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换波的识别和应用——超声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戴飒 赵鸿儒 蒋宏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31-447,496,共18页
采用有机玻璃板(1000×200×10,单位 mm)和铝板(1000×25×10,单位mm)两种固体材料,分别在空气及水中构成单层和多层二维层状介质构造模型,然后通过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这种层状介质模型中转换波的运动... 采用有机玻璃板(1000×200×10,单位 mm)和铝板(1000×25×10,单位mm)两种固体材料,分别在空气及水中构成单层和多层二维层状介质构造模型,然后通过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这种层状介质模型中转换波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PS 波在波形记录上有明显的同相轴显示,并呈双曲线形状;②振幅特征表现为 A_S>A_(PS)>A_P>A_(PP);③频率特征表现为,f_(PP)>f_(PS),而且在不同介质层中有 f_水>f_铝>f_(有机玻璃);④在不同观测距离上,相同震相的主频对应的相位角变化不大。依据这些特征,再利用相关和叠加分析方法就可以识别出转换波,求得较正确的到时,从而为构造反演及预测介质的 Q 值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超声模型试验 震相识别方法 Q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金梅 史欣辉 +4 位作者 康燕飞 曹春莉 刘文 成静 李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3,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1组...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1组(iPTH<300 pg/ml)、2组(iPTH 300~800 pg/ml)和3组(iPTH≥800 pg/ml),患者均行甲状旁腺灰阶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检查。比较3组两种检查的参数特点,联合相关临床指标,建立临床-超声参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该模型与iPTH的相关性,探索iPT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此模型评估SHPT的价值。结果3组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血肌酐、校正血清钙磷乘积、病灶大小、数目、回声、剪切波速度最大值、中央区剪切波速度值、剪切波速度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χ^(2)/H=6.396~53.52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β=0.514、0.422、0.226、-0.368,P均<0.005);模型以iPTH 300 pg/ml、800 pg/ml诊断SHPT及预测其手术治疗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67、95.00%、100.00%、97.73%和0.824、77.42%、71.43%、90.00%。结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对准确评估SHPT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激素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信号拉盖尔模型及在渡越时间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慎 杨俊 +2 位作者 乔纯捷 马超 王跃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7-802,共6页
超声信号建模是利用脉冲信号进行渡越时间(ToF)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经验模型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拉盖尔(Laguerre)函数的超声信号建模方法。首先分析Laguerre函数的时域和拉氏域特征,然后将超声信号建模与确定Laguerre谱归属... 超声信号建模是利用脉冲信号进行渡越时间(ToF)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经验模型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拉盖尔(Laguerre)函数的超声信号建模方法。首先分析Laguerre函数的时域和拉氏域特征,然后将超声信号建模与确定Laguerre谱归属为同一问题。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和拉格朗日插值,从理论上证明双指数模型和混合指数模型是Laguerre模型特殊形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此结论。对实测数据分析表明,Laguerre模型拟合误差小于0.1%,ToF测量结果相对偏差小于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信号模型 渡越时间 拉盖尔函数 双指数模型 混合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进忠 郭铁栓 +1 位作者 唐文榜 赵鸿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66-274,共9页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是地球物理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研究实践,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超声地震模型试验在方法理论、研究实践和工程应用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是地球物理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研究实践,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超声地震模型试验在方法理论、研究实践和工程应用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 方法理论 研究实践 工程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钛合金超声检测信号模型及模极大值小波去噪算法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铮 卢超 +2 位作者 邬冠华 吴伟 王伏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71,共5页
针对舰船用钛合金超声检测信号中普遍存在的材料散射噪声过大的现象,结合钛合金超声检测信号与散射噪声信号的产生特点,构造了一组信号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的一种改进的模极大值去噪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分解中的低频系数来确定... 针对舰船用钛合金超声检测信号中普遍存在的材料散射噪声过大的现象,结合钛合金超声检测信号与散射噪声信号的产生特点,构造了一组信号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的一种改进的模极大值去噪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分解中的低频系数来确定信号位置,在高频各尺度系数的对应位置寻找相应的频率信息,以达到提取信号去除噪声的目的。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基本反映超声检测信号的特点,而且此算法对TA2钛合金超声检测信号去噪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钛合金 超声检测模型 小波分析 模极大值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概率的超声波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利枚 石彪 周鲜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0,93,共4页
超声波检测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且其测量精度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在超声波硬件电路基础上,重点对声纳的测量特性及其信息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声波传感器模型。该模型在均匀分布超声波模型的... 超声波检测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且其测量精度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在超声波硬件电路基础上,重点对声纳的测量特性及其信息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声波传感器模型。该模型在均匀分布超声波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概率方法能准确描述声纳扇形范围之内的障碍物位置,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传感器 不确定信息 超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超声波测距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彪 刘利枚 周鲜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67,共3页
在分析超声波传感器的测量特性和信息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声波传感器模型,该模型利用D-S证据理论来计算超声波传感器扇形范围之内的栅格信息的可信度,能准确描述出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范围之内的障碍物位置。通过仿真验证了... 在分析超声波传感器的测量特性和信息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声波传感器模型,该模型利用D-S证据理论来计算超声波传感器扇形范围之内的栅格信息的可信度,能准确描述出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范围之内的障碍物位置。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传感器 D-S证据理论 超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VTI煤层介质超声波传播模型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力 唐汝琪 魏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87-2994,共8页
煤岩界面自动识别是深部煤层无人采掘装备自主控制中的关键技术。利用煤和岩声阻抗的差异性,采用超声波检测煤层厚度达到识别煤岩界面的目的。以Kelvin-Voigt黏弹性模型及各向异性理论为基础,推导适用于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 煤岩界面自动识别是深部煤层无人采掘装备自主控制中的关键技术。利用煤和岩声阻抗的差异性,采用超声波检测煤层厚度达到识别煤岩界面的目的。以Kelvin-Voigt黏弹性模型及各向异性理论为基础,推导适用于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黏弹性煤层介质的二维一阶速度-应力波动方程,建立黏弹性VTI煤层介质数学模型,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模拟超声波场在煤层中的传播,并通过实验验证所建立的黏弹性VTI煤层介质模型和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黏弹性VTI介质数学模型和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适用于数值模拟超声波在煤层中的传播,为超声波煤层厚度检测和煤岩界面识别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 各向异性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 超声波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砼损伤的超声成像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明阶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年第B11期86-90,共5页
作为受载砼结构损伤诊断与断裂预测研究的前期基础工作 ,在研究砼材料中的超声波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砼损伤的超声波层析成像正、反演模型 ,通过理论模型试算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可用于实际的砼结构的损伤诊断中 .
关键词 超声 层析成像 超声波传播理论 超声成像模型 结构混凝土 损伤诊断 断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甲状腺结节超声报告系统诊断效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季沁 陈国芳 +9 位作者 褚晓秋 周一帆 陈茉 丁文波 胡欣 相萍萍 武心萍 王建华 徐书杭 刘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8-413,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并验证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推荐的超声模型(ATA超声模型)、韩国甲状腺放射学会和美国放射学会分别提出的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K-TIRADS、ACR-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2...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并验证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推荐的超声模型(ATA超声模型)、韩国甲状腺放射学会和美国放射学会分别提出的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K-TIRADS、ACR-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0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住院完成手术治疗的76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 065个结节,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结节的超声特征,分别按照3种超声诊断模型分级。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并根据约登指数选取最佳诊断切点,比较它们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 065个结节中良性388个(36.43%),恶性677个(63.57%)。存在实性、极低回声或低回声、不规则边缘、微钙化和纵横比>1等超声特征的结节恶性率较高。ATA超声模型由低度可疑到高度可疑的恶性率分别为2.99%、23.53%、69.23%和93.37%,K-TIRADS 3级到5级的恶性率分别为13.33%、48.64%、95.91%,ACR-TIRADS 2级到5级的恶性率分别为3.36%、13.22%、56.09%、91.16%,各超声模型中各类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ATA超声模型中有18.4%的结节无法归入任何一个分类,恶性率达到44.90%。ACR-TIRADS的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高于K-TIRADS和ATA超声模型。结论:3种超声报告系统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部分结节无法被ATA超声模型分类,TIRADS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模型 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壳体内部缺陷的精确超声定量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岳 戴万林 +2 位作者 李雄兵 倪培君 乔日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66-2671,共6页
利用基尔霍夫近似法建立镁合金壳体内部缺陷的超声测量模型,并利用该测量模型对缺陷回波幅值进行数值计算,获得缺陷波/底波幅值比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幅值比曲线的缺陷检测理论模型,并对缺陷进行定量检测分析。采用搭建的超声检... 利用基尔霍夫近似法建立镁合金壳体内部缺陷的超声测量模型,并利用该测量模型对缺陷回波幅值进行数值计算,获得缺陷波/底波幅值比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幅值比曲线的缺陷检测理论模型,并对缺陷进行定量检测分析。采用搭建的超声检测实验系统,对含有人工缺陷的镁合金壳体进行缺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距离增益尺寸曲线定量方法,本实验方法在缺陷定量检测精度和有效检测深度范围上均有较大提高,从而为提升镁合金壳体内部缺陷的定量检测水平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壳体 缺陷定量 超声测量模型 距离增益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超声回波参数估计 被引量:12
12
作者 武良丹 张小凤 贺西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3-317,共5页
本文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来改进超声回波模拟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需计算梯度,与初始选择值无关,并可在较大范围内搜索。从而避免了应用高斯-牛顿迭代法模拟超声回波的缺陷,即解决了选择的初始值只有在真实值附近才能迭代出最优解... 本文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来改进超声回波模拟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需计算梯度,与初始选择值无关,并可在较大范围内搜索。从而避免了应用高斯-牛顿迭代法模拟超声回波的缺陷,即解决了选择的初始值只有在真实值附近才能迭代出最优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回波模型 模拟退火算法 高斯-牛顿法 超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回波参数的蚁群算法估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方 张小凤 张光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40,共6页
将用于连续函数优化的蚁群算法应用于超声回波参数估计.根据高斯回波模型,给出了用于超声回波估计的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参数估计步骤.通过数值仿真,对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超声回波参数中的到达时间和中心频率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该方法... 将用于连续函数优化的蚁群算法应用于超声回波参数估计.根据高斯回波模型,给出了用于超声回波估计的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参数估计步骤.通过数值仿真,对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超声回波参数中的到达时间和中心频率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依赖于初始值的选取,可在较大范围内搜索,得到全局最优解,避免了高斯-牛顿迭代法模拟超声回波的缺陷,即解决了选择的初始值只有在真实值附近才能迭代出最优解的问题.通过与高斯-牛顿迭代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比较,证明了蚁群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回波参数估计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回波模型 蚁群算法 高斯-牛顿法 超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回波参数的高斯与牛顿迭代法计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良丹 贺西平 张小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8,共3页
应用超声回波模型,对检测目标的超声回波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应用高斯与牛顿法迭代出估计参数.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少的迭代次数计算出向量参数,但对模型中到达时间初值设定较为敏感,这可用常规方法(互相关或小波变换、遗传算法等)... 应用超声回波模型,对检测目标的超声回波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应用高斯与牛顿法迭代出估计参数.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少的迭代次数计算出向量参数,但对模型中到达时间初值设定较为敏感,这可用常规方法(互相关或小波变换、遗传算法等)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回波模型 高斯与牛顿迭代法 超声检测 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型超声电机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辞勇 张帆 杜劲超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53,共8页
在行波型超声波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其稳定性。首先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对超声电机驱动区间和制动区间的3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数学模型基础上完成了超声电机的模型仿真、讨论和仿真验证;其次,在超声电机稳定性的分析... 在行波型超声波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其稳定性。首先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对超声电机驱动区间和制动区间的3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数学模型基础上完成了超声电机的模型仿真、讨论和仿真验证;其次,在超声电机稳定性的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对驱动制动区间关系曲线和转速转矩关系曲线的分析得出了速度、转矩和预压力3者之间的关系,并做了超声电机运行稳定性的仿真讨论。研究表明:超声电机在满足李雅普诺夫平衡条件时,驱动区间的最大极限值是定子与接触层的边界接触点,即x1=x0。对速度、转矩和预压力3者之间关系展开分析,为超声电机设计和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数学模型 李雅普诺夫速度平衡方程 超声电机区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未知狭窄环境导航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国良 孙增圻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2,共3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狭窄环境中的导航问题,利用证据理论中的矛盾因子,给出了一个自适应超声波传感器模型。利用该模型,结合D 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以及证据格方法,实现了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狭窄环境中的导航,并有效地减少了由于超声波传感...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狭窄环境中的导航问题,利用证据理论中的矛盾因子,给出了一个自适应超声波传感器模型。利用该模型,结合D 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以及证据格方法,实现了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狭窄环境中的导航,并有效地减少了由于超声波传感器镜面反射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狭窄环境导航 信息融合 自适应超声波传感器模型 移动机器人 距离信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超声检测信号降噪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大为 王召巴 +2 位作者 李鹏 陈友兴 李海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为解决超声检测信号的降噪问题,该文基于变分模态分解能将信号分解为一系列窄带模式,而高斯噪声则被分解为整个频带内若干个宽带模式,提出一种超声检测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通过变分模态分解,计算各模态带宽和中心频率,选择信号模态,根... 为解决超声检测信号的降噪问题,该文基于变分模态分解能将信号分解为一系列窄带模式,而高斯噪声则被分解为整个频带内若干个宽带模式,提出一种超声检测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通过变分模态分解,计算各模态带宽和中心频率,选择信号模态,根据信号模态重构无噪信号4步实现对超声检测信号的降噪;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文方法可以将含噪超声信号分解为信号模态和噪声模态,去除噪声模态后可显著提升信噪比;对信噪比为10 dB的含噪信号经该文方法处理后得到的重构信号和原始无噪信号的均方误差为0.0007,波形相似系数为0.9940,重构信噪比为19.2374 dB。此外,为提高超声信号仿真模型和实际测量到的超声信号的匹配度,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超声信号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和实测超声信号更接近,其均方误差为0.0083,波形相似度为0.9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超声信号降噪 变分模态分解 超声信号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face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model of atomic diffusion during Al-Au ultrasonic bonding
18
作者 ZHANG Wei-xi LUO Jiao +2 位作者 CHEN Xiao-hong WANG Bo-zhe YUAN H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806-819,共14页
Effects of ultrasonic bonding parameters on atomic diffusion, microstructure at the Al-Au interface, and shear strength of Al-Au ultrasonic bond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ombining experiments and finite element (FE... Effects of ultrasonic bonding parameters on atomic diffusion, microstructure at the Al-Au interface, and shear strength of Al-Au ultrasonic bond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ombining experiments and finite element (FE) simulation. The quantitative model of atomic diffus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ultrasonic bonding parameters, time and distance, i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atomic diffusion of the Al-Au interface.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 fraction of Al atom is 7.35%, indicating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is model. During the process of ultrasonic bonding, Au8Al3 is the mai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at the Al-Au interface. With larger bonding forces, higher ultrasonic powers and longer bonding time,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remove the oxide particles from the Al-Au interface, which hinders the atomic diffusion. Therefore, the complicated stress state and the existence of oxide particles both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holes. The shear strength of Al-Au ultrasonic bonding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bonding force, ultrasonic power and bonding time. However,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ce of holes at especial parameters, the optimal ultrasonic bonding parameter is confirmed to be a bonding force of 23 gf, ultrasonic power of 75 mW and bonding time of 2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u ultrasonic bonding model of atomic diffusion Au_(8)Al_(3) shear strength ultrasonic 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因数与弹丸形变对超声喷丸纯铜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陶欣荣 王成 +3 位作者 钟瑶 周彬 黄海泉 苏奇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73-1582,共10页
在已有的超声喷丸有限元模型中,绝大多数都忽略了弹丸的弹性、塑性变形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同时,关于弹丸表面与受喷材料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对超声喷丸数值预测结果的影响规律,目前也鲜有报道。为此,以纯铜试样为研究对象,结合超声... 在已有的超声喷丸有限元模型中,绝大多数都忽略了弹丸的弹性、塑性变形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同时,关于弹丸表面与受喷材料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对超声喷丸数值预测结果的影响规律,目前也鲜有报道。为此,以纯铜试样为研究对象,结合超声喷丸实验和数值模拟过程,研究了摩擦因数与弹丸形变对超声喷丸纯铜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ABAQUS平台建立了单丸粒超声喷丸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设计了单丸粒超声喷丸实验,依据实验条件分析了喷丸距离对速度的影响,将实验工况输入仿真模型,并分别从弹丸速度、凹坑形貌两方面比较了实验与仿真结果;最后,分别采用刚性丸、弹性丸、弹塑性丸,在摩擦因数为0.1、0.2、0.3、0.4、0.5的工况下,对纯铜试样进行了超声喷丸数值模拟,对受喷表面的形貌、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弹丸与纯铜表面之间的摩擦因数大于0.2时,摩擦因数对超声喷丸纯铜形成的凹坑形貌和残余应力的影响不再显著;超声喷丸纯铜形成的凹坑尺寸、残余压应力深度、最大压应力和表面残余拉应力随弹丸与纯铜之间接触刚度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结果对超声喷丸的数值建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喷丸有限元模型 残余应力 表面形貌 弹丸速度 凹坑形貌 数值模拟 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波震相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鸿儒 孙进忠 唐文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4-63,共10页
全波震相分析法是以弹性波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数字技术为手段,对地震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它既包括对单一分量震波观测记录中的各种震相的识别、确认和分析,又包括对多分量震波记录的合成、分析和图示.全波震相分析法涉... 全波震相分析法是以弹性波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数字技术为手段,对地震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它既包括对单一分量震波观测记录中的各种震相的识别、确认和分析,又包括对多分量震波记录的合成、分析和图示.全波震相分析法涉及震源、射线路径、初动、走时、振幅、波形、时域和空域的瞬态谱、质点振动矢量等诸多方面,因而能更全面地揭示地震波场与地下介质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实例展示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全波震相分析的应用情况.全波震相分析法为实现多种波型的联合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 震相 超声模型 地球物理学 震源 走时分析 波谱 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