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对既有箱涵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苏栋 吴炯 +3 位作者 王雷 陈湘生 孙波 朱斌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引起的环境影响效应,以深圳市某拟建顶管法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了顶管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及其对上方既有箱涵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管下穿箱涵前,箱涵... 针对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引起的环境影响效应,以深圳市某拟建顶管法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了顶管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及其对上方既有箱涵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管下穿箱涵前,箱涵的不均匀沉降增长缓慢,箱涵迎土面所受土压力不断增大;顶管下穿箱涵时,箱涵的不均匀沉降量急剧增大,箱涵迎土面所受土压力逐渐降低;顶管穿出箱涵后,箱涵的不均匀沉降量和迎土面所受土压力均先下降而后趋于稳定。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使得箱涵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最大竖向位移,实际工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背土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 背土效应 数值计算 箱涵 顶管地铁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超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姿态控制技术 被引量:26
2
作者 荣亮 杨红军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97-1102,共6页
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具有断面超大、覆土浅、4条隧道平行布置、净间距小等特点。为有效控制顶管掘进姿态,全方位介绍了顶管姿态控制、纠偏措施,并对铰接纠偏、双螺旋机出土、六刀盘操控、注浆纠偏、小间距推进控制等关... 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具有断面超大、覆土浅、4条隧道平行布置、净间距小等特点。为有效控制顶管掘进姿态,全方位介绍了顶管姿态控制、纠偏措施,并对铰接纠偏、双螺旋机出土、六刀盘操控、注浆纠偏、小间距推进控制等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实践表明,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在浅覆土、小间距、多次扰动的情况下,采取铰接纠偏、双螺旋机出土、六刀盘操控、注浆纠偏等技术可有效控制顶管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下穿小间距隧道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 姿态控制 双螺旋机出土 六刀盘操控 铰接纠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停车线段大断面顶管工法的论证与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苏江川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2,共9页
地铁停车线通常与车站一起采用明挖工法施工,而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开发和完善,明挖方案因施工占地大等问题,对周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针对此问题,以福州地铁某区间为例,结合地铁停车配线选型优化和施工工法比选论证,提出单停车线段区... 地铁停车线通常与车站一起采用明挖工法施工,而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开发和完善,明挖方案因施工占地大等问题,对周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针对此问题,以福州地铁某区间为例,结合地铁停车配线选型优化和施工工法比选论证,提出单停车线段区间采用矩形单洞双线顶管方案;并结合地铁各相关专业需求和受力分析,确定外宽高为10.8 m×7.5 m的类矩形超大断面顶管。该方案已通过工程实践:顶管总长约190 m,覆土埋深约10 m,平均月掘进长度约54 m;顶管顶进施工过程最大顶力约4890 t;与理论最大顶力基本一致;隧道纵向地表累计变形为-17~2 mm。上述论证与实践以期为超大断面顶管隧道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超大断面顶管 地铁停车线 配线选型 顶管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度隧道及地下工程行业“大事件”之轨道交通隧道及沉管隧道
4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5-635,共1页
轨道交通隧道:2024年1月19日,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沙三站超大断面组合式矩形盾构顶管机“大禹·掘进号”顺利完成掘进,双线贯通。顶管机宽11.29 m、高13.55 m,采用多刀盘和多螺旋机组合布置、协同作业,实现了超高掌子面水土压力平衡... 轨道交通隧道:2024年1月19日,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沙三站超大断面组合式矩形盾构顶管机“大禹·掘进号”顺利完成掘进,双线贯通。顶管机宽11.29 m、高13.55 m,采用多刀盘和多螺旋机组合布置、协同作业,实现了超高掌子面水土压力平衡和左右2次零间隙施工。2024年4月30日,南京地铁5号线山西路站-云南路站区间贯通,标志着5号线距离全线通车又近了一步。其中TA02标应用了数智化盾构自主巡航系统,在数字智能化施工探索上取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隧道 超大断面组合式矩形盾构顶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