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在纳米SiO_2与脲醛树脂共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桂娣 林巧佳 刘景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8-541,共4页
采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纳米SiO2/UF树脂,探讨了纳米SiO2用量、超声分散时间等因素对脲醛树脂(UF)游离甲醛含量、胶合强度的影响.性能测试表明:超声波分散是降低纳米粒子团聚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随着纳米SiO2加入量的增加,经... 采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纳米SiO2/UF树脂,探讨了纳米SiO2用量、超声分散时间等因素对脲醛树脂(UF)游离甲醛含量、胶合强度的影响.性能测试表明:超声波分散是降低纳米粒子团聚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随着纳米SiO2加入量的增加,经超声波分散后,纳米SiO2/UF树脂游离甲醛含量降低;经合适时间的超声波分散后,其压制的胶合板胶合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超声波分散 脲醛树脂 超声分散 游离甲醛 胶合强度 含量 UF 适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共混法制备碳纳米管/双酚A型聚碳酸酯复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利 瞿美臻 +3 位作者 王贵欣 尤玉静 张伯兰 于作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地制备了不同碳纳米管含量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用TEM,SEM和XPS对碳纳米管和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多种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纯化效果较好,表面含有 C—O,C=O和O—C=O等极性官能团,复合材料中聚碳酸酯对碳...  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地制备了不同碳纳米管含量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用TEM,SEM和XPS对碳纳米管和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多种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纯化效果较好,表面含有 C—O,C=O和O—C=O等极性官能团,复合材料中聚碳酸酯对碳纳米管的包覆较好,聚碳酸酯的包覆量随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均匀,两相界面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碳纳米管 聚碳酸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溶液黏度法测定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雪娟 宋文生 +3 位作者 刘翠云 刘红宇 付青存 阎宏永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85-289,共5页
以经典的Huggins方程和特性黏度为理论基础,通过测定聚合物共混物稀溶液黏度来确定共混物相容性。对相容性判据△b、△B、α、μ和k23进行了分析归纳,并用实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聚合物 溶液黏度 特性黏度 相容性判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溶液共混法增韧增强PP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金虎 付蕾 +2 位作者 张伟 杨守洁 石振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研究了纳米SiO2用量对PP/纳米SiO2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增加到1%时,PP/纳米SiO2共混体系的冲击断口的断裂带细微而密集,冲击强度达到最大,提高了66.5%;纳米SiO2质量分数...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研究了纳米SiO2用量对PP/纳米SiO2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增加到1%时,PP/纳米SiO2共混体系的冲击断口的断裂带细微而密集,冲击强度达到最大,提高了66.5%;纳米SiO2质量分数增加到2%时,断裂带尺寸变大,综合性能达到最好,拉伸强度提高了16.1%,断裂伸长率提高38.1%,冲击强度提高了50.2%;纳米SiO2质量分数增加到5%时,PP/纳米SiO2共混体系形成层状结构,冲击强度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丙烯 溶液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共混法制备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静荣 谢华清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5-38,共4页
通过强酸处理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处理并对其结构和分散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利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碳纳米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弹性回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强酸处理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处理并对其结构和分散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利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碳纳米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弹性回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经酸处理后添加了羧酸活性基团,提高了其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在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以较强氢键与大分子连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都有所提高,而弹性回复率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PVC/PSf共混超滤膜的研制——(Ⅰ)稀溶液黏度法测PVC/PSf共混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迟莉娜 奚旦立 +1 位作者 陈季华 张振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2-135,共4页
首次采用稀溶液黏度法(DSV法),通过相对黏度-组成曲线、增比黏度-浓度曲线,以及值对PVC与PS f的相容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C/PS f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体系相容性随PVC/PS f共混比的增大而增加;溶液浓度和温度对PVC/PS f体系... 首次采用稀溶液黏度法(DSV法),通过相对黏度-组成曲线、增比黏度-浓度曲线,以及值对PVC与PS f的相容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C/PS f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体系相容性随PVC/PS f共混比的增大而增加;溶液浓度和温度对PVC/PS f体系的相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黏度 聚氯乙烯/聚砜 相容性 合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共混法制备TiO_2/PBO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6
7
作者 谢众 庄启昕 +3 位作者 毛晓阳 刘小云 钱军 韩哲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2-647,共6页
以甲基磺酸(MSA)作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二氧化钛/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TiO2/PB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纳米TiO2/MSA悬浮液分散性的影响;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 以甲基磺酸(MSA)作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二氧化钛/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TiO2/PB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纳米TiO2/MSA悬浮液分散性的影响;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吸收光谱(UV)方法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为250 W和超声时间为15 min时,纳米粒子在MSA中的分散性最佳;在红外图谱中,当TiO2的质量分数达到5%时,TiO2/PBO纳米复合材料与纯PBO的红外光谱无明显差别,说明纳米TiO2和PBO基体是通过物理作用连接起来的;与纯PBO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耐热性能,表现为热分解温度从PBO的689℃依次增高到690℃(1%TiO2)、694℃(5%TiO2)和698℃(10%TiO2)。由于纳米TiO2优异的紫外屏蔽性能,复合材料的吸光度在200~400 nm波段显著增大,因此,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分散 溶液 紫外线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丙烯/碱式硫酸镁晶须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吕智慧 王丹 +4 位作者 赵云天 马小宏 兰生杰 朱东海 党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2,57,共6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将碱式硫酸镁晶须(MOSw)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经过降温沉淀、抽滤洗涤及真空干燥等过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含量的聚丙烯/碱式硫酸镁晶须(PP/MOSw)复合材料。通过水平燃烧试验、锥形量热等测试手段考察了PP/MOSw复合材料的... 采用溶液共混法将碱式硫酸镁晶须(MOSw)与聚丙烯(PP)进行共混,经过降温沉淀、抽滤洗涤及真空干燥等过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含量的聚丙烯/碱式硫酸镁晶须(PP/MOSw)复合材料。通过水平燃烧试验、锥形量热等测试手段考察了PP/MOSw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MOSw的加入对PP树脂有良好的阻燃效果。随着MOSw添加量的增大,其阻燃效果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添加量为10%时阻燃效果最好。此外,通过热重、残炭照片分析以及Raman光谱等手段研究了MOSw阻燃PP基体的机理,结果表明,MOSw的加入不仅提高了PP的热稳定性,同时使燃烧残炭层更加完整,从而表现出更好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碱式硫酸镁晶须 聚丙烯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共混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党力 李宛琴 +3 位作者 吕智慧 胡杰林 次旺拉姆 刘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35-3139,共5页
以二甲苯作为溶剂、聚丙烯(PP)作为基体、月桂改性的碱式硫酸镁晶须(MOSw)作为填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碱式硫酸镁晶须/聚丙烯(PP/MOSw)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MOSw添加量小于5%(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 以二甲苯作为溶剂、聚丙烯(PP)作为基体、月桂改性的碱式硫酸镁晶须(MOSw)作为填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碱式硫酸镁晶须/聚丙烯(PP/MOSw)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MOSw添加量小于5%(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及冲击强度均有明显提升。随着MOSw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大,PP/MOSw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反而下降,但仍然优于相同添加量的熔融共混法样品。断面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当MOSw添加量小于5%时,其分散较为均匀;当MOSw添加量较大时,其在基体中易发生团聚,且团聚体与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差。此外,还采用Turcsányi方程定量计算了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结果同样表明:当MOSw添加量小于5%时,晶须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较强;随着MOSw添加量的增大,晶须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碱式硫酸镁晶须 聚丙烯 界面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溶液粘度法研究聚合物之间混溶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平平 杨海洋 +1 位作者 王世强 曾一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36-442,共7页
介绍了几种粘度法判据,并对溶液中高分子-高分子。
关键词 溶液 粘度 溶性 高聚物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H/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溶液共混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跃军 刘亦武 魏珊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84-88,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Si O2,并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进行原位改性,以N,N-二甲基甲酰铵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EVOH/纳米Si O2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薄膜。对纳米Si O2和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纳米Si O2...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Si O2,并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进行原位改性,以N,N-二甲基甲酰铵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EVOH/纳米Si O2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薄膜。对纳米Si O2和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纳米Si O2为球形,粒径约20nm,原位改性效果良好。溶液共混法制备EVOH/纳米Si O2复合材料,纳米Si O2在EVOH中的分散性较好,EVOH/纳米Si O2(5%(质量分数)Si O2,KH550改性)复合材料相较于纯EVOH,拉伸强度提高96.3%,透湿、透气系数分别下降35.9%、51.1%,透光率达到75.6%,雾度为1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H 纳米SIO2 溶液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淀粉共混膜及其阻水性能 被引量:25
12
作者 唐汝培 杜予民 樊李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1-184,共4页
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地制备出魔芋葡甘聚糖 /羧甲基淀粉共混膜 ,并用 IR、XRD、SEM、力学性能和水蒸汽透过率测试研究了其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 ,共混膜中魔芋葡甘聚糖和羧甲基淀粉存在强烈的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 ;共混膜的... 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地制备出魔芋葡甘聚糖 /羧甲基淀粉共混膜 ,并用 IR、XRD、SEM、力学性能和水蒸汽透过率测试研究了其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 ,共混膜中魔芋葡甘聚糖和羧甲基淀粉存在强烈的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 ;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及阻水性能随羧甲基淀粉的加入而显著提高。当羧甲基淀粉的含量为 2 0 %时 ,共混膜的拉伸强度达最大值为 67.1MPa,比纯魔芋葡甘聚糖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191.7% ;共混膜的阻水性能也最佳 ,其水蒸汽透过率为 86.4 mg/ cm2 .d,比纯魔芋葡甘聚糖膜的水蒸汽透过率下降了 2 6.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羧甲基淀粉 阻水性能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与壳聚糖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若冰 游华燕 +1 位作者 徐雄立 郦华兴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1年第2期16-18,共3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VA与壳聚糖共混膜,用红外光谱对共混膜进行了表征,并对膜的吸水率、透光率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混膜中PVA分子链与壳聚糖分子链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壳聚糖的引入有利于改善PVA的透光性和降低其吸水率。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壳聚糖 制备 性能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VDF/PMMA共混膜的研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晶晶 王军 罗文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6,共6页
采用剪切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稀溶液黏度法对各共混配比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对相容性较好的PVC/PVDF/PMMA共混体系由相... 采用剪切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稀溶液黏度法对各共混配比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对相容性较好的PVC/PVDF/PMMA共混体系由相转化法制备共混膜,并用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对共混膜的水通量、拉伸强度、伸长倍数和接触角进行测量,发现共混改性后,共混膜的水通量、韧性及亲水性较PVC膜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对不同组成共混膜的透水率和拉伸强度的比较,发现配比为6∶1∶3的共混膜水通量和拉伸强度都较好,因此该体系的最佳配比为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 溶液黏度 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膜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共混相容性及凝胶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思君 王庆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5-468,共4页
采用混合热焓法和稀溶液粘度法预测了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体系相容性,并观察了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共混制膜液的凝胶值与共混比的关系。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为部分相容体系,其相容性与组成有关。共混制膜液的凝胶值受共混组成的影响,并... 采用混合热焓法和稀溶液粘度法预测了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体系相容性,并观察了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共混制膜液的凝胶值与共混比的关系。聚醚砜/酚酞基聚醚砜为部分相容体系,其相容性与组成有关。共混制膜液的凝胶值受共混组成的影响,并非纯组分制膜液凝胶值的线性加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酚酞基聚醚砜 相容性 溶液粘度 凝胶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在聚合物熔体中分散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绍彦 余木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90-292,共3页
由于纳米粒子的易团聚性及其与聚合物熔体间较差的亲和性,熔融共混法一般难以使其获得单粒子的分散状态。对反应型溶剂法,母料法、超声波法等可以有效地克服纳米粒子在熔体中团聚的辅助熔体分散方法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分散 聚合物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镁离子掺杂铌酸钛负极材料及锂电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晓艳 张润涛 +3 位作者 林珑 王宗花 尤里·赛门索夫 史玉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9,共4页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对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铌酸钛(TiNb_(2)O_(7))负极材料不但在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还有着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1.6 V左右的工作电压,...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对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铌酸钛(TiNb_(2)O_(7))负极材料不但在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还有着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1.6 V左右的工作电压,避免了SEI膜的形成,从而保障了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电池容量和循环性能。但是铌酸钛负极材料有着导电性差的缺陷,需要有效改善其导电性。本工作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将金属离子原位体相掺杂来解决这个问题,使用钛酸四丁酯(TBOT)和氯化铌(NbCl_(5))作为铌酸钛前驱体,可溶性镁盐作为镁离子前驱体,结合简单的一步共沉淀法合成铌酸钛(TiNb_(2)O_(7)),并通过控制镁金属离子浓度来调节铌酸钛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铌酸钛 溶液 体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18
作者 李俊 吴晗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1-615,共5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石墨烯的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通过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导电性能和热失重等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均逐渐升高,当石墨烯含量为4wt...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石墨烯的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通过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导电性能和热失重等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均逐渐升高,当石墨烯含量为4wt%时,拉伸强度和硬度分别达到最大值25.8 MPa和49.2°,导电性能分析发现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在石墨烯含量为6wt%时电导率达到了最大值,SEM分析发现纯聚氯乙烯的断面和基体中存在着缺口较多,当引入石墨烯后断口处慢慢细化并出现了片层结构,聚氯乙烯分子有效附着在表面,热分析发现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在500℃下炭残留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石墨烯含量6wt%时的炭残留达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氯乙烯 溶液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PVA复合膜的制备及白腐真菌降解特性的探究
19
作者 吕翔 热孜亚·尼亚孜 +2 位作者 刘一晓 吴雨峰 张雯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252-258,共7页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日益受到关注。采用脱碱木质素、白木质素和聚乙烯醇,通过溶液共混法成功构建了木质素/聚乙烯醇复合膜。木质素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等优点。聚乙烯醇则...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日益受到关注。采用脱碱木质素、白木质素和聚乙烯醇,通过溶液共混法成功构建了木质素/聚乙烯醇复合膜。木质素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等优点。聚乙烯醇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机械性能。将两者复合,有望获得性能优异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对木质素/PVA复合膜进行了白腐菌降解实验,以分析薄膜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在白腐菌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有效的降解。通过对降解过程的监测和分析,探讨了木质素含量对白腐菌降解木质素/PVA复合膜降解的影响。为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木质素基复合膜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聚乙烯醇复合膜 溶液 白腐真菌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善纤维复合防砂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齐宁 吴凯凯 +2 位作者 马磊 刘帅 于泽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了提高纤维复合防砂体的力学性能,采用在树脂涂覆砂中加入纳米SiO_2的方法对纤维复合体进行改性,通过超声波分散溶液共混法将纳米SiO_2(树脂质量分数的3%)均匀分散到水溶性酚醛树脂中,制备出纳米SiO_2改性树脂涂覆砂体,并加入纤维制... 为了提高纤维复合防砂体的力学性能,采用在树脂涂覆砂中加入纳米SiO_2的方法对纤维复合体进行改性,通过超声波分散溶液共混法将纳米SiO_2(树脂质量分数的3%)均匀分散到水溶性酚醛树脂中,制备出纳米SiO_2改性树脂涂覆砂体,并加入纤维制备出纤维复合体。研究了不同防砂体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_2可以提高酚醛树脂涂覆防砂体的力学性能,几乎不影响纤维复合防砂体的渗透率,能使纤维复合体的强度提高;纤维可使树脂涂覆防砂体的渗透率提高1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 O2 纤维复合体 树脂涂覆砂 超声波分散溶液共混法 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