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温恒湿实验室中电热式加湿与超声波加湿的加湿性能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汪亮兵 汪超 +3 位作者 许树学 贾潇雅 曹瑞林 张伟锋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4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对电热式加湿和超声波加湿的热质交换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对这两种加湿方式应用在空调焓差实验室的综合功率及用能情况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加湿器的综合功率更大,且加湿量越大,综合功率越大。电热式加湿产生蒸汽的能量全部用于... 对电热式加湿和超声波加湿的热质交换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对这两种加湿方式应用在空调焓差实验室的综合功率及用能情况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加湿器的综合功率更大,且加湿量越大,综合功率越大。电热式加湿产生蒸汽的能量全部用于加湿过程,并被空气吸收;超声波加湿在生成水微粒过程中需要增加超声波加湿模块和引风机的功率,其能量并没有被空气吸收,导致其加湿过程增加了额外功率。常温恒温恒湿工况下,电热式加湿器比超声波加湿器加湿要节能8.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式湿 超声波加湿 综合功率 节能 恒温恒湿实验室 空调焓差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常见果蔬保鲜运输超声波加湿的生命周期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苏霞 王宝成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通过生命周期评估显示:与传统供应链相比,超声波加湿可将部分水果和蔬菜的环境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影响)降低23%,当加湿器应用于果蔬供应链,且总固有损失>24%时,加湿器的加入能使损失减少20%以上,说明超声波加湿技术能使果蔬供应链管... 通过生命周期评估显示:与传统供应链相比,超声波加湿可将部分水果和蔬菜的环境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影响)降低23%,当加湿器应用于果蔬供应链,且总固有损失>24%时,加湿器的加入能使损失减少20%以上,说明超声波加湿技术能使果蔬供应链管理更具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加湿 果蔬 保鲜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 生命周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加湿后室内沉降微生物的浓度与分布
3
作者 杨自力 赵子恒 +3 位作者 陈露安 唐慧妍 李诗彤 安妮睿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3,共7页
为明确冬季供暖室内在超声波加湿后沉降的微生物浓度与空间分布,以实际办公房间为原型,通过试验模拟与群落分析,探究不同加湿水平(不加湿以及相对湿度为40%、55%、70%)下室内沉降的微生物以及加湿器存水中的微生物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为明确冬季供暖室内在超声波加湿后沉降的微生物浓度与空间分布,以实际办公房间为原型,通过试验模拟与群落分析,探究不同加湿水平(不加湿以及相对湿度为40%、55%、70%)下室内沉降的微生物以及加湿器存水中的微生物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超声波加湿后室内沉降的微生物浓度大幅增加,其浓度增量与加湿水平密切相关,中等加湿水平下沉降的微生物浓度增量最大;在中等目标相对湿度(55%)下加湿10 d后,室内沉降的细菌浓度(8.8×10^(4) CFU/g)、真菌浓度(5.9×10^(4) CFU/g)分别增大至加湿前的13倍与5倍,远超微生物浓度标准限值(5×10^(4) CFU/g)。沉降的微生物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积聚在地面,其次为加湿器的背风面、迎风面与侧面。沉降微生物中的细菌浓度与加湿器存水中的细菌浓度显著相关,加湿后后者群落中的短波单胞菌、不动杆菌、军团菌等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微生物 超声波加湿 细菌 真菌 暴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超声波加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雷震 宋威 黄险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8-150,共3页
PAN原丝加湿后能避免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以及毛丝的产生。研究了应用超声波雾化加湿方法对PAN原丝进行加湿,并经预氧化、炭化为碳纤维。碳纤维的拉伸强度等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且生产成本有所降低。
关键词 碳纤维 超声波雾化湿 聚醚改性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喷雾加湿法富集发芽黑糙米生物活性物质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雷月 宫彦龙 +4 位作者 邓茹月 张大双 刘雪薇 罗秦欢 朱速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3,共9页
本研究选用黑糙米作为试验原料,结合超声波和喷雾加湿法对黑糙米进行预处理,以黑糙米发芽后制得的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和多酚含量为测定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并... 本研究选用黑糙米作为试验原料,结合超声波和喷雾加湿法对黑糙米进行预处理,以黑糙米发芽后制得的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和多酚含量为测定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并对数据进行拟合和相关性分析,确定超声波辅助喷雾加湿法富集发芽黑糙米生物活性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芽黑糙米生物活性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44 W、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45 min、单次循环喷雾加湿量10 m L、间隔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发芽黑糙米GABA含量为83.71 mg/100 g,发芽黑糙米多酚含量为419.55 mg/100 g。综上,说明该响应面模型准确度较高,所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发芽黑糙米生物活性物质富集的研究提供参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黑糙米 Γ-氨基丁酸 多酚 超声波辅助喷雾湿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水桔常温臭氧加湿贮藏保鲜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渭 余铭 +3 位作者 李建强 黄桂颖 朱晓燕 赖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28,45,共4页
采用超声波加湿及臭氧气体处理,研究马水桔果实的常温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常温(13.8~25.7℃)下经过45d的贮藏后,超声波加湿(相对湿度80%~85%)、臭氧(浓度5~20mg/m^3)及不套袋处理(A)的马水桔病烂率最低,主要... 采用超声波加湿及臭氧气体处理,研究马水桔果实的常温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常温(13.8~25.7℃)下经过45d的贮藏后,超声波加湿(相对湿度80%~85%)、臭氧(浓度5~20mg/m^3)及不套袋处理(A)的马水桔病烂率最低,主要营养成分损失及乙醇含量最少,果皮平滑、色泽金黄油亮,果肉清甜爽口、无异味,综合贮藏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水桔 常温贮藏 超声波加湿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式加湿器概述
7
作者 齐俊虹 《制冷与空调》 1998年第2期24-25,共2页
气化式加湿是一种新型的等焓式加湿方式,当干燥空气通过湿材表面时,水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水份自然蒸发,从而使空气湿度增加。 此方式是继喷淋、高压水喷雾,超声波加湿,干蒸气加湿等加湿方式之后,在国际上又一种被应用于空调领域的加湿... 气化式加湿是一种新型的等焓式加湿方式,当干燥空气通过湿材表面时,水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水份自然蒸发,从而使空气湿度增加。 此方式是继喷淋、高压水喷雾,超声波加湿,干蒸气加湿等加湿方式之后,在国际上又一种被应用于空调领域的加湿方式,它以高效率,低能耗、低故障率,占地小,无粉尘等优点,将在空调领域中替代其他加湿方式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湿方式 湿效率 高压喷雾 中央空调 饱和效率 超声波加湿 空气相对湿 湿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8
作者 秦建锋 孟永法 向天明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79,共6页
探讨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籽棉加湿是棉花加工过程中通过调控轧花前籽棉回潮率提高皮棉加工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籽棉加湿方法,国内外籽棉加湿分为热加湿和冷加湿两类。分析了籽棉加湿系统的几种具体机型、结构、... 探讨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籽棉加湿是棉花加工过程中通过调控轧花前籽棉回潮率提高皮棉加工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籽棉加湿方法,国内外籽棉加湿分为热加湿和冷加湿两类。分析了籽棉加湿系统的几种具体机型、结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指出了国内籽棉加湿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籽棉加湿系统的发展趋势。认为:研发高精度籽棉回潮率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控制系统以及加速籽棉加湿系统推广应用是国内籽棉加湿系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籽棉 湿系统 湿 湿 塔式籽棉湿 储棉箱式籽棉湿 超声波雾化棉花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烟厂卷接包车间湿度控制方案及节能策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松涛 管宏宇 +2 位作者 刘国丹 刘龙 张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5-119,共5页
烟厂具有余热量大、湿度控制要求严格的特点,往往需要常年加湿,而加湿方式会影响运行的经济性。基于青岛地区典型气象年的气候数据,结合某烟厂卷接包车间实际情况,讨论了超声波加湿和蒸汽加湿方案,并优化了新风比,以充分利用新风冷量,... 烟厂具有余热量大、湿度控制要求严格的特点,往往需要常年加湿,而加湿方式会影响运行的经济性。基于青岛地区典型气象年的气候数据,结合某烟厂卷接包车间实际情况,讨论了超声波加湿和蒸汽加湿方案,并优化了新风比,以充分利用新风冷量,推迟制冷机开启时间。制定了全年节能控制策略,对比2种方案的经济性,结果表明,超声波加湿运行费用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卷接包车间 蒸汽湿 超声波加湿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