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辐照对有机相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促进 被引量:12
1
作者 宗敏华 杜伟 +1 位作者 李慧青 刘耘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探讨了超声辐照对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有机硅醇与脂肪酸酯化反应的促进作用 ,系统地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作用方式、底物脂肪酸的碳链长、反应体系的水活度等对超声辐照促进有机相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 .研究表明 ,适宜的超声辐照可... 探讨了超声辐照对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有机硅醇与脂肪酸酯化反应的促进作用 ,系统地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作用方式、底物脂肪酸的碳链长、反应体系的水活度等对超声辐照促进有机相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 .研究表明 ,适宜的超声辐照可显著提高有机相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速度 ;底物的碳链越长、反应体系的水活度越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有机相 酯化反应 脂肪酶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邱桂花 夏和生 王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综述了超声辐照乳液聚合的特点、聚合成核机理、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特点 ,简要介绍了超声辐照无皂乳液聚合、超声辐照微乳液聚合、超声辐照乳液共聚和纳米粒子存在下的超声辐照乳液聚合。
关键词 超声辐照 乳液聚合 研究进展 声化学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引发MMA微乳液聚合 被引量:21
3
作者 廖勇勤 王琪 王良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37-1240,共4页
研究了超声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的微乳液聚合 .辐照 4 0 min时单体转化率高达 90 %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PMMA微乳液平均粒径为 36.5 nm,粒径分布窄 ,表明超声波引发是制备 PMMA微乳液的有效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对微乳液聚合过... 研究了超声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的微乳液聚合 .辐照 4 0 min时单体转化率高达 90 %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PMMA微乳液平均粒径为 36.5 nm,粒径分布窄 ,表明超声波引发是制备 PMMA微乳液的有效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对微乳液聚合过程中乳胶粒的形成和大小进行了间接表征 ,研究了超声功率输出、乳化剂、助乳化剂、单体和引发剂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引发 微乳液聚合 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分散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微球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艳玲 邱俊英 +1 位作者 易昌凤 徐祖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7-1220,共4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稳定剂,将单体苯乙烯通过超声辐照分散聚合制得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微球形态和大小,探讨了温度、引发剂和稳定剂浓度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加热聚合相比,超声辐照分散聚合...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稳定剂,将单体苯乙烯通过超声辐照分散聚合制得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微球形态和大小,探讨了温度、引发剂和稳定剂浓度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加热聚合相比,超声辐照分散聚合反应速度快,制备的聚苯乙烯(PS)微球粒径小。在超声辐照分散聚合下,反应1 h的St转化率达到63%,所得PS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80 nm。随着温度升高分散聚合反应速率增大,稳定剂浓度太大或太小均不利于反应的稳定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超声辐照 纳米微球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法原油破乳脱水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虞建业 袁萍 顾春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用一台功率 1kW的超声波发生器 ,在声强 0 .6 5W /cm2 、频率 2 0kHz、脉冲宽度 97ms,间歇比 3∶1条件下 ,在 5 5℃将江苏真武含水原油 (80 0mL)辐照 10min ,静置沉降脱水 ,同时与自然沉降、化学破乳 (破乳剂加量 10 0mg/kg)、化学破乳 ... 用一台功率 1kW的超声波发生器 ,在声强 0 .6 5W /cm2 、频率 2 0kHz、脉冲宽度 97ms,间歇比 3∶1条件下 ,在 5 5℃将江苏真武含水原油 (80 0mL)辐照 10min ,静置沉降脱水 ,同时与自然沉降、化学破乳 (破乳剂加量 10 0mg/kg)、化学破乳 +超声辐照破乳等方法作了对比。超声辐照法的初期脱水速率高于化学破乳法 ,最终 (36 0min)脱水率略高 (6 0 .8%对 5 9.4% ) ;化学破乳 +超声辐照法的初期脱水率高于化学破乳法但低于超声辐照法 ,最终脱水率提高至 71.3%。超声辐照法脱出水含油量 (17.6 7mg/L)比自然沉降法 (5 6 .32mg/L)、化学破乳法 (4 2 .5 8mg/L)和超声辐照 +化学破乳法 (33.97mg/L)均有大幅度降低。与自然沉降法脱出水相比 ,超声辐照法脱出水中TGB ,SRB ,铁细菌数分别降低 6 2 .0 % ,5 2 .6 % ,3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原油 破乳脱水 室内研究 油包水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对HDPE加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云涛 郭少云 +1 位作者 陈光顺 李惠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42-144,共3页
研究了在挤出过程中超声辐照功率和时间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加工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辐照作用可以促进HDPE分子链段的运动,使HDPE熔体的挤出口模压力和表观粘度下降,明显提高了聚乙烯熔体的流动... 研究了在挤出过程中超声辐照功率和时间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加工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辐照作用可以促进HDPE分子链段的运动,使HDPE熔体的挤出口模压力和表观粘度下降,明显提高了聚乙烯熔体的流动性,挤出物出口膨胀减小,外观质量明显提高。HDPE经超声辐照后,其拉伸模量及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提高,为改善HDPE制品的性能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高密度聚乙烯 力学性 挤出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引发MMA微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廖勇勤 王琪 王良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92-2195,共4页
用自由基捕捉剂 N ,N -二苯基 -2 ,4 ,6 -三硝基苯肼基 ( DPPH)进行超声辐照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微乳液聚合引发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明 ,所得速率常数比超声辐照引发纯单体聚合的速率常数大一个数量级 ,说明超声辐照在微乳液... 用自由基捕捉剂 N ,N -二苯基 -2 ,4 ,6 -三硝基苯肼基 ( DPPH)进行超声辐照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微乳液聚合引发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结果表明 ,所得速率常数比超声辐照引发纯单体聚合的速率常数大一个数量级 ,说明超声辐照在微乳液聚合体系中的引发作用远远强于本体聚合 ;得到的表观活化能为正值 ,说明升温有利于超声辐照引发微乳液聚合 .对聚合过程动力学的研究表明 ,引发剂用量决定聚合反应速率曲线恒速期的长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A 超声辐照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乳液聚合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强化水煤浆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崔广文 朱书全 +2 位作者 戚家伟 吴晓华 赵银荣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59,共3页
选用大同、双鸭山、新汶、开滦煤样 ,采用湿法磨矿制取试验用水煤浆 ,考察超声辐照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同时对超声辐照强化水煤浆性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 ,经过超声辐照处理后的水煤浆 ,不仅降低了粘度 。
关键词 水煤浆 超声辐照 煤样 性能 制取 强化 湿法 试验研究 用水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对聚丙烯加工及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曹玉荣 李惠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研究了聚丙烯 (PP)在超声辐照作用下的挤出加工特性、力学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变化 ,发现适宜的超声辐照作用 ,可显著降低挤出压力、表观粘度 ,提高挤出产量 ,并使挤出物出口膨胀降低 ,表观质量有所改善 ,而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基本不变。此... 研究了聚丙烯 (PP)在超声辐照作用下的挤出加工特性、力学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变化 ,发现适宜的超声辐照作用 ,可显著降低挤出压力、表观粘度 ,提高挤出产量 ,并使挤出物出口膨胀降低 ,表观质量有所改善 ,而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基本不变。此外 ,聚丙烯的 DSC曲线及 X射线衍射 (WAXD)谱表明 PP结晶结构发生了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聚丙烯 挤出 结晶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引发MMA微乳液聚合产物结构表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廖勇勤 王琪 王良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4-146,150,共4页
表征了超声辐照引发 MMA微乳液聚合产物的结构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超声辐照引发 MMA微乳液聚合得到的 PMMA乳胶粒平均粒径为 36 .5 nm,粒径分布窄 ;粘度法测试表明得到的 PMMA分子量约为 5百万 ;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测试结... 表征了超声辐照引发 MMA微乳液聚合产物的结构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超声辐照引发 MMA微乳液聚合得到的 PMMA乳胶粒平均粒径为 36 .5 nm,粒径分布窄 ;粘度法测试表明得到的 PMMA分子量约为 5百万 ;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测试结果表明 ,超声辐照引发微乳液聚合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引发 微乳液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制备SrFeO_3降解苯酚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立山 李定 +3 位作者 方维平 吴树新 孙道华 李清彪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采用超声辐照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复合氧化物SrFeO3,以苯酚为光催化探针分子,以450 W高压汞灯为光源(主波长>410 nm),研究了SrFeO3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经过超声辐照制备的SrFeO3光催化活性提高一倍以上. XRD、TEM、DRS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超声辐照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复合氧化物SrFeO3,以苯酚为光催化探针分子,以450 W高压汞灯为光源(主波长>410 nm),研究了SrFeO3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经过超声辐照制备的SrFeO3光催化活性提高一倍以上. XRD、TEM、DRS表征结果表明,超声辐照制备的SrFeO3粒径均匀、分散性好、粒径较小,光吸收红移显著.探讨了超声提高催化性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光催化 复合氧化物 SrFe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对酶促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咏梅 赵贞 +1 位作者 毛璞 王伟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综述了超声辐照对于酶活性和酶催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各种超声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并展望了超声辐照在酶促反应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声辐照 酶活性 酶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在超声辐照下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纳米粒子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玉晖 曹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5,共4页
合成了一种离子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马来酸酐衍生物磺酸钠(M12),它既可作为乳化剂又能充当引发剂,在超声辐照下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纳米粒子。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可聚合表面活性剂与苯乙烯发生了共聚,随M12加入量的增加,M12共聚... 合成了一种离子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马来酸酐衍生物磺酸钠(M12),它既可作为乳化剂又能充当引发剂,在超声辐照下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纳米粒子。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可聚合表面活性剂与苯乙烯发生了共聚,随M12加入量的增加,M12共聚组成提高。用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对超声辐照乳液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乳胶粒形貌和大小进行了表征,发现得到的是高分子量(>106)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粒径为15nm~45nm,分布较窄。对该聚合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M12浓度增加、超声波输出功率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氮气流速和单体浓度减少都有利于提高单体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 超声辐照 乳液聚合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联合静脉输注微泡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微循环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彦霞 贺文婷 +4 位作者 秦署光 张瑞 朱丹 李丽君 潘龙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873-878,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辐照联合静脉输注微泡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0周SD大鼠90只分为三组:超声微泡组、超声组及单纯心梗组,每组各30只。各组大鼠均成功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后,超声微泡组大鼠经舌下静脉输注微泡并应用超声... 目的观察超声辐照联合静脉输注微泡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0周SD大鼠90只分为三组:超声微泡组、超声组及单纯心梗组,每组各30只。各组大鼠均成功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后,超声微泡组大鼠经舌下静脉输注微泡并应用超声辐照心脏,超声组舌下输注生理盐水并联合超声辐照心脏,单纯心梗组心梗大鼠不做任何处理。记录大鼠心梗前及心梗后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心梗后第3天,电镜观察梗死区心肌变化。心梗后28d,取大鼠心脏行HE染色计数梗死区血管密度。结果超声微泡组大鼠9只于心梗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超声组只有1只大鼠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单纯心梗组无上述变化,超声微泡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梗后第3天,超声微泡组大鼠心肌微结构优于其他组。心梗后第28天,观察梗死区微血管密度显示,超声微泡组血管环数最多,高于超声组、单纯心梗组(P<0.05)。超声组与单纯心梗组血管环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辐照联合微泡可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心肌的微循环,这可能与超声微泡产生的物理效应引发梗死区心肌再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微泡 心肌梗死 微循环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降解MC-RR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桦瑟 高乃云 +2 位作者 隋铭皓 黎雷 姚娟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4-792,共9页
利用超声辐照技术降解水中微囊藻毒素-RR(MC-RR),考察MC-RR初始质量浓度、超声频率、初始pH值、声能密度以及水中几种典型阴离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动力学机理。HPLC检测结果表明:超声辐照能有效降解MC-RR且与初始质量浓度无关;... 利用超声辐照技术降解水中微囊藻毒素-RR(MC-RR),考察MC-RR初始质量浓度、超声频率、初始pH值、声能密度以及水中几种典型阴离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动力学机理。HPLC检测结果表明:超声辐照能有效降解MC-RR且与初始质量浓度无关;超声频率改变水中空化泡分布和特性,影响反应速率;pH值改变MC-RR存在形态和亲疏水性,pH从1.90到12.21变化时,降解速率常数k由0.400min-1降至0.082min-1;CO32-能阻碍MC-RR的降解,但NO3-,SO42-和Cl-对其无影响,其反应速率常数由大到小为:CO32-,NO3-,Cl-,SO24-;声能密度的提高对去除有利;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降解 MC-RR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降解水中三氯乙烯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卫华 全燮 张卓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采用超声辐照新技术降解水中三氯乙烯(TCE),实验研究了影响TCE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TCE降解率随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小,呈现准一级反应动力学特性;增加超声波输出功率可以明显提高TCE降解率,在60 min内TCE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采用超声辐照新技术降解水中三氯乙烯(TCE),实验研究了影响TCE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TCE降解率随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小,呈现准一级反应动力学特性;增加超声波输出功率可以明显提高TCE降解率,在60 min内TCE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空化气体对TCE降解率的影响顺序为Ar〉O2~空气;自由基清除剂的加入对TCE的降解效果稍有影响,表明TCE的超声降解主要是在空化泡内以及空化泡的气-液界面内的高温热解,同时在超声降解TCE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着自由基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降解 三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对PP/EPDM共混物在加工过程中微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英姿 李惠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0-163,共4页
研究了超声辐照对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PP/EPDM)共混物挤出过程及二次加工中微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声功率的增加EPDM相的比表面积增大,界面作用增强。超声辐照使EPDM在PP中形成的良好的分散效果在经过热压二次成型后仍大部分得... 研究了超声辐照对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PP/EPDM)共混物挤出过程及二次加工中微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声功率的增加EPDM相的比表面积增大,界面作用增强。超声辐照使EPDM在PP中形成的良好的分散效果在经过热压二次成型后仍大部分得以保持。动态流变分析显示超声振动使PP/EPDM共混物的内部结构变得更加均匀。Palierne乳液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超声辐照使共混物中两相的界面张力降低,这说明超声辐照使两相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构和牢固的界面作用,有效地阻止了EPDM液滴在共混过程以及随后的热压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PP EPDM 共混物 加工过程 微相结构 聚丙烯 三元乙丙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C-N-P自掺杂TiO_2的超声辐照同步合成及光电化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艳招 赵林 +3 位作者 李惟纯 谢君铨 庄晶杰 刁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3-488,共6页
采用溶胶-超声辐照技术,同步合成了生物质C-N-P自掺杂TiO_2复合催化剂。以亚甲基兰(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该复合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并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化学组成及其光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光催化反应80mi... 采用溶胶-超声辐照技术,同步合成了生物质C-N-P自掺杂TiO_2复合催化剂。以亚甲基兰(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该复合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并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化学组成及其光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光催化反应80min时,复合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可达98%;相比纯TiO_2,复合样品的光电流密度增大,电化学阻抗环半径减小,Zeta-电位值增大,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掺杂 TiO2 超声辐照 亚甲基兰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酸钠溶液的超声辐照效应及其对分子量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甘纯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956-1959,共4页
观察了超声辐照过程中褐藻酸钠溶液的pH值、温度、表现特性粘度和表现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发现在超声辐照过程中,褐藻酸钠的表现平均分子量经历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过程;当超声辐照停止后,表现特性粘度和表观平均分子量又略... 观察了超声辐照过程中褐藻酸钠溶液的pH值、温度、表现特性粘度和表现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发现在超声辐照过程中,褐藻酸钠的表现平均分子量经历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过程;当超声辐照停止后,表现特性粘度和表观平均分子量又略有回升,因而推测在这一过程中褐藻酸钠的构象可能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酸钠 超声辐照 分子量参数 凝胶色谱法 粘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超声辐照下苯乙烯乳液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静志 曹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2-115,共4页
在超声辐照引发苯乙烯乳液聚合中加入一种新型的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基础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CMC- A9) ,讨论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表明 ,超声辐照下初级自由基并非由通常认为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产生 ,而是十二烷基... 在超声辐照引发苯乙烯乳液聚合中加入一种新型的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基础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CMC- A9) ,讨论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表明 ,超声辐照下初级自由基并非由通常认为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产生 ,而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在超声辐照下断裂 ,产生自由基。通过对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发现超声辐照下乳液聚合机理不同于常规乳液聚合 ,聚合反应过程只有两个阶段 ,即加速期和减速期 ,不存在恒速期。加入 CMC- A9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超声辐照 苯乙烯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