底产生自体荧光,利用优化通光范围的滤光片获取自体荧光信号,使用经过设计的接目物镜与扫描透镜实现瞳孔处90°的扫描视场角(相当于眼底132.3°视场角),采用多幅图像叠加的方法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在搭建的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上,对Sprague Dawley大鼠进行自体荧光成像实验,将三幅眼底原始图像进行叠加平均,得到信噪比为8以上的大鼠超广角眼底自体荧光图像,能满足大鼠自体荧光图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成像 眼底自体荧光 共聚焦成像 广角眼底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在儿童青少年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李国伟 范真 陈雪艺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2期89-92,共4页
目的应用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Daytona 200)对儿童青少年周边部视网膜病变进行扫描,了解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情况及其与近视屈光度的关系。方法518例(1036只眼)儿童青少年,按年龄不同分为初小学生组[6~14岁,428例(856眼)]和高中学生组[15~18... 目的应用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Daytona 200)对儿童青少年周边部视网膜病变进行扫描,了解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情况及其与近视屈光度的关系。方法518例(1036只眼)儿童青少年,按年龄不同分为初小学生组[6~14岁,428例(856眼)]和高中学生组[15~18岁,90例(180眼)];按屈光度不同分为正视组(屈光度<-0.500 D,33眼)、低度近视组(-0.500 D≤屈光度<-3.000 D,298眼)、中度近视组(-3.000 D≤屈光度≤-6.000 D,444眼)、高度近视组(屈光度>-6.000 D,261眼)。所有儿童青少年均行自然瞳孔下5方位(正位、鼻侧、颞侧、上方及下方)欧宝超广角激光扫描采集眼底图像和散瞳后裂隙灯下前置镜眼底检查。分析儿童青少年一般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组、不同屈光度组各类型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率。结果518例(1036只眼)儿童青少年中,共135眼存在不同类型的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13.0%;病变部位主要在颞上、颞下周边视网膜;其中格子样变性最常见(44眼,4.2%)。高中学生组非压迫发白检出率5.6%高于初小学生组的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小学生组和高中学生组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囊样变性、视网膜裂孔、色素样变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屈光度分组中,近视组中,屈光度越高,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率越高,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0.994,P<0.05)。四组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视网膜裂孔、色素样变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霜样变性和非压迫性变白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格子样变性检出率8.0%高于低度近视组的2.3%及中度近视组的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组囊样变性检出率9.1%高于低度近视组的0.7%、中度近视组的0.5%及高度近视组的0(P<0.05)。高度近视组视网膜裂孔检出率5.7%高于低度近视组的0.3%、中度近视组的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色素样变性检出率5.4%高于低度近视组的1.3%、中度近视组的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筛查儿童青少年周边部视网膜病变可靠、省时、安全性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儿因周边部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损伤的风险;年龄越大,非压迫性发白的检出率越高;屈光度越高,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周边部视网膜病变 广角眼底成像系统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长出瞳距共聚焦眼底成像系统光学设计(特邀)
4
作者 何思琦 樊润东 +2 位作者 陈智昊 莫言 马冬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70,共9页
眼底检查能有效筛查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引发的眼底病变,是一种常规性检查。然而,当前的角膜接触式超广角高分辨率视网膜成像设备通常难以兼顾长工作距和免散瞳的功能,给患者造成了不适,也增加了检查难度。针对眼科检查中视网膜... 眼底检查能有效筛查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引发的眼底病变,是一种常规性检查。然而,当前的角膜接触式超广角高分辨率视网膜成像设备通常难以兼顾长工作距和免散瞳的功能,给患者造成了不适,也增加了检查难度。针对眼科检查中视网膜广域成像的需求,基于共聚焦激光扫描眼底成像技术,设计了一种超广角长出瞳距免散瞳的眼底成像光学系统。系统采用透射式结构,综合考虑长出瞳距和免散瞳的要求,实现了110°超广角成像。系统具备12 mm出瞳距,瞳孔处光束尺寸小于2 mm,并内置视度补偿镜组,可对−15~+15 D的屈光度人眼进行有效补偿。设计结果表明:系统的眼底物方分辨率为7.5μm,具备优良的成像质量,成像范围与工作距离满足了实际使用需求。该研究为超广角共聚焦眼底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对于提高眼底成像质量和临床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眼底成像 共聚焦激光扫描 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视网膜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郑磊 张国明 +4 位作者 甘润 孙良南 赵燕华 余斯民 刘欣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5-649,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和传统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对视网膜出血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 目的对比观察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和传统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对视网膜出血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4例36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在白内障术前行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TMⅡ)、传统CFP以及超广角SLO检查,术后行散瞳后前置镜检查。根据OQASTMⅡ获得的客观散射指数(object scatter index,OSI)对不同混浊程度的晶状体进行分级。透过3种不同混浊程度的晶状体,对比观察传统CFP和超广角SLO眼底成像的图片质量评分以及两种检查设备对视网膜出血检出与白内障术后确诊的阳性符合率。结果在3种不同晶状体混浊程度下,超广角SLO的图片质量评分均高于传统CF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24、0.000)。OSI 1.0~<4.0为早期白内障,共100眼,术后实际确诊视网膜出血23眼。术前超广角SLO检出视网膜出血19眼,符合率为82.6%;传统CFP检出11眼,符合率为47.8%。OSI 4.0~<7.0为进展期白内障,共200眼,术后实际确诊视网膜出血35眼。术前超广角SLO检出视网膜出血20眼,符合率为57.1%;传统CFP检出12眼,符合率为34.3%。OSI≥7.0为成熟期白内障,共60眼,术后实际确诊视网膜出血11眼。术前超广角SLO检出视网膜出血4眼,符合率为36.4%;传统CFP检出2眼,符合率为18.2%。透过不同混浊程度的晶状体,超广角SLO视网膜出血检出符合率均高于传统CF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26)。结论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前眼底检查中,超广角SLO对于视网膜出血的检出符合率高于传统C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 彩色眼底照相 视网膜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应用于高度近视屈光手术术前周边眼底检查 被引量:6
6
作者 伍端晓 林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评价通过免散瞳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OPTOS200)在高度近视患者屈光手术前眼底周边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由两位有经验医师对-6.00D以上准备行屈光手术的72例118眼患者分别行免散瞳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及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观察... 目的:评价通过免散瞳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OPTOS200)在高度近视患者屈光手术前眼底周边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由两位有经验医师对-6.00D以上准备行屈光手术的72例118眼患者分别行免散瞳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及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观察周边眼底病变的情况(有无变性区、干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分别对两种检查的检查时间、病变眼数及总病变数等进行统计,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免散瞳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平均时间每眼4.16±1.22min。散瞳三面镜检查平均检查时间21.64±5.32min,有显著性差异(P<0.01)。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发现存在视网膜周边病变的有60眼(51%),漏诊4眼(以三面镜检查发现),其中有视网膜干性裂孔的6眼,总病变数87处,1例裂孔边缘有轻度的浅脱离。散瞳三面镜检查发现存在视网膜周边变性的有65眼(55%),漏诊1眼(以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发现),总病变数128处,视网膜干性裂孔的8眼,其中3例裂孔边缘有轻度的浅脱离。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发现病变眼数与三面镜检查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平均每眼病变总数有明显差异(P<0.05)。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未发现的视网膜变性区多位于下方,主要是由于部分小睑裂的患者上方眼睑遮挡所致。结论: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OPTOS200)用于高度近视患者屈光手术前眼底周边病变的筛查有效性方面与三面镜等同,是一种便捷、无创的眼底检查方法。但在细节及检查的全面性方面不如三面镜,当筛查有发现病变时,需要进一步的三面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 高度近视 眼底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眼底成像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浩 李自园 +1 位作者 李丽 黄永志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5期470-470,共1页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眼科医师最常用的辅助检查之一。临床上可借助检眼镜、三面镜或裂隙灯等检查,本研究采用超广角眼底成像和B型超声联合诊断视网膜脱离,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检查手段。期望通过超...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眼科医师最常用的辅助检查之一。临床上可借助检眼镜、三面镜或裂隙灯等检查,本研究采用超广角眼底成像和B型超声联合诊断视网膜脱离,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检查手段。期望通过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通过自动化、友好化的方式捕获视网膜图像,不产生巩膜压迫,不与角膜接触[1,2]。获得比较全面的眼底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成像 视网膜脱离 广角 声检查 检眼镜 眼科 巩膜 眼底图像 三面镜 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在结节性硬化症相关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检出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辰茜 张枝桥 +4 位作者 徐凯峰 龙琴 张潇 杨治坤 戴荣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328-333,共6页
目的比较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ultra-wide-field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UWF-SLO)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对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相关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retinal astroc... 目的比较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ultra-wide-field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UWF-SLO)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对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相关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retinal astrocytic hamartomas,RAH)的检出情况,评估UWF-SLO在TSC相关RAH识别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和眼科且明确诊断为TSC合并RAH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散瞳前置镜检查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两种眼底成像技术的TSC相关RAH检出率,分析可能影响病灶检出的相关因素。结果共24例TSC合并RAH患者参与本研究。在TSC相关RAH病灶检出方面,UWF-SLO(合成“伪彩”双激光通道成像)检出率显著高于9点固视CFP[98.6%(138/140)比65.7%(92/140),P<0.001],检出差异主要在于对中周部和远周部RAH的检出(P<0.001)。在UWF-SLO病灶检出方面,单红激光(633 nm)通道成像检出率显著低于单绿激光(532 nm)[52.1%(73/140)比98.6%(138/140),P<0.001]和合成双激光通道成像[52.1%(73/140)比98.6%(138/140),P<0.001]。单红激光通道成像中未检出的病灶均为1型RAH,且病灶检出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中RAH病灶最大厚度显著高于未检出组[(527.3±134.7)μm比(389.7±76.6)μm,P<0.001],但两组病灶分布及病灶累及深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812,P=1.000)。结论相较于传统CFP,UWF-SLO可能具有更高的TSC相关RAH检出率,可考虑将其应用于TSC相关RAH的临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 结节性硬化症 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 彩色眼底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在近视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雷先明 乔岗 +2 位作者 曹奎 余素英 董万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52-1356,共5页
目的:应用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Daytona P200T)对小、初、高中学段的低、中、高度近视学生的周边视网膜进行扫描,了解其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患病率和近视屈光度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绵阳市随机抽取2所小学、1所初中... 目的:应用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Daytona P200T)对小、初、高中学段的低、中、高度近视学生的周边视网膜进行扫描,了解其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患病率和近视屈光度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绵阳市随机抽取2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筛选出近视眼学生,按屈光度不同划分为低、中、高度近视。先应用Daytona P200T在自然瞳孔下行眼底图像采集,然后散瞳后由高年资眼科主治医师在裂隙灯下前置镜眼底检查有无遗漏。结果:不同屈光度组间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不同,且近视屈光度越高,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增高(趋势χ^2=75.76,P<0.001)。比较不同屈光度组间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霜样变性(STD)三组间无差异(χ^2=5.66,P=0.059),格子样变性(LD)、蜗牛迹样变性(SD)、非压迫性变白(WWP)、囊样变性(CD)、裂孔(DRP)、色素样变性(RP)三组间均有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除WWP(χ^2=9.385,P=0.002)外,低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均无差异(P>0.017),低度与高度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17)。中度组和高度组比较,除CD(χ^2=8.525,P=0.004)和RP(χ^2=6.454,P=0.011),其余均无差异。不同学段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比较:小学段共34眼视网膜变性(5.7%),初中段共90眼(14.9%),高中段130眼(21.9%);随学段增高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增高(趋势χ^2=64.79,P<0.001)。WWP患病率三组间无差异(χ^2=5.63,P=0.060),其它各组间患病率均有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除LD(χ^2=6.209,P=0.013)和STD(χ^2=9.953,P=0.002)外,小学段与初中段、初中段和高中段比较,均无差异(P>0.017);小学段与高中段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17)。结论:青少年近视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与屈光度、学段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近视 周边视网膜变性 广角眼底成像 屈光度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眼底成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盈龙 彭小宁 +1 位作者 王光鑫 杨国科 《安徽医学》 202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Clarus 500与模拟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标准7视野眼底成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判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1年9~11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218只眼),... 目的观察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Clarus 500与模拟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标准7视野眼底成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判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1年9~11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218只眼),利用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收集DR眼底图像,采用遮盖法进行对照,先将超广角眼底成像进行遮盖处理——模拟ETDRS标准7视野所见范围,然后撤去遮盖,即超广角眼底成像本身可见范围,由2名临床眼科医生对2种图像进行DR病变严重程度分级,观察2种图像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成功完成图像采集的122例患者(218只眼)被纳入研究。采用标准超广角眼底成像和遮盖处理模拟的ETDRS标准7视野的方法对DR分期进行判读,结果相同的有182只眼(83.5%),Kappa值为0.678(95%CI:0.591~0.764,P<0.05)。分别以轻度、中度和重度DR为界值,Kappa值为0.805(95%CI:0.723~0.887,P<0.05),0.818(95%CI:0.710~0.926,P<0.05),0.837(95%CI:0.680~0.994,P<0.05),均存在一致性。两组分期不一致的36只眼(16.5%)中,超广角眼底成像的DR分期判读结果严重程度更高。结论Clarus 500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在对DR的筛查分期中与ETDRS标准7视野成像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成像 广角 标准7视野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在Stargardt病中的特征和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志坤 张娟 +1 位作者 黎铧 李娟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91-219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在Stargardt病中的特征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05/2020-08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经过多种影像检查及基因测序而确诊的Stargardt病患者38例76眼。使用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成像检查,并对比传统... 目的:探讨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在Stargardt病中的特征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05/2020-08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经过多种影像检查及基因测序而确诊的Stargardt病患者38例76眼。使用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成像检查,并对比传统眼底彩照、眼底55°自发荧光、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影像特征,评估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在Stargardt病中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优势。结果: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检查中76眼(100%)均发生了后极部的高自发荧光,而传统55°自发荧光检查仅有42眼(55%)可见明显的后极部高自发荧光。76眼中66眼(87%)可见不同数量的斑点,从后极部向周边视网膜分布,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较眼底彩照能显示更为清晰和更多数量的视网膜斑点,更为完整地显示斑点的分布数量和面积。76眼(100%)均可见黄斑中心处RPE萎缩所呈现的卵圆形低自发荧光区域,随病变进展,萎缩区扩大、低荧光区域相应扩大,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能完整显示萎缩范围和面积,但无法从萎缩深度上进行显示。48眼(63%)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中可见强背景自发荧光从黄斑处向视盘鼻侧和颞下方扩展,在视盘下方形成一明显的近似垂直的分界线。结论:Stargardt病中的自发荧光变化不仅局限于后极,而且可能在周围延伸得更多,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成像是评估Stargardt病患者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荧光 眼底黄色斑点 STARGARDT病 广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超广角荧光造影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美 叶晓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不同疾病阶段的欧堡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照相机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改变,探讨临床应用的优越性、简便性。方法首次确诊的FEVR及已行视网膜激光治疗后的11例患者(22眼)的报告进行回顾... 目的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不同疾病阶段的欧堡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照相机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改变,探讨临床应用的优越性、简便性。方法首次确诊的FEVR及已行视网膜激光治疗后的11例患者(22眼)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广角FFA检查在疾病的各个发展阶段均能捕获到特征性改变。结论在FEVR的诊断及疾病跟踪中,欧堡超广角激光眼底照相FFA的使用具有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欧堡广角激光扫描眼底照相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荧光血管造影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作者 杜葵芳 魏文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3-598,共6页
超广角荧光血管造影(UWFA)是近些年眼底成像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同时结合了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和荧光造影的血管显影特点,为临床观察周边视网膜血管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关于UWFA的研究涉及各类眼底疾病。不仅帮助人们更完... 超广角荧光血管造影(UWFA)是近些年眼底成像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同时结合了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和荧光造影的血管显影特点,为临床观察周边视网膜血管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关于UWFA的研究涉及各类眼底疾病。不仅帮助人们更完整地认识了眼底病变的特征,同时还对疾病的治疗规范、监测及预后评估产生了影响,具有很大的临床及科研价值。本文对近年UWFA技术的更新和新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 荧光血管造影 周边视网膜 眼底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超分辨率成像与SIM超分辨率成像在蒿草生物组织样本荧光成像中的使用价值分析
14
作者 吴伟全 王思捷 +2 位作者 杨腾 吴平 李元歌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1期180-182,192,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共聚焦超分辨率成像与SIM超分辨率成像在蒿草生物组织样本荧光成像中的使用价值。方法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蒿草生物组织样本进行荧光成像和使用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对蒿草生物组织样本进行SIM超分辨率荧光成像。实验分... 目的研究分析共聚焦超分辨率成像与SIM超分辨率成像在蒿草生物组织样本荧光成像中的使用价值。方法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蒿草生物组织样本进行荧光成像和使用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对蒿草生物组织样本进行SIM超分辨率荧光成像。实验分为三组。(1)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蒿草组织样本共聚焦普通成像;(2)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超分辨率成像模块对蒿草组织样本超分辨率成像;(3)使用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对蒿草组织样本SIM超分辨率成像。结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不仅可获取蒿草组织样本的不同倍数共聚焦普通图像,而且可获取蒿草组织样本的共聚焦超分辨率图像;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可获取蒿草组织样本的SIM超分辨率荧光图像。结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均可对生物组织样本进行超分辨率成像。共聚焦超分辨率成像图像清晰度较高,色彩对比度明显,而SIM超分辨率成像具有显示组织样本局部的超微结构细节更加突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结构光照明显微镜 分辨率成像 蒿草组织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微脉冲激光治疗后疣体消退1例
15
作者 魏建丽 陈利双 廖燕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74-76,共3页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密切相关,并可能导致AMD进展为晚期病变。该文报告1例RPD经微脉冲激光(SML)治疗后疣体消退的病例,说明SML可能是一种治疗RPD的有效方法,有望在防止AMD晚期病变方...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密切相关,并可能导致AMD进展为晚期病变。该文报告1例RPD经微脉冲激光(SML)治疗后疣体消退的病例,说明SML可能是一种治疗RPD的有效方法,有望在防止AMD晚期病变方面发挥作用,这一发现可能为RP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 微脉冲激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欧堡广角眼底照相 自发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超分辨成像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6
作者 郭玉麟 胡以华 +2 位作者 方佳节 徐世龙 张鑫源 《雷达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3期501-527,共27页
随着我国空间利益拓展与在轨资产规模增长,非合作空间暗弱目标的高精度探测已成为空间安全防御与碎片清除的核心瓶颈。传统光学或雷达探测手段受限于衍射极限与信噪比约束,对“快、远、小、暗”目标的探测与识别精度不足,激光雷达凭借... 随着我国空间利益拓展与在轨资产规模增长,非合作空间暗弱目标的高精度探测已成为空间安全防御与碎片清除的核心瓶颈。传统光学或雷达探测手段受限于衍射极限与信噪比约束,对“快、远、小、暗”目标的探测与识别精度不足,激光雷达凭借其高精度、抗干扰等优势,逐渐成为空间目标高精度探测的核心技术手段。通过突破传统激光雷达系统的物理限制,亚像素扫描、合成孔径和反射层析等技术能够实现远距离超分辨成像。该文从总结梳理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出发,追踪了3种激光雷达超分辨成像技术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典型实验系统和实验结果,并结合空间探测、遥感测绘等任务需求,阐述了各体制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分辨成像 亚像素扫描 合成孔径 反射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视网膜脱离诊治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卢炳兴 陈倩茵 张静琳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34-439,共6页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视网膜脱离(RD)预测及诊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文章分析了AI在RD的应用进展,涵盖了RD发生率预测、手术成功率评估、到术后视力范围及手术后复发率预测等多个维度;在辅助诊断方面,AI技术...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视网膜脱离(RD)预测及诊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文章分析了AI在RD的应用进展,涵盖了RD发生率预测、手术成功率评估、到术后视力范围及手术后复发率预测等多个维度;在辅助诊断方面,AI技术在眼科影像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包括对超广角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部B超以及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辅助诊断;此外,在手术决策、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以及手术并发症的评估中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文章概述了AI在RD中的应用现状,有望帮助解决目前临床存在的诸多难题,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视网膜脱离 深度学习 广角眼底图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毅 马健 +65 位作者 汪朝阳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娄岩 谭钢 迟玮 廖萱 田磊 魏雁涛 陶勇 李世迎 计丹 刘光辉 秦牧 张慧 余洪华 吴振凯 杨卫华 邹文进 沈吟 柯碧莲 石磊 张艳艳 杨文利 彭娟 胡守龙 华夏 杨瑞波 胡亮 蒋贻平 刘红玲 康刚劲 邵婷婷 李正日 张冰 陆成伟 谢华桃 董贺 刘洋 余瑶 王勇 蔡建奇 王烽 宋秀胜 刘昳 牛勇毅 文丹 李中文 陈艳蕾 戴西件 黄永志 李海波 李琦 计岩 刘春玲 周学智 许琦彬 苏兆安 李斌 林志荣 葛倩敏 石文卿 罗丽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851-1862,共12页
本专家共识旨在深入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规范操作流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手术适应证、评估患者病情,为设计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制定本专家共识,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 本专家共识旨在深入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规范操作流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手术适应证、评估患者病情,为设计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制定本专家共识,在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孙晓东等权威专家帮助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组结合近年国际和国内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对术前影像和视功能的检查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评估,专家们经过多轮探讨和参考最新的临床资料,形成了这份专家共识,旨在为规范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检查提供支持,以实现提高医疗质量、优化资源利用、提供决策支持和保障患者权益的目标。本专家共识主要介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术前检查,包括超广角眼底成像术、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眼科B型超声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眼眶计算机断层扫描、眼眶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眼科电生理检查如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视野等眼科检查的工作原理、检查方法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术前检查 广角眼底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对侧眼脉络膜参数比较研究
19
作者 肖蓓 宋艳萍 +2 位作者 闫明 叶娅 黄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6-381,共6页
目的应用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比较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的脉络膜参数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前瞻性横断面观察研究,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我院... 目的应用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比较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的脉络膜参数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前瞻性横断面观察研究,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我院眼科23例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23眼和19例PNV患者无症状对侧眼19眼,以及年龄与性别匹配的22例健康人22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CSC对侧眼组、PNV对侧眼组及健康眼组。三组受试者年龄、男性比例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行UWF SS-OCTA成像检查及比较,记录颞上、上方、鼻上、颞侧、中心凹、鼻侧、颞下、下方、鼻下共9个分区的脉络膜厚度(CT)、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血流像素面积与目标区域总面积的比值)、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血管管腔体积与脉络膜血管及基质总体积的比值)。同时检查并比较各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及涡静脉不对称扩张及吻合情况。结果三组人员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受试者涡静脉不对称扩张或吻合眼数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SC对侧眼组鼻上及鼻侧分区CVI均大于PNV对侧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鼻上、颞侧、中心凹、下方、鼻下分区CVI及平均CVI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颞侧、中心凹及下方分区CVI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在颞上、上方、鼻上、中心凹、颞下、平均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均小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各分区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均小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SC对侧眼组颞上及鼻上分区CT均大于PNV对侧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颞上、上方、鼻上、颞侧、中心凹、下方及鼻下分区CT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上方、颞侧、中心凹及下方分区CT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从对侧眼角度侧面提供了CSC和PNV可能不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验证。CSC与PNV并非单眼疾病,而是单眼表现的双眼脉络膜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血管指数 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涡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佳 邹玉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5-399,共5页
视网膜大动脉瘤(RAM)是一种获得性视网膜血管异常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等全身情况有关。视网膜大动脉瘤由于管壁薄弱高血压情况下易发生渗出或出血引发其他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诊断。瘤体本身... 视网膜大动脉瘤(RAM)是一种获得性视网膜血管异常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等全身情况有关。视网膜大动脉瘤由于管壁薄弱高血压情况下易发生渗出或出血引发其他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诊断。瘤体本身有自行退化倾向,病变未累及黄斑区者视力预后良好。但当渗出和/或出血累及黄斑时,严重影响视力,需一些可行性方案治疗。了解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本文主要综述了多种检查方式下视网膜大动脉瘤的表现及不同类型视网膜大动脉瘤对应的多种治疗方案,旨在为未来早期诊断和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大动脉瘤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激光治疗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