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联合pH值偏移处理对马铃薯蛋白功能和结构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陈卓 陈会民 +2 位作者 李倩文 窦小雪 陈树兴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8-266,共9页
为改善马铃薯蛋白(potato proteins,PP)的功能特性,探究不同超声功率(0、200、300、400、500、600 W)联合pH值偏移处理20 min对PP的改性效果。本研究通过测定溶解性、乳化及起泡特性、粒径、ζ-电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为改善马铃薯蛋白(potato proteins,PP)的功能特性,探究不同超声功率(0、200、300、400、500、600 W)联合pH值偏移处理20 min对PP的改性效果。本研究通过测定溶解性、乳化及起泡特性、粒径、ζ-电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游离巯基以及表面疏水性等多项指标,分析改性马铃薯蛋白功能及结构特性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处理PP相比,pH 12偏移结合500 W超声处理条件下,PP的溶解度由24.84%上升至90.74%,乳化活性、起泡性分别提升86.37%和31.24%。此时,PP的分子结构也发生明显改变,平均粒径由452.05 nm降低至89.63 nm,ζ-电位由-24.64 mV下降至-32.57 mV,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上升,游离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加(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粒径、浊度及ζ-电位与溶解性、乳化及起泡性呈负相关,游离巯基和表面疏水性与溶解性、乳化性及起泡性呈正相关。综上,超声联合pH值偏移处理有利于改善PP的功能特性,扩大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蛋白 超声联合ph值偏移处理 功能特性 结构变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pH值偏移处理对大豆亲脂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帅 钟明明 +3 位作者 王震霄 王英 康梦雪 齐宝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9-176,共8页
为探究超声辅助pH值偏移对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s,SLP)结构和功能性的影响,将分离提取的SLP在超声(240 W、20 min)及极端pH值(pH 1或12)条件下进行改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游离巯基含量、傅... 为探究超声辅助pH值偏移对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s,SLP)结构和功能性的影响,将分离提取的SLP在超声(240 W、20 min)及极端pH值(pH 1或12)条件下进行改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游离巯基含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对不同处理的SLP一级、二级、三级结构进行表征,并对SLP功能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pH 12偏移处理下SLP结构-功能性改变最大,平均粒径由5245.33 nm降低至447.13 nm,ζ-电位值由-5.95 mV下降至-18.53 mV,游离巯基含量下降,α-螺旋相对含量增加,荧光光谱发生蓝移,荧光强度降低;同时溶解度由9.84%上升至92.04%,乳化性、起泡性提高。因此超声和pH值偏移处理对SLP结构性质和功能性质具有协同作用,且结构和功能性质相关性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亲脂蛋白 超声辅助ph偏移 结构性质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pH值偏移对苦荞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于鑫 程哲 +3 位作者 刘芮杉 董吉林 李云龙 申瑞玲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探讨pH偏移联合超声处理对苦荞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通过超声辅助及pH偏移处理,苦荞蛋白的游离巯基含量显著增加(P<0.05),这可能是由于蛋白质去折叠导致内部巯基暴露,或蛋白质中二硫键断裂而生成新的巯基所致。在超声... 探讨pH偏移联合超声处理对苦荞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影响的结果表明:通过超声辅助及pH偏移处理,苦荞蛋白的游离巯基含量显著增加(P<0.05),这可能是由于蛋白质去折叠导致内部巯基暴露,或蛋白质中二硫键断裂而生成新的巯基所致。在超声时间为20 min,功率为300 W时,苦荞蛋白表现出最高的表面疏水性,表明蛋白质在改性过程中经历了重组,导致疏水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蛋白聚集体被破坏,蛋白粒径减小,进而暴露更多内部的疏水基团。此外,经超声辅助pH偏移处理显著提升了苦荞蛋白的溶解度,尤其在碱性pH条件下,溶解度从63.85%显著提升至103.48%。该处理也导致了苦荞蛋白粒径的显著下降(P<0.05),以及绝对电位和乳化活性的显著增强(P<0.05)。综上所述,超声辅助pH偏移处理不仅有效改善了苦荞蛋白的结构特性,还显著提升了其功能特性,为苦荞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蛋白 超声辅助ph偏移 结构性质 溶解度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偏移处理对油莎豆蛋白结构及乳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琳 周国卫 +5 位作者 于志超 孟洛冰 王玉莹 张安琪 王喜波 江连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4-41,共8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探究pH值偏移处理对油莎豆蛋白结构的影响,同时结合表面疏水性、溶解度、浊度及粒径的变化进一步探究pH值偏移处理对油莎豆蛋白乳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值升高,油莎豆蛋白二级结构中β...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探究pH值偏移处理对油莎豆蛋白结构的影响,同时结合表面疏水性、溶解度、浊度及粒径的变化进一步探究pH值偏移处理对油莎豆蛋白乳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值升高,油莎豆蛋白二级结构中β-折叠相对含量降低,α-螺旋相对含量显著增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也略有增加。蛋白平均粒径在碱性条件下随pH值升高而减小,蛋白粒度分布逐渐从双峰分布转变为单峰分布,表明蛋白质可以更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体系中。通过荧光光谱与紫外光谱分析可知pH值偏移处理使蛋白分子构象发生了改变,在碱性条件下蛋白分子内部多肽链部分展开,疏水基团暴露,蛋白结构变得更加舒展。随pH值升高,蛋白浊度显著降低,说明蛋白粒子更加分散。蛋白表面疏水性及乳化性质随pH值升高先降低后增加,说明碱性条件下pH值升高,蛋白结构展开,包裹在蛋白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出来,表面活性增强,乳化性升高。研究结果说明pH值偏移处理能够导致油莎豆蛋白结构改变,同时引起其乳化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蛋白 ph偏移处理 结构特性 乳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热辅助pH值碱性偏移处理对猪肝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永欣 彭松林 +2 位作者 郭晨晨 徐毅 尚永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88-96,共9页
将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方法相结合,改善猪肝蛋白的功能特性。采取温和热辅助pH值碱性偏移处理对猪肝蛋白进行改性,测定改性后猪肝蛋白的水合性质、表面特性以及蛋白质颗粒状态、变性程度和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和pH值向碱性... 将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方法相结合,改善猪肝蛋白的功能特性。采取温和热辅助pH值碱性偏移处理对猪肝蛋白进行改性,测定改性后猪肝蛋白的水合性质、表面特性以及蛋白质颗粒状态、变性程度和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和pH值向碱性较大幅度偏移的共同影响下,猪肝蛋白的溶解度和乳化活性大幅度提高,蛋白质粒径减小且分布均匀、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游离巯基含量逐渐降低,蛋白质的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发生变化、表面疏水性增强,温和热处理辅助pH值碱性偏移的处理效果优于单独的温和热处理和单独的pH值碱性偏移处理。综合考虑猪肝蛋白的水合性质和表面特性的改善效果,50℃加热辅助pH 11偏移处理是猪肝蛋白最佳改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热处理 ph偏移处理 猪肝蛋白 蛋白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碱性偏移结合热处理对米糠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晓娟 王晓婵 +4 位作者 张佳妮 沈佳丽 李依 金曼芹 吴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30,共8页
研究pH值碱性偏移(pH 11)结合热处理(50、60℃)对米糠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碱性偏移促使米糠蛋白二级结构由有序向无序转化,pH值碱性偏移结合热处理使得米糠蛋白二级结构呈现折叠-去折叠-复折叠的复杂变化,并伴随巯... 研究pH值碱性偏移(pH 11)结合热处理(50、60℃)对米糠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碱性偏移促使米糠蛋白二级结构由有序向无序转化,pH值碱性偏移结合热处理使得米糠蛋白二级结构呈现折叠-去折叠-复折叠的复杂变化,并伴随巯基氧化。pH值碱性偏移促使米糠蛋白展开,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米糠蛋白重新聚集,热处理会加剧聚集程度。pH值碱性偏移使得米糠蛋白持水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显著下降,仅持油性显著改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米糠蛋白持水性、起泡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逐渐上升,其中乳化性上升幅度最大。pH值碱性偏移结合热处理可显著改善米糠蛋白的持水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同时也会降低米糠蛋白的持油性和乳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ph碱性偏移 处理 结构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偏移对麦谷蛋白结构的修饰及溶解性的提升 被引量:4
7
作者 荣玉娟 侯雨薇 +2 位作者 曹晓倩 张佳佳 周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0-27,共8页
对麦谷蛋白(glutenin,Glu)进行pH值偏移处理改性以期提升麦谷蛋白的特性。采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探究pH值偏移处理对麦谷蛋白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偏移处理可显著减小Glu聚集体... 对麦谷蛋白(glutenin,Glu)进行pH值偏移处理改性以期提升麦谷蛋白的特性。采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探究pH值偏移处理对麦谷蛋白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偏移处理可显著减小Glu聚集体的粒径、提升Glu胶粒的表面电荷值。巯基含量增加、二硫键含量降低,疏水性增加,碱偏移处理比酸偏移处理效果更显著。此外,碱偏移处理可明显改善Glu的溶解性,对于拓宽Glu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谷蛋白 ph偏移处理 表面疏水性 溶解度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苹果花粉介导转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曹秋芬 岳新丽 +2 位作者 孟玉平 季兰 樊新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8,共3页
为了探讨花粉介导转基因过程中附加超声波处理对苹果品种丹霞和嘎拉花粉的影响,对苹果花粉处理的缓冲液和超声波的各参数进行了选择,设置了不同的缓冲液pH值、蔗糖浓度;超声波处理功率、时间、次数等.结果表明:适合苹果花粉处理的缓冲... 为了探讨花粉介导转基因过程中附加超声波处理对苹果品种丹霞和嘎拉花粉的影响,对苹果花粉处理的缓冲液和超声波的各参数进行了选择,设置了不同的缓冲液pH值、蔗糖浓度;超声波处理功率、时间、次数等.结果表明:适合苹果花粉处理的缓冲液蔗糖浓度为10%,pH值为5.4;超声波处理功率、时间、次数等各参数对苹果花粉的萌发率和破碎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花粉介导 转基因 花粉处理 蔗糖浓度 缓冲液 苹果品种 苹果花粉 ph 破碎率 萌发率 功率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朱少娟 施用晖 乐国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54,共5页
研究了超声场下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的酶解反应条件与动力学.在超声波频率 20 kHz、作用与间歇时间比为1∶1时,测定了不同功率下胰蛋白酶活性及该酶的最适温度、最适 pH和米氏常数Km 的影响.结果表明,180,225 W功率下,超声10 min的酪蛋... 研究了超声场下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的酶解反应条件与动力学.在超声波频率 20 kHz、作用与间歇时间比为1∶1时,测定了不同功率下胰蛋白酶活性及该酶的最适温度、最适 pH和米氏常数Km 的影响.结果表明,180,225 W功率下,超声10 min的酪蛋白水解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 225 W超声功率下,在5 ℃,10 ℃,20 ℃下水解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4.4 倍、2.47倍和2.33倍(P<0.01);超声场下胰蛋白酶 Km 值减小,Vm 增大.将胰蛋白酶、底物分别进行超声处理,紫外和荧光光谱分析观察到,超声处理后,酶溶液荧光发射光波长从334 nm移至332 nm,荧光强度提高,表明一定的超声波可能使酶及底物分子构象发生变化,提高胰蛋白酶水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酪蛋白 胰蛋白酶活性 荧光光谱分析 超声处理 超声波频率 反应条件 最适温度 米氏常数 最适ph 超声功率 荧光发射 荧光强度 发生变化 分子构象 水解活性 超声 水解率 动力学 时间比 20℃ KM 光波长 对照 底物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降解谷氨酸溶液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长琦 叶建忠 +2 位作者 朱武 方应翠 王开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012-1015,共4页
文章对高体积质量谷氨酸溶液进行超声降解研究,考察初始体积质量、pH值、有无鼓风或曝气对谷氨酸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并对谷氨酸的超声降解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高初始体积质量、低pH值及鼓风或曝气可促进谷氨酸降解,同时曝气可加... 文章对高体积质量谷氨酸溶液进行超声降解研究,考察初始体积质量、pH值、有无鼓风或曝气对谷氨酸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并对谷氨酸的超声降解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高初始体积质量、低pH值及鼓风或曝气可促进谷氨酸降解,同时曝气可加速体系CODcr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降解 谷氨酸 废水处理 ph 体积质量 鼓风 曝气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蛋白结构修饰对咖啡冷冻充气乳液品质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杨焜婷 叶子乐 +3 位作者 杨进洁 宋柯颖 蒋将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08,共7页
以含有咖啡的冷冻充气乳液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将经过pH偏移处理、超声处理、pH偏移结合超声处理后的豌豆分离蛋白应用到该体系中,测定了搅打前后乳液的理化性质和油脂结晶行为,分析豌豆蛋白结构修饰对咖啡冷冻充气乳液体系品质特性的影... 以含有咖啡的冷冻充气乳液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将经过pH偏移处理、超声处理、pH偏移结合超声处理后的豌豆分离蛋白应用到该体系中,测定了搅打前后乳液的理化性质和油脂结晶行为,分析豌豆蛋白结构修饰对咖啡冷冻充气乳液体系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偏移和超声处理后的蛋白乳液粒径均减小,黏度增加,并可以在相应乳液中观察到脂肪簇的聚集,促进液滴中脂肪晶体的穿刺从而导致脂肪的部分聚结,利于充气结构中气泡的保留。在搅打后,pH偏移处理、超声处理、pH偏移结合超声处理的乳液膨胀率由32.49%分别提高到55.04%、45.07%和63.97%,并具有较好的保形性,说明乳液在充气后形成良好的油脂三维网络结构,抑制了脂肪晶体的迁移,改善了流变性能;同时在经过pH偏移和超声处理后乳液中形成了更小的冰晶,获得更细腻的质地;其中以pH偏移结合超声处理的乳液的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分离蛋白 ph偏移处理 超声处理 咖啡 冷冻充气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有机酸控制沙门氏菌对饲料的污染 被引量:1
12
作者 隋慧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9期4-4,共1页
饲料常被发现的是沙门氏菌的重要来源。试验证明,在2.8%的猪和禽饲料中含有沙门氏菌。国外已证明,用甲酸处理饲料是一种控制沙门氏菌较好的方法。将甲酸用于未加工的原料或饲料可给予保护作用。如加入丙酸,其作用会进一步增强,丙酸作... 饲料常被发现的是沙门氏菌的重要来源。试验证明,在2.8%的猪和禽饲料中含有沙门氏菌。国外已证明,用甲酸处理饲料是一种控制沙门氏菌较好的方法。将甲酸用于未加工的原料或饲料可给予保护作用。如加入丙酸,其作用会进一步增强,丙酸作为霉菌的抑制剂,可进一步发挥其活性作用。试验还证明,甲酸是以未解离的形式通过沙门氏菌细胞膜的。在细胞内,酸溶解,产生质子,降低细胞pH值并引起菌体动用大量能量去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解离的阴离子破坏DNA的合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有机酸 禽饲料 细胞ph 甲酸处理 联合作用 抑制剂 保护作用 沙门氏菌血清型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