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隧道超大直径顶管施工扰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丁文其 袁森林 +1 位作者 高小庆 谢东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01-2906,共6页
由于顶管工程在经济方面的优势以及控制周围环境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顶管扰动特性方面的研究多数限于中小顶管,未考虑超大直径顶管的特殊性。对上海世博电力电缆隧道顶管施工进行了现场监测,并主要分析了水-土压力变化曲线... 由于顶管工程在经济方面的优势以及控制周围环境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顶管扰动特性方面的研究多数限于中小顶管,未考虑超大直径顶管的特殊性。对上海世博电力电缆隧道顶管施工进行了现场监测,并主要分析了水-土压力变化曲线,测试结果反映了超大直径顶管顶进5阶段的扰动特性。工程经验表明,超大直径长距离顶进成功的主要作用因素有3个:泥浆套作用、开挖面控制和姿态动态调整。最后对泥浆套在顶管中的形成过程以及扰动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泥浆套在注入、泥膜形成以及整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具备填充、支承、隔阻、润滑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顶管 扰动特性 水土压力变化 泥膜 泥浆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中超大直径顶管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舒威 夏才初 +2 位作者 葛金科 王双 张平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60-2067,共8页
基于极限平衡思想,提出黏土中超大直径顶管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超大直径顶管的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基于破坏模式,推导提出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方法;根据实际工程的数值计算结果,验证提出方法的合理性;最后... 基于极限平衡思想,提出黏土中超大直径顶管开挖面主动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超大直径顶管的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基于破坏模式,推导提出极限支护压力的计算方法;根据实际工程的数值计算结果,验证提出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对提出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与其他理论方法进行比较,得到深埋和浅埋的临界深度。研究结果表明,超大直径顶管深埋主动破坏模式为水平圆锥体破坏模式,浅埋主动破坏模式为楔形体破坏模式;1.5倍直径为深埋顶管和浅埋顶管的临界埋深;提出的方法是合理的,而且过程相对简单,适用于实际工程;新方法适用于均质或者层状黏性土中,并且顶管还需在同一土层中顶进;新方法得到的主动极限支护压力值大于极限分析方法,但当内摩擦角接近40°时,得到的结果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顶管 主动极限支护压力 破坏模式 数值模拟 极限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大直径断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剑 邓宗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0,共6页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以城市某超大直径断面顶管工程为背景,以"试验段"某断面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位移反分析,得到隧道断面收敛值ΔA和隧道开挖所处的地层条件tanβ;对比分析3种隧道位移收敛模式(均匀收敛模型、非均匀收敛模型以...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以城市某超大直径断面顶管工程为背景,以"试验段"某断面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位移反分析,得到隧道断面收敛值ΔA和隧道开挖所处的地层条件tanβ;对比分析3种隧道位移收敛模式(均匀收敛模型、非均匀收敛模型以及Peck公式)的地表沉降值,得到适合该工程的位移收敛模式,并据以预测隧道穿越后的地表变形;定量分析4种影响隧道开挖引起地表变位的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顶管工程 随机介质理论 地层变位 收敛模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楔形体理论的市政管网超大直径钢顶管施工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梁斌 房鹏帅 +2 位作者 李文杰 耿弈 唐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84,I0005,I0006,共12页
针对极限支护压力不足引起的市政管网超大直径钢顶管施工开挖面失稳破坏问题,分析了开挖面失稳破坏的动态过程,改进既有楔形体-棱柱体模型,利用极限平衡法,提出一种市政管网超大直径钢顶管施工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方法。以深圳市某... 针对极限支护压力不足引起的市政管网超大直径钢顶管施工开挖面失稳破坏问题,分析了开挖面失稳破坏的动态过程,改进既有楔形体-棱柱体模型,利用极限平衡法,提出一种市政管网超大直径钢顶管施工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方法。以深圳市某超大直径钢顶管工程为背景,研究了极限支护压力与滑裂面倾角、梯形底角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两者的理论建议值;探讨了影响顶管施工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支护压力比分别为0.40和0.15时,开挖面分别处于失稳临界状态和失稳极限状态。开挖面破坏模式符合楔形体-梯形体计算模型。开挖面极限破裂角等于43°,最大梯形底角为79.5°。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随着土体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小,当摩擦角大于27.5°时,开挖面处于稳定状态;随着顶管埋深直径比增大,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逐渐增加,当埋深直径比大于2.2时,极限支护压力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管网超大直径顶管施工 楔形体理论 滑动面破裂角 极限支护压力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