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的实时交互式心脏磁共振成像系统优于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1
作者 王近中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1期20-20,共1页
目的 我们对新近研制的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系统进行第一期临床试验。在85名病人中用CMRI系统评价了左室功能(LV).并同目前极佳的无创伤检测法——超声心动图描记术作了比较。背景普通的CMRI系统需要心门和呼吸补偿,以便从多个心动... 目的 我们对新近研制的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系统进行第一期临床试验。在85名病人中用CMRI系统评价了左室功能(LV).并同目前极佳的无创伤检测法——超声心动图描记术作了比较。背景普通的CMRI系统需要心门和呼吸补偿,以便从多个心动周期得到的数据来合成单一影像。相反,新的CMRI系统能以16帧/秒的速度连续实时动态采样和显示任一扫描平面。方法将普通的1.5T Signa MRI扫描仪(GE,Milwaukee,wiscansin)进行改装.使之增加一个交互式工作站和一个汽车适配器。新的CMRI系统所作的临床试验.旨在检验对球形和局部左室功能的评价能力。第一组(A).31名病人,其超声心动图成像质量良好。第二组(B).31名病人,其超声心动图成像质量次之。第三组(C),29名病人,患有严重的肺疾患或先天性心脏畸形,并且其超声心动图的质量多半低下。2名独立的观察者用标准的16-节段模型和序列分析记录室壁运动和成像质量。结果 在15分钟内即可完成CMRI评价。在A组的ECHO和CMRI研究之间未见显著差别(P=NS)。在B组中,用ECHO法足以显示壁段的时间为38%,而用CMRI法则为97%(P<O.0001),在观察冠脉节段时,用ECHO法至少显示一个节段的病人有18名(60%),而用CMRI法则有30名(100%)(P<0.0001)。在C组中,用ECHO足以显示室壁运动的时间为58%(CO 0.53~0.62).而用CMRI则为99.7%(CI 0.99~1.00)。结论 新的CMRI系统在临床上时LV功能提供了可靠的评价,并弥补了超声心动图描记术的不足。同普通的CMRI相比较,新的CMRI系统可以明显降低扫描时间.减少病人不适和相关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交互式心脏磁共振成像系统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诊断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在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智利 陈莉 +2 位作者 胡杨柳 赵景 周翠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观察TEE在非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TTE初筛拟行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的患者,术前TEE检查进一步筛选患者,指导选择适当封堵器,术中TEE监测引导置入封堵器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167例... 目的观察TEE在非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TTE初筛拟行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的患者,术前TEE检查进一步筛选患者,指导选择适当封堵器,术中TEE监测引导置入封堵器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167例中,24例房间隔缺损(ASD)和121例室间隔缺损(VSD)成功完成镶嵌治疗,1例ASD和5例VSD术后即刻TEE可见一丝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1例ASD和4例VSD残余分流消失,1例VSD右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稍加快,1例VSD术前无主动脉瓣反流,术后出现轻-中度反流。3例ASD和9例VSD镶嵌治疗不顺利,转体外循环。对1例ASD和2例VSD由于缺口过小而放弃治疗。7例VSD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直接放弃镶嵌治疗,转修补术。结论在非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中,TEE能为选择适应证和封堵器提供技术支持,实时监测指导及评价手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经食管 心脏缺损 先天性 镶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静雅 王芳韵 +5 位作者 李晓峰 金兰中 张鑫 马桂琴 郑淋 卫海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8-601,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患儿术后肺静脉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66例TAPVC患儿术前,术后围手术期、中期超声心动图测量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监测肺静脉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6例TAPVC患儿术后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患儿术后肺静脉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66例TAPVC患儿术前,术后围手术期、中期超声心动图测量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监测肺静脉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6例TAPVC患儿术后围手术期、中期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增大,右心室前后径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肺静脉梗阻6例患儿应用超声心动图可观测到吻合口处或肺静脉回流处的高速血流信号。6例肺静脉梗阻患儿术后围手术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增大,右心室前后径缩小,肺动脉压力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增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心室前后径、肺动脉压力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动态监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效果,通过右心室前后径及肺动脉压力等测量值可监测术后肺静脉梗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肺静脉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慕子 李慧 +6 位作者 孟红 李维君 徐路杨 杨善日 王浩 王江涛 段福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7-493,共7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HCM患者70例(HCM组),同时选取同期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成年人5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于我院确诊的HCM患者70例(HCM组),同时选取同期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成年人50例(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两组患者传统舒张功能指标与三维左心房功能参数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心率、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CM组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最大室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峰值之比(E/e’)、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及达峰时间离散度均大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间隔侧及侧壁侧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房功能参数中,HCM组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及收缩前容积均大于对照组,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主动排空分数及总排空分数、储器期左心房长轴应变(LASr)及圆周应变、管道期及收缩期左心房长轴及圆周应变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ASr与GLS具有较强相关性(r=0.798,P<0.01)。结论:HCM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明显减低,对其左心室充盈具有重要意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对不同时期左心房功能及应变进行评估,可行性及可重复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双出口368例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樊丽姿 施怡声 +3 位作者 樊百玲 江勇 徐楠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对照手术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8.9%(327/368),误诊率5.4%(20/368),漏诊率5.7%(21/368);对于室间隔...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对照手术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8.9%(327/368),误诊率5.4%(20/368),漏诊率5.7%(21/368);对于室间隔缺损(VSD)与大动脉关系、大动脉位置关系和动脉骑跨、超声分型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70.2%、76.2%和72.5%。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的定性诊断DORV;对于病变程度复杂、病理类型相对少见的DORV,超声分型诊断水平仍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右心室双出口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右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迎春 李莉锦 +2 位作者 尹静 李真 滑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531-3534,3539,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探讨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右室功能变化。方法选取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运动员组)和健康男性青年(对照组)各30例,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心率、右房左右径(RA-D1)、右...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探讨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右室功能变化。方法选取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运动员组)和健康男性青年(对照组)各30例,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心率、右房左右径(RA-D1)、右房上下径(RA-D2)、右室基底段舒张末期左右径(RV-D1)、右室中间段舒张末期左右径(RV-D2)、右室舒张末期上下径(RV-D3)、肺动脉收缩压(PASP);应用2D-STE测量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应用RT-3DE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分析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运动员组较对照组RA-D1、RA-D2、RV-D2、PASP、RV-EDV、RV-ESV、RV-SV增高,心率、RVGLS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RV-D1、RV-D3、R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参加高强度训练的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右室收缩功能出现亚临床改变;RT-3DE及2D-STE可敏感检测这一变化,为临床评估运动员右心室功能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实时三维 斑点追踪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间隔缺损大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谢明星 王新房 +11 位作者 杨颖 王静 费洪文 黄润青 陈欧迪 王良玉 杨娅 吕清 陈立新 庄磊 卢晓芳 杨亚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间隔缺损面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获取 2 0例先天性房间隔和 /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维数据库 ,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面积的大小进行测量分析 ,部分病例的三维...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间隔缺损面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获取 2 0例先天性房间隔和 /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维数据库 ,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面积的大小进行测量分析 ,部分病例的三维测量值与二维超声测量值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实时三维成像能以多种视角观察间隔缺损的全貌并可对缺损面积进行三维测量 ,同二维超声所测直径相比 ,三维超声测量结果与手术结果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r =0 .78vsr =0 .91)。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可显示房室间隔缺损的整体形态 ,可对缺损面积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功能改变 被引量:19
8
作者 朱文晖 张晓红 肖渊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功能改变,并探索模型大鼠心功能与血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关系。方法:选用体质量200~220g的2月龄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手术组(80只):麻醉后行开胸术,打开心...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功能改变,并探索模型大鼠心功能与血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关系。方法:选用体质量200~220g的2月龄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手术组(80只):麻醉后行开胸术,打开心包,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20只):同样开胸,打开心包,但不结扎。正常组(20只):不予任何处理。术后每日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术前1天及术后第6周末测定大鼠的体质量等一般情况的变化。术前及术后第6周末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价实验大鼠的心功能改变,并取术后大鼠血清行BNP水平检测。结果:术后存活的手术组大鼠于术后第10天左右出现明显心力衰竭体征。手术组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左室内径指数(LV指数)增大,左室后壁指数(LVPW指数)及室间隔厚度指数(IVS指数)减小,左室内径缩短率(FS)及射血分数(EF)均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指数(LA指数)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BNP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EF,FS呈负相关(分别r=-0.927,r=-0.894,P<0.05);与LV指数呈正相关(r=0.409,P<0.05)。结论:结扎大鼠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能成功制备大鼠心力衰竭模型。超声心动图能很好地评价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血清B型钠尿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洲 李健 +1 位作者 任永凤 朱天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9-962,共4页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通过标准二维成像测量应变的新方法.没有角度依赖性,能够简单、快速、可重复性定量评价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斑点追踪 应变 应变率 室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脾综合征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蓉 张玉奇 +5 位作者 蔡及明 朱俊学 张志芳 陈笋 姚莉萍 吴兰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48-165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脾综合征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漏诊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本文总结了190例心脾综合征患儿肺静脉回流情况的超声检测结果,并与其心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90例心脾...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脾综合征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漏诊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本文总结了190例心脾综合征患儿肺静脉回流情况的超声检测结果,并与其心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90例心脾综合征患儿中,无脾综合征159例,其中61例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占38.3%),多脾综合征31例,其中5例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占16.1%)。66例患儿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超声诊断符合者17例(占25.7%),漏误诊49例(占74.3%);66例肺静脉回流异常患儿中,伴有明显异常回流途径者17例,超声诊断15例(占88.2%)。结论无脾综合征患儿常合并肺静脉回流异常。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诊断心脾综合征伴有明显异常回流途径的肺静脉异位引流,其他类型肺静脉回流异常检出的准确率尚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脾综合征 肺静脉回流异常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晓艳 刘晓伟 +6 位作者 张烨 薛超 谷孝艳 接连利 翁宗杰 王欣 何怡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收集12胎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FNVM)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胎FNVM,5胎累及双心室,5胎累及左心室,2胎累及右心室;累及节段以左心室心尖段为主(n=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收集12胎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FNVM)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胎FNVM,5胎累及双心室,5胎累及左心室,2胎累及右心室;累及节段以左心室心尖段为主(n=10);7胎合并心脏结构异常,5胎合并浆膜腔积液,3胎合并心律失常。对8胎进行单基因及拷贝数变异检测,其中6胎检出致病性单基因变异,1胎疑似致病单基因变异KCNH2,1胎染色体微缺失。结论 FNVM可同时累及左右心室,并易合并右心系统结构异常、心律不齐及浆膜腔积液。产前超声心动图在FNVM的诊断、预后咨询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肌致密化不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又斌 汪道文 +4 位作者 马春桃 黎春雷 杨好意 常青 潘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9期860-862,共3页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及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 (AT1)拮抗剂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2 4例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 2 4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AT1拮抗剂 (Losartan或Telmisar...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及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 (AT1)拮抗剂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2 4例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 2 4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AT1拮抗剂 (Losartan或Telmisartan)服用前和服用 12周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冷加压试验和硝酸甘油诱导的冠脉左主干内径变化。结果 冷加压试验诱导的冠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在高血压病组 (- 4.3± 8.7% )显著低于对照组(10 .5± 3.9% ,P <0 .0 0 0 1)。服用AT1拮抗剂后 ,高血压病组冷加压试验诱导的冠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 (13 .7±8.0 % )明显高于服用前 (- 4.3± 8.7% ,P <0 .0 0 0 1) ,冷加压试验诱发的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在 14例血压控制满意的患者中 (从 - 5 .7± 7.7%变为 14.1± 8.8% ,P <0 .0 0 0 1)和 10例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患者中 (从 - 2 .3±10 .0 %变为 13 .1± 7.0 % ,P =0 .0 0 2 )均得到改善。高血压病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诱导的冠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2 3.2± 14.4%比 2 7.2± 13.5 % ,P =0 .2 )。结论 本研究证明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 ,经AT1拮抗剂治疗后 ,冠脉左主干可恢复对冷加压试验的正常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冷加压试验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病例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富维强 唐力 +2 位作者 陈昕 程艳彬 任卫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分析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的类型。方法回顾分析以往病例检查中31例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所选病例均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CAG)证实。结果31例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患者中,右位主动脉弓(RAA)18例(...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分析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的类型。方法回顾分析以往病例检查中31例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所选病例均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CAG)证实。结果31例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患者中,右位主动脉弓(RAA)18例(2例伴有椎动脉自主动脉弓发出),主动脉缩窄(COA)5例,主动脉弓部曲折畸形3例,单纯头臂干(无名动脉)发出异常2例,肺动脉单发于主动脉弓2例(1例伴有头臂干发出异常),主动脉弓离断(IAA)1例,其中27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诊断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是一种有效、无创、经济的检查手段,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畸形 主动脉弓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好意 邓又斌 +3 位作者 黎春蕾 毕小军 常青 潘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2期1160-1161,共2页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 (AT1)拮抗剂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AT1拮抗剂 (Losartan)服用前和服用 12周后 ,对 2 6例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尖左心长轴...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 (AT1)拮抗剂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AT1拮抗剂 (Losartan)服用前和服用 12周后 ,对 2 6例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心尖左心长轴切面上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和E峰减速时间 ,并计算E/A比值 ;在左室长轴切面上 ,在二维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 ,并计算左室重量。结果 服用Losartan 12周后 ,E/A比值 (1.2 0± 0 .32 )明显高于服用前 (1.0 7± 0 .31,P <0 .0 0 0 1) ,E峰减速时间从 185± 32ms下降到 16 4± 2 9ms(P =0 .0 0 2 ) ;左室重量从 2 2 0± 5 3g减低为 194± 5 3g(P =0 .0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舒张功能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拮抗剂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后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雪翔 汪太平 +4 位作者 徐岩 史学功 朱红军 程自平 许邦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后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1例Ⅱ孔型房缺患者术后2d、3个月和6个月行TTE检查。应用AQ技术测量右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每搏量,射血分数,峰值充盈率和峰值排空率;同时测...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后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1例Ⅱ孔型房缺患者术后2d、3个月和6个月行TTE检查。应用AQ技术测量右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每搏量,射血分数,峰值充盈率和峰值排空率;同时测量右房面积和面积变化率;利用多普勒频谱分析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结果术后2d,除峰值排空率外右室各指标均减小,右房指标未见显著变化。3个月随访上述指标除射血分数外均进一步减小,右房面积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3个月相比,6个月时右心房室各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动脉频谱指标也提示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减弱。结论封堵后右心的形态及功能较术前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治疗 心脏导管插入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海翎 华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吲达帕胺组 (2 .5mg/d)、氢氯噻嗪组 (2 5mg/d)和未用药对照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的 ...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吲达帕胺组 (2 .5mg/d)、氢氯噻嗪组 (2 5mg/d)和未用药对照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的 4周、6个月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左室功能。结果 两药均有逆转左室肥厚的趋势。 6个月后吲达帕胺组LVM和LVMI显著降低 ,LVMI从 (97.0 2± 15 .60 ) g/m2 降至 (73 .89± 16.70 ) g/m2 ,LVM从 (162 .75± 3 6.2 3 )g降至 (112 .7± 2 8.15 ) g ,P值分别 <0 .0 1和 <0 .0 5 ,与对照组比也显著降低 ,P <0 .0 1。 6个月时的LVMI和IVST在二药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两药对舒张、收缩功能有改善趋势 ,氢氯噻嗪的作用稍强 ,但这些改变在与用药前和两药之间的比较中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可轻度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吲达帕胺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原发性高血压 氢氯噻嗪 吲达帕胺 左室结构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对肺静脉内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明生 刘伏元 +1 位作者 单凤仙 严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673-2674,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高血压对肺静脉内径有无影响。方法:将64例高血压病人按有无心房纤颤和左心房内径大小分组,使用心脏彩色超声按M型结合切面超声方法来测量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和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内径。结... 目的:探讨长期高血压对肺静脉内径有无影响。方法:将64例高血压病人按有无心房纤颤和左心房内径大小分组,使用心脏彩色超声按M型结合切面超声方法来测量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和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内径。结果:高血压伴心房纤颤组肺静脉内径比无心房纤颤组肺静脉内径大;左心房内径增大越明显者肺静脉内径也增大;两组肺静脉内径均比健康组肺静脉内径大。结论:高血压能引起肺静脉内径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静脉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卵圆孔血栓1例
18
作者 陶文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04-1104,共1页
患者女,43岁,因“反复活动后劳累、气促3年”入院。查体:体温36.4℃,心率8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6/66 mmHg。双侧胸廓对称,双下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第一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电图... 患者女,43岁,因“反复活动后劳累、气促3年”入院。查体:体温36.4℃,心率8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6/66 mmHg。双侧胸廓对称,双下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第一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电图: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T波改变,心电轴右偏。胸片显示心影增大,双肺渗出性病变。血管造影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经胸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增大,二尖瓣瓣叶增厚、交界处粘连,开放受限,舒张期瓣口最大开放面积约0.91 cm^2,心尖四腔心切面见房间隔中部10.30 mm×8.50 mm低回声,心包积液最深约11.50 mm。超声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卵圆孔血栓形成。行开胸二尖瓣置换术,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左心耳无血栓,房间隔卵圆孔处见13.10 mm×6.70 mm低回声。术中切开房间隔,房间隔左心房面卵圆孔处15.10 mm×5.80 mm血栓,完整清除血栓。术后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房间隔卵圆孔血栓形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2周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 未闭 血栓形成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的二维应变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熊莉 邓又斌 +4 位作者 申屠伟慧 余芬 张芸 黄润青 张清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90-993,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探讨其诊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室壁的二维应变,探讨其诊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图像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高帧频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各个节段的二维应变值。结果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共177个,其中158个节段通过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获得二维应变值。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纵向应变值与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部水平)的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与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角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价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提供无创性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二维应变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潜水员水肺潜水后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改变 被引量:8
20
作者 钱胜利 杨莉 +2 位作者 刘畅 李延 梅枭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潜水员水肺潜水后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改变。方法对60名健康潜水员于潜水前及潜水(佩戴自携式水下呼吸器恒温潜水,深度11m,时间60min)后即刻、1天、3天测量心率(HR)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潜水员水肺潜水后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改变。方法对60名健康潜水员于潜水前及潜水(佩戴自携式水下呼吸器恒温潜水,深度11m,时间60min)后即刻、1天、3天测量心率(HR)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留存二维心尖四腔心及三维右心室容积动态图像,分别获得潜水前及潜水后各时间点右心室各径线及容积测值、右心室做功指数(RIMP)、右心室游离壁二维整体纵向应变[2DGLS(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右心室三维射血分数(3DRVEF)及右心室游离壁三维整体纵向应变[3DGLS(F)]等指标。对潜水前后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潜水前、潜水后即刻、1天、3天之间,右心室中部横径、RIMP、右心室收缩末容积、每搏输出量、TAPSE及3DRVEF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潜水前比较,潜水后即刻HR、2DGLS(F)、FAC、3DGLS(F)均减低,右心室舒张末容积、右心室基底段横径、右心室长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潜水后1天,2DGLS(F)、3DGLS(F)仍减低(P均<0.05),其他指标均恢复至潜水前水平(P均>0.05);潜水后3天上述各测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右心室容积定量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反映潜水员潜水后短时间右心室形态及心肌收缩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潜水 斑点追踪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