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显微镜散斑照相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战伟 吴宁宁 +1 位作者 谢惠民 戴福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人工亚微米/纳米散斑制作技术.采用超声波分散亚微米/纳米颗粒,然后利用范德华力、静电力和毛细力将其吸附在试件表面.在特定分辨率的扫描电镜下,物体表面的亚微米/纳米颗粒可以看作是亚微米/纳米散斑.此外,发展了一种...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人工亚微米/纳米散斑制作技术.采用超声波分散亚微米/纳米颗粒,然后利用范德华力、静电力和毛细力将其吸附在试件表面.在特定分辨率的扫描电镜下,物体表面的亚微米/纳米颗粒可以看作是亚微米/纳米散斑.此外,发展了一种测量面内亚微米/纳米级变形的电子显微镜散斑照相技术.详细介绍了人工制作亚微米/纳米散斑和电子显微镜散斑照相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力学 电子显微镜散斑照相技术 亚微米/纳米散斑 超声波分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聚乳酸/骨粉杂化材料的制备与降解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华林 戴静 +1 位作者 翟林峰 左金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7-170,共4页
以聚乳酸(PLA)和骨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分散技术,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LA/骨粉杂化材料。通过FT-IR,DSC,SEM等测试手段对相关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骨粉在PLA基质中分散均匀,与PLA基质间以氢键结合,相容性良好。与PLA相比,PLA/骨粉的... 以聚乳酸(PLA)和骨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分散技术,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LA/骨粉杂化材料。通过FT-IR,DSC,SEM等测试手段对相关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骨粉在PLA基质中分散均匀,与PLA基质间以氢键结合,相容性良好。与PLA相比,PLA/骨粉的耐温性能明显提高。杂化材料在37℃的生理盐水中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PLA/骨粉杂化材料降解12周后,呈三维立体支架结构,利于血管及骨细胞黏附长入。此外,由于骨粉的引入,使PLA降解的酸性产物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中和,可以减小因PLA酸性过高引发的炎症反应,便于细胞增殖和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骨粉杂化材料 超声波分散技术 溶液共混 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的可调发光
3
作者 陈兰莉 刘斌 石明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2-567,共6页
采用超声波分散技术,选用氧化锌纳米晶体和液晶(N-(4-methoxybenzylidene)-4-ethoxybenzenamine),制成液晶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的液晶-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光致发... 采用超声波分散技术,选用氧化锌纳米晶体和液晶(N-(4-methoxybenzylidene)-4-ethoxybenzenamine),制成液晶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的液晶-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液晶MB2BA在氧化锌纳米晶体的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80%时,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的PL光谱峰值最终移到了418 nm的蓝光区域。随着氧化锌纳米晶体中液晶分子的增加,氧化锌纳米晶体的表面缺陷减少、其深层发光明显削弱,氧化锌纳米晶体的光致发光可以由最初的黄绿色转变为蓝色。因此,可以在氧化锌纳米晶体中通过添加适量的液晶MB2BA来实现蓝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超声波分散技术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