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小肾癌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穆梦娟 于杰 +6 位作者 梁萍 于晓玲 韩治宇 程志刚 刘方义 翟红燕 李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2-627,632,共7页
目的:评估微波消融治疗小肾癌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06年4月~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140例小肾癌患者151个病灶(平均直径2.8±0.8 cm)经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小于2 cm的肿瘤使用一根微波消融针,大于... 目的:评估微波消融治疗小肾癌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06年4月~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140例小肾癌患者151个病灶(平均直径2.8±0.8 cm)经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小于2 cm的肿瘤使用一根微波消融针,大于或等于2 cm的肿瘤使用2根微波消融针。术后1,3,6月及之后每6个月行超声造影和CT/MRI检查进行随访。并通过时序检验统计分析评估短期及长期效果(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局部进展率)。结果技术有效率(微波消融后1月增强影像显示完全消融)达到100%(151/151)。1、3、5年局部进展率分别为0.9%、2.0%、7.1%,1、3、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2.5%、7.9%。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4%、94.8%、89.5%,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4%、93.0%,83.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数量(P=0.015)和肿瘤生长模式(P=0.049)是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疗效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大样本长期随访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消融治疗肾细胞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小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 被引量:12
2
作者 倪晓霞 于晓玲 +3 位作者 王旸 程志刚 鲁通 梁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9个病灶),其中肾上腺转移癌5例,肾上腺嗜咯细胞瘤1例,肾上腺非功能性腺瘤3例。肿瘤直径2.0~4.5cm。治疗时在超声引导下将水冷式微波天...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9个病灶),其中肾上腺转移癌5例,肾上腺嗜咯细胞瘤1例,肾上腺非功能性腺瘤3例。肿瘤直径2.0~4.5cm。治疗时在超声引导下将水冷式微波天线置入肿瘤内,肿瘤直径<2cm者使用一根微波天线,肿瘤直径>2cm者使用2根微波天线。邻近肠道的肾上腺肿瘤,在微波辐射时瘤周测温,保持治疗温度<54℃,同时辅以瘤周无水乙醇注射(5~8ml)以增强疗效。微波消融后3d内行超声造影观察有无残存肿瘤,造影无肿瘤残存者于治疗后第1、3个月,随后每3~4个月行增强CT/MR评价肿瘤的治疗效果。结果 8例病灶在1次消融后完全坏死,1例病灶在2次消融后完全坏死,微波消融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期内未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是治疗局限性肾上腺肿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微波消融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3
作者 范培培 杨超 王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4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消融组75例,手术组71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4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消融组75例,手术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1年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手术时间、手术瘢痕、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手术组(P<0.05)。治疗前,两组TSH、FT3、FT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SH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FT3、FT4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消融组TSH与手术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消融组FT3、FT4与手术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消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手术组的15.49%(P<0.05)。经单因素分析,结节数量、结节病变类型、结节病变位置、治疗方法是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混合型结节、结节病变位于危险区域是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与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相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可减少手术瘢痕,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且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结节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鲍道君 朱国美 彭格红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35-2440,共6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技术,通过微波能量产生的热效应实现病变静脉的闭合。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该技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及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技术,通过微波能量产生的热效应实现病变静脉的闭合。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该技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及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尤其适用于C2~C6期患者以及大隐静脉主干直径较大的病例。与传统开放性手术及其他微创技术相比,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在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患者体验等方面均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系统阐述该技术的物理原理、操作要点及临床应用进展,深入分析其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领域的优势与挑战。尽管目前该技术仍面临设备成本较高、操作技术要求严苛等问题,但随着技术革新与临床经验积累,其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 临床效果 治疗优势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肝转移癌的效果
5
作者 韩彬 孟艳 杭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巨大肝转移癌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巨大肝转移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巨大肝转移癌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巨大肝转移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的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并记录患者2年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FS比对照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巨大肝转移癌可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 巨大肝转移癌 疾病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祝祎 张宏 +1 位作者 梁萍 于晓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疗法(PMCT)治疗肝癌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取40例原发肝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观察两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BP、HR...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疗法(PMCT)治疗肝癌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取40例原发肝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观察两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B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治疗前后SBP、DBP和SpO2波动大于S组(P<0.05);S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而P组注射痛和呼吸暂停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PMCT治疗肝癌的要求,七氟醚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更小,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吸入麻醉 静脉麻醉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建新 杨顺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4-187,共4页
子宫腺肌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较重,内外科治疗手段多样,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等优势。本文就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研究进... 子宫腺肌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较重,内外科治疗手段多样,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等优势。本文就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微波消融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37例报告 被引量:67
8
作者 杨映弘 吴晓莉 +4 位作者 颜璟 吴艳军 蔺原 岳晓林 程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2月采用移动单元消融技术对37例59枚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MWA。颈部皮肤取l mm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微波针穿刺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2月采用移动单元消融技术对37例59枚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MWA。颈部皮肤取l mm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微波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内开启微波,甲状腺结节的消融采用"移动单元"消融法。术后1、3、6个月观察结节消融区体积、体积缩小率、结节最大径、甲状腺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37例59枚甲状腺结节MWA过程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19例术后颈部有胀痛感,次日明显减轻。术后放射性耳根痛3例,持续2~3 d疼痛自行缓解。喉返神经损伤2例,术后4个月患者声音恢复正常。无颈部皮肤烧伤、出血和感染发生。术后6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0.86±0.25)cm^3,明显小于术前(3.49±0.27)cm3(q=60.269,P<0.05)。术后6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缩小率(68.35±3.17)%,明显大于术后1个月(17.18±1.24)%(q=159.162,P<0.05)。甲状腺结节的最大直径术后6个月(0.62±0.19)cm,明显小于术前(2.16±0.45)cm(q=35.038,P<0.05)。术后1、3、6个月FT3、FT4、TSH均在正常范围。37例随访(7.4±1.3)月(6~10个月),13枚结节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好,微创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甲状腺良性结节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邓学东 沈延政 +4 位作者 黄敏 严禹 孙勤 周轶群 徐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 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将微波天线直接插入人体肝脏肿瘤 ,产生凝固坏死 (PMCT)。评价该方法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HSE 8M微波治疗仪 (频率 2 45 0MHz)对 3 2例患者的 5 1个肝癌结节进行微波凝固治疗 ,并用Levovist(利声... 目的 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将微波天线直接插入人体肝脏肿瘤 ,产生凝固坏死 (PMCT)。评价该方法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HSE 8M微波治疗仪 (频率 2 45 0MHz)对 3 2例患者的 5 1个肝癌结节进行微波凝固治疗 ,并用Levovist(利声显 )超声造影、3 DUS和实验室检查等观察疗效。结果 微波凝固治疗后 ,Levovist造影显示肿瘤内血流消失或明显减少 ,3 2例中有 2 0例原发性肝癌 ,其中 16例AFP明显下降 ,一例下降近 3万单位 ,无严重并发症 ,临床疗效较满意。结论 PMCT可使肿瘤留置固化、原位灭活 ,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供选择的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 ;将肿瘤内血管树主干作为凝固治疗的主要目标 ,可提高疗效 ;Levovist造影观察PMCT前后肝脏肿瘤内血流的变化应当作为判断PMCT疗效的金标准 ;3 DUS成像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凝固区形态 ,准确测量凝固区体积 ,客观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穿刺 肝癌 肝脏肿瘤 微波凝固 介入放射学 三维超声 利声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治疗骨肿瘤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文 姜晓红 +2 位作者 徐利群 郑永才 余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95-1297,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治疗骨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12例骨肿瘤患者 ,15个肿块 ,大小 2~ 6cm。骨肉瘤 5例 ,转移性骨肿瘤 7例 ,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骨肿瘤导入微波治疗并测温 ,功率 3 0~ 40W ,时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治疗骨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12例骨肿瘤患者 ,15个肿块 ,大小 2~ 6cm。骨肉瘤 5例 ,转移性骨肿瘤 7例 ,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骨肿瘤导入微波治疗并测温 ,功率 3 0~ 40W ,时间 3 0 0~ 60 0s。结果 治疗后局部疼痛缓解或消失 ,肢体活动改善 ,血钙及血清碱性磷酸酶下降。Enneking功能评价 15~ 2 0分 8例 ,大于 2 1分 4例 ,平均 2 3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肿瘤均缩小 ,境界清晰 ,内部回声增强 ,血流减少或消失。CT检查 12例 15个肿块缩小 ,11个无强化 ,4个周边少许强化。随访 3~ 3 6个月 ,8例存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治疗骨肿瘤安全、有效、可行 ,并发症少 ,克服了外科和理疗微波治疗的不足 ,是一种治疗骨肿瘤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 微波治疗 骨肿瘤 疗效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经皮穿刺消融特殊部位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巍 杜悦 +3 位作者 张红霞 汪洪斌 陈雪梅 何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特殊部位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症状性子宫良性病变37例。于静脉麻醉下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扫查、超声造影、人工腹水建立、穿刺活检、消融治疗,将病灶位... 目的探讨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特殊部位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症状性子宫良性病变37例。于静脉麻醉下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扫查、超声造影、人工腹水建立、穿刺活检、消融治疗,将病灶位于浆膜下毗邻直肠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根据穿刺路径是否经过宫腔或是否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分为经腹超声引导组18例和联合超声引导组19例,比较两组消融过程的超声显示清晰度、疗效和短期并发症情况。结果37例患者中,子宫肌瘤27例,子宫腺肌症10例。经腹超声引导组和联合超声引导组病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超声引导组病灶19个,消融过程中均可完整清晰显示;经腹超声引导组病灶21个,受消融气体影响,消融灶后方均难以显示。经腹超声引导组17例进行阴道塞纱,2例建立人工腹水;联合超声引导组均未进行阴道塞纱和人工腹水建立。术后经腹超声引导组中16个病灶进行补充消融,联合超声引导组中9个病灶进行补充消融,补充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6,P>0.05)。两组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6,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C级以上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33,P>0.05)。结论经腹经阴道联合超声引导子宫特殊部位良性病变可显著增加消融灶及其周边组织的超声显示率,对安全有效地实施子宫良性病变的消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微波消融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成国 阮力 +2 位作者 侯锐 朱苏阳 张海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443-444,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超声引导 经皮 微波凝固治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复杂肾肿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纪翔 王义 +11 位作者 周哲 赵子臣 果宏峰 王刚 张志宏 晋连超 孙国锋 赵文锋 汪磊 贺利军 李宁忱 那彦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5-789,共5页
肾脏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3%,欧美国家发病率高于亚非等发展中国家[1],我国2011年肾细胞癌发病率约为3.35/10万[2]。肾肿瘤中约10%为良性,以错构瘤最常见,其手术方法与肾恶性肿瘤大致相同。传统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 肾脏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3%,欧美国家发病率高于亚非等发展中国家[1],我国2011年肾细胞癌发病率约为3.35/10万[2]。肾肿瘤中约10%为良性,以错构瘤最常见,其手术方法与肾恶性肿瘤大致相同。传统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和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但对靠近肾门、解剖复杂的肿瘤,倘若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孤立肾、严重内科合并症等特殊情况,上述传统手术则存在较高风险,所以近年来各种消融治疗方法作为更广义上的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逐渐被泌尿外科医生关注[3]。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自2014年开展后腹腔镜超声引导下的肾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本文对这一术式治疗复杂肾肿瘤展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微波消融 后腹腔镜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微波消融治疗研究进展
14
作者 汪夏 耿鹏 张美花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0,共6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疾病,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传统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随着外科治疗理念创新和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热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局部精准治疗方式逐渐得到关注和应用。其中,微波消融(MWA)是新兴应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热消...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疾病,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传统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随着外科治疗理念创新和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热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局部精准治疗方式逐渐得到关注和应用。其中,微波消融(MWA)是新兴应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热消融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脏器功能等优点。此外一些研究表明,MWA可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联合免疫治疗有望成为全新治疗方案。该文就MWA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波消融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与微波消融治疗异位甲状腺结节2例报告 被引量:6
15
作者 章建全 闫磊 +1 位作者 陈红琼 程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3-706,共4页
1病例资料病例1,女,39岁,因“发现颈前正中隆起近2年,加重近1个月”于2008年4月15日至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外科门诊就诊。体格检查示颈前正中明显隆起(图1A),扪及一直径约4 cm的包块,质地中等,活动度较小,无明显局部压... 1病例资料病例1,女,39岁,因“发现颈前正中隆起近2年,加重近1个月”于2008年4月15日至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外科门诊就诊。体格检查示颈前正中明显隆起(图1A),扪及一直径约4 cm的包块,质地中等,活动度较小,无明显局部压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腺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 粗针活组织检查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秀娟 杨顺实 +2 位作者 赵小禹 毛明峰 李珏颖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武汉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断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复发患者21例(30处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腹壁包块活检及MWA治疗。...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武汉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断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复发患者21例(30处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腹壁包块活检及MWA治疗。术后1、3、12和24个月分别追踪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包块大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00%(21例)患者痛经症状消失或缓解,腹壁包块体积逐渐缩小,其内彩色血流信号完全消失。术中、术后及随访时间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无一例复发。结论彩超引导下MW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超声引导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腮腺良性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建全 闫磊 +4 位作者 滕学东 陈红琼 程杰 钱桂荣 纪荣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2-377,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腮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13年7月至2021年6月对临床诊断腮腺肿物、超声诊断疑似腮腺肿瘤并实施超声引导下切割式穿刺活检、组织学病理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腮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13年7月至2021年6月对临床诊断腮腺肿物、超声诊断疑似腮腺肿瘤并实施超声引导下切割式穿刺活检、组织学病理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对腮腺消融区实施动态超声影像评估,并对穿刺活检和消融治疗相关的并发症进行动态随访。结果8年间共有13例腮腺肿瘤患者按研究设计接受超声引导下切割式穿刺活检,其中12例为良性肿瘤并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包括6例腮腺腺淋巴瘤、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1例腮腺皮样囊肿和1例腮腺淋巴组织结节样增生。12例患者年龄为10~79岁(中位年龄60.5岁),瘤体最大径为17.8~49.0 mm(中位值为26.15 mm),微波消融均一次性完成,消融时长70~598 s(中位值为155 s)。至截稿,10例患者达到痊愈,消融区完全吸收时间8~37个月(中位值为23.5个月);消融区未见肿瘤残余,腮腺内亦未见新生肿瘤;消融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可为腮腺良性肿瘤提供效果确切、并发症轻微的微创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良性肿瘤 超声检查 粗针穿刺活检 微波消融 超声引导 液体隔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田 古善智 +3 位作者 李国文 黄满平 黄斌 熊正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29例不可手术切除的Ⅲ、Ⅳ型肝门区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病理证实胆管腺癌,其中19例行胆道内外引流...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29例不可手术切除的Ⅲ、Ⅳ型肝门区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病理证实胆管腺癌,其中19例行胆道内外引流术,4例行胆道外引流术,6例行左右两侧胆管引流术,待肝功能改善后,行肝门区肿块MWA治疗,29例患者完成46次消融治疗,每便呼均1.5次,术后4—8周复查肝功能、增强CT或者MR,采用mRECIST标准评价肿瘤治疗疗效。观察患者的胆红素变化,随访其进展及生存时间。结果术后1个月完全缓解(CR)15例(15/29,51.7%)、部分缓解(PR)17例(17/29,58.6%),整体有效率82%(CR+PR),1例患者术后出现肝内转移,1例出现肺转移,29例患者术后胆红素均明显下降,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8.9%(20/29),31.0%(9/29),6.8%(2/29),中位生存期(MST)8.9个月,总生存期(OS)11.7个月。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CT引导下MWA治疗肝门区胆管癌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区胆管癌 微波消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介入放射学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19
作者 王书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4-615,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原发性肝癌 疗效观察 老年 超声引导 护理 原位灭活 肝癌患者 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骶尾部神经脊索瘤1例
20
作者 李庆 赵维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2-322,共1页
患者男,84岁,因"骶尾部刺痛不适1月余,站立活动后加剧,并向会阴部放射"就诊。患者无发热、腹痛及大便习惯改变。直肠指诊于直肠后、齿状线上触及7cm×7cm包块,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度差。MRI:尾椎团块状占位,向前突出至直肠后... 患者男,84岁,因"骶尾部刺痛不适1月余,站立活动后加剧,并向会阴部放射"就诊。患者无发热、腹痛及大便习惯改变。直肠指诊于直肠后、齿状线上触及7cm×7cm包块,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度差。MRI:尾椎团块状占位,向前突出至直肠后脂肪间隙并压迫直肠,内多分隔并含少许脂肪,考虑皮样囊肿。经会阴部超声:直肠后脂肪间隙内低回声肿块,考虑实性占位病变。CEUS:动脉早期肿块内不均匀高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微波消融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