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液加聚桂醇硬化治疗>60岁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60岁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于超声引导下行肾囊肿穿刺抽液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囊液常规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液加聚桂醇硬化治疗>60岁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60岁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于超声引导下行肾囊肿穿刺抽液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囊液常规送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1例患者抽出囊液送检脱落细胞学检查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手术时间最短7 min,最长24 min。VAS评分均为1~3分(轻度疼痛)。1例患者穿刺硬化结束由检查床起来准备去观察区观察时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呼之不应的情况,立即予以平卧位,吸氧,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85/48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症状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1例患者术后表现为低热,体温37.5℃,余无特殊不适,未行特殊处理,患者术后2 d体温恢复正常。1例患者在抽取囊液过程中抽出血性液体,快速聚桂醇溶液冲洗后仍顺利完成治疗。2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囊肿体积缩小不明显,再次于局部麻醉(局麻)下行囊肿穿刺抽液加聚桂醇硬化。患者总有效率为100%(41/41)。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肾周血肿、血尿、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60岁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液加聚桂醇硬化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双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合并高血压6例,心绞痛4例,心力衰竭2例,急性心肌梗...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双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合并高血压6例,心绞痛4例,心力衰竭2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糖尿病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Ⅲ级11例,Ⅳ级13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抽尽胆汁,注入生理盐水使胆囊充盈,再于右侧肋缘下穿刺胆囊,双管引流,1周后扩张窦道,行胆道镜取石。结果所有患者穿刺引流后症状及体征缓解,均胆道镜取净胆囊结石,无胆漏、肠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1例随访6~24个月,(11.1±6.1)月。1例胆囊结石复发。结论该方法治疗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经皮肺周围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肺外周局灶性病变患者65例共66个病灶,其中男性52例,女性13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8.46岁。依据病灶穿刺前是否进行CEUS分为2组,CEUS组31例,对照组35...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经皮肺周围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肺外周局灶性病变患者65例共66个病灶,其中男性52例,女性13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8.46岁。依据病灶穿刺前是否进行CEUS分为2组,CEUS组31例,对照组35例。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组间首次穿刺病理诊断确诊率,平均穿刺针数、肿块平均最大直径及坏死区显示率的差异。结果病理诊断66个病灶中恶性病灶57个(腺癌27个,鳞癌13个,腺鳞癌5个,其他类型肺癌8个,肺转移癌3个,胸膜恶性间皮瘤1个),良性病灶9个(结核瘤2个,炎性病变7个)。CEUS组与对照组病灶良恶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P=0.870)。CEUS组首次穿刺病理诊断确诊率96.7%(30/31),对照组80.0%(28/35),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633,P=0.010)。CEUS组与对照组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23±15.40) mm vs(61.30±19.52) mm;t=0.406,P=0.686]。CEUS组患者穿刺针数1~3针,平均穿刺针数1.93针;对照组1~4针,平均穿刺针数2.44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631,P=0.000)。CEUS组显示坏死区54.8%(17/31),对照组17.1%(6/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289,P=0.001)。两组共5例见针道少量出血,2例轻微气胸,其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CEUS引导对肺周围局灶性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可以减少穿刺针数,提高病理诊断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液加聚桂醇硬化治疗>60岁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60岁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于超声引导下行肾囊肿穿刺抽液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囊液常规送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1例患者抽出囊液送检脱落细胞学检查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手术时间最短7 min,最长24 min。VAS评分均为1~3分(轻度疼痛)。1例患者穿刺硬化结束由检查床起来准备去观察区观察时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呼之不应的情况,立即予以平卧位,吸氧,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85/48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症状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1例患者术后表现为低热,体温37.5℃,余无特殊不适,未行特殊处理,患者术后2 d体温恢复正常。1例患者在抽取囊液过程中抽出血性液体,快速聚桂醇溶液冲洗后仍顺利完成治疗。2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囊肿体积缩小不明显,再次于局部麻醉(局麻)下行囊肿穿刺抽液加聚桂醇硬化。患者总有效率为100%(41/41)。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肾周血肿、血尿、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60岁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液加聚桂醇硬化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双管引流联合胆道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危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合并高血压6例,心绞痛4例,心力衰竭2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糖尿病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Ⅲ级11例,Ⅳ级13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抽尽胆汁,注入生理盐水使胆囊充盈,再于右侧肋缘下穿刺胆囊,双管引流,1周后扩张窦道,行胆道镜取石。结果所有患者穿刺引流后症状及体征缓解,均胆道镜取净胆囊结石,无胆漏、肠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1例随访6~24个月,(11.1±6.1)月。1例胆囊结石复发。结论该方法治疗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文摘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经皮肺周围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肺外周局灶性病变患者65例共66个病灶,其中男性52例,女性13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8.46岁。依据病灶穿刺前是否进行CEUS分为2组,CEUS组31例,对照组35例。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组间首次穿刺病理诊断确诊率,平均穿刺针数、肿块平均最大直径及坏死区显示率的差异。结果病理诊断66个病灶中恶性病灶57个(腺癌27个,鳞癌13个,腺鳞癌5个,其他类型肺癌8个,肺转移癌3个,胸膜恶性间皮瘤1个),良性病灶9个(结核瘤2个,炎性病变7个)。CEUS组与对照组病灶良恶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P=0.870)。CEUS组首次穿刺病理诊断确诊率96.7%(30/31),对照组80.0%(28/35),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633,P=0.010)。CEUS组与对照组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23±15.40) mm vs(61.30±19.52) mm;t=0.406,P=0.686]。CEUS组患者穿刺针数1~3针,平均穿刺针数1.93针;对照组1~4针,平均穿刺针数2.44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631,P=0.000)。CEUS组显示坏死区54.8%(17/31),对照组17.1%(6/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289,P=0.001)。两组共5例见针道少量出血,2例轻微气胸,其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CEUS引导对肺周围局灶性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可以减少穿刺针数,提高病理诊断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