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波模式下超导加速器束流负载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鲁向阳 赵夔 +2 位作者 向蓉 张保澄 陈佳洱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本工作推导了超导加速器在连续波模式时,在点电荷近似条件下,相对论束流负载与腔的相互作用过程的解析表达。同时对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平台(PKU SCAF)的束流负载设计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主加速器馈入功率为10kW时,最佳束流... 本工作推导了超导加速器在连续波模式时,在点电荷近似条件下,相对论束流负载与腔的相互作用过程的解析表达。同时对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平台(PKU SCAF)的束流负载设计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主加速器馈入功率为10kW时,最佳束流负载为1 5mA,此时电子增能为6 6MeV,β因子为4 5×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加速器 束流 负载 点电荷 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超导加速器安全联锁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爱玲 郑健 +2 位作者 王晓飞 周建明 陆泽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2-686,共5页
为避免人员误入辐射区域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建立了一套安全联锁系统。本文阐述了安全联锁系统的设备组成和信号联锁功能,基于西门子故障安全型PLC模块,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确保加速器运行前后及运行过程中相关人... 为避免人员误入辐射区域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建立了一套安全联锁系统。本文阐述了安全联锁系统的设备组成和信号联锁功能,基于西门子故障安全型PLC模块,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确保加速器运行前后及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辐射安全。安全联锁系统已开发完成,进行了总体联调与测试,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超导加速器 安全联锁 故障安全型PLC 辐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质子治疗的230 MeV超导回旋加速器人身安全联锁系统设计
3
作者 侯世刚 周易 +6 位作者 刘传业 贾先禄 张天爵 蔡红茹 周洪吉 潘高峰 王川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309,共7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目前正在研制230 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及其治疗后端装备,为了保证质子治疗过程中,回旋加速器的运行维护人员和公众免受潜在电离辐射的伤害,设计了一套由安全控制器、现场设备和上位计算机组成的三层式结构的人身...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目前正在研制230 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及其治疗后端装备,为了保证质子治疗过程中,回旋加速器的运行维护人员和公众免受潜在电离辐射的伤害,设计了一套由安全控制器、现场设备和上位计算机组成的三层式结构的人身安全联锁系统。本文阐述了230 MeV超导回旋加速器安全联锁系统的设备组成和联锁逻辑,采用PILZ故障安全型PLC模块,以及相应的软件程序,实现了人身安全联锁功能,并设计了上位控制和监测界面。本人身安全联锁系统已开发完成,进行了总体联调与试运行,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回旋加速器 人身安全联锁 故障安全型PLC 辐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加速模组水平测试平台真空泵站结构分析与优化
4
作者 赵凡 李菡 +3 位作者 尉伟 岳泰 李靖国 孙兴中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0-560,共11页
文章以超导加速模组水平测试平台的束流真空泵站为研究对象,开展结构仿真分析和多目标优化设计,以满足其安全性和轻量化要求。首先,基于静力学仿真和子模型技术,分析真空泵站的强度和刚度并提出优化方案。随后,通过中心复合设计(CCD)方... 文章以超导加速模组水平测试平台的束流真空泵站为研究对象,开展结构仿真分析和多目标优化设计,以满足其安全性和轻量化要求。首先,基于静力学仿真和子模型技术,分析真空泵站的强度和刚度并提出优化方案。随后,通过中心复合设计(CCD)方法和参数化仿真获得试验样本空间,建立克里金(Kriging)代理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最后,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求得帕累托(Pareto)最优解,并对优选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真空泵站其最大等效应力为76.116 MPa,最大变形量为0.47151 mm,而泵站质量相比优化前仅增加了0.25%,优化结果满足多目标优化的设计要求,证明了所述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可为加速器领域真空腔体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加速器 有限元分析 子模型技术 响应面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高频低电平系统设计与桌面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殷治国 宫鹏飞 +4 位作者 付晓亮 魏俊逸 赵振鲁 纪彬 张天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16-1721,共6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研发一台230 MeV医用超导回旋加速器,用于天津肿瘤医院的质子治疗项目。为满足加速器高频系统的腔体负载Dee电压稳定度、高频频率稳定度及加速电压幅度平衡度的要求,本文研制一套包含模拟数字混合型幅度环、数...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研发一台230 MeV医用超导回旋加速器,用于天津肿瘤医院的质子治疗项目。为满足加速器高频系统的腔体负载Dee电压稳定度、高频频率稳定度及加速电压幅度平衡度的要求,本文研制一套包含模拟数字混合型幅度环、数字型调谐环和数字型电压平衡环3个环路的低电平控制系统。该低电平系统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以实现本地调试;利用Profibus-DP通信协议,实现低电平系统和PLC组网的交互通信。在1个缩比例无氧铜实验腔体上完成了低电平系统低功率桌面实验与联合调试,验证了电压调平衡算法的有效性,并实现了低电平控制系统的一键启动,无需人工干预,满足了加速器高频系统对低电平控制系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回旋加速器 高频低电平系统 电压平衡环 桌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导直线加速器的XFEL初步方案 被引量:3
6
作者 焦毅 翟纪元 +1 位作者 陆辉华 王九庆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3-266,共4页
基于超导直线加速器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是自由电子激光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了国际上Euro—XFEL及LCLS—II等超导XFEL装置的设计建造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一台7GeV超导直线加速器的超导XFEL初步方案,给出主... 基于超导直线加速器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是自由电子激光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了国际上Euro—XFEL及LCLS—II等超导XFEL装置的设计建造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一台7GeV超导直线加速器的超导XFEL初步方案,给出主要设计参数,并讨论实现100~1000GW量级峰值输出功率的技术路线,包括提高峰值流强、采用波荡器磁场渐变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直线加速器 自由电子激光 硬X射线 峰值流强 波荡器磁场渐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T放大器的微波功率源在超导直线加速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和天慧 罗星 +2 位作者 劳成龙 周奎 单李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9-1633,共5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CTFEL)的直线加速器由两个4-cell超导加速腔构成,每个加速腔的激励由1套基于感应输出管(IOT)放大器的L波段微波功率源(25kW)提供。本文介绍了微波功率源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和调试过程,以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CTFEL)的直线加速器由两个4-cell超导加速腔构成,每个加速腔的激励由1套基于感应输出管(IOT)放大器的L波段微波功率源(25kW)提供。本文介绍了微波功率源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和调试过程,以及微波功率源在功率耦合器老炼平台和超导直线加速器上的一些实验结果。微波功率源安装调试后工作稳定,两套微波功率源的主要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超导直线加速器的幅值稳定度和相位稳定度分别为0.04%和0.08°,优于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输出管 微波功率源 超导直线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0 MeV超导回旋加速器高频腔体的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纪彬 殷治国 +8 位作者 邢建升 曹学龙 张天爵 李鹏展 赵振鲁 付晓亮 魏俊逸 宫鹏飞 郭娟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52-1557,共6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目前正在研制一台用于质子治疗的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本文设计用于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的高频腔体,其采用螺旋结构,由4个腔体组成,高频系统采用二次谐波加速,高频腔体工作频率约71.25MHz。4个半波长的电容加载...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目前正在研制一台用于质子治疗的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本文设计用于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的高频腔体,其采用螺旋结构,由4个腔体组成,高频系统采用二次谐波加速,高频腔体工作频率约71.25MHz。4个半波长的电容加载型谐振腔工作于Push-Pull模式,其中两个腔体在中心平面直连,另外两个腔体在中心区下方使用过桥连接,两组腔体之间存在电容耦合,相差180°。在腔体的设计过程中,采用计算机对4腔体进行联合仿真,经优化后,腔体加速电压分布在中心区部分的为75kV,大半径部分的提升至110kV,腔体的无载品质因数仿真结果约8800。为保证腔体的高频性能,腔体主体材料采用无氧铜材料,其加工难度在于上、下外壳需分别焊接成一个整体,同时要控制其形变量。目前,腔体已完成加工,单个腔体的无载品质因数的测试表明,腔体的无载品质因数均好于7000,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回旋加速器 高频腔体 谐振频率 无载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磁场调节棒驱动系统研制
9
作者 李要乾 李明 +7 位作者 宋国芳 冀鲁豫 葛涛 贾先禄 吕银龙 蔡红茹 卢晓通 张天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98,共6页
在230 MeV超导回旋加速器中,磁场调节棒及其驱动系统是束流调试的重要辅助装置。为满足束流对中和束流引出所需的磁场,设计并研制了16套磁场调节棒及其驱动装置。机械执行机构采用美国Thomson公司的精密直线执行器,其重复定位精度为... 在230 MeV超导回旋加速器中,磁场调节棒及其驱动系统是束流调试的重要辅助装置。为满足束流对中和束流引出所需的磁场,设计并研制了16套磁场调节棒及其驱动装置。机械执行机构采用美国Thomson公司的精密直线执行器,其重复定位精度为±0.01 mm,位置传感器采用德国Novotechnik公司的直线位移电子尺,其重复精度为0.002 mm。此外,运动控制采用PLC加直线位移传感器负反馈闭环的方案。在实际工况下,系统定位精度达到0.05 mm,重复精度达到±0.02 mm,优于设计要求。此外,对该系统进行了静电放电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和浪涌抗扰度测试,结果满足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标准YY 0505-2012/IEC 60601-1-2:2004的要求。该驱动系统的研制,克服了在强电离辐射、高磁场强度、狭小安装空间的特殊环境中达到高定位精度和高重复精度的难点,对优化束流的径向进动、减小加速区域的相干振荡振幅、提高引出区的束流引出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0 MeV超导回旋加速器 磁场调节棒 PLC 直线位移传感器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eV/A H_2^+可变能量超导回旋加速器束流引出物理设计研究
10
作者 张东昇 李明 +4 位作者 张天爵 王川 杨建俊 魏素敏 安世忠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0-365,共6页
针对单粒子效应测试对质子束能量的要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设计了一台300 MeV/A H_2^+超导回旋加速器,该加速器使用超导线圈实现主磁铁小型化,剥离引出H_2^+离子获得可变能量的质子束。通过调节剥离点位置和分析剥离后质子的轨迹与... 针对单粒子效应测试对质子束能量的要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设计了一台300 MeV/A H_2^+超导回旋加速器,该加速器使用超导线圈实现主磁铁小型化,剥离引出H_2^+离子获得可变能量的质子束。通过调节剥离点位置和分析剥离后质子的轨迹与束流包络,对该加速器引出过程的束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引出过程的物理设计。结果表明,此台加速器可在205~240 MeV、265~300 MeV内连续变能量引出质子,在更低能量范围内有单能量点引出质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 超导回旋加速器 H2^+剥离引出 束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FE2装置实现超导射频腔热失超故障的自动化甄别及分类
11
作者 喻静为 杨丽娟 +12 位作者 邱丰 魏诗惠 薛纵横 彭家易 马瑾颖 马祯 曾日华 朱正龙 蒋天才 高郑 孙列鹏 黄贵荣 何源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17-1726,共10页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连续波超导直线加速器CAFE2为超重元素的合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平台,其能可靠与稳定地运行是开展实验研究的根本保障。超导射频腔(超导腔)故障是加速器的主要故障来源,其中,腔体热失超易导致多腔集体宕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连续波超导直线加速器CAFE2为超重元素的合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平台,其能可靠与稳定地运行是开展实验研究的根本保障。超导射频腔(超导腔)故障是加速器的主要故障来源,其中,腔体热失超易导致多腔集体宕机,是最具危害性的超导腔故障模式。热失超与多种其他故障模式(如氦压变化及Ponderomotive单调失稳)的射频信号波形非常相似,难以通过射频信号波形直接判别热失超现象。超导腔的有载品质因数(QL)在热失超时显著变化,QL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热失超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基于腔体微分方程建立了动态QL的求解模型,以实现热失超故障的甄别,并在CAFE2装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CAFE2装置上存在3种不同机制的热失超现象。本文结合专家特征与机器学习技术,成功实现了热失超现象的自动化分类,为超导腔故障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射频腔 热失超检测 有载品质因数 连续波超导重离子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阴极注入器超导加速腔集成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晓 许州 +20 位作者 杨兴繁 蔡公和 沈旭明 邓仁培 黎明 都兴绍 杨茂荣 李正红 钱民权 蔡琳 潘清 程云 刘捷 卢和平 赵夔 张保澄 王莉芳 谢大林 郝建奎 胡克松 周传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9-772,共4页
光阴极超导加速器实验系统由四倍频 Nd:YAG锁模激光器 ,Cs2 Te光阴极 ,2 +1 / 2微波电子枪 ,L波段 3 .5 MW脉冲微波源 ,1 .3 GHz单腔超导铌腔 ,5 0 0 W连续微波源 ,超导腔束管耦合器 ,4 .2 K低温恒温容器 ,液氦制冷系统 ,同步控制系统 ... 光阴极超导加速器实验系统由四倍频 Nd:YAG锁模激光器 ,Cs2 Te光阴极 ,2 +1 / 2微波电子枪 ,L波段 3 .5 MW脉冲微波源 ,1 .3 GHz单腔超导铌腔 ,5 0 0 W连续微波源 ,超导腔束管耦合器 ,4 .2 K低温恒温容器 ,液氦制冷系统 ,同步控制系统 ,束流参数诊断 ,真空系统等构成。进行了光阴极超导加速器原理性实验 ,测得超导加速段能量增益 0 .5 8Me V,微脉冲束流强度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阴极 微波电子枪 射频超导 低温恒温器 直线加速器 光阴极超导加速器 系统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导电子直线加速器装置感生放射性模拟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铁钢 王兴华 +2 位作者 陶凯 何占飞 黄春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3-879,共7页
利用MC法对高频超导电子直线加速器装置感生放射性进行模拟评估。模拟结果表明,结构靶件中部分活化核素活度浓度高于豁免值,低于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上限值;室内空气中各活化核素活度浓度远低于对应的导出空气浓度;设备冷却水中各活化核素... 利用MC法对高频超导电子直线加速器装置感生放射性进行模拟评估。模拟结果表明,结构靶件中部分活化核素活度浓度高于豁免值,低于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上限值;室内空气中各活化核素活度浓度远低于对应的导出空气浓度;设备冷却水中各活化核素总活度浓度低于排放限值;混凝土中各活化核素活度浓度远低于豁免值。结构靶件中活化核素对室内感生辐射场贡献最大,其他介质中活化核素对感生辐射场的贡献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导电子直线加速器装置 感生放射性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器二极磁体的应力和磁场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秋良 Gebhard Moritz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13-17,共5页
在本论文中,我们发展了磁机械耦合的ANSYS分析方法,使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加速器二极磁体的应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我们研究了超导加速器磁体在磁体装配,冷却和运行磁场为2T时的应力。研究的结果将用于评估超导加速器磁体在建造和运行时... 在本论文中,我们发展了磁机械耦合的ANSYS分析方法,使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加速器二极磁体的应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我们研究了超导加速器磁体在磁体装配,冷却和运行磁场为2T时的应力。研究的结果将用于评估超导加速器磁体在建造和运行时的应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磁体 有限元分析 超导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应用研究发展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升云 郭刚 +9 位作者 何明 吴振东 袁大庆 隋丽 焦学胜 常宏伟 左义 范平 葛智刚 陈东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6,共16页
HI-13串列加速器建设开始,核物理应用研究即为其一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过去30多年,从设备和装置建设开始,核物理应用研究得到很大发展,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介绍HI-13串列加速器的航天电子元器件抗辐射加固、辐射生物效... HI-13串列加速器建设开始,核物理应用研究即为其一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过去30多年,从设备和装置建设开始,核物理应用研究得到很大发展,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介绍HI-13串列加速器的航天电子元器件抗辐射加固、辐射生物效应、加速器质谱、核孔膜和防伪标识、在线和离线核效应等核物理应用研究发展现状,展望了依托在建的预期2021年底投入运行的HI-13串列加速器-超导直线加速器和多粒子可变能量回旋加速器的创新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核物理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物理应用研究 HI-13串列加速器 超导直线加速器 多粒子可变能量回旋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主加速器初步物理设计(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闫芳 李智慧 唐靖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83-1787,共5页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C-ADS)计划采用一个平均流强为10mA的连续波质子加速器作为次临界堆的驱动器,驱动加速器的束流功率为15MW,最终能量1.5GeV,其中主加速器是驱动加速器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束流能量从10MeV到1.5GeV的加速,所有...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C-ADS)计划采用一个平均流强为10mA的连续波质子加速器作为次临界堆的驱动器,驱动加速器的束流功率为15MW,最终能量1.5GeV,其中主加速器是驱动加速器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束流能量从10MeV到1.5GeV的加速,所有加速腔均采用超导结构。为了避免频繁束流中断对反应堆的损坏,设计要求驱动加速器在运行过程中束流可以中断的次数非常有限,因此加速器在设计过程植入了容错机制,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满足C-ADS加速器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介绍了C-ADS主加速器的基本设计:总长度306.4m,束流的归一化RMS发射度增长控制在5%以内。总结了各个重要参数选择过程中的考虑以及整个加速段多粒子跟踪模拟的束流动力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连续波 质子 超导直线加速器 容错机制 束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0MeV回旋加速器高频低电平系统设计
17
作者 牟雪儿 殷治国 +2 位作者 魏俊逸 刘萍 宋琦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6-1424,共9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研的250 MeV医用超导回旋加速器的高频控制系统需完成两组功率源的反相驱动,实现四腔体的加速Dee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及电压平衡调节。为提升高频系统启动速度,增加设计的灵活性,满足质子治疗应用中对加速器输出...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研的250 MeV医用超导回旋加速器的高频控制系统需完成两组功率源的反相驱动,实现四腔体的加速Dee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及电压平衡调节。为提升高频系统启动速度,增加设计的灵活性,满足质子治疗应用中对加速器输出剂量、电磁兼容设计等的特殊要求,250 MeV低电平控制系统在原有传统数模混合低电平系统的设计基础上,设计了FPGA和DSP的混合架构,利用DSP的高速乘法器与多总线结构,有效提升了PID运算速度,增强系统实时数字处理能力;增加了低功率调谐状态,优化了高频系统的启动流程;并创新实现了连续和脉冲的双模式闭环,同时满足日常运行和设备调试的需要。此外,还设计了高频隔离线路,针对医学应用优化系统的电磁兼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超导回旋加速器 低电平控制系统 紧凑型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超导腔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郝建奎 赵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96-1100,共5页
射频超导谐振腔已经大规模地应用到粒子加速器领域,其优越之处在于它可以在CW模式或长宏脉冲模式下,提供高的加速梯度.射频超导已经成为自由电子激光和能量回收直线加速器的关键技术.经过30多年的研究发展,解决了超导腔的热崩溃、场致... 射频超导谐振腔已经大规模地应用到粒子加速器领域,其优越之处在于它可以在CW模式或长宏脉冲模式下,提供高的加速梯度.射频超导已经成为自由电子激光和能量回收直线加速器的关键技术.经过30多年的研究发展,解决了超导腔的热崩溃、场致发射等诸多关键问题,目前加速梯度已经超过40 MV/m.高加速梯度的获得是射频超导领域的前沿热点,电抛光+低温热处理技术使射频超导腔的加速梯度提高3~4 MV/m.最新发展起来的超导腔的干式处理可以改善超导腔的表面状况,提高超导腔的Q值,抑制次级电子发射效应,有可能成为提高超导腔性能的又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超导 自由电子激光 超导加速器 干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铌材低温表面气体吸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传飞 李春龙 +3 位作者 白峰 宋玉堃 赵玉刚 张军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0-765,共6页
超导直线加速器中超导腔等低温表面在吸附气体后会对其工作性能及稳定性产生恶劣影响。为了提高超导加速器性能和稳定性,文中搭建了一套实验平台,将样品腔降温至极低温4 K,并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铌材低温表面对氢气等不同气体的吸... 超导直线加速器中超导腔等低温表面在吸附气体后会对其工作性能及稳定性产生恶劣影响。为了提高超导加速器性能和稳定性,文中搭建了一套实验平台,将样品腔降温至极低温4 K,并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铌材低温表面对氢气等不同气体的吸附过程。文中给出了一定表面处理工艺及温度下吸附能力和吸附过程压力与吸附量关系以及氢气饱和蒸气压等实验结果,并与相关参考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导直线加速器中,氢气、氦气饱和蒸气压远高于其运行允许值;在极低温条件下,如4 K,在吸附过程中吸附量决定了真空压力大小,而非真空压力大小决定吸附量;极低温真空管路内由于气体传输或泄露时,实际测得压力上升存在一定的时间延后,延后时长与气体种类、温度及管线几何结构均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与低温 低温吸附 实验研究 超导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T_c超导谐振器微波特性研究
20
作者 杨志涛 赵夔 +3 位作者 吴根法 王莉芳 张保澄 陈佳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研究了高Tc超导谐振器的微波特性特别是表面电阻Rs和磁场穿透深度λ,给出了R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以及穿透深度的测量结果。实验中采用了由YBa2Cu3O7薄膜和蓝宝石片构成的平行板谐振器。
关键词 超导加速器 高TC 超导谐振器 微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