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超声波对高负荷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杰源 朱易春 +3 位作者 赖雅芬 张超 田帅 谢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8-1108,共11页
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对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处理无机高氨氮废水的影响,考察了超声波处理对反应器脱氮性能、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特征、胞外聚合物以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可提高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在进... 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对厌氧氨氧化EGSB反应器处理无机高氨氮废水的影响,考察了超声波处理对反应器脱氮性能、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特征、胞外聚合物以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可提高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在进水氮负荷为6.03kg N/(m^(3)·d)时,总氮去除率提高了11.40%,抵抗氮负荷冲击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周期性超声波辐照后,颗粒污泥粒径维持在1.0~1.5mm,有利于改善传质效率,提升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活性和减少颗粒漂浮。污泥EPS总量有显著增加,其中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B-EPS)增加较为明显,有助于维持颗粒污泥的结构稳定性。污泥表面官能团种类不变,但羟基、羧基、氨基等基团有所增多。颗粒污泥的比厌氧氨氧化活性提高了33.2%,通过简化的Gompertz方程模型发现超声组的厌氧氨氧化菌生长速率(0.0127d^(-1))高于对照组(0.0107d^(-1))。高通量测序显示,超声波促进了厌氧氨氧化菌及其共生菌,其中Candidatus Brocadia提升了22.03%。同时严重抑制了部分反硝化细菌,使厌氧氨氧化菌的底物和生存空间更加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超声波 厌氧氨氧化 颗粒污泥 微生物群落 氮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在污水生物脱氮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赖雅芬 朱易春 +3 位作者 杨杰源 田帅 谢颖 李晓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2,共8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更具有碳减排潜力。然而,以厌氧氨氧化工艺为代表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在维持稳定运行状态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脱氮效率不稳定,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与推广。低强度超声波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物理... “双碳目标”背景下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更具有碳减排潜力。然而,以厌氧氨氧化工艺为代表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在维持稳定运行状态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脱氮效率不稳定,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与推广。低强度超声波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物理方法具有促进污泥活性、筛选微生物菌群的特点,与生物方法相结合可提高整体脱氮效果。论文围绕低强度超声波在强化生物脱氮性能中的作用展开讨论,介绍了超声波生物效应机理,分析了声能密度、辐照时间、超声频率等影响生物脱氮的因素,并从氮转化速率、污泥活性、微生物群落及污水生物脱氮的潜在机理方面综述了低强度超声波在污水生物脱氮中的应用,旨在为低强度超声波在脱氮实际应用中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超声波 生物脱氮 生物效应 强化 稳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贺春伟 彭洁 沈琳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9-534,共6页
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LIPUS)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具有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和改善心肌缺血等多重生物效应,且其安全性良好。本文综述近年来LIPU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其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时兰春 王伯初 +1 位作者 杨艳红 戴传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8-142,共5页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是一个比较新的热点研究领域。超声波作用的物理机制主要包括机械传质作用、加热作用和空化作用。研究发现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促进底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化反应物进入及生成物离开酶活性中心的过程 ... 低强度超声波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是一个比较新的热点研究领域。超声波作用的物理机制主要包括机械传质作用、加热作用和空化作用。研究发现低强度超声波可以促进底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强化反应物进入及生成物离开酶活性中心的过程 ,提高酶的活性 ;改变细胞膜的透性 ,加强物质运输 ,促进有益物质的生成 ;提高整个细胞的新陈代谢效率 ,加速细胞生长 ;增加细胞膜的透性 ,有助于细胞对药物的吸收。因而可以将之应用于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肿瘤的生物治疗中。文中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在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此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强度超声波 生物技术 应用 机械传质作用 加热作用 空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对污染伤口的细菌清除和促愈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菁 赖西南 +5 位作者 王丽丽 樊亚文 黄宏 吴国萍 陈志强 李兵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7-619,共3页
关键词 开放性损伤 战伤 促愈作用 强度超声波 伤口污染 细菌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柯丹 李发琪 +3 位作者 刁庆春 朱小娟 刘春梅 龚晓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辐照参数(频率、声强、辐照时间)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频率1MHz、1.2MHz、1.7MHz,每一频率下四种声强的LIPUS,同一声强分别辐照5min、10min、15min、20min和30min体外培养... 目的:研究不同辐照参数(频率、声强、辐照时间)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频率1MHz、1.2MHz、1.7MHz,每一频率下四种声强的LIPUS,同一声强分别辐照5min、10min、15min、20min和30min体外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24h后的生长增殖情况,筛选出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最适宜频率、声强和辐照时间。结果:①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中三种频率(1MHz、1.2MHz、1.7MHz),每一频率下四种声强的LIPUS辐照成纤维细胞5min,24h后吸光光度值均增加,辐照成纤维细胞10min,24h后吸光光度值增加最高,较对照组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过一定辐照时间后,吸光光度值下降,且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吸光光度值下降显著。②频率1MHz、声强0.1W/cm2、辐照时间10min下的细胞相对成活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频率、不同声强的LIPUS辐照一定时间均能促进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超过一定辐照时间则会抑制细胞生长。而频率1MHz、声强0.1W/cm2、辐照时间10min为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较为适宜的辐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脉冲超声波 成纤维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邵路路 陆开宏 +3 位作者 朱津永 钱伟 伍华雯 陈辉煌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3-417,共5页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水华蓝藻,会对湖库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室内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在不同藻生长时相、藻细胞浓度、水体pH、水温和二次超声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藻细胞浓度和pH对超声...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水华蓝藻,会对湖库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室内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在不同藻生长时相、藻细胞浓度、水体pH、水温和二次超声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藻细胞浓度和pH对超声抑藻效果无明显影响,藻生长时相、水温和超声次数对超声抑藻效果有明显影响。15℃、20℃和25℃时的超声抑藻效果好于30℃和35℃,不经超声作用40℃高温即已不利于藻细胞生长;低强度超声对延滞期、稳定期和衰退期铜绿微囊藻抑制效果好于指数生长期铜绿微囊藻;二次超声可有效延长残余藻细胞的恢复时间,稳定抑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强度超声波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Beagle犬牙槽骨缺损的修复效应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鹏 宋锦璘 +3 位作者 冯格 董妮 赵纯亮 王智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利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辐照Beagle犬下颌前磨牙水平型牙槽骨缺损模型,探讨其促进急性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潜在效应。方法选用4只Beagle犬的下颌双侧第三、四前磨牙颊侧区,制备釉牙骨质界下6 mm深的水平型牙槽骨缺损模型。左右两... 目的利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辐照Beagle犬下颌前磨牙水平型牙槽骨缺损模型,探讨其促进急性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潜在效应。方法选用4只Beagle犬的下颌双侧第三、四前磨牙颊侧区,制备釉牙骨质界下6 mm深的水平型牙槽骨缺损模型。左右两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LIPUS辐照(ISATA 30 mW·cm-2,20 min·d-1),对照组为不开功率源的假辐照。辐照8周后,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新生牙槽骨骨密度,脱钙骨组织切片观察新生牙槽骨的组织学效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牙槽骨骨密度分别为(0.605 3±0.056 6)g·cm-2、(0.604 7±0.055 2)g·cm-2,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3 9)。脱钙骨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新生牙槽骨周边成骨细胞成排排列,数量较多,而对照组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数量少;Masson染色示实验组新生骨组织中胶原呈鲜红色,成熟度高,而对照组以蓝色为主,可见绿色区域,成熟度偏低。结论 LIPUS辐照对急性水平型牙槽骨缺损具有潜在的修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脉冲超声波 急性水平型牙槽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促进牙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蒋欣益 杨霁 +3 位作者 柴召午 宋锦璘 邓锋 王智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对Beagle犬尖牙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应。方法将8只Beagle犬中每只犬的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组:实验1组(LIPUS处理+GBR+自体骨移植组),实验2组(LIPUS处理+自体骨移植组),实验3组(GBR...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GBR)对Beagle犬尖牙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应。方法将8只Beagle犬中每只犬的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组:实验1组(LIPUS处理+GBR+自体骨移植组),实验2组(LIPUS处理+自体骨移植组),实验3组(GBR+自体骨移植组),空白对照组。在犬尖牙颊侧区根中1/3处制备牙周骨缺损模型,根据分组,自体骨移植后,实验1组和2组采用LIPUS处理20 min.d-1,超声强度为30 mW.cm-2,实验1、3组植入Bio-Gide胶原膜。在LIPUS处理6、8周后处死Beagle犬,对各组尖牙牙周骨缺损区进行Micro-CT检测和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各组牙周骨缺损面积均不同程度缩小。Micro-CT检测分析表明,各组6周与8周时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体积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组之间的骨组织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1组新生骨量最多。结论LIPUS具有促进牙周骨缺损修复的潜能,LIPUS与GBR结合可能更有利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脉冲超声波 引导骨组织再生 骨缺损 修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软骨细胞中金属蛋白酶-13与Ⅱ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安恒远 李雪萍 +4 位作者 王大新 程凯 林强 林爱翠 高明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6-231,共6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中金属蛋白酶-13(MMP-13)与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选用6只1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软骨进行体外培养,传至第二代,分为对照组与4个LIPUS辐射组,LI-PUS强度分别是20mW/cm2、30mW/cm2...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中金属蛋白酶-13(MMP-13)与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选用6只1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软骨进行体外培养,传至第二代,分为对照组与4个LIPUS辐射组,LI-PUS强度分别是20mW/cm2、30mW/cm2、40mW/cm2、50mW/cm2。每天辐射20min,连续10d,每天细胞计数;分别在第5天及第10天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blot技术、qRT-PCR技术检测软骨细胞中MMP-13、Ⅱ型胶原的含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各LIPUS辐射组软骨细胞数均明显增高(P<0.05),其中40mW/cm2组软骨细胞数最高,与其他各辐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细胞培养5d和10d后,MMP-13含量均较第0天明显升高(P<0.05)。但各辐射组MMP-13含量均较其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40mW/cm2组MMP-13含量最低(P<0.05);③细胞培养5d和10d后,Ⅱ型胶原表达量均较第0天明显降低(P<0.05)。但各辐射组Ⅱ型胶原表达量均较其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40mW/cm2组Ⅱ型胶原表达量最高(P<0.05);④MMP-13与Ⅱ型胶原含量呈负相关(r=-0.757,P<0.05)。结论:不同强度的LIPUS体外辐射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MMP-13的表达,延缓II型胶原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脉冲超声波 软骨细胞 金属蛋白酶 Ⅱ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成骨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伟 苟三怀 +3 位作者 齐进 魏立 欧阳跃平 刘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新西兰白兔的骨髓,体外分离纯化获取BMSCs,加入条件培养基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LIPUS对BMSCs每天作用20 min,对照组未予...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新西兰白兔的骨髓,体外分离纯化获取BMSCs,加入条件培养基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LIPUS对BMSCs每天作用20 min,对照组未予作用。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分别于1、2、3周后停止LIPUS作用,应用碱性磷酸酶(ALP)和Von Kossa染色的方法鉴定细胞成骨性能。结果:BMSCs经LIPUS刺激后.细胞形态变大.核增大.核质比减小;而对照组细胞相对扁平.折光率降低。BMSCs经LIPUS刺激1、2、3周后,ALP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LIPUS刺激3周后,实验组钙结节像素值较对照组像素值明显增多(P<0.05)。结论:LIPUS能促进条件培养基中的B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脉冲超声波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培养 成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对ABR处理低浓度污水效果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鑫 朱易春 +2 位作者 连军锋 秦欣欣 田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01-6408,共8页
为探究低强度超声波对厌氧生物处理低浓度污水的强化作用,本文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开展超声波辐照厌氧污泥提高有机物去除效果的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反应器稳定期超声波对污泥量、胞外聚合物(EPS)、酶活性、污泥粒径、污泥表面官... 为探究低强度超声波对厌氧生物处理低浓度污水的强化作用,本文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开展超声波辐照厌氧污泥提高有机物去除效果的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反应器稳定期超声波对污泥量、胞外聚合物(EPS)、酶活性、污泥粒径、污泥表面官能团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可提高ABR处理低浓度污水有机物去除效果,超声组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较对照组提高5.2%,出水COD浓度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周期性超声后,超声组各隔室总悬浮固体(TSS)、挥发性悬浮固体(VSS)均低于对照组,但具有更高的VSS/TSS。超声组污泥EPS的总量增加,松散结合型EPS(LB-EPS)、紧密结合型EPS(TB-EPS)均增加,蛋白质(PN)含量增加,多糖(PS)含量减少。超声组各隔室脱氢酶活性(DHA)分别为26.43mgTF/(gVSS·h)、23.43mgTF/(gVSS·h)、21.87mgTF/(gVSS·h)、19.55mgTF/(gVSS·h),而对照组各隔室分别为18.13mgTF/(gVSS·h)、17.01mgTF/(gVSS·h)、13.56mgTF/(gVSS·h)、9.90mgTF/(gVSS·h),超声大大提高了厌氧污泥脱氢酶活性。超声处理使污泥粒径减小,但表面官能团种类基本没有变化。电镜观察发现,对照组各隔室污泥表面以丝状菌为优势菌种,而超声组各隔室污泥表面以球菌为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超声波 低浓度污水 厌氧 反应器 表面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整合素-FAK-MAPKs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沈士浩 程凯 +4 位作者 林强 夏鹏 高明霞 任莎莎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中整合素-FAK-MAPKs力化学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中整合素-FAK-MAPKs力化学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OA模型组(OA group,OA),OA模型照射组(O+L)。OA组接受右侧后肢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处理术后4周接受LIPUS假辐射,O+L组同样手术处理,术后4周接受LIPUS辐射,NC组仅切开关节囊。LIPUS作用6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右后肢,采用HE染色行改良Mankin评分比较各组胫骨平台关节表面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Ⅱ型胶原,MMP-13,整合素β1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FAK、MAPKs家族蛋白(p38、ERK1/2、JNK)磷酸化水平。结果:1组织学观察及Mankin评分:LIPUS干预后,OA软骨表层轻微不平整,染色轻度缺失,可见软骨细胞增殖;Mankin评分,NC组:4.67±0.57;OA组:10.57±2.55;O+L组:7.66±1.74。与NC组相比,OA组、O+L组Mankin评分明显增高,但OA组增高更为明显(P<0.05);与OA组相比,O+L组Mankin评分明显降低(P<0.05)。2Ⅱ型胶原、MMP-13含量:LIPUS干预后,II型胶原含量较NC组升高,MMP-13含量有明显下降。3整合素β1-FAK-MAPK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LIPUS干预使整合素β1、磷酸化FAK表达增高;同时MAPK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1/2、p38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而JNK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LIPUS可以减轻骨性关节炎软骨ECM损伤程度,与LIPUS产生机械应力使关节软骨中细胞表面应力受体之一整合素β1及其下游分子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表达增高,进一步下游的磷酸化p38,ERK1/2表达下调有关。LIPUS的机械效应可经力化学转导途径作用于OA关节软骨,为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脉冲超声波 骨性关节炎 整合素 粘着斑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细粒棘球蚴包囊的热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俊安 邹晓毅 +5 位作者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 韩秀敏 杨永海 李发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照射棘球蚴包囊后囊液、囊壁、包囊周围肝组织温度和原头蚴死亡率,了解HIFU处理后不同部位的升温效应,探索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 目的通过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照射棘球蚴包囊后囊液、囊壁、包囊周围肝组织温度和原头蚴死亡率,了解HIFU处理后不同部位的升温效应,探索HIFU杀伤棘球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集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直径介于10mm到45mm之间的包囊42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超声照射,实验组用200W声功率HIFU直线扫描的方法照射,照射时间分别为2min,4min,6min,8min,10min。照射后立即测定囊液、囊壁、距包囊5mm部位肝组织的温度。抽取囊液、涂片,经台盼兰染色后计数原头蚴的死亡率。结果HIFU照射后,棘球蚴囊壁、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的温度均有升高,其中囊壁的温度升高最为明显,且与囊液、包囊周围肝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囊液中的原头蚴死亡率增加。结论HIFU照射使棘球蚴包囊的囊壁产生明显的升温效应,HIFU照射对原头蚴有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波 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宛凌 黄俊兰 +8 位作者 谭乔燕 张若彬 李灿 谢杨丽 李芳芳 许萌 刘汨 杜晓兰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027-2033,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筛选低强度脉冲超声波的最佳治疗强度。方法 采用3种强度(0. 1、0. 5、1. 0 W/cm^2)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处理大鼠髓核细胞及筛选的最佳强度超声波处理针刺椎间盘模型小鼠; EdU...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筛选低强度脉冲超声波的最佳治疗强度。方法 采用3种强度(0. 1、0. 5、1. 0 W/cm^2)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处理大鼠髓核细胞及筛选的最佳强度超声波处理针刺椎间盘模型小鼠; EdU检测髓核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定量PCR检测蛋白聚糖、Ⅱ型胶原、波形蛋白等相关基因表达;组织学分析小鼠尾部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 3种强度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能促进髓核细胞增殖及迁移,强度为0. 5 W/cm^2及1. 0 W/cm^2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作用较明显(P 〈0. 01)。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也可上调正常环境及炎症刺激下髓核细胞中蛋白聚糖、波形蛋白等表达,其中强度为0. 5 W/cm^2、频率为3 MHz、占空比为50%中强度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作用最强(P 〈0. 01)。对照组小鼠椎间盘表现出明显退变表型,而超声组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组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可能通过上调椎间盘的蛋白聚糖、波形蛋白、Ⅱ型胶原表达,加快细胞增殖及迁移等,对椎间盘退变有一定防治作用,其中强度为0. 5 W/cm^2、频率为3 MHz、占空比为50%中强度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脉冲超声波 强度 椎间盘退变 髓核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聚焦超声波结合运动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娟 王懿 +1 位作者 周谋望 李筱雯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研究目的:明确低强度聚焦超声波结合运动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选择2018年7-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患者6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入组,均分为3组。治疗方法:1)常规组:使用常规理疗中的超声波治疗于患处,为期4周;2)治疗组... 研究目的:明确低强度聚焦超声波结合运动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选择2018年7-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患者6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入组,均分为3组。治疗方法:1)常规组:使用常规理疗中的超声波治疗于患处,为期4周;2)治疗组:使用低强度聚焦超声波治疗于患处,为期4周;3)结合运动治疗组:使用低强度聚焦超声波治疗于患处,并同时结合运动康复治疗,为期4周。分别在患者治疗前、疗程中期、疗程结束后当天、疗程结束后15 d、疗程结束后30 d对各组患者患侧膝关节进行NRS评分和Lysholm评分,并统计疗程结束后15 d和治疗结束后30 d的随访数据来评价远期疗效。研究结果:3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当天的NRS评分与Lysholm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结合运动治疗组的患者在疗程中期的NRS评分与Lysholm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运动治疗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15 d的总有效率为90%、在疗程结束后3 0 d的总有效率为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治疗方法在疗程结束时均有效,低强度聚焦超声波结合运动治疗后总有效率有所提高,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低强度聚焦超声波由于解决了治疗剂量和"治疗头"贴合度及治疗深度的问题,所以快速达到了治疗效果,对于临床来说,更快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静力性直抬腿练习、靠墙静蹲练习、夹球训练、推髌练习符合髌骨软化症患者的运动强度。低强度聚焦超声波结合运动治疗可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比单一使用超声波进行治疗的常规组和治疗组产生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在髌骨软化症的临床治疗中,要充分重视与运动疗法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波 运动疗法 髌骨软化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棘球蚴的杀伤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俊安 邹晓毅 +5 位作者 叶彬 张成武 赵发生 韩秀敏 李发琪 邹建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杀伤棘球蚴(Echinococcus cysts)的效果。方法采集感染棘球蚴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直径<50 mm的棘球蚴囊25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5组...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杀伤棘球蚴(Echinococcus cysts)的效果。方法采集感染棘球蚴的新鲜羊肝,选取囊壁较薄、触摸弹性较好、直径<50 mm的棘球蚴囊25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5组,每组5个。实验组分别用100、150、200、250 W声功率HIFU对棘球蚴囊进行沿着囊壁多层面的环形照射,覆盖棘球蚴囊囊壁,层面间距为5 mm,每个层面沿囊壁环形扫描1遍,环形扫描速度为3 mm/s,扫描1次,照射时间2~10 min;对照组用普通超声照射2 min。以原头蚴的死亡率作为效应指标,同时检测囊液中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HIFU照射后棘球蚴的原头蚴急性死亡率显著升高(F=38.00,P<0.01),囊液内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F=14.75,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F=12.00,P<0.01)。结论HIFU沿棘球蚴囊壁多层面环形照射的方法对棘球蚴有损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聚焦超声波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结合低强度脉冲超声波预防兔应力性骨折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曾贵刚 赵先哲 +5 位作者 蔡良 李峻 彭海东 张申 乔伟伟 石洪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8-982,共5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LFES)结合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预防兔应力性骨折的作用。方法:将1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模型组各5只,正常组2只。采用电刺激装置使治疗组、模型组兔每天进行约300次有效跑跳运动,每周训练6天,共5周...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LFES)结合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预防兔应力性骨折的作用。方法:将1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模型组各5只,正常组2只。采用电刺激装置使治疗组、模型组兔每天进行约300次有效跑跳运动,每周训练6天,共5周。每日跑跳后,治疗组采用LFES结合LIPUS于胫骨处进行治疗。模型组无干预。5周后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病理、生物力学等方法检测各组相关指标。结果:模型组兔胫骨放射性计数比值显著高于正常组与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胫骨放射性计数比值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骨矿物密度(BMD)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模量与治疗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胫骨损伤较治疗组和正常组严重。结论:LFES结合LIPUS可有效预防兔实验性胫骨应力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性骨折 低频电刺激 强度脉冲超声波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生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促进脊柱融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锡明 王飞 +2 位作者 徐大启 李明 魏显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93-896,共4页
脊柱融合术是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常用手术方案,但是面临融合失败、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研究发现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可以明显促进脊柱融合,减少融合失败发生率,其病理基础为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软... 脊柱融合术是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常用手术方案,但是面临融合失败、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研究发现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可以明显促进脊柱融合,减少融合失败发生率,其病理基础为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软骨内成骨。进一步研究发现,LIPUS不仅可以直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区域转移,促进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同时,动物实验还证实LIPUS可以促进成骨区域血管新生和神经支配,进而促进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脉冲超声波 脊柱融合术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管新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A^2/O工艺处理猪场养殖废水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红娜 冷剑 +2 位作者 史志伟 郭萍 朱昌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7-161,共5页
规模化猪场养殖排放的废水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该研究采用复合处理的方法,探索了以低强度超声波强化A2/O生物反应器高效处理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的新工艺。经检测,通过间歇超声的强化模式对水质改善有明显作用但波动性较大;而... 规模化猪场养殖排放的废水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该研究采用复合处理的方法,探索了以低强度超声波强化A2/O生物反应器高效处理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的新工艺。经检测,通过间歇超声的强化模式对水质改善有明显作用但波动性较大;而采用连续超声模式,处理后出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在原有A2/O生物反应器处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COD、BOD5、氨氮、总磷的浓度分别下降到了41~57、3~8、6~12、0.09~0.8 mg/L的范围内,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的水质要求。猪场养殖废水处理的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强化方法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可实现猪场养殖废水的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养殖废水 强度超声波 A^2/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