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胀型面造型方式对超声速膨胀器流场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钟兢军 黄振宇 +1 位作者 杨凌 韩吉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6329-6337,共9页
为了获得综合性能较优的膨胀器结构,对所设计3种膨胀型面的超声速膨胀器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型面显著影响三维流道的局部流场和性能,沿节距方向直线型膨胀型面的膨胀器速度分布在3种膨胀型面结构中最为均匀,出... 为了获得综合性能较优的膨胀器结构,对所设计3种膨胀型面的超声速膨胀器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型面显著影响三维流道的局部流场和性能,沿节距方向直线型膨胀型面的膨胀器速度分布在3种膨胀型面结构中最为均匀,出口平均绝对马赫数最大,膨胀比最大,说明S2流面沿流向逐步缓慢扩张有利于气流的膨胀加速。3种膨胀型面膨胀器的膨胀比和等熵绝热效率均随进口总压和转速的上升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膨胀 膨胀面形状 膨胀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壁相对运动对超声速膨胀器间隙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振宇 钟兢军 +1 位作者 杨凌 韩吉昂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652,共7页
为了揭示端壁相对运动对超声速膨胀器间隙流动影响的规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机匣与隔板不同相对运动速度时超声速膨胀器间隙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泄漏流与主流和附面层的掺混损失是超声速膨胀器间隙区域流动损失的主要来源,吸力面靠近... 为了揭示端壁相对运动对超声速膨胀器间隙流动影响的规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机匣与隔板不同相对运动速度时超声速膨胀器间隙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泄漏流与主流和附面层的掺混损失是超声速膨胀器间隙区域流动损失的主要来源,吸力面靠近分离线右侧区域的流动损失最大,压力面附近除尾缘外流动损失均较低;机匣与隔板相对静止降低了黏性剪切力的作用,但端壁的壁面效应对间隙流动却存在影响;端壁相对运动抑制了泄漏涡的横向发展,分离线向吸力面靠近,泄漏流量增加,泄漏流、主流和端壁附面层的掺混严重,附面层内低能流体的迁移、潜流和摩擦也加剧,三维流道内总的流动损失增加,超声速膨胀器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膨胀 隔板 机匣 相对运动 间隙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数值模拟
3
作者 李恩义 乐贵高 +2 位作者 马大为 张英琦 何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1,107,共6页
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如S/TOVL飞行器、火箭发射、除尘等。其流场结构复杂,包含间断激波、反射激波、马赫盘、滞止泡以及冲击平面传热不同于亚声速冲击射流的特点。为了分析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流场和传热,采... 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如S/TOVL飞行器、火箭发射、除尘等。其流场结构复杂,包含间断激波、反射激波、马赫盘、滞止泡以及冲击平面传热不同于亚声速冲击射流的特点。为了分析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流场和传热,采用有限体积法,结合k-l湍流模型以及二阶精度的TVD格式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实验和k-ε湍流模型的努赛尔数,得出k-l湍流模型在传热问题中更具优势;对比阴影图和计算密度云图以及对比冲击平面压力系数的实验值和计算值,验证了k-l湍流模型模拟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流场的合理性;采用k-l湍流模型研究3种冲击高度(3D,6D,10D),3种压比(2.0,3.4,4.4),3种喷管总温(493 K,591 K,580 K)下,冲击平面温度分布。数值研究结果对分析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平面的烧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膨胀冲击射流 TVD格式 k-l湍流模型 传热 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声速膨胀凝结流动的低温氮气均质成核与异质成核
4
作者 胡文虎 孙皖 +3 位作者 牛璐 彭婧 蒋卓君 潘良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4-61,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低温气体超声速膨胀时的两相凝结流动,基于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采用非等温效应修正的经典成核理论和Gyarmathy液滴生长理论建立了可预测氮气均质和异质凝结流动统一的数值模型。利用Ansys Fluent对拉瓦尔喷管内低温氮气... 为了深入研究低温气体超声速膨胀时的两相凝结流动,基于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采用非等温效应修正的经典成核理论和Gyarmathy液滴生长理论建立了可预测氮气均质和异质凝结流动统一的数值模型。利用Ansys Fluent对拉瓦尔喷管内低温氮气膨胀凝结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入口温度和不同异质核心参数对凝结行为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温度降低,凝结发生位置会逐步靠近喉部,进而出口处带液量及液滴尺寸也随之增加;相比于均质成核,异质核心的存在降低了成核的自由能障,使得氮气凝结在较低的过冷度下即可发生;当异质核心半径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异质核心数增多,异质凝结逐渐成为带液量增长的主导过程,直至达到完全异质成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氮气 超声速膨胀 均质成核 异质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喷管出口宽高比对流场与声场的影响
5
作者 于水望 杜永乐 蔡晋生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0,共12页
为探究矩形喷管出口宽高比对喷流流场和声场的影响规律,采用DES/FW–H混合算法对出口宽高比为3和1.5的矩形喷管超声速完全膨胀喷流开展研究,分析出口宽高比对喷流流动与噪声的影响。针对多个流场变量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 为探究矩形喷管出口宽高比对喷流流场和声场的影响规律,采用DES/FW–H混合算法对出口宽高比为3和1.5的矩形喷管超声速完全膨胀喷流开展研究,分析出口宽高比对喷流流动与噪声的影响。针对多个流场变量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发现喷管出口宽高比不同,靠近出口内壁面上的压力变化也有所不同:喷管出口宽高比越大,压力变化越快。结合已有噪声实验数据和计算数据,验证了噪声模拟的准确性。对不同出口宽高比下剪切层厚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这种变化对喷流噪声的影响,发现随着宽高比增大,剪切层厚度增大,且剪切层快速扩张位置和高频噪声源位置向上游方向移动。对比了不同宽高比下出口唇线上特定频率噪声的相速度,研究发现:喷管宽高比不同,同样频率的近场噪声有着不同的相速度,这决定了近场噪声向下游传播的最大角度;相速度对应的马赫角越大,近场噪声向下游传播的最大角度越大;宽高比增大,长轴唇线上的相速度显著降低,近场噪声向下游的辐射角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喷管 出口宽高比 喷流噪声 剪切层 相速度 声场 声速完全膨胀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