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入射方向调控下金属涂层结构应力反演方法
1
作者 柯庆镝 钱智敏 +1 位作者 蒋守志 李路宝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针对增材制造过程中经常出现涂层结构内应力场检测问题,提出超声入射方向调控下金属涂层结构应力反演方法。基于声弹性理论,通过分析涂层结构内超声纵波各向异性传播过程,阐述不同应力场下超声信号特征的演化规律。构建超声信号特征与... 针对增材制造过程中经常出现涂层结构内应力场检测问题,提出超声入射方向调控下金属涂层结构应力反演方法。基于声弹性理论,通过分析涂层结构内超声纵波各向异性传播过程,阐述不同应力场下超声信号特征的演化规律。构建超声信号特征与应力场状态参量关联关系的函数表达,量化分析应力场对不同入射方向下超声传播过程的影响程度,建立涂层结构应力反演模型,根据应力反演模型计算得到复杂应力场中应力状态参量。采用等离子喷焊增材制造工艺制备涂层结构(C45E4-Ni60)试件,进行拉/压应力加载环境下的超声信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三次调控超声入射角度,根据应力反演方法得到的模型反演应力值与实际加载应力值的相对误差最低能到6.15%,验证了所提出应力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结构 声弹性 超声方向 增材制造 应力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方向对激光定向能沉积Inconel 718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范伟光 李燕乐 +4 位作者 牛家亭 戚小霞 潘忠涛 李剑峰 李方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4-54,共11页
目的面向激光定向能沉积表面改性及再制造发展需求,揭示超声振动方向对激光定向能沉积Inconel 718零件的影响机制,为超声辅助激光定向能沉积高质量成形提供参考。方法开展多方向超声振动辅助激光定向能沉积Inconel 718零件试验,结合原... 目的面向激光定向能沉积表面改性及再制造发展需求,揭示超声振动方向对激光定向能沉积Inconel 718零件的影响机制,为超声辅助激光定向能沉积高质量成形提供参考。方法开展多方向超声振动辅助激光定向能沉积Inconel 718零件试验,结合原位熔池监测技术,研究沉积方向、搭接方向和扫描方向超声振动对熔池流动行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不同方向超声振动显著影响了熔池的动态流动行为,其中搭接方向超声振动使熔池润湿面积提高了86.4%,并且形状更为规则,拖尾现象得到改善。微观组织细化方面,扫描方向振动效果最佳,晶体直径细化了46.9%,水平方向的晶体等轴晶转变优于沉积方向,而在沉积方向振动下,Laves相点球化和减少最为明显。相较于对照组的显微硬度210.4HV0.2,添加沉积、搭接和扫描方向超声振动后分别提高到了232.5HV0.2、230.9HV0.2和233.9HV0.2,变化趋势与晶体直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平方向超声振动影响下,特别是扫描方向的超声振动在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材料的延展性;在搭接方向上,超声振动辅助显示出较好的各向异性消除能力,获得了优异的硬度、强度和塑性匹配。结论不同方向超声振动,通过不同方向的惯性力和热流改善了熔池的动态流动性,其中搭接方向超声振动在扩大熔池润湿面积和改善熔池动态形状方面具有优异的综合能力。由于超声强度方向性传播衰减和引起不同的声压梯度,微观组织细化和Laves相的细小点球状消减分别在扫描方向和沉积方向上最为显著,这些变化引起了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相关性提升。超声振动还均衡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展性,尤其在搭接方向上,显示出较好的各向异性消除能力。可根据具体需求目标,选用相应的超声振动方向或者复合使用,以获得优异的Inconel 718零件熔池流动、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沉积 Inconel 718合金 超声振动方向 熔池流动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超声振动方向的平面磨削磨削力仿真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艳 秦琛 +2 位作者 刘建国 彭水平 李德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61-3169,3178,共10页
为得到超声振动辅助平面磨削过程中超声振动方向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不同超声振动方向的超声振动辅助平面磨削工艺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超声振动方向的改变对磨粒运动轨迹的影响,利用DEFORM-3D软件对比分析了不同超声振动方向对磨... 为得到超声振动辅助平面磨削过程中超声振动方向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不同超声振动方向的超声振动辅助平面磨削工艺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超声振动方向的改变对磨粒运动轨迹的影响,利用DEFORM-3D软件对比分析了不同超声振动方向对磨削加工过程中磨削区的应力场、磨削力的影响,使用滚动轴承钢GCr15进行了磨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倾角α(超声振动方向与机床坐标系X轴夹角)增大的过程中磨削力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同时经过试验验证,仿真试验所得法向磨削力误差为5.23%、切向磨削力平均误差为8.12%,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辅助平面磨削 超声振动方向 仿真 磨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J-1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系统对左室局部与整体收缩功能量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青 李越 +1 位作者 温朝阳 王廉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 采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局部室壁的收缩功能指标 ,观察局部室壁的收缩功能与整体收缩功能的量变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正常组及不同心功能状态的心梗组。采用福州大学无线电系研制的LEJ 1全方向M型心动图系统 ,对胸骨... 目的 采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局部室壁的收缩功能指标 ,观察局部室壁的收缩功能与整体收缩功能的量变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正常组及不同心功能状态的心梗组。采用福州大学无线电系研制的LEJ 1全方向M型心动图系统 ,对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二维图像进行采集和定标 ,用手动分析法对左心室前、侧、后、下、前间隔和后间隔 16个室壁节段的运动曲线测量收缩幅度 (R) ,收缩末厚度 (Ts) ,舒张末厚度 (Td) ,每个测值取连续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并计算室壁增厚率 (ΔT % )。结果 心梗各组受累节段的局部收缩幅度R和室壁增厚率ΔT %的平均测值均较正常组小 ;而且各组所有节段R和ΔT %的平均测值与整体收缩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以ΔT %的结果来看Ⅰ组受累面积平均约 10 .63 % ( 1.7段 ) ,Ⅱ组约 14 .3 8% ( 2 .3段 ) ,Ⅲ组约 2 6.2 5 % ( 4 .2段 ) ,Ⅳ组约5 3 .75 % ( 8.6段 ) ,说明随着局部收缩功能受累范围的扩大 ,整体收缩功能下降 ;当明显受累室壁节段达 2个 (面积约12 .5 % )以上时 ,整体收缩功能指标EF才会低于正常。结论 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受累范围和程度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减退程度存在明显正比例量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 局部收缩功能 整体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J-1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对正常人左室局部收缩舒张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青 李越 +1 位作者 温朝阳 王廉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 采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各节段室壁的收缩、舒张功能参数 ,了解正常人左心室上、中、下三个节段不同室壁的短轴方向局部运动状况 ,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正常对照。方法 国产LEJ 1全方向M型心动图系统 ,对胸骨旁左室短轴二... 目的 采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各节段室壁的收缩、舒张功能参数 ,了解正常人左心室上、中、下三个节段不同室壁的短轴方向局部运动状况 ,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正常对照。方法 国产LEJ 1全方向M型心动图系统 ,对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二维图像进行采集和定标 ,用手动分析法对左室 16个室壁节段的运动曲线进行测量 ,测量参数包括 :收缩期最大运动幅度 (R) ,收缩末期室壁厚度 (Ts) ,舒张末期室壁厚度 (Td) ,舒张三分之一时室壁厚度 (T1/3d) ,心内膜舒张早期运动速度 (Vd)与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 (Vs) ,以及心电图R波顶点到室壁舒张开始的时间间隔 (R d) ,每种测定取连续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并计算室壁增厚率 (△T % )、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与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的比值 (Vd/Vs)及舒张三分之一时室壁变薄率 (△T1/3d % ) ,以及 16节段室壁R d的最大差值R D。结果 左室各节段室壁的局部功能指标平均测值 :R为 ( 8.97± 1.5 )mm ,△T %为 ( 5 6.47± 8.2 ) % ,Vs为 ( 3 8.0 7± 9.0 )cm/s ,Vd为 ( 4 7.67± 13 .9)cm/s ,Vd/Vs为 1.2 5± 0 .17,△T1/3d %为 ( 64 .84± 6.2 7) %。总体看 ,后壁各项指标测值较大 ,而室间隔的较小 ;中、上段室壁的收缩和舒张运动较心尖段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功能 局部收缩功能 局部舒张功能 整体收缩功能 整体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T的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运动曲线的频域滤波 被引量:1
6
作者 钟可华 林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7期179-181,共3页
介绍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运动曲线频域滤波技术。全方向M型心动图是利用B超获取的心脏各结构的序列图像,沿各个方向提取的心脏某结构部位灰度点位置变化在时间轴上展开得到的运动轨迹,其边缘线即全方向M... 介绍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运动曲线频域滤波技术。全方向M型心动图是利用B超获取的心脏各结构的序列图像,沿各个方向提取的心脏某结构部位灰度点位置变化在时间轴上展开得到的运动轨迹,其边缘线即全方向M型心动图边界代表了了该灰度点的运动方程。依据其特点及要求,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频域滤波效果比较,提出了分段滤波方法,实现了消除噪声干扰及减弱阶梯效应的影响的目的,从而保证了对全方向M型心动图的动态信息进一步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分段滤波 曲线频域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井水泥环内部缺陷超声波检测仿真研究
7
作者 赵彦淇 周元华 +2 位作者 万继方 李景翠 郭登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6,共9页
固井水泥环内部的各种缺陷会导致层间窜流、井口带压等事故。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可以对固井水泥环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基于超声波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规律,采用COMSOL仿真软件模拟压电效应以及超声波在水泥环中的... 固井水泥环内部的各种缺陷会导致层间窜流、井口带压等事故。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可以对固井水泥环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基于超声波在连续介质中的传播规律,采用COMSOL仿真软件模拟压电效应以及超声波在水泥环中的传播状态和反射规律,研究水泥环缺陷反射信号的相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选择1.0 MHz 5周期Hanning窗调制的超声正弦波作为激励信号,超声探头可以在50μs内接收到水泥环缺陷的反射信号;不同类型的缺陷中,矩形缺陷的检测效果最佳;当缺陷主方向与超声波入射方向垂直时,检测效果最佳。研究结果验证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固井水泥环内部缺陷的类型和位置,同时调整超声波入射角度有助于提升检测效果,可为超声波在水泥环内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水泥环缺陷 无损检测 超声 缺陷类型 超声波入射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modeling approach of axial ultrasonic vibration grinding force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玉辉 周群 +1 位作者 周剑杰 郎献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62-569,共8页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axial ultrasonic vibration grinding force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cutting deforming force deduced from the assumptions of thickness of the undeformed debris under Rayl...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axial ultrasonic vibration grinding force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cutting deforming force deduced from the assumptions of thickness of the undeformed debris under Rayleigh distribution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frictio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relative sliding velocity of abrasive and workpiece. Then,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ultrasonic vibration grinding force model are calculated through analysis of nonlinear regression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by using MATLAB, and the law of influence of grinding depth, workpiece speed,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of the mill on the grinding force is summarized after applying the model to analyze the ultrasonic grinding force. The result of the above-mentioned law shows that the grinding force decreases as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increase, while increases as grinding depth and workpiece speed increase;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of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of the normal grinding force is 11.47% and its average relative error is 5.41%;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of the tangential grinding force is 10.14% and its average relative error is 4.29%. The result of employing regression equation to predict ultrasonic grinding force approximates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refo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ting deformation force ultrasonic vibration assisted grinding (UVAG) regression equation comprehensive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