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结直肠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冯秀梅 毛姗姗 +1 位作者 胡蕊 高巨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结直肠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进行结直肠切除术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结直肠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进行结直肠切除术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SGB,观察组给予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SGB。比较两组患者SGB前5 min(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手术1 h(t_(2))和术毕(t_(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应激反应水平[皮质醇(CORT)、SOD、MDA、IL-6、TNF-α、IL-1β],比较t_(0)、t_(3)、术毕24 h(t_(4))、术后72 h(t5)CD3^(+)T、CD4^(+)T、CD8^(+)T和CD4^(+)T/CD8^(+)T,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麻醉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RBP、CORT、SOD、MDA、IL-6、TNF-α、IL-1β、CD3^(+)T、CD4^(+)T、CD8^(+)T和CD4^(+)T/CD8^(+)T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和不同时间点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苏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均、术后下床时间更短(P<0.05),术中止疼药用量更少(P<0.05),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48.57%(17/35) vs 25.71%(9/35),P<0.05]。结论:对老年肠切除术患者进行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SGB可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阻滞 肠切除术 应激反应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手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薛杭 周静 +2 位作者 王菲菲 孙楠 赵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58-406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隐睾,年龄2-4岁,ASA分级Ⅰ级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于常规全麻后行超声引导下...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隐睾,年龄2-4岁,ASA分级Ⅰ级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于常规全麻后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照组行常规全麻,不予组滞。分别观察记录患儿的基础情绪,入室、切皮、缝皮时心率、血压,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留观时间,m-CHEOPS疼痛评分、PAED评分,PACU给药人数,术后恶心呕吐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基础情绪及入室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切皮、缝皮时的心率、血压、m-CHEOPS首次评分及之后20 min内评分、躁动发生率、PACU给药例数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手术术后具有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是小儿腹股沟手术术后镇痛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 术后镇痛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布比卡因超声引导胸神经阻滞用于乳腺全切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力 李继勇 陈治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14-3217,共4页
目的研究脂质体布比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pectoral nerves,PECS)阻滞用于乳腺全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择期行乳腺癌单侧乳腺全切术女性患者129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盐酸布比卡因组(B组)和脂... 目的研究脂质体布比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pectoral nerves,PECS)阻滞用于乳腺全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择期行乳腺癌单侧乳腺全切术女性患者129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盐酸布比卡因组(B组)和脂质体布比卡因组(LB组),于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胸神经Ⅰ+Ⅱ阻滞(PecsⅠ+Ⅱ),LB组266 mg(20 mL)脂质体布比卡因溶于0.9%生理盐水至30 mL,B组0.5%盐酸布比卡因30 mL,C组0.9%生理盐水30 mL,在超声引导下分别于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PecsⅠ型)注射局麻药液10 mL、胸小肌和前锯肌之间(PecsⅡ型)注射局麻药液20 mL,随后行静脉全麻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术后清醒拔管后送麻醉后恢复室(PACU),评估记录在PACU(0 h),术后4、12、24、48、72 h的静息及活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术后72 h内阿片类药物累计使用量,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length of stay,LOS)。结果NRS评分于PACU 0 h,术后4、12、48、72 h,LB组与B组无差别(P>0.05),24 h时LB组低于B组(P<0.05),二者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B组短于LB组(P<0.05),C组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LB组(P<0.05);术后72 h内阿片类药物的累计使用量LB组小于B组(P<0.05),C组则显著高于LB组和B组(P<0.05);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高于LB组(P<0.05),C组最高(P<0.05);3组住院时间无差别(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ECS阻滞注射脂质体布比卡因可在乳腺全切术后72 h内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其镇痛效果与盐酸布比卡因相当,但使用脂质体布比卡因可减少术后阿片药物使用量,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布比卡因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乳腺全切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腹股沟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蔡强 高美玲 +3 位作者 王斌 薛婷如 李清 赵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腹股沟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诱导,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腹股沟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诱导,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麻醉后、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时,两组患者心率(HR)明显低于本组麻醉前,且观察组患者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麻醉后、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时,对照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本组麻醉前。麻醉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本组麻醉前,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时,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麻醉后、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麻醉后、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时,两组患者血清中磷脂肌醇3激酶(PI3K)、内皮素-1(ET-1)、CRP及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本组麻醉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磷脂肌醇3激酶、内皮素-1、CRP及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区手术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诱导,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免疫功能及机体应激反应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腹股沟区手术 血流动力学 免疫功能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60例 被引量:37
5
作者 余承易 吴天添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全麻)对髋关节置换术(HR)患者术后炎症、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HR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中全麻和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干预,治疗组在此...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全麻)对髋关节置换术(HR)患者术后炎症、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HR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中全麻和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干预,比较两组手术中应激反应及手术后炎症状态、疼痛状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麻醉后10 min、髋关节置换、术毕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手术后12,24 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后48 h的hs-CRP、IL-6、VA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可有效改善HR患者手术中应激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手术后24 h炎症状态、疼痛状态,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全身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抗炎、抗氧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焦相学 丛仔红 张力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0期1852-185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抗炎、抗氧化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9例,回顾麻醉方案并将入组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全身麻醉的对照组51例、接受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抗炎、抗氧化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9例,回顾麻醉方案并将入组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全身麻醉的对照组51例、接受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神经阻滞组48例。对比两组术后即刻(T0)、术后12h(T1)、术后24h(T2)血清中疼痛介质、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T0时,两组血清中疼痛介质、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不显著。T1、T2时,神经阻滞组血清中疼痛介质PGF2α、SP、NPY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炎症介质IL-1β、TNF-α、hs-CR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T-AOC、SOD的含量高于对照组,MDA、LH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具有确切的镇痛、抗炎、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 疼痛介质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超声培训指南(2020年版) 被引量:10
7
作者 万里 +2 位作者 于晖 卞金俊 王瑞珂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5-820,共6页
超声技术以其简便、快捷、实用和可重复性等优势在麻醉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和血管穿刺技术、床旁超声(point-of-care ultrasound, POCUS)和围术期超声心动图均已成为麻醉学科不可或缺的临床技术手段。为进一步规... 超声技术以其简便、快捷、实用和可重复性等优势在麻醉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和血管穿刺技术、床旁超声(point-of-care ultrasound, POCUS)和围术期超声心动图均已成为麻醉学科不可或缺的临床技术手段。为进一步规范围术期超声培训,促进超声技术在围术期安全、广泛、合理使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超声学组组织编写了本培训指南,以供麻醉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学 血管穿刺 床旁超声 超声技术 超声心动图 超声 围术期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