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在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富超 张俊华 +7 位作者 程鹏 吴旌 钟斌 吕兵 黄国刚 刘洋 张泽学 韦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4-631,共8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rhomboid intercostal and subserratus plane, RISS)阻滞对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minimally invasive McKeown esophagectomy, MIE-McKeown)患者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为...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rhomboid intercostal and subserratus plane, RISS)阻滞对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minimally invasive McKeown esophagectomy, MIE-McKeown)患者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为微创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方案选择提供新思路。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3月—2023年6月于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胸心外科行MIE-McKeown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A、B、C 3组:A组采用持续RISS阻滞+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策略,B组采用单次RISS阻滞+PCIA策略,C组采用单纯PCIA策略。记录并比较各组主要及次要结局指标:(1)镇痛效果[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和咳嗽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疼痛评分];(2)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性镇痛追加次数];(3)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低血压、尿潴留等);(4)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心率];(5)镇痛满意度。其中(1)(2)(3)为主要结局指标,(4)(5)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 共96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A、B、C每组各32例。A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48 h静息和咳嗽VAS评分均低于C组,且术后2 h、24 h的静息VAS评分及术后12 h、24 h的咳嗽VAS评分均低于B组;B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的静息VAS评分及2 h、6 h、12 h、24 h、48 h的咳嗽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性镇痛的追加次数在A、B、C 3组之间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组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A、B组(P均<0.05)。3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_(0))、切皮即刻(T_(1))、切皮后5 min(T_(2))、拔管后5 min(T_(3))的MAP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 3组镇痛满意度依次降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可为MIE-McKeown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积极探索,持续RISS镇痛效果更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 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吲哚美辛栓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中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怡心 殷燕云 +4 位作者 寇玉佳 董雨萌 张燕妮 高志浩 刘小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8-632,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合谷、内关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对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UGOR)患者的辅助镇痛作用及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64例接受TUGOR的IVF-ET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予吲哚... 目的观察电针合谷、内关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对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UGOR)患者的辅助镇痛作用及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64例接受TUGOR的IVF-ET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予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电针合谷、内关治疗。TUGOR术前后评估患者压痛阈值、VAS评分、疼痛等级、呼吸频率、脉搏次数;TUGOR术后评估2组患者获卵数、2个卵原核(2PN)率、胚胎利用率、优质胚胎率;术中及术后监测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UGOR术后,治疗组VAS评分和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术后者压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术中的恶心发生率,术后48 h的腹胀、恶心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质胚胎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合谷、内关联合吲哚美辛栓可有效辅助镇痛,不同程度减轻患者TUGOR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在提高优质胚胎率上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 电针 压痛阈 针刺镇痛 合谷 内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在分娩镇痛及会阴保护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颜娅 何才 +3 位作者 梅杨 杨立伟 张萍 李有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会阴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组与盲探组),每组各40例。评价超声下阴部神经解剖结构清晰度,比较两组产妇第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会阴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组与盲探组),每组各40例。评价超声下阴部神经解剖结构清晰度,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三产程的镇痛效果、会阴保护情况、器械助产率及阴部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超声组产妇的阴部神经解剖结构清晰度优良率达95%,两组产妇阴部神经阻滞后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P<0.05);超声组产妇的第二、三产程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产妇会阴撕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及局部血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盲探组(P<0.05);两组产妇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应用超声引导行阴部神经阻滞能够发挥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及会阴保护作用,降低局部血肿的发生率,有利于产妇的分娩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阴部神经阻滞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9
4
作者 韩超 任鸿飞 +3 位作者 周敏敏 郭燕芬 阮志慧 葛志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serratus plane,S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4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SP阻滞组(S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serratus plane,S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年龄4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SP阻滞组(S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术侧SP阻滞,SP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于术后2、4、8、12、24h行Prince-Henry疼痛评分(PHPS)。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24h内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D1)和实际按压次数(D2),计算D1/D2。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P组PHPS疼痛评分在术后2h[(1.3±0.4)分vs.(3.0±0.5)分]、4h[(1.4±0.5)分vs.(2.9±0.7)分]、8h[(1.7±0.6)分vs.(2.7±0.6)分]明显低于C组(P〈0.05)。S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287±41)μg vs.(375±66)μg]及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54±17)μg vs.(88±25)μg]明显少于C组,D1/D2值(0.88±0.11vs.0.56±0.17)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能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疼痛,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前锯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肠癌开腹手术患者循环应激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47
5
作者 董盛龙 朱少飞 +1 位作者 林赛娟 王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肠癌开腹手术患者循环应激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于全麻诱导后接受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其中观察组30例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30例注射生理盐水,术中...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肠癌开腹手术患者循环应激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于全麻诱导后接受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其中观察组30例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30例注射生理盐水,术中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比两组麻醉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切皮2 min、术毕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8、12 h 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自控镇痛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有助于降低术中维持麻醉药物剂量,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神经阻滞 手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47
6
作者 单海华 朱常花 +1 位作者 谢红 王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9-741,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CIA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行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两组均持续镇...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CIA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行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两组均持续镇痛2d。记录静息、持续被动运动(功能锻炼)时的VAS评分、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肌力分级、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CNA组患者术后8、12、24、48h静息时和术后48h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P<0.05或P<0.01)。PCNA组患者术后24、48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明显大于PCIA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肌力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 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0
7
作者 郑少强 周雁 +3 位作者 赵尧平 张文超 许莉 王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48-952,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与腹股沟韧带下髂筋膜间隙阻滞(I-FICB)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镇痛作用。方法限期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男43例,女37...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与腹股沟韧带下髂筋膜间隙阻滞(I-FICB)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镇痛作用。方法限期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65~8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S-FICB组(S组)和I-FICB组(I组),每组40例。S组和I组分别注射0.4%罗哌卡因40 ml行S-FICB和I-FICB。记录阻滞操作时间、股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效果。记录术后2、6、12、24、48 h静息及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阻滞操作时间、股神经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股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I组(P<0.05),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I组(P<0.05)。S组术后2、6、12 h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I组(P<0.05)。两组术后自控镇痛、补救镇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I-FICB比较,S-FICB阻滞起效更快,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效果更好,患者术后变换体位时镇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腹股沟韧带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术期镇痛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2
8
作者 马丹旭 任惠龙 +3 位作者 芮燕 马紫元 吴安石 王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单次ESP阻滞联合PCIA...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单次ESP阻滞联合PCIA组(EP组)和单纯PCIA组(P组)。EP组麻醉诱导前行ESP阻滞,20 min后测定阻滞范围,术毕两组均采用PCIA。记录术后1、6、18、24、48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输注总量,氟比洛芬酯给药次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SP阻滞20min后可阻滞T_2~T_8或T_3~T_7脊神经支配区域,术后1~48h EP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输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给药次数明显少于P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PCIA的胸科手术辅助镇痛方式较单纯PCIA方式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肺叶切除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慢性脓胸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被引量:22
9
作者 赵尧平 于双 +2 位作者 郑少强 陶岩 王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 ESP)阻滞对慢性脓胸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慢性脓胸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0~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ESP阻滞复合...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 ESP)阻滞对慢性脓胸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慢性脓胸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0~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ESP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E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两组均行全身麻醉,E组全身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下ESP阻滞,术毕均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E组超声下胸椎旁间隙显示情况,ESP阻滞20 min后在锁中线处感觉阻滞范围;记录两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ACU停留时间、术后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1、4、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结果 E组有24例胸椎旁间隙显示不清,ESP阻滞20 min后感觉阻滞节段为4.9±1.0。E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G组(P<0.05),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5),术后1、4、12、24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阻滞对慢性脓胸患者是一种安全的镇痛方法,能够提供有效的术中及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脓胸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手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薛杭 周静 +2 位作者 王菲菲 孙楠 赵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58-406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隐睾,年龄2-4岁,ASA分级Ⅰ级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于常规全麻后行超声引导下...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隐睾,年龄2-4岁,ASA分级Ⅰ级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于常规全麻后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照组行常规全麻,不予组滞。分别观察记录患儿的基础情绪,入室、切皮、缝皮时心率、血压,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留观时间,m-CHEOPS疼痛评分、PAED评分,PACU给药人数,术后恶心呕吐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基础情绪及入室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切皮、缝皮时的心率、血压、m-CHEOPS首次评分及之后20 min内评分、躁动发生率、PACU给药例数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手术术后具有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是小儿腹股沟手术术后镇痛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 术后镇痛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前锯肌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霞 吴雪梅 +1 位作者 朱江 单海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246-3249,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SPB)对患者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的全身静脉麻醉方案,术后都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S...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SPB)对患者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的全身静脉麻醉方案,术后都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S组于术后超声引导下行SPB,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C组注射生理盐水20 mL。术后2、4、8、12、24 h分别记录患者的Prince-Henry疼痛量表评分(PHP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PCIA舒芬太尼的用量,记录24 h内PCIA的有效按压次数(D1)和实际按压次数(D2),并计算D1/D2;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后2、4、8 h的PHP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24 h内PCIA舒芬太尼用量减少、D1/D2升高(P <0.05);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SPB能减少PCIA中的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前锯肌平面阻滞 开胸手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8
12
作者 游艳艳 张琴 +3 位作者 张毅 廖志品 梅伟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53-85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组(N组)、帕瑞昔布钠组(T组)、氟比洛芬酯组(K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N组手术结束后分别在T4和T8水平进行椎旁神...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组(N组)、帕瑞昔布钠组(T组)、氟比洛芬酯组(K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N组手术结束后分别在T4和T8水平进行椎旁神经阻滞,在超声图像的引导下确认针头末端位于椎旁间隙内,推注0.25%罗哌卡因10ml;手术结束前30min,T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K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C组静注生理盐水5ml。观察并记录术后1、4、16、24、48h的HR、SBP、DBP、RR、SpO2和VAS评分;记录术后1、4、16和24h的Ramsay评分、舒芬太尼用量;观察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出汗、眩晕、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点HR、SBP、DBP、RR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术后1、4、16、24和48hN组、T组和K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N组比较,术后1、4hT组和K组的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四组患者术后1、4、16和24h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16和24hN组、T组和K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四组患者恶心呕吐、出汗、眩晕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可显著减轻开胸术后疼痛,并且在控制术后4h内的疼痛方面的作用优于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三种方法均可获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并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帕瑞昔布钠 氟比洛芬酯 开胸术后镇痛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78
13
作者 王琳 徐铭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于术毕行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每侧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于术毕行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4%罗哌卡因25ml,C组不阻滞;两组均行PCIA,于术后2、4、6、24h时行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24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4h内PCIA的有效按压次数(D1)和实际按压次数(D2),并计算D1/D2;记录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2、4、6hT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T组术后24h内PCIA中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D1/D2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TAP阻滞减少了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增强了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 神经传导阻滞 镇痛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安民 赵娜 +2 位作者 雷晓峰 颜娅 肖菊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9-44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联合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对阴道分娩产妇镇痛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6例,采...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联合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对阴道分娩产妇镇痛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为TP组,单纯硬膜外镇痛为EP组),每组53例。观察产妇在干预前(T_(0))、宫口开至6 cm(T_(1))、胎头着冠时(T_(2))的VAS评分,检测各时点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浓度,比较2组产程时长,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会阴情况及分娩后并发症。结果:2组产妇VAS评分自镇痛开始后均明显降低(P<0.01),且在不同时点VAS评分降低程度不一样;EP组VAS评分在T_(1)时低于TP组,在T_(2)时高于TP组(P<0.05);与EP组相比,TP组β-内啡肽浓度在T_(1)、T_(2)时增高(P<0.05);TP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短于EP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EP组(P<0.05),2组器械助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镇痛效果在第一产程不如硬膜外阻滞明显,但TEAS联合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可减轻全产程产痛至产妇耐受的程度,具有缩短产程及会阴保护作用,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尤其当产妇不适用椎管内镇痛时,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超声引导 阴部神经阻滞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玲 王瑞婷 +1 位作者 潘建辉 柴小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08-4010,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40例全麻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T和V两组,T组术后予以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每侧0.375%罗哌卡因25 m L...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40例全麻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T和V两组,T组术后予以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每侧0.375%罗哌卡因25 m L)联合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_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V组产妇予以单纯自控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术后2、6、12和24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BCS舒适度评分;记录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泵药物用量;比较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产妇满意度。结果:与V组比较,T组产妇术后2、6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舒适度增高(P<0.05),T组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泵药物用量减少(P<0.05),产妇满意度增高(P<0.05),T组无一例出现血肿、脏器损伤等穿刺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确,明显减少了静脉镇痛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谢海 李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1-793,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腋前线入路和肋下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纵切口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实施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下纵切口剖宫产单胎足月孕初产妇14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腋前线入路组)和B组(肋下入路组)(n=72)。两组均在...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腋前线入路和肋下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纵切口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实施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下纵切口剖宫产单胎足月孕初产妇14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腋前线入路组)和B组(肋下入路组)(n=72)。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超声确定到达腹横肌平面后,双侧各注入0.25%罗哌卡因30m L。观察术后6、12、24、48 h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情况、两组镇痛强度达峰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患者对术后镇痛方式的满意度。结果术后6、12 h、24、48 h时点,两组的疼痛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强度达峰时间为(2.9±1.8)h;B组镇痛强度达峰时间为(2.6±1.4)h。两组的镇痛强度达峰时间和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镇痛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腋前线入路或肋下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均可提供24 h内纵切口下剖宫产手术镇痛,两种方法的术后镇痛效果无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 不同入路 剖宫产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对乳腺炎换药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广防 戴双华 +2 位作者 郭玲崧 肖建斌 蔡清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在乳腺炎换药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肉芽肿乳腺炎患者96例,分为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组47例(T组)和局部麻醉组49例(L组),T组采用胸椎旁阻滞,L组行局部浸润麻醉,记录T组神经阻滞前、后生命体征,记录T组麻醉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在乳腺炎换药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肉芽肿乳腺炎患者96例,分为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组47例(T组)和局部麻醉组49例(L组),T组采用胸椎旁阻滞,L组行局部浸润麻醉,记录T组神经阻滞前、后生命体征,记录T组麻醉并发症数量,记录两组换药疼痛VSA评分、镇痛维持时间。结果 T组阻滞前与阻滞后对比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霍纳氏综合征23例,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换药疼痛VSA评分、镇痛维持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安全有效用于乳腺炎换药镇痛,并发症少,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旁阻滞 镇痛 乳腺炎 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贾倩倩 鲍丽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3-1536,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方法将行择期疝囊修补术的54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op组)和生理盐水组(Sal组)。两组患儿均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Rop组注射1 m...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方法将行择期疝囊修补术的54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op组)和生理盐水组(Sal组)。两组患儿均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Rop组注射1 m L/kg 0.25%罗哌卡因,Sal组注射1 m L/kg0.9%生理盐水,术后连接自控静脉镇痛泵,采用序贯法测定两组患儿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观察术后6 h内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不同时间点小儿疼痛量表(FLACC)评分、麻醉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1)Rop组患儿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为0.025 9μg/(kg·h)低于Sal组的0.037 9μg/(kg·h)。(2)Rop组患儿术后6 h内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量均较Sal组患儿少(P<0.05)。(3)Rop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FLACC评分均较Sal组患儿低(P<0.05)。(4)两组患儿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疝修补术患儿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给予0.25%罗哌卡因能够有效减少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 腹横肌平面阻滞 舒芬太尼 小儿术后静脉镇痛 半数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布比卡因超声引导胸神经阻滞用于乳腺全切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力 李继勇 陈治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14-3217,共4页
目的研究脂质体布比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pectoral nerves,PECS)阻滞用于乳腺全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择期行乳腺癌单侧乳腺全切术女性患者129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盐酸布比卡因组(B组)和脂... 目的研究脂质体布比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胸神经(pectoral nerves,PECS)阻滞用于乳腺全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择期行乳腺癌单侧乳腺全切术女性患者129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盐酸布比卡因组(B组)和脂质体布比卡因组(LB组),于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胸神经Ⅰ+Ⅱ阻滞(PecsⅠ+Ⅱ),LB组266 mg(20 mL)脂质体布比卡因溶于0.9%生理盐水至30 mL,B组0.5%盐酸布比卡因30 mL,C组0.9%生理盐水30 mL,在超声引导下分别于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PecsⅠ型)注射局麻药液10 mL、胸小肌和前锯肌之间(PecsⅡ型)注射局麻药液20 mL,随后行静脉全麻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术后清醒拔管后送麻醉后恢复室(PACU),评估记录在PACU(0 h),术后4、12、24、48、72 h的静息及活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术后72 h内阿片类药物累计使用量,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length of stay,LOS)。结果NRS评分于PACU 0 h,术后4、12、48、72 h,LB组与B组无差别(P>0.05),24 h时LB组低于B组(P<0.05),二者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B组短于LB组(P<0.05),C组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LB组(P<0.05);术后72 h内阿片类药物的累计使用量LB组小于B组(P<0.05),C组则显著高于LB组和B组(P<0.05);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高于LB组(P<0.05),C组最高(P<0.05);3组住院时间无差别(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ECS阻滞注射脂质体布比卡因可在乳腺全切术后72 h内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其镇痛效果与盐酸布比卡因相当,但使用脂质体布比卡因可减少术后阿片药物使用量,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布比卡因 超声引导胸神经阻滞 乳腺全切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对睾丸显微取精术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代山 胡振华 +2 位作者 侯铁柱 崔明珠 刘胜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观察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对无精症患者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患者60例,年龄22~45岁,BMI 20~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联合... 目的观察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对无精症患者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患者60例,年龄22~45岁,BMI 20~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组(观察组)和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于超声引导下行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生殖支阻滞,分别注射0.5%罗哌卡因0.25 ml/kg和5 ml。两组常规麻醉诱导置入喉罩机械通气,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期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及24 h内帕瑞昔布钠补救镇痛情况;记录苏醒后2、6、12、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并于手术前、切皮后5 min、还纳睾丸即刻和术后6、12 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期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及帕瑞昔布钠补救率明显降低,术后2、6、12 h静息及运动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在切皮后5 min、还纳睾丸即刻和术后6、12 h静脉血E、NE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联合阻滞用于无精症患者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中全麻及镇痛药物用量,抑制术后应激反应及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显微取精术 镇痛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