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美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4期4463-446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开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统计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开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统计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根据结节体积计算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3、6、12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72/86)。手术前后血清FT 3、FT 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可有效缩小甲状腺良性结节体积,不影响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结节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对术后肿瘤区细胞存活与远期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礼 韩江涛 +2 位作者 刘纪蓉 鹿文静 卿建兵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对术后肿瘤区细胞存活和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间收治的7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40例)和恶性...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对术后肿瘤区细胞存活和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间收治的7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40例)和恶性组(3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肿瘤区细胞存活率、消融区域体积变化、术后反应发生率以及远期复发率等)。结果:术后即刻、术后半年良性组与恶性组的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一年及以上时,恶性组的Peak显著降低,TTP和MTT显著延长(P<0.05);良性组体积由0.68 mL缩小到0.17 mL,体积缩窄率75%,恶性组体积由0.65 mL缩小到0.27 mL,体积缩窄率58%,良性组的缩小趋势更为明显,两组的术后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恶性组术后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数量高于良性组(P<0.05);经过一年随访后,两组之间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肿瘤良性患者中,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其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消融区域的组织修复和血供情况,同时术后反应较少,对于存在淋巴转移或远处转移者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在消融区体积、远期复发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肿瘤 远期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孔世杰 藏克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研究床旁超声引导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UG-TPPCD)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 目的 研究床旁超声引导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UG-TPPCD)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S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UG-TPPCD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自然杀伤细胞(NK)、内源性SS]、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理健康状况(APACHEⅡ)以及在治疗进程中并发症的出现状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34/35),明显比对照组77.14%(27/3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因子NK细胞水平比对照组高,内源性SS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胰腺坏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5.71%(2/35),明显比对照组22.86%(8/3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G-TP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减轻胰腺损伤,调节免疫反应,减少并发症,缩短临床指标改善时间,改善患者生理健康状况,促进恢复,提升整体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经皮穿刺置管 重症胰腺炎 引导 引流术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梁坚林 杨雯叶 +1 位作者 吴婕 陆科全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2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桂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手术,观...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桂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手术,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结石取尽率、结石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胆道镜取石术 肝内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林玉霞 符冰 +2 位作者 蒙嫦 梁姗姗 覃慧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所收治的110例实施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所收治的110例实施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疼痛程度[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较之前均呈降低趋势,其中观察组评分分别为(41.26±9.25)分、(32.59±2.3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72±9.13)分、(39.39±3.82)分(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对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 h、24 h、48 h不同时刻的评分更低(P<0.05)。结论:针对行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积极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并缓解术后疼痛,提高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CT引导 经皮微波消融术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蓝晓锋 蒋卉 +5 位作者 解翔 格桑旦增 罗召 崔称旦增 吴军 尹纯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在急性重症胆囊炎(ASC)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TGD治疗的ASC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在急性重症胆囊炎(ASC)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TGD治疗的ASC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42~64 h,平均病程55.77 h。行PTGD,统计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比较其术前、术后第1天胆囊长径、胆囊宽径及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感染指标变化;分析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腹痛缓解率;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患者腹痛症状缓解率分为86.7%(26/30)、96.7%(29/30)和100.0%(30/30)。其中26例患者于术后5~6周后行LC。患者术后第1天胆囊长径、胆囊宽径均较术前减小[(76.58±8.62)mm vs(105.35±14.84)mm、(28.71±5.29)mm vs(41.25±3.41)mm。P<0.05]。患者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VAS评分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均较术前下降,且术后第3天低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出现1例发生引流管脱管,1例胆汁引流不畅,但均未出现出血、胆汁漏、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ASC的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一步法行PTGD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炎症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一步法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急性重症胆囊炎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预后对比 被引量:8
7
作者 马灿业 杨帆 +1 位作者 李宝金 刘长珠 《现代医院》 2021年第7期1107-1109,1112,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03例,根据其自愿采取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消融组53例(83个结节)和开放组50...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03例,根据其自愿采取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消融组53例(83个结节)和开放组50例(85个结节),消融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术进行消融治疗,开放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进行切除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临床手术疗效、甲状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消融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消融组结节清除率分别为32.53%、61.44%、97.59%,开放组结节清除率为100%,术后1、3个月,消融组结节清除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但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消融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低于开放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明显高于对开放组(P<0.05);消融组血肿、感染、声音嘶哑、切口瘢痕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最终疗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疗效相近,都能达到较高结节清除率,但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术对于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结节 经皮消融术 超声引导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饶珠峰 陈洁怡 +3 位作者 赵李业 张进杰 沈凤 许育源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遂溪县人民医院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18例,均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并发症、术前术后甲状腺激素功能、结节体积...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遂溪县人民医院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18例,均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并发症、术前术后甲状腺激素功能、结节体积、结节个数。结果术后6个月结节体积小于术前,结节个数少于术前(P<0.05);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血清FT3、FT4、TS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4%。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并发症少,可有效缩小结节体积,减少结节个数,改善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良性结节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9
作者 劳艳明 周敏 +1 位作者 张广俊 吴国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均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75例患者手术时间23~57 min,平均手术时间(30.45±6.19)...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均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75例患者手术时间23~57 min,平均手术时间(30.45±6.19)min;住院时间4~8 d,平均住院时间(4.94±1.03)d;经超声造影显示结节完全消融73例(97.33%),其余2例未完全消融者经二次消融后已经达到完全消融;74例(98.67%)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患者发生声音嘶哑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症处理后均已恢复正常。随访1、3、6、12个月时,患者结节体积缩小率逐渐升高。随访1、3、6、12个月结节体积分别为(1.59±0.68)、(1.10±0.26)、(0.48±0.12)、(0.25±0.06)cm3,均小于消融前的(2.10±0.75)cm^3,随访3、6、12个月结节体积小于随访1个月,随访6、12个月结节体积小于随访3个月,随访12个月结节体积小于随访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超声检查,良性结节呈混合性、实性低、实性等、囊性回声,边界部分清晰或不清,形态规则。消融过程中,视结节大小采用固定消融法或者连续消融法,直至气化区完全覆盖结节。消融后,结节呈不均匀强回声区,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后方可见衰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消融前结节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消融后结节内部没探及血流信号。随访期间,随着时间延长,消融区结节体积缩小,接近吸收消散期消融区呈均匀的低回声区,内部没及周边见血流信号。术后超声造影显示当结节完全消融时,内部呈无造影剂灌注的无回声区,边界清。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促进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还可有效提高结节完全消融率,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减少对患者周围组织的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结节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附20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兆章 王磊 +2 位作者 韩少磊 范桂灵 郑昭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21-22,共2页
B超引导下对20例肝癌患者行皮经肝穿刺微波消融术(MW A),6个月后观察其甲胎球蛋白(AFP)、肿瘤直径等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MW A,1例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6个月后随访肿瘤完全消失3例,肿瘤直径明显缩小9例,肿瘤直径无明显... B超引导下对20例肝癌患者行皮经肝穿刺微波消融术(MW A),6个月后观察其甲胎球蛋白(AFP)、肿瘤直径等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MW A,1例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6个月后随访肿瘤完全消失3例,肿瘤直径明显缩小9例,肿瘤直径无明显改变或增大4例,死亡3例。证实MW A具有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瘤,可考虑多点反复治疗,联合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交替实施将会提高疗效;但肝功能为Ch ild分级C级或高龄患者应慎重实施MW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波消融术 超声引导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经皮穿刺消融特殊部位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巍 杜悦 +3 位作者 张红霞 汪洪斌 陈雪梅 何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特殊部位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症状性子宫良性病变37例。于静脉麻醉下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扫查、超声造影、人工腹水建立、穿刺活检、消融治疗,将病灶位... 目的探讨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特殊部位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症状性子宫良性病变37例。于静脉麻醉下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扫查、超声造影、人工腹水建立、穿刺活检、消融治疗,将病灶位于浆膜下毗邻直肠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根据穿刺路径是否经过宫腔或是否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分为经腹超声引导组18例和联合超声引导组19例,比较两组消融过程的超声显示清晰度、疗效和短期并发症情况。结果37例患者中,子宫肌瘤27例,子宫腺肌症10例。经腹超声引导组和联合超声引导组病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超声引导组病灶19个,消融过程中均可完整清晰显示;经腹超声引导组病灶21个,受消融气体影响,消融灶后方均难以显示。经腹超声引导组17例进行阴道塞纱,2例建立人工腹水;联合超声引导组均未进行阴道塞纱和人工腹水建立。术后经腹超声引导组中16个病灶进行补充消融,联合超声引导组中9个病灶进行补充消融,补充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6,P>0.05)。两组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6,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C级以上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33,P>0.05)。结论经腹经阴道联合超声引导子宫特殊部位良性病变可显著增加消融灶及其周边组织的超声显示率,对安全有效地实施子宫良性病变的消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微波消融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武孟孟 王丽 +2 位作者 韩勇 安兴国 刘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0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住院、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下 微波消融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勇杰 李斌 +2 位作者 魏荣华 徐芒 郄永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1614-1616,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MWA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周及6个月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TSH、FT_(3)、FT_(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两组甲状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血清FT_(3)、FT_(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血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能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云 朱长康 谢小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554-557,共4页
比较CT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收治的腹腔脓肿行PCD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CT引导PCD)和对照组(超声引导PCD)... 比较CT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收治的腹腔脓肿行PCD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CT引导PCD)和对照组(超声引导PCD),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治愈率、穿刺置管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穿刺费用及并发症。两组在穿刺置管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治愈率以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穿刺成功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37%比78.26%,P<0.05);而在穿刺费用上,对照组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CT引导下的PCD穿刺成功率相对较高,而超声引导下的PCD的穿刺费用较低,且应用便利,两种引导穿刺的方式各有优势,应根据个体化进行合理选择,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腹腔脓肿 超声引导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的技巧经验分享
15
作者 梁雯 刘晓晨 李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83-86,共4页
目的 总结经皮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的技巧,以提高活检取样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抽取74例需进行肾脏穿刺活检的患者,局部麻醉(局麻)后进行经皮超声引导下实时活检穿刺。总结活检时穿刺的技巧,分析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 目的 总结经皮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的技巧,以提高活检取样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抽取74例需进行肾脏穿刺活检的患者,局部麻醉(局麻)后进行经皮超声引导下实时活检穿刺。总结活检时穿刺的技巧,分析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74例患者共获得103份组织条,穿刺成功率为98.6%(73/74)。74例患者中5例出现肾周少量血肿,其中2例为24 h后复查超声出现肾周少量血肿, 3例为术后1周运动时出现腰部不适,复查显示肾周少量血肿;肾周血肿2周后自行吸收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出现。74例肾组织穿刺病理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11例,膜性肾病19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4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7例,肾小球微小病变5例,间质性肾炎3例,狼疮性肾炎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9例,淀粉样变性肾病3例。结论 经皮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是一种成功率高且并发症较少的方法 ,而掌握精准医疗理论后超声科和肾内科医师与患者配合是穿刺成功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穿刺活检 经皮超声引导 穿刺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危内芳 王志耘 刘玉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收治的80例单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胸腔闭式引...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收治的80例单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行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置管准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平均肺复张时间。结果:置管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置管时,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置管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平均肺复张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效果较好,其置管准确率高,患者肺复张时间早,疼痛症状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气胸 闭式引流术 经皮胸腔穿刺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白海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9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肾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融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消融点数、消融时间、...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肾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融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消融点数、消融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年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消融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融时间(13.5±2.6)min短于对照组的(19.2±3.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费用(31.6±7.2)千元少于对照组的(36.5±7.3)千元,住院时间(5.3±0.7)d短于对照组的(10.1±1.1)d,并发症发生率72.7%低于对照组的4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年复发率18.2%低于对照组的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肾细胞癌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症状,一定程度上可大幅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 经皮微波消融术 肾细胞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研究
18
作者 易小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6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云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切开组、穿刺组,每组各35例。...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云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切开组、穿刺组,每组各35例。切开组行传统胆总管切开引流术,穿刺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对比,穿刺组均较切开组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穿刺组较切开组少(P<0.05)。治疗前,两组TBIL、DBIL、ALT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TBIL、DBIL、ALT均低于治疗前,且穿刺组均较切开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IL-6、IL-4、CRP、PCT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IL-6、IL-4、CRP、PCT均低于治疗前,且穿刺组均较切开组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穿刺组较切开组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疗效显著,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且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联合靶向治疗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血清IgG、IgM、IgA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阮德斌 张湛辉 +1 位作者 黎广庆 李凯滨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4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联合靶向治疗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浓度的影响。方法 10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联合靶向治疗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浓度的影响。方法 10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后7 d行靶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入院之后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7 d之后行靶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G、IgM、Ig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对照组患者血清IgG、IgM、IgA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G、IgM、IgA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449、13.906、6.113,P<0.05)。结论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施以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联合药物靶向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成效,且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靶向治疗 晚期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技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孙爱军 戴慧娟 +2 位作者 茅玲 宋勇罡 范伯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0期799-801,共3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技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甲状腺结节容积变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53例(91枚结节)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对91枚结节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甲...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技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甲状腺结节容积变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53例(91枚结节)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对91枚结节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结节容积变化、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检测。53例患者在实施微波消融治疗时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并且耐受性均较好;术后均未出现皮肤烧伤或颈部疼痛。有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经对症治疗后于3个月内恢复;有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呛咳现象,其中2例在24 h内得以恢复,而另外1例则在1周内得以恢复。术后1、3、6、12个月囊性结节、混合性结节及实性结节的结节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并且患者的结节容积也均比治疗前得到显著缩小(P<0.05),在术后1、3、6个月囊性结节、混合性结节及实性结节的容积缩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09,P=0.00;F=5.48,P=0.02;F=13.41,P=0.00),而术后12个月时3种成分结节容积缩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性结节、混合性结节及实性结节在实施微波消融治疗后结节容积得到显著缩减,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实施微波消融技术能够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 经皮微波消融技术 不良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