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优化设计研究——以重庆地铁9号线五里店车站工程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恒 李朝旭 +2 位作者 魏东 蒋博林 梁波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74-581,共8页
在城市地铁超大断面车站暗挖施工中,传统双侧壁导坑法面临施工速度慢、施工机械操作不方便、施工风险系数大等难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基于重庆地铁9号线五里店车站超大断面暗挖施工实践,通过改变开挖顺序、调整核心土支护形式为直墙式、... 在城市地铁超大断面车站暗挖施工中,传统双侧壁导坑法面临施工速度慢、施工机械操作不方便、施工风险系数大等难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基于重庆地铁9号线五里店车站超大断面暗挖施工实践,通过改变开挖顺序、调整核心土支护形式为直墙式、减少临时横撑数量及选择施作时机、设置可快速拆卸和循环使用的临时竖向支撑等方式,以优化传统双侧壁导坑法,并对优化后的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施工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层较稳定、地下水不发育的情况下,超大断面暗挖车站采用优化施工方案,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且可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依托工程实际施工后节约工期1个月,节约成本18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地铁暗挖车站 双侧壁导坑法 施工优化 临时支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层状岩地层超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工法比选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国华 陈海勇 +2 位作者 邓昆 童建军 马兴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7-141,173,共6页
针对重庆地区层状岩地层暗挖地铁车站的特殊地质条件、超大断面及受施工工法影响显著等特征,建立了层状岩地层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加台阶法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施工工法适应性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经济指标进行了... 针对重庆地区层状岩地层暗挖地铁车站的特殊地质条件、超大断面及受施工工法影响显著等特征,建立了层状岩地层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加台阶法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施工工法适应性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的各项考查指标均能很好地满足控制标准,且3种工法对洞周收敛形态控制都较好,衬砌结构的安全性亦较高;同时该工法能较好地适应重庆地区的地质条件及经济性要求,具有工作面大、效率高、工序少、施工安全等显著优点,亦具有较强的经济适用性。建议在重庆地区层状岩地层超大断面暗挖车站施工中采用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暗挖 超大断面 层状岩地层 拱盖法 工法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暗挖地铁车站结构断面型式正交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凯 张成平 王梦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57-361,共5页
本文以双洞分离式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地铁车站结构断面选型影响因子对地表沉降、洞周收敛偏差值、围岩塑性区面积和应力集中等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结构断面选型影响因子对开挖断面... 本文以双洞分离式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地铁车站结构断面选型影响因子对地表沉降、洞周收敛偏差值、围岩塑性区面积和应力集中等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结构断面选型影响因子对开挖断面面积和衬砌周长等经济指标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地铁车站结构断面形状及洞室布置参数、本构模型参数和支护参数等11项因子对各项试验指标的影响程度。基于对各项试验指标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影响该指标因子的主次顺序,并根据综合平衡法直观分析,获得了双洞分离式暗挖地铁车站结构断面型式的最优因子水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车站 浅埋暗挖 地铁车站 结构断面 正交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暗挖洞室临时支撑拆除及二次衬砌结构快速施工技术——以深圳地铁8号线深外站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帅帅 蔡唐涛 +2 位作者 伍春 许前顺 高波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5-1532,共8页
为解决城市复杂地区超大断面暗挖车站拆除临时支撑和二次衬砌浇筑快速施工的难题,基于深圳地铁8号线深外站超大断面暗挖车站及连接线二次衬砌施工实践,针对该段开挖断面大、拆撑技术复杂、二次衬砌施工组织难度大等特点,在原洞内7个作... 为解决城市复杂地区超大断面暗挖车站拆除临时支撑和二次衬砌浇筑快速施工的难题,基于深圳地铁8号线深外站超大断面暗挖车站及连接线二次衬砌施工实践,针对该段开挖断面大、拆撑技术复杂、二次衬砌施工组织难度大等特点,在原洞内7个作业面组织施工及竖向多层支架法现浇衬砌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场地条件、工期节点安排、施工组织模式等条件,将洞内衬砌工作面优化为4个,减轻洞内施工组织的难度;并通过大断面二次衬砌台车的应用,减少竖向分层浇筑次数和支架模板工作量,加快整体施工进度。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到超大断面暗挖工程开挖、拆除临时支撑和施作二次衬砌全过程的支护结构变形规律与实际施工现场高度吻合,变形均在可控范围之内。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及采用二次衬砌台车,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施工进度,节约工期52 d,降低施工成本11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地铁车站 连接线 暗挖 拆除临时支撑 二次衬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地铁车站超大断面密接下穿既有车站影响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郑龙超 王明胜 +1 位作者 路军富 廖品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4,共6页
以成都地铁倪家桥站新建8号线换乘车站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车站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际监测分析方法,研究了超大断面暗挖施工对既有车站结构变形特征的影响,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型... 以成都地铁倪家桥站新建8号线换乘车站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车站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际监测分析方法,研究了超大断面暗挖施工对既有车站结构变形特征的影响,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型梁及马头门约束体系、5导洞10断面平顶直墙暗挖法及钢管群桩顶撑工艺等施工方式成功地控制了既有车站变形;既有车站与下穿车站交叠处沉降明显,横向影响范围约为85 m;对车站沉降等造成主要影响的施工步骤为既有车站围护桩破除、第一导洞开挖及二次衬砌施作;既有车站轨道最大沉降为4.84 mm,小于预警值6.00 mm,满足安全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站 超大断面 下穿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超大断面地铁车站拱盖支柱法施工力学行为研究——以贵阳地铁3号线北京路站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孔德禹 饶军应 +3 位作者 梅世龙 王勇 赵世新 佘玉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55-1765,共11页
为研究地铁车站施工工法拱盖支柱法施工力学行为,以贵阳地铁3号线北京路站为依托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拱盖支柱法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地表沉降以及支护结构受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拱盖支柱法灵活运用洞桩... 为研究地铁车站施工工法拱盖支柱法施工力学行为,以贵阳地铁3号线北京路站为依托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拱盖支柱法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地表沉降以及支护结构受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拱盖支柱法灵活运用洞桩法和中洞法的施工理念形成顶部支承结构,充分利用下层硬岩的承载作用,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和围岩变形;2)上部中导洞开挖是导致拱顶和地表沉降最大的施工阶段,上部侧导洞开挖是导致支护结构受力变化最大的施工阶段;3)顶部支承结构施工完成后,围岩变形、地表沉降以及支护结构受力变化都很小,说明顶部支承结构能发挥很大作用;数值计算结果随施工工序的变化趋势与现场监测的变化趋势吻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浅埋 超大断面 拱盖支柱法 数值模拟 施工力学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暗挖隧道断面优化研究——以南宁地铁3号线青秀山站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瑾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80-1487,共8页
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部分随着断面尺寸的增大,结构风险成数量级增加。为达到在功能合理前提下,尽量减小暗挖断面尺寸以降低结构风险的目的,通过将暗挖隧道结构高风险性纳入设计评价体系,提出建筑设计标准回归规范要求、梳理机电... 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部分随着断面尺寸的增大,结构风险成数量级增加。为达到在功能合理前提下,尽量减小暗挖断面尺寸以降低结构风险的目的,通过将暗挖隧道结构高风险性纳入设计评价体系,提出建筑设计标准回归规范要求、梳理机电设计标准盲点、调整机电系统方案、优化建筑形体的建筑设计优化理念。经与实际工程结合,总结出3项具体措施:1)简化暗挖隧道部分功能,将功能精简或转移至明挖空间;2)重整暗挖隧道群体内功能之间几何关系,有效规划,减小尺度;3)尊重暗挖隧道圆形、马蹄形断面有利受力特征,规整断面功能形体尽量与隧道无缝贴合。所述优化措施经南宁地铁3号线青秀山站运用实践,可有效减少暗挖隧道数量,减小暗挖隧道断面,扩大暗挖隧道间距,综合优化断面面积约30%,较好地降低了暗挖结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结合地铁车站 暗挖隧道 断面优化 地铁建筑设计标准 功能组合 工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超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玉奎 程炜 《地铁与轻轨》 2002年第3期3-5,共3页
以北京地铁复一八线王一东区间为依托的城市松散含水地层中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大断面施工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详细阐述了浅埋暗挖超大断面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 城市地铁 松散含水地层 浅埋暗挖 超大断面 施工技术 地下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技术研究获奖
9
《隧道建设》 2014年第3期242-242,共1页
近日,中铁四局“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技术研究”荣获2013年中国质量评价协会科技创新奖。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技术是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及专家论证,将传统的地铁车站特大断面暗挖双侧壁导坑9部开挖法调整为6部开挖法,... 近日,中铁四局“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技术研究”荣获2013年中国质量评价协会科技创新奖。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技术是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及专家论证,将传统的地铁车站特大断面暗挖双侧壁导坑9部开挖法调整为6部开挖法,相比之下,可减少开挖步骤,优化临时支撑,增大各断面的作业空间,方便机械施工,在满足隧道施工安全及围岩稳定性的基础上,有效缩短工期、节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特大断面 施工技术 暗挖 科技创新奖 双侧壁导坑 围岩稳定性 开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地铁暗挖车站双侧壁导坑法支撑体系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田利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0-133,共4页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工程渝北广场站为大断面暗挖隧道,车站位于重庆市区繁华地段,为保证车站隧道的安全施工以及邻近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对暗挖隧道开挖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Midas GTS有限元数值软件,对弧形壁(原双侧壁)和直壁法(...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工程渝北广场站为大断面暗挖隧道,车站位于重庆市区繁华地段,为保证车站隧道的安全施工以及邻近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对暗挖隧道开挖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Midas GTS有限元数值软件,对弧形壁(原双侧壁)和直壁法(双侧壁)开挖方案进行全过程动态模拟,结合监控量测数据,综合对比分析隧道变形和支护结构内力。结果表明,本工程地质条件下,采用直壁法施工方案切实可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中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和最终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超大断面隧道 软弱围岩 双侧壁法优化 开挖方案 有限元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达岭长城站超大断面过渡段暗挖施工新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彬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61-267,共7页
京张高速铁路八达岭长城站为地下暗挖车站,过渡段设计为单跨形式,最大开挖跨度32.7 m,最大开挖面积497 m2。为了解决超大断面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大、容易失稳,多导坑法开挖无法采用大型机械施工、进度慢,隧道内预应力锚索施工难度... 京张高速铁路八达岭长城站为地下暗挖车站,过渡段设计为单跨形式,最大开挖跨度32.7 m,最大开挖面积497 m2。为了解决超大断面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大、容易失稳,多导坑法开挖无法采用大型机械施工、进度慢,隧道内预应力锚索施工难度大等难题,文章采用顶洞超前、分层下挖、核心预留、重点锁定的开挖工法(简称"DFHZ工法"),并对该工法的优点和施工流程进行了介绍,该工法既能保证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围岩的沉降和变形,又方便机械化施工。采用预应力锚杆和预应力锚索结合使用,以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保证围岩稳定,预应力锚索施工中采用增设锚固结、硫铝酸盐水泥配置浆液、先自由段后锚固段的注浆顺序、高压注浆等措施,可以大大加快锚索施工进度,保证锚索质量。通过对张家口端进行监控量测,发现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值都很小,说明采用的支护措施可行,并对北京段过渡段进行了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暗挖车站 超大断面 DFHZ工法 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锚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超大跨地铁车站施工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国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7-90,101,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复杂条件下超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时,不同施工工序下开挖引起的地层扰动对地表沉降及拱顶下沉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以某超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作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以浅埋暗挖隧道开挖支... 研究目的:研究复杂条件下超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时,不同施工工序下开挖引起的地层扰动对地表沉降及拱顶下沉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以某超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作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以浅埋暗挖隧道开挖支护理论为基础,采用平面应变模式,对双层两柱暗挖结构的三跨连拱隧道开挖支护全过程进行非线性仿真研究。研究结果:仿真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基本吻合,可以指导该类型隧道施工的地层沉降仿真研究、施工作业及信息化施工。研究结论:地表沉降影响范围约3倍洞径,最大沉降量为20.75 mm,拱顶最大下沉量为29.93 mm;超大跨隧道分部开挖"群洞效应"明显,在"上软下硬"围岩地层中,地层变形控制的关键工序是上部软岩断面的开挖支护,下部断面要减少爆破振动对地层变形的影响;大跨隧道开挖支护中,不同分部开挖引起的沉降量及沉降槽宽度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 浅埋暗挖 地铁车站 地层沉降 非线性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苏州街站车站暗挖施工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昊勇 程鹏举 任敬东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11期43-45,共3页
探讨北京地铁苏州站车站暗挖逆筑法,双层双拱结构断面采用PBA法。
关键词 北京地铁 暗挖施工 车站 中洞法 施工技术 断面 拱结构 逆筑法 双层 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对既有箱涵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栋 吴炯 +3 位作者 王雷 陈湘生 孙波 朱斌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引起的环境影响效应,以深圳市某拟建顶管法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了顶管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及其对上方既有箱涵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管下穿箱涵前,箱涵... 针对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引起的环境影响效应,以深圳市某拟建顶管法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了顶管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及其对上方既有箱涵的影响。结果表明:顶管下穿箱涵前,箱涵的不均匀沉降增长缓慢,箱涵迎土面所受土压力不断增大;顶管下穿箱涵时,箱涵的不均匀沉降量急剧增大,箱涵迎土面所受土压力逐渐降低;顶管穿出箱涵后,箱涵的不均匀沉降量和迎土面所受土压力均先下降而后趋于稳定。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的背土效应使得箱涵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最大竖向位移,实际工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背土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超大断面矩形顶管 背土效应 数值计算 箱涵 顶管地铁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暗挖车站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冲 《隧道建设》 2011年第S2期97-102,共6页
在重庆西部国际会展中心配套施工交通工程高义口车站施工中:施工通道进入车站主体转换施工采用混凝土与工字钢门架相结合的方式;车站主体开挖施工采用周边钻设减震孔的方式进行减震施工;2号风道与车站主体交叉口段施工开挖采用静态爆破... 在重庆西部国际会展中心配套施工交通工程高义口车站施工中:施工通道进入车站主体转换施工采用混凝土与工字钢门架相结合的方式;车站主体开挖施工采用周边钻设减震孔的方式进行减震施工;2号风道与车站主体交叉口段施工开挖采用静态爆破方式施工,衬砌采用先交叉口门柱后车站主体衬砌的方式进行。通过以上施工技术顺利实现了复杂环境下浅埋暗挖隧道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隧道 浅埋暗挖车站 减震 静态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在深圳始发
16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9-769,共1页
2023年4月18日,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大禹掘进号”在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工程沙三站顺利始发,标志着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暗挖车站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沙三站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208.4 m,标准段宽22.7 m,有效站台宽13 m。该站地处... 2023年4月18日,大断面组合式矩形顶管机“大禹掘进号”在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工程沙三站顺利始发,标志着超大断面矩形顶管暗挖车站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沙三站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208.4 m,标准段宽22.7 m,有效站台宽13 m。该站地处城市繁华区,周边建筑物多,地下水充沛,且有1处埋深为4.2 m的新建暗涵。施工面临超大断面组合顶管暗挖车站管片井下拼装、始发接收、左右线紧邻顶进、近距离下穿箱涵变形控制、结构体系转换等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断面矩形顶管 矩形顶管机 暗挖车站 岛式车站 顶进 有效站台 深圳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续完)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梦恕 《隧道建设》 2007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暗挖法施工 隧道工程 浅埋 地下发电厂 地下商业街 特大断面 地下仓库 地铁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