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稀释法的血管通路监测在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余少斌 周莉 +4 位作者 曾筱茜 刘菁 苟慎菊 马良 付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11期781-78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稀释法(ultrasound Dilution,UD)的血管通路监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通路维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arterio...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稀释法(ultrasound Dilution,UD)的血管通路监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通路维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并利用HD02血液透析监测仪行UD评估血管通路的MHD患者213例。记录AVF患者首次采用UD监测的实际血流量、内瘘流量(access flow,Qa)、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内瘘流量与心输出量的比例(Qa/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评估基于UD方法在AVF低血流量相关因素分析、AVF狭窄诊断和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结果 (1)组间比较结果提示,与Qa≥500ml/min的患者比较,Qa<500ml/min的患者AVF血栓的发生率较高(38.235%比11.173%;c2=15.983;P<0.001)、血管狭窄的比例较高(20.588%比1.676%;c2=22.840;P<0.001);(2)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对基于UD方法测量的低血流量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提示,血管狭窄与AVF流量不足独立相关[OR=14.192,95%CI 3.410~59.056,P<0.001]。(3)针对AVF狭窄进行干预后使用UD复测内瘘实际流量及Qa,结果显示流量均较前升高。(4)UD测量AVF高流量的患者间隔>1年后复查左心室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t=-0.424,P=0.681;t=0.497,P=0.631)。结论 AVF血栓及血管狭窄是Qa的影响因素,其中血管狭窄与AVF低血流量独立相关。使用UD可有效地动态评估AVF狭窄治疗干预前后的Qa变化。基于UD的血管通路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血管通路障碍,在MHD患者血管通路维护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下一步拟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超声稀释法 血管通路 再循环率 通路流量 动静脉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T法和超声稀释法在动静脉内瘘流量监测中的应用和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华参 叶朝阳 +1 位作者 李玲玲 梅长林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7期376-378,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GPT法(glucose pump test)、超声稀释法在监测动静脉内瘘流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科,全军肾脏病研究所透析中心长期维持性透析的39例患者,上机前用GPT法测定内瘘流量,正常上机后0.5h后用HD02... 目的观察和比较GPT法(glucose pump test)、超声稀释法在监测动静脉内瘘流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科,全军肾脏病研究所透析中心长期维持性透析的39例患者,上机前用GPT法测定内瘘流量,正常上机后0.5h后用HD02型血液透析监测仪测定内瘘流量,对GPT法、超声稀释法测得流量<500ml/min的患者2周内行内瘘彩超检查。结果2例患者GPT法、超声稀释法均未能测出流量,4例患者GPT法前后血糖变化轻微无法计算流量。33例患者数据纳入分析,GPT法测定的内瘘流量均值高于超声稀释法,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种方法测得内瘘流量存在直线相关。对GPT法、超声稀释法流量<500ml6例患者行内瘘彩超检查,动静脉内瘘均有吻合口狭窄或近吻合口静脉段狭窄。结论两种方法测定动静脉内瘘流量在临床均是可行的,能预先发现存在的血管通路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超声稀释法 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稀释法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功能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邬碧波 戴琳峰 +1 位作者 唐莹 刘瑾瑾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稀释法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血管通路血流量与患者心输出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为3~6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活动性疾病,均采用自体动静... 目的:探讨超声稀释法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血管通路血流量与患者心输出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为3~6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活动性疾病,均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使用Transonic HD02型血液透析监护仪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检测,随访期为6个月,分别监测内瘘再循环率、内瘘通路血流量及心输出量等,并观察血管通路血流量与患者心输出量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0个月,内瘘血流量平均为(994.41±434.98)ml/min,心输出量平均为(6.38±3.14)L/min;随访6个月后复测相关指标,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均有所下降,内瘘血流量平均为(961.19±420.92)ml/min,心输出量平均为(6.12±4.17)L/min,但观察6个月与0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例(4.88%)患者出现再循环,均大于5%。(2)观察0个月,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为9.76%;观察6个月后,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为26.83%,二者比较,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血管通路血流量与心输出量呈正相关(P<0.05),提示患者低心输出量可能导致血管通路血流量的下降。结论:超声稀释法操作简便、非创伤侵入性、安全实用,适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功能评估,可以前瞻性监测血管通路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狭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稀释法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管穿刺法对透析血管通路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戴琳峰 唐莹 +2 位作者 邬碧波 刘瑾瑾 李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液透析治疗中,两种血管穿刺法对血管通路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龄为3~6个月、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患者82例。根据不同的血管穿刺法分为钮扣法组(A组)40例...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液透析治疗中,两种血管穿刺法对血管通路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龄为3~6个月、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患者82例。根据不同的血管穿刺法分为钮扣法组(A组)40例和绳梯法组(B组)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透析龄、透析剂量及营养参数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使用超声稀释法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检测,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结果(1)分组时A、B两组在内瘘血流量和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随访6个月后,A组内瘘血流量(953.26±428.67)ml/min,比B组的(969.12±413.17)ml/min下降更为显著;A组血管通路狭窄率(30.95%)高于B组(22.50%),与研究初始时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绳梯穿刺法的通路狭窄发生率低于钮扣穿刺法,可延长通路的使用寿命。超声稀释法可前瞻性监测血管通路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稀释法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物理检查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倩 张丽红 王保兴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3期153-156,共4页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K/DOQI指南建议定期监测内瘘功能,其方法有物理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直接血流量监测(Direct flow measurements)、彩色多普勒超声(Duplex ultrasound)、非尿素稀释法监测再循环...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K/DOQI指南建议定期监测内瘘功能,其方法有物理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直接血流量监测(Direct flow measurements)、彩色多普勒超声(Duplex ultrasound)、非尿素稀释法监测再循环(Recirculation using a non-urea-baseddilutional method)、直接或间接通路静压监测(Static pressures)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物理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内瘘狭窄 血管通路 间接通路 超声稀释法 血液透析 静压监测 流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流量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郑茜子 段秀芳 +2 位作者 王晋伟 许戎 金其庄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12期835-838,共4页
目的监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流量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使用超声稀释法测定内瘘流量(access flow,Qa),再循环率及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并结合多普勒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1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Qa(896... 目的监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流量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使用超声稀释法测定内瘘流量(access flow,Qa),再循环率及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并结合多普勒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1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Qa(896±454)ml/min,21例(17.9%)Qa<500ml/min,85例(72.6%)Qa为500~1500ml/min,11例(9.4%)Qa>1500ml/min。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Qa更低(t=4.615,P<0.001),内瘘狭窄的发生率更高(t=5.356,P=0.029)。Logistic回归显示糖尿病(OR=8.782,95%CI:1.862~41.412,P=0.006)和内瘘既往手术史(OR=4.087, 95%CI:1.082~15.437,P=0.038)是低Q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是内瘘低流量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预示着内瘘预后不良。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可能需要更为密切的监测内瘘功能,但尚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超声稀释法 血管通路 通路流量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流量及再循环率的测定 被引量:6
7
作者 鄢建军 严贺 +2 位作者 童辉 刘慎微 徐钢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33-35,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型号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实际流量以及不同流量和连接方法下导管再循环率的情况,为永久性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56例使用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留置导管不同分为Perm-cath组(... 目的了解不同型号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实际流量以及不同流量和连接方法下导管再循环率的情况,为永久性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56例使用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留置导管不同分为Perm-cath组(P组)30例,Tal Palindrome TM组(T组)26例,利用Transonic HD02血液透析监护仪进行实际血流量监测。测定正接和反接状态下,泵设流量分别为150、200、250、300、350mL/min时的再循环率。结果无论正接还是反接,两组实际流量均能达到泵设流量的要求;不同泵设流量时正接和反接实际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接时泵设流量150~350mL/min,两组几乎没有再循环。反接时,不同泵设流量组内再循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不同泵设流量下,P组再循环率显著高于T组(均P<0.01)。结论两种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留置导管血流量能满足泵设流量需求,正接时都没有再循环;反接时Tal Palindrome TM型再循环率比Permcath型低,两种导管再循环率不随泵设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应尽量避免反接导管,必须反接时,可相应提高血流量,以保证透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超声稀释法 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 导管连接方式 血液流量 再循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02血液透析监测仪在血管通路功能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石梅 陈林 +2 位作者 付春莲 李娟 周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12期848-850,共3页
目的探讨HD02血液透析监测仪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功能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48例,使用HD02型血液透析监测仪,在血液透析治疗中进行通路监测,包括再循环率、内瘘流量、心... 目的探讨HD02血液透析监测仪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功能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48例,使用HD02型血液透析监测仪,在血液透析治疗中进行通路监测,包括再循环率、内瘘流量、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并对机器故障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期中,57例CUFF导管患者中发现12例再循环超过5%,占CUFF导管患者人数的21.1%。91例内瘘患者中,发现1例患者内瘘再循环25%,11例患者内瘘流量<500ml/min,占12.09%(其中糖尿病患者4例/36.36%),另1例患者内瘘的即刻可纠正的再循环。16例患者心脏指数>5 L/(min·m2),占17.58%。机器故障7例次,分别为探头无信号/传输丝断裂4次,电源线故障1次,电脑内存条松动、电脑重装后接口设置错误1次,打印机打印程序错误1次。结论超声稀释法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具有无创伤、快速、安全和可靠等优点,但在操作时应注意规范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异常结果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超声稀释法 HD02血液透析监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瘘狭窄与血流量监测 被引量:12
9
作者 门雯瑾 黄雯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6期363-366,共4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长期顺利透析的关键。但是,内瘘失功仍然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首要问题。没有一个充分有效的血管通路,血液透...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长期顺利透析的关键。但是,内瘘失功仍然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首要问题。没有一个充分有效的血管通路,血液透析的效率就会下降,从而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1]。有报道指出,因血管通路狭窄和栓塞导致的住院人数占透析患者住院总人数的1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瘘狭窄 血管通路 流量监测 血液透析 maintenance 终末期肾衰竭 超声稀释法 静脉针 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最新(2015)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指南解读 被引量:19
10
作者 伍刚 王荣 +3 位作者 刘佳玮 刘昌华 徐道亮 牟洪宾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8期551-554,共4页
2015年日本关于血管通路的最新指南(英文版),与我国及欧美国家血管通路指南相比,比如说通过血管超声中部分数据指导如何建立血管通路、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的临床应用、患者日常管理等... 2015年日本关于血管通路的最新指南(英文版),与我国及欧美国家血管通路指南相比,比如说通过血管超声中部分数据指导如何建立血管通路、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的临床应用、患者日常管理等方面有一些更为详细的说明,对于我们临床工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1血管通路中数据化的临床应用目前国内对于如何建立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血管超声 超声稀释法 动静脉内瘘 静脉内径 ANGIOPLASTY 临床应用 狭窄部位 血液透析 止血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