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快速波束训练
1
作者 王华华 谢长江 方杰宁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5-1631,共7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系统能显著提高信道容量。然而,传统的均匀线性阵列(ULA)在大入射角/出射角下,近场区域会急剧缩小,导致信号覆盖受限。使用均匀圆形阵列(UCA)可以有效扩大近场区域,但这也使得基于ULA的低开销波束训练方...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系统能显著提高信道容量。然而,传统的均匀线性阵列(ULA)在大入射角/出射角下,近场区域会急剧缩小,导致信号覆盖受限。使用均匀圆形阵列(UCA)可以有效扩大近场区域,但这也使得基于ULA的低开销波束训练方案不再适用。为了减少UCA近场波束训练的开销,提出一种新的快速波束训练方案:在第一阶段将UCA近似为ULA,使用ULA联合的方式构建远场分层码本进行角度域的用户搜索;在第二阶段,基于第一阶段搜索得到的角度,使用UCA进行角度与距离的穷举搜索。仿真结果表明,在天线数为512的UCA系统中,该方案仅需28个训练开销,并且在不同信噪比(SNR)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平均速率性能达到速率基准的9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均匀圆形阵列 近场 波束训练 分层码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球面波超大规模MIMO-OTFS信道估计
2
作者 蒲旭敏 徐鹏 王可豪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3-1930,共8页
随着6G技术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高要求,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系统的应用前景广泛。然而,XL-MIMO系统中的近场球面波前特性使得传统基于平面波前的信道估计方法不再适用,从... 随着6G技术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高要求,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系统的应用前景广泛。然而,XL-MIMO系统中的近场球面波前特性使得传统基于平面波前的信道估计方法不再适用,从而影响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获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信道估计方案,分析了XL-MIMO的近场球面波特性,并将其与适用于高速移动场景的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技术结合,构建了一个考虑球面波特性的XL-MIMO OTFS系统框架。此外,利用模型驱动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可学习的去噪近似消息传递(Learned Denoising Based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LDAMP)算法,用于有效估计信道状态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XL-MIMO OTFS信道估计框架在近场高速移动场景下具有显著的性能提升和良好的鲁棒性。在信噪比为20 dB时,LDAMP算法的归一化均方误差达到10^(-2),相比传统算法提高了多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球面波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时频空间 信道估计 深度学习 模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超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技术:进展与挑战
3
作者 蒲旭敏 张庆玉 +1 位作者 王可豪 刘胤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13-1922,共10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作为6G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通过配置数百乃至数千根天线单元,极大地提高了无线通信和传感的频谱效率。为了充分发挥超大规模MIMO技术的潜力,获取...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作为6G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通过配置数百乃至数千根天线单元,极大地提高了无线通信和传感的频谱效率。为了充分发挥超大规模MIMO技术的潜力,获取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关重要,这使得信道估计成为该领域的一个核心议题。概述了超大规模MIMO信道的近场及非平稳特性,综述了近年来针对此类场景发展的信道估计方法,指出现有研究往往基于较为简化的假设或未能充分考虑超大规模MIMO特有的信道属性,导致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不足。最后总结分析了当前超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方法的挑战及潜在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深度学习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混合场MIMO去伪峰信道估计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汀 张春洁 夏雨婷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1140,共10页
超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是6G移动通信的潜在关键技术。在现有的信道模型中,大多假设所有的散射体要么都在远场区域,采用基于平面波假设的远场信道模型;要么都在近场区域,采用基于球面波假设的近场信道模型。实际... 超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是6G移动通信的潜在关键技术。在现有的信道模型中,大多假设所有的散射体要么都在远场区域,采用基于平面波假设的远场信道模型;要么都在近场区域,采用基于球面波假设的近场信道模型。实际中,超大规模MIMO系统更容易产生混合场的信道环境,现有的信道模型并不能很好地匹配这种远场近场混合信道的特征,因此不能直接采用现有的信道估计方案。本文对混合场信道进行建模,针对混合场信道空间谱中出现的伪峰问题,提出了一种去伪峰混合场信道估计方案。同时,该方案的设计也考虑了超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的空间非平稳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场下去伪峰的信道估计方案有较好的信道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混合场效应 伪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超大规模3D MIMO系统中的波束斜视补偿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范佳棋 李汀 李飞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6-823,共8页
太赫兹通信技术凭借超大带宽的优势成为未来6G的关键技术之一。超大规模天线技术可以提供巨大的空间分集,提升频谱效率,同样在6G无线通信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基于移相器的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混合预编码中,由... 太赫兹通信技术凭借超大带宽的优势成为未来6G的关键技术之一。超大规模天线技术可以提供巨大的空间分集,提升频谱效率,同样在6G无线通信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基于移相器的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混合预编码中,由于太赫兹频段的超大带宽,不同频率的子载波信道具有不同的等效空间方向,发射端波束形成时,将带来严重的波束斜视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天线规模的不断增长,超大规模天线技术的应用更进一步扩大了波束斜视造成的影响。针对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带来的波束斜视现象放大问题,本文利用3D MIMO平面天线阵列来改善这一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太赫兹频段超大带宽引起的波束斜视,在3D大规模MIMO系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两层移相器结构的混合预编码方案,利用第二层移相器,对不同频率的子载波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地弥补波束斜视带来的阵列增益损失,实现接近最优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斜视 太赫兹 超大规模天线阵列 混合预编码 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精度ADC下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基于三对角迭代法的软输出信号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容 袁连海 景小荣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6-1064,共9页
受硬件成本制约,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MIMO)基站通常配置低精度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低精度ADC下,如果多用户mMIMO系统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 受硬件成本制约,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MIMO)基站通常配置低精度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低精度ADC下,如果多用户mMIMO系统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检测,将导致过高复杂度。为此,本文基于三对角迭代法(Tridiagonal Iterative Method,TDIM),结合分块矩阵求逆的初始值确定,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MMSE软输出信号检测算法。数值仿真表明:基于TDIM的软输出信号检测算法经4次迭代即可达到收敛,同时,数值结果验证了ADC量化比特为4时,该算法可取得接近全精度ADC的性能,为低精度ADC下mMIMO系统的上行链路信号检测实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低精度模数转换器 三对角迭代法 输出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MIMO系统中稀疏度自适应的极化域信道估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卢嘉仪 雷浩 +1 位作者 肖华华 章嘉懿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6期999-1005,共7页
针对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中的极化域信道估计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自适应极化域稀疏度同步正交匹配追踪(Adaptive Polar-domain Simultaneous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AP-SO... 针对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中的极化域信道估计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自适应极化域稀疏度同步正交匹配追踪(Adaptive Polar-domain Simultaneous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AP-SOMP)算法。AP-SOMP算法利用信道相关度设计合理的判决准则来估计极化域信道稀疏度,从而能在极化域信道稀疏度未知的情况下完成信道估计。该算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算法对信道稀疏度的依赖,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仿真结果表明,AP-SOMP算法在归一化均方误差性能表现上优于传统的基于网格的极化域同步正交匹配追踪(Polar-domain Simultaneous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P-SOMP)算法,且算法复杂度并未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近场通信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波束收缩偶极子天线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99-2304,共6页
为满足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基站进一步小型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单个偶极子天线替代原有1×2子阵的方法.为实现等效替代,单个偶极子天线的波宽应压缩到... 为满足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基站进一步小型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单个偶极子天线替代原有1×2子阵的方法.为实现等效替代,单个偶极子天线的波宽应压缩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因此,作者在传统的偶极子上方放置了具有相位梯度特性的两层超表面以聚焦偶极子的能量.加载了该超表面的偶极子的半功率波瓣宽度(Half Power Beam Width,HPBW)的仿真值减小到37°,增益仿真值提高到14.1 dBi,主瓣平均交叉极化鉴别度(Cross 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XPD)提高了3.3 dB至8.5 dB.为了验证天线设计,作者制作并测试了样机,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综上所述,添加超表面的单个偶极子可以替代普通的1×2子阵,相当于在后续组阵过程中可以缩小一半的尺寸.这一方案在第五代通信系统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收缩 偶极子天线 双极化天线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基站天线 天线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辅助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低复杂度预编码算法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亚婷 史恩宇 +3 位作者 许柏恺 郑家康 章嘉懿 艾渤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构思了一种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辅助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Cell-fre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F mMIMO)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预编码和RIS反射相位交替优化(Alternating O... 构思了一种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辅助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Cell-fre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F mMIMO)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预编码和RIS反射相位交替优化(Alternating Optimization, AO)算法。对于传统正则化迫零(Regularized Zero Forcing, RZF)预编码算法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利用共轭梯度(Conjugate Gradients, CG)法,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RZF-CG预编码算法,将RZF预编码的逆矩阵转换为线性方程组最小化问题,推导算法的残差以更新搜索方向,迭代求解逆矩阵。以最大化系统用户的总频谱效率为目标,推导了RIS相位闭合表达式,基于统计的信道状态信息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投影梯度上升(Projected Gradient Ascent, PGA)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AO算法能有效地提升系统性能,算法复杂度降低了约7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 预编码 低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比雪夫-迹迭代的大规模MIMO系统软输出信号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景小荣 文晶晶 雷维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2-379,共8页
在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信号检测算法中,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可取得近似最优性能,但MMSE算法中高维矩阵求逆的复杂度过高,导致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同时,对于高阶正交幅度调制(HQAM),如果符号向比特的解... 在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信号检测算法中,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可取得近似最优性能,但MMSE算法中高维矩阵求逆的复杂度过高,导致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同时,对于高阶正交幅度调制(HQAM),如果符号向比特的解映射采用硬判决,将会导致后续信道译码的性能明显下降。因此,该文针对采用格雷编码的HQAM的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切比雪夫-迹迭代(CTI)的低复杂度软输出信号检测算法。该算法不但有效地规避了信号检测所需的高维矩阵求逆,同时,利用格雷编码的调制信号的比特翻转特性和二叉树结构,给出了一种融合三叉链表搜索的比特对数似然比(LLR)简化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的软输出信号检测算法最多需要3次迭代就能收敛并可取得接近MMSE算法的性能,在复杂度和性能之间取得了很好的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正交幅度调制 切比雪夫-迹迭代 对数似然比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和输入饱和限制的连续时间系统预见跟踪控制
11
作者 李丽 叶辉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2,共9页
本文研究一类带有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连续时间系统的预见控制问题.为了能成功地构造出连续时间输入饱和系统的误差系统,与以往对系统方程求导不同,本文利用状态平移方法代替状态求导,使得输入饱和连续时间系统的误差系统的构造成为可... 本文研究一类带有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连续时间系统的预见控制问题.为了能成功地构造出连续时间输入饱和系统的误差系统,与以往对系统方程求导不同,本文利用状态平移方法代替状态求导,使得输入饱和连续时间系统的误差系统的构造成为可能.这样原系统的预见饱和控制就转化为误差系统的标准饱和控制问题.另外,针对原系统的误差系统,分别引入状态反馈和静态输出反馈,并改写输入向量以便利用可预见信号的未来信息.利用Lyapunov函数及LMI技巧,导出了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仿真例子表明了本文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控制 连续时间系统 输入饱和 状态反馈 输出反馈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无线电:全息超表面赋能的超大规模MIMO新范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若琪 张雨童 +3 位作者 张浩波 邸博雅 张泓亮 宋令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84-2995,共12页
得益于空间复用能力,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成为未来第六代通信提供高速数据服务和全球海量网络接入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大规模MIMO技术主要依托装配有高分辨率移相器的大规模相控阵来实现.... 得益于空间复用能力,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成为未来第六代通信提供高速数据服务和全球海量网络接入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大规模MIMO技术主要依托装配有高分辨率移相器的大规模相控阵来实现.然而,移相电路的高功耗与高硬件成本阻碍了超大规模相控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从而阻碍了超大规模MIMO的实际部署与发展.本文考虑了一种超大规模MIMO的新范式——全息无线电.在全息无线电中,大量微小而廉价的天线单元紧密集成,在低硬件成本的情况下达到高方向性增益,从而能够对电磁波进行灵活的调控并有效提升无线通信性能.本文提出利用一种名为可重构全息超表面(Reconfigurable Holographic Surface,RHS)的新型超材料天线来实现全息无线电.具体而言,RHS由大量低成本低功耗可调谐超材料单元组成,其馈源与超表面集成为一体并产生电磁波,电磁波沿着超表面传播并逐一激励RHS辐射单元,每个RHS辐射单元会根据全息干涉原理在超表面上构建全息图案控制电磁波的辐射幅值从而实现全息波束成形.根据RHS的工作原理,本文介绍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全息多址接入(Holographic-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HDMA)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将所有发射信号映射叠加至超表面构建的单一全息图样上从而为多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本文对HDMA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最大化RHS辅助下的多用户广播通信系统能量效率.为了进一步验证HDMA技术的有效性,本文实现了二维RHS阵列的原型机并搭建了RHS辅助下的全息无线电通信平台.基于HDMA技术,该通信平台能够以低功耗支持多用户高清视频的实时传输.实验结果表明RHS具有以简单的布线方式和低功耗实现定向增益的巨大潜力,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利用RHS实现全息无线电的可行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基于RHS的全息无线电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关键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通信 全息无线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可重构全息超表面 全息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超大规模MIMO的混合远近场通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芸莆 游昌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6期1036-1041,共6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XL-MIMO)是未来6G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备选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未来通信系统的性能,如超高的频谱效率和空间分辨率、超低时延等。不同于现有研究工作主要...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XL-MIMO)是未来6G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备选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未来通信系统的性能,如超高的频谱效率和空间分辨率、超低时延等。不同于现有研究工作主要关注于近场通信或远场通信,考虑更加实际的混合远近场通信场景,即通信系统中同时存在近场和远场用户。介绍了XL-MIMO系统中考虑混合远近场通信范式的重要性和混合远近场通信的信道建模,指出混合远近场通信场景中固有的关键特征,即能量扩散效应;详细介绍了3种典型的混合远近场通信场景:混合远近场的干扰分析、无线信能同传、物理层安全。针对上述典型场景,指出其在混合远近场通信中相较于近场通信/远场通信的根本区别和面临的关键设计难题。总结了混合远近场通信中仍需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开放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混合远近场通信 干扰分析 无线信能同传 物理层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饱和下广义多智能体系统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
14
作者 王志文 王玉莹 +2 位作者 卢延荣 杜楠 栗小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4,共9页
在有向通信拓扑下研究了具有输入饱和离散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问题.首先,将原问题转化为具有分布式观测器的输出调节问题.其次,基于参数离散Riccati方程得到广义系统的显式解,避免对广义系统进行受限等价分解.然后,基... 在有向通信拓扑下研究了具有输入饱和离散广义多智能体系统的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问题.首先,将原问题转化为具有分布式观测器的输出调节问题.其次,基于参数离散Riccati方程得到广义系统的显式解,避免对广义系统进行受限等价分解.然后,基于分布式状态观测器和输出调节器,构造了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协议,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给出了系统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证得在所设计的控制协议下,所有跟随者的输出能够收敛到由领航者所形成的凸包内.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广义多智能体系统 输入饱和 半全局输出包围控制 低增益反馈 参数离散Riccat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行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能效优化算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莹 冀保峰 +2 位作者 黄永明 俞菲 杨绿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4,共7页
针对上行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提出了基于能效优化的资源分配方法。所提方法采用迫零(ZF)接收,以最大化系统能效下界为准则,系统功率消耗考虑电路功率消耗和发射功率消耗2部分,通过联合调整基站端的发射天线数和用户的... 针对上行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提出了基于能效优化的资源分配方法。所提方法采用迫零(ZF)接收,以最大化系统能效下界为准则,系统功率消耗考虑电路功率消耗和发射功率消耗2部分,通过联合调整基站端的发射天线数和用户的数据速率来优化能效函数。首先,根据目标函数的性质,证明全局最优速率分配和天线数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然后,根据分数规划的性质,把原始的分数最优化问题转换成减式形式,进而提出一种新的迭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以较少迭代次数取得了接近最优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资源分配 上行系统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 OFDMA下行系统能效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21
16
作者 胡莹 冀保峰 +2 位作者 黄永明 俞菲 杨绿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47,共8页
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下行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能效最优的资源分配算法。所提算法在采用迫零(ZF)预编码的情况下,以最大化系统能效的下界为准则,同时考虑每个用户的最低速率要求,通过调整带宽分配... 针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下行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能效最优的资源分配算法。所提算法在采用迫零(ZF)预编码的情况下,以最大化系统能效的下界为准则,同时考虑每个用户的最低速率要求,通过调整带宽分配、功率分配和基站天线数分配来优化能效函数。首先根据优化条件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确定每个用户的带宽分配,然后利用分数规划的性质并采用凸优化方法,通过联合调整基站端的发射天线数和用户的发射功率来优化能效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较少迭代次数的同时能够取得较好的系统能效性能和吞吐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多址 资源分配 下行系统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能效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26
17
作者 胡莹 黄永明 +1 位作者 俞菲 杨绿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98-2203,共6页
该文针对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移动通信上行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所提方法在采用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情况下,满足用户数据速率和可容忍的干扰水平约束条件下,以最大化系统能效下界为准则建立优化模型。... 该文针对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移动通信上行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所提方法在采用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情况下,满足用户数据速率和可容忍的干扰水平约束条件下,以最大化系统能效下界为准则建立优化模型。根据分数规划的性质,把原始的分数最优化问题转换成减式的形式,进而采用凸优化的方法,通过联合调整基站端的发射天线数和用户的发射功率来优化能效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穷举算法在能效上的差距不足9%,并且有较好的系统频谱效率性能,同时算法复杂度得到了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多用户 资源分配 上行系统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多小区TDD系统中的导频污染减轻方法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海荣 王玉辉 +1 位作者 黄永明 杨绿溪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由L个小区组成的大规模MIMO TDD系统中的下行用户和速率随着基站天线数M的增加主要受限于小区间的上行导频污染。假设小区内导频正交,小区间导频完全复用,分别推导了基站估计所有信道和期望信道的MSE闭式表达式MMSE和MMlSE,并获得了MMS... 由L个小区组成的大规模MIMO TDD系统中的下行用户和速率随着基站天线数M的增加主要受限于小区间的上行导频污染。假设小区内导频正交,小区间导频完全复用,分别推导了基站估计所有信道和期望信道的MSE闭式表达式MMSE和MMlSE,并获得了MMSE的下界为M(L-1)和MMlSE的上界为M(L-1)/L。并且发现随着天线数M的增长且当导频序列长度#较大时,#的大小对MMSE和MMlSE性能的影响很小,由此提出一种上行导频功率控制方法,即把通常的导频发射时隙分为两段,使交叉增益相对较大的小区间的导频发射时隙错开,从而提高MMSE和MMlSE性能,由此基站可以设计出更加精确的预编码,进而极大地提升了每小区下行多用户可达和速率性能。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都验证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导频污染 多小区 时分双工系统 迫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入时滞的舵机伺服系统自适应指令滤波输出反馈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峻秀 胡健 +3 位作者 姚建勇 黄玲 谭天乐 刘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61,共13页
针对舵机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复杂非线性以及信号输入时滞、使系统的精度降低,严重时甚至造成系统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输入时滞的自适应指令滤波输出反馈控制策略。首先,将系统中存在的输入时滞考虑为控制器信号输入时滞,给出... 针对舵机伺服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复杂非线性以及信号输入时滞、使系统的精度降低,严重时甚至造成系统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输入时滞的自适应指令滤波输出反馈控制策略。首先,将系统中存在的输入时滞考虑为控制器信号输入时滞,给出舵机伺服系统状态方程,选用梯度下降法设计时滞估计律对未知时滞进行估计;其次,将系统中存在的复杂非线性统一为扰动,选用扩展状态观测器(ESO)加以估计,将观测的系统状态值用于设计控制量实现输出反馈控制;然后,选用指令滤波将高阶求导过程转化为求积分,实现信号滤波以抑制微分噪声;最后,基于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稳定性定理证明控制器实现系统有界稳定。仿真及实验表明,所提的控制方法与传统反步控制方法、自抗扰控制和比例微分积分(PID)控制方法相比,响应时间分别提升了92%、88%和51%,跟踪精度分别提升了90%、84%和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机伺服系统 输入时滞 输出反馈 指令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蜂窝网络系统中的导频污染减轻方法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海荣 王玉辉 +1 位作者 黄永明 杨绿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3,共10页
提出了2个减轻大规模天线蜂窝网络导频污染的方案:利用正交导频把蜂窝系统中的小区划分为两类一维大的天线阵列网络,每一类之内采用相同的导频,两类之间采用正交的导频,再利用导频功率控制方法减轻了导频污染。利用基站间的协调,以所有... 提出了2个减轻大规模天线蜂窝网络导频污染的方案:利用正交导频把蜂窝系统中的小区划分为两类一维大的天线阵列网络,每一类之内采用相同的导频,两类之间采用正交的导频,再利用导频功率控制方法减轻了导频污染。利用基站间的协调,以所有基站信道估计均方误差的求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寻求近似最优的导频序列长度和同导频用户发射导频时隙的分配方案,从而提高了信道估计的性能,提升了整个系统的下行链路可达和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导频污染 蜂窝网络 时分双工系统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