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航空发动机在超声速引射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徐大川
阳玲
+2 位作者
史煜
顾蕴松
任泽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133,共9页
航空发动机可以对空气增压,并且增加气流温度,理论上存在应用于超声速引射系统的可能。分析了气源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引气对航空发动机的影响,介绍了3种航空发动机在超声速引射系统中可能的布局方案。针对某领域内的排气参数要求,...
航空发动机可以对空气增压,并且增加气流温度,理论上存在应用于超声速引射系统的可能。分析了气源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引气对航空发动机的影响,介绍了3种航空发动机在超声速引射系统中可能的布局方案。针对某领域内的排气参数要求,分别对3种布局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上游气体压强为0.044×10^(5) Pa和0.0293×10^(5) Pa时,通过合理选择发动机的布局以及工作参数,发动机可以直接将上游气体排出或者作为驱动气源应用于超声速引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压缩机
超声速引射
系统
引
射
器
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速中心引射器数值仿真与试验特性
2
作者
张赛强
徐万武
+2 位作者
李智严
梁涛
张一凡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
与真空罐系统相比,超声速引射技术在化学激光器压力恢复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其中超声速中心引射器由于总压损失更小引射潜力更大。对超声速中心引射器流动特性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带收缩型混合室的超声速中心引射...
与真空罐系统相比,超声速引射技术在化学激光器压力恢复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其中超声速中心引射器由于总压损失更小引射潜力更大。对超声速中心引射器流动特性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带收缩型混合室的超声速中心引射器,尽管其更易达到工作状态,然而在固定引射系数且以维持较低盲腔压力条件下,前者并不优于等直型引射器。在变引射系数(固定二次流质量流率)条件下,混合室面积缩比每提高0.05,一次流质量流率约提高0.3 kg/s才能使其达到临界启动状态。超声速引射器在临界启动状态时整体引射性能达到最高。在抽盲腔能力方面,单级超声速中心型引射器明显强于其他类型引射器,最低可达1.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引射
中心
引
射
器
压力恢复
收缩比
抽盲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空发动机在超声速引射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徐大川
阳玲
史煜
顾蕴松
任泽斌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
出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133,共9页
基金
国家部委基金资助项目(8634002AA0301)。
文摘
航空发动机可以对空气增压,并且增加气流温度,理论上存在应用于超声速引射系统的可能。分析了气源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引气对航空发动机的影响,介绍了3种航空发动机在超声速引射系统中可能的布局方案。针对某领域内的排气参数要求,分别对3种布局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上游气体压强为0.044×10^(5) Pa和0.0293×10^(5) Pa时,通过合理选择发动机的布局以及工作参数,发动机可以直接将上游气体排出或者作为驱动气源应用于超声速引射系统。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压缩机
超声速引射
系统
引
射
器
计算分析
Keywords
aero engine
compressor
supersonic ejector system
ejector
calcu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O355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速中心引射器数值仿真与试验特性
2
作者
张赛强
徐万武
李智严
梁涛
张一凡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高超声速技术实验室
国防科技大学试验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
文摘
与真空罐系统相比,超声速引射技术在化学激光器压力恢复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其中超声速中心引射器由于总压损失更小引射潜力更大。对超声速中心引射器流动特性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带收缩型混合室的超声速中心引射器,尽管其更易达到工作状态,然而在固定引射系数且以维持较低盲腔压力条件下,前者并不优于等直型引射器。在变引射系数(固定二次流质量流率)条件下,混合室面积缩比每提高0.05,一次流质量流率约提高0.3 kg/s才能使其达到临界启动状态。超声速引射器在临界启动状态时整体引射性能达到最高。在抽盲腔能力方面,单级超声速中心型引射器明显强于其他类型引射器,最低可达1.3 kPa。
关键词
超声速引射
中心
引
射
器
压力恢复
收缩比
抽盲腔能力
Keywords
supersonic injection
center injector
pressure recovery
contraction ratio
blind cavity extraction capability
分类号
V430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航空发动机在超声速引射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徐大川
阳玲
史煜
顾蕴松
任泽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声速中心引射器数值仿真与试验特性
张赛强
徐万武
李智严
梁涛
张一凡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