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树莓多酚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华迪 陈晓静 +1 位作者 张晓娜 路源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4-29,共6页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树莓多酚的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3个因素,以树莓总多酚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三因素对树莓多酚提取影响力的主次顺...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树莓多酚的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3个因素,以树莓总多酚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三因素对树莓多酚提取影响力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响应面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2 min,提取温度30℃,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工艺条件下树莓多酚含量为(76.85±0.08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多酚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响应面试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香菇粉中麦角甾醇和VD_2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 被引量:5
2
作者 胡代花 刘腾美 +1 位作者 陈旺 冯自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86-191,197,共7页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和超声波功率进行研究,优化香菇粉中麦角甾醇和维生素D_2(VD_2)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麦角甾醇和VD_2提取效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时间>微波功率&...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和超声波功率进行研究,优化香菇粉中麦角甾醇和维生素D_2(VD_2)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麦角甾醇和VD_2提取效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时间>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最终优化提取条件为: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20 (g/mL),提取温度为室温,超声波功率为400 W,微波功率为200 W。在该提取条件下,麦角甾醇含量高达(3.59±0.69) mg/g,VD_2含量高达(123.52±0.69)μg/g。麦角甾醇的平均回收率(n=6)为114.57%,RSD(n=6)为3.83%,VD_2平均回收率(n=6)为102.26%,RSD(n=6)为4.95%。该法同比已有方法提取效率高,提取和分析时间短,操作简便,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及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麦角甾醇 维生素D_2 高效液相色谱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核桃青皮单宁的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工艺及其结构表征
3
作者 许伟 张博文 +3 位作者 刘浩 高玉培 郝丽芬 王学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8,78,共8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核桃青皮单宁(WGHT)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影响核桃青皮单宁提取量的主次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工...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核桃青皮单宁(WGHT)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影响核桃青皮单宁提取量的主次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1%、液料比为50 mL/g、微波处理时间为161 s、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3 min.在此条件下的单宁提取量为18.84 mg/g,与模型预测值较好吻合.FT-IR和13 C-NMR结果证实核桃青皮单宁归属于水解类单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单宁 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原花青素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超 王卫东 +2 位作者 郑义 杨日福 范东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7-171,共5页
文中研究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7.4%、提取时间192s和微波功率478W,此时原花青素得率为3.920%;与其他提取方法... 文中研究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7.4%、提取时间192s和微波功率478W,此时原花青素得率为3.920%;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 原花青素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芽中异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朱春燕 王飞霞 +4 位作者 李璐 安叶娟 来吉祥 张华峰 王凤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52,共8页
以垦农4号大豆的豆芽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大豆芽中异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使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考察了大豆芽样品提取处理后的粒度分布情况,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评价异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 以垦农4号大豆的豆芽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大豆芽中异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使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考察了大豆芽样品提取处理后的粒度分布情况,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评价异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大豆芽异黄酮的最佳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5(g·mL^(-1)),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50s,该条件下提取率为0.387%;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下大豆芽样品粒度高于热水浴提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对大豆芽异黄酮提取效果较好的原因可能是超声波和微波协同处理使样品粉末结构变得松散、体积变大,从而促进了异黄酮与提取溶剂之间的传质作用。大豆芽异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265 mg·mL^(-1),对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芽 大豆异黄酮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粒度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超 王乃馨 +2 位作者 郑义 陈华 史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8-52,共5页
优化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的工艺参数,并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最佳得率的获得,然后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测定了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4mL/g,微波时间177... 优化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的工艺参数,并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最佳得率的获得,然后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测定了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4mL/g,微波时间177s和微波功率326W,此时苘麻籽油得率为22.33%;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微波的热效应造成了生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断裂与破碎,这解释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效率高的原因;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苘麻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9078,折光指数为1.477,皂化值为200.74mgKOH/g,酸值为0.447mgKOH/g,过氧化值为1.0762mmo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 苘麻籽油 响应曲面法 扫描电镜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葡萄籽油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超 王卫东 +2 位作者 范东梅 李娇娇 张同天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9-134,共6页
首先考查了提取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葡萄籽油得率的影响,然后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出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葡萄籽... 首先考查了提取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葡萄籽油得率的影响,然后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出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葡萄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为液(乙酸乙脂)料比10mL/g,提取时间121s和微波功率187W,此时葡萄籽油得率为31.885%;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 葡萄籽油 响应曲面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的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陶 李文 +2 位作者 陈宏伟 陈小龙 刁进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90,共5页
研究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确定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法为虫草素提取的最佳方法,依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功率200W、提取时间110s、料液比1:240(g/mL)。此时虫草素含量达9.22... 研究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确定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法为虫草素提取的最佳方法,依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功率200W、提取时间110s、料液比1:240(g/mL)。此时虫草素含量达9.228mg/g。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虫草素含量,回收率为97.41%~99.60%,RSD为1.469%,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高,是一种方便、成本较低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素 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技术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焕云 王艳哲 姚楚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探讨石榴皮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基础因子。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技术提取石榴皮中多酚类物质,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浸提次数对石榴皮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 探讨石榴皮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基础因子。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技术提取石榴皮中多酚类物质,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浸提次数对石榴皮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其较佳提取工艺为:以料液比1∶30 (g/mL)加入60%乙醇溶液浸泡20min后,在微波功率250W、超声波功率500W条件下提取1min,石榴皮多酚提取得率为(28.78±0.12)%,提高了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哥王总黄酮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姣姣 李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01-105,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了哥王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哥王总黄酮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了哥王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哥王总黄酮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23s、微波功率419W,经实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1.172%,与理论计算值1.162%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了哥王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当总黄酮质量浓度在13.16~78.96μg/mL和0.43~52.64μg/mL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0.87%~71.11%和9.04%~52.21%,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总黄酮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 响应曲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葎草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詹寿发 黄春燕 +2 位作者 甘金莲 许明敏 陈晔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26-129,共4页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研究葎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溶剂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葎草总黄...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研究葎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溶剂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的3个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葎草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2%、液料比40∶1、提取时间22 min,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3.537%,验证值为3.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总黄酮 响应面法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棠梨籽油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及其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新龙 蒋益花 +3 位作者 陈思晴 沈瑾 张洋彪 周佳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6,共6页
以棠梨籽为原料,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棠梨籽油的最佳工艺,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微波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和超声温度为自变量,以棠梨籽油出油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棠梨籽油... 以棠梨籽为原料,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棠梨籽油的最佳工艺,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微波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和超声温度为自变量,以棠梨籽油出油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棠梨籽油的最佳工艺;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棠梨籽油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为3.45 mL·g^(-1)、超声温度为70.00℃、组合时间为超声10 min-微波30.00 s、组合功率为超声120 W-微波480 W,棠梨籽出油率为34.78%。棠梨籽油中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油酸24.29%、亚油酸60.94%。本研究为棠梨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棠梨籽油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响应面法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豆渣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相玉琳 相玉秀 +1 位作者 王立鹏 焦玉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66-270,共5页
为了提高豆渣蛋白质的提取率,对豆渣进行了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实验。考察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液固比及p H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工艺条件进行了响应曲面实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 为了提高豆渣蛋白质的提取率,对豆渣进行了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实验。考察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液固比及p H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工艺条件进行了响应曲面实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豆渣蛋白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最佳工艺条件是:超声时间30min、微波时间5min、液固比10.30∶1、p H9.5,微波功率440W,超声功率400W,在该条件下豆渣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94.14%,此时实测提取率为93.43%,与预测值高度拟合,所得的蛋白质分子量介于13.427×103~338.96×103u,质地均匀,感官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豆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野生毛葡萄皮色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薛敏敏 邓学良 +1 位作者 李忠海 冉晓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143,共3页
研究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法对野生毛葡萄皮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以70%乙醇与1%盐酸混合液作为浸提液(pH=2),超声功率150W,超声处理60s;微波功率为60%(540W)... 研究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法对野生毛葡萄皮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以70%乙醇与1%盐酸混合液作为浸提液(pH=2),超声功率150W,超声处理60s;微波功率为60%(540W),微波处理时间60s,料液比(m∶V)为1∶5。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的效果优于传统水浴提取法,提取时间由70min缩短为2min,总花色苷含量提高了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毛葡萄皮 色素 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衡挥发油的超声波协同微波辅助提取及其GC/MS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商学兵 王乃馨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杜衡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mL/g,微...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杜衡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mL/g,微波功率234W和提取时间131 s。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8.29%,与理论计算值8.32%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杜衡挥发油的提取得率。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杜衡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30种成分,确认了其中21种,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 杜衡 挥发油 响应曲面法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细叶远志皂苷工艺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伟容 黄建军 李秋玲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12期66-68,共3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花远志中细叶远志皂苷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花远志根中细叶远志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黄花远志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根据中心组合(Bo...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花远志中细叶远志皂苷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花远志根中细叶远志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黄花远志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考察微波功率、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99 W,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时间6 min,料液比1∶23,黄花远志中细叶皂苷得率为1.24%。结论:优化后的黄花远志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远志 细叶远志皂苷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酸法提取猕猴桃皮果胶工艺及果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怡君 王晓慧 +4 位作者 陈艳萍 邓敏 伊帕尔·开斯尔 龙元爱 杨万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38-246,共9页
为实现猕猴桃皮高值化利用,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酸法提取猕猴桃皮果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液pH、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因素的取值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果胶得率的关键... 为实现猕猴桃皮高值化利用,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酸法提取猕猴桃皮果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液pH、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因素的取值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果胶得率的关键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对获得的猕猴桃皮果胶的分子质量、单糖组成、酯化度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液pH、提取温度、微波功率为关键因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pH 1.7、提取温度91℃、微波功率215 W、超声波功率250 W、提取时间35 min、液料比30∶1(mL∶g)。在此条件下,实际果胶得率为34.88%。所得果胶的总糖含量为60.83%,蛋白质含量为1.78%,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7.85%,酯化度为54.53%,重均分子质量(M_(w))为741.78 kDa,单糖组成及摩尔百分比为鼠李糖4.2%、阿拉伯糖18.2%、半乳糖13.6%、葡萄糖5.5%、半乳糖醛酸58.5%。猕猴桃皮渣果胶分子以RG-Ⅰ型结构域为主。电镜扫描显示该果胶样品表面粗糙,由结构紧致的微球颗粒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皮 果胶 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黑果枸杞叶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18
18
作者 段亚云 李建颖 +1 位作者 程瑶 李金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00-105,共6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黑果枸杞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为主要因素,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黑果枸杞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为主要因素,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各因素对黑果枸杞叶总黄酮提取率相对影响程度为: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且液料比18.9∶1(mL/g),乙醇浓度69%,提取时间9.9 min,微波功率175 W为最佳提取条件,此时黑果枸杞叶总黄酮提取率为(0.997±0.015)%。理论预测值为1.01%,结果与预测值基本符合,证明该模型有效,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叶 响应面分析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龙眼壳总黄酮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曾俊美 郑启翔 +2 位作者 刘杰凤 罗剑斌 李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4-158,共5页
以龙眼壳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协同法对龙眼壳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为100 W,液料比为29.2∶1 m L/g,乙醇体积分数为50%,提取温度为57℃,提取时间5 min,在此条... 以龙眼壳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协同法对龙眼壳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为100 W,液料比为29.2∶1 m L/g,乙醇体积分数为50%,提取温度为57℃,提取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龙眼壳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06%,与超声或微波辅助提取法相比,该方法更省时,总黄酮提取率更高,适用于龙眼壳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壳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总黄酮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沙棘果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工艺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晓雪 贾鸿震 +3 位作者 于长青 魏文慧 李冰 刘小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0-206,220,共8页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法提取沙棘果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柠檬酸质量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对沙棘果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得率的影响,进一步用Box-Behnken法优化沙棘果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法提取沙棘果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柠檬酸质量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对沙棘果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得率的影响,进一步用Box-Behnken法优化沙棘果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柠檬酸质量分数为3%,料液比1∶16 g/mL,微波功率620 W,提取时间60 min的条件下,沙棘果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效果最佳,提取得率为11.07%±0.26%,与模型预测值10.83%误差为2.22%。制备的沙棘果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8.02 g/g,持油力为4.19 g/g,膨胀力为3.82 mL/g。超声波-微波协同法是一种提取沙棘果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皮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