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糖尿病足坏疽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郭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2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足坏疽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收集与整理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于曹县人民医院手术的60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足坏疽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收集与整理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于曹县人民医院手术的60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手术中选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患者手术中选择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清醒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均长于参照组患者(P<0.05)。麻醉后,研究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心率(HR)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CD4^(+)、CD8^(+)、CD4^(+)/CD8^(+)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用于糖尿病足坏疽手术麻醉中效果和安全性均较高,能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免疫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坏疽手术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起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比重罗哌卡因腰麻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政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9期42-45,共4页
目的:比较轻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宁武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腰麻组和比较组。术... 目的:比较轻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宁武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腰麻组和比较组。术中用轻比重的罗哌卡因对腰麻组患者进行腰麻,对比较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腰麻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运动阻滞起效的时间、感觉阻滞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的时间均短于比较组患者,P<0.05。麻醉后10 min、30 min及60 min,腰麻组患者的心率(HR)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腰麻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于比较组患者,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比较组患者,P<0.05。结论:与对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相比,采用轻比重的罗哌卡因对其进行腰麻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缩短其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的时间和维持的时间,提高其麻醉的效果,维持其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降低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比重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 髋部骨折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小腿骨折急诊外固定手术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小腿骨折急诊外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 40例行急诊外固定手术的小腿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跨度时间、...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小腿骨折急诊外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 40例行急诊外固定手术的小腿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跨度时间、镇痛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前跨度时间为(4.3±1.3) h,对照组术前跨度时间为(9.4±2.2)h;研究组术前跨度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9.0±1.1)分高于对照组的(4.9±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急诊外固定手术的小腿骨折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可显著缩短术前跨度时间,明显提升镇痛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固定 小腿骨折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秀珍 张瑞圃 黄俊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4期2573-257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漯河医专二附院收治的7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分为复合组(n=37)与喉罩组(n=36)。喉罩...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漯河医专二附院收治的7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分为复合组(n=37)与喉罩组(n=36)。喉罩组接受喉罩全麻,复合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两组麻醉前(T0)、置入喉罩后(T1)、切口时(T2)、扩髓时(T3)、术毕(T4)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通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认知功能,比较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S-100β蛋白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喉罩组比较,复合组麻醉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苏醒时间短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T0~T4 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不同时间点SB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复合组SBP、DBP、HR高于喉罩组,T2、T3、T4复合组SBP、DBP、HR低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两组MMSE评分降低,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升高,术后24 h两组MMSE评分高于术后12 h,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低于术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复合组MMSE评分高于喉罩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能有效缩短苏醒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减轻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喉罩全麻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俞平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9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年来在兴安界首骨伤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复合麻醉组和神经阻滞组。... 目的: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年来在兴安界首骨伤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复合麻醉组和神经阻滞组。术中对复合麻醉组患者进行静吸复合麻醉,对神经阻滞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神经阻滞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短于复合麻醉组患者,其运动阻滞起效的时间及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的时间均长于复合麻醉组患者,P<0.05。术后30 min,神经阻滞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均低于复合麻醉组患者,P<0.05。术后6 h、12 h及24 h,神经阻滞组患者切口周围皮肤的机械痛阈值均高于复合麻醉组患者,P<0.05。神经阻滞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复合麻醉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其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延长其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的时间,减轻其术后的炎症反应和疼痛的程度,且麻醉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股骨颈骨折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钟哲 张新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7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行骨科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行骨科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动脉血氧含量、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动脉血氧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1 h,观察组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麻醉起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动脉血氧含量、认知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阻滞麻醉 认知功能 老年 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7
作者 褚文彦 吴明毅 孙玉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进行单下肢骨科手术的4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40例患者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进行单下肢骨科手术的4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40例患者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20例)和神经阻滞麻醉组(20例)。术中,对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发生麻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运动阻滞起效的时间、运动阻滞维持的时间和术后镇痛持续的时间均明显长于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其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明显短于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对进行单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地延长其运动阻滞维持的时间和术后镇痛持续的时间,降低其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患者 单下肢骨科手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谢金发 黄玉琼 程曦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9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究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贵航集团三零二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6例/组)。在... 目的:探究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贵航集团三零二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6例/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期间,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疼痛症状的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和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均更短,术后4 h、术后8 h、术后12 h其疼痛症状的评分均更低,P <0.05。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症状,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张正利 张正顺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0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中核四〇四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4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中核四〇四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4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为对照组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为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观察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麻醉15 min、麻醉30 min、麻醉60 min及麻醉苏醒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保持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手术 臂丛神经阻滞 颈浅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宫颈癌手术的效果
10
作者 方亮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宫颈癌手术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6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宫颈癌手术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6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中接受静吸全麻,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SGB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入室时(T_(0))、麻醉诱导后即刻(T_(1))、手术30 min时(T_(2))、术毕时(T_(3))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术后2、12、24、48 h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术后指标[苏醒时间、镇静程度(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泵(PCIA)按压次数];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_(0)~T_(3)的HR、MAP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HR、MAP组间、时点、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组间、时点、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GB静吸复合麻醉可稳定宫颈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镇痛效果良好,且能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静吸麻醉在妇科肿瘤根治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彭兴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静吸麻醉在妇科肿瘤根治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行妇科肿瘤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静吸麻醉在妇科肿瘤根治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行妇科肿瘤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45例)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SGB联合静脉吸入复合麻醉,46例)。分析比较两组入室后(T_(0))、气管插管(T_(1))、手术开始(T_(2))、手术结束时(T_(3))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术后6 h、12 h、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Ramsay评分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GB联合静吸麻醉能改善妇科肿瘤根治性手术患者生理应激反应,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且不会增加麻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根治性手术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阻滞 静吸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研究
12
作者 杨纲华 王立勋 +3 位作者 李瑞钰 李欢 朱丹军 朱小兵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介导的抗交感效应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介导的抗交感效应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喙突旁锁骨下缘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阻滞操作时间、臂丛神经深度、阻滞维持时间、术后镇痛情况、术后血运情况、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阻滞操作时间短、臂丛神经深度浅、阻滞维持时间长、术后镇痛效果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SpO_(2)值高、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喙突旁锁骨下缘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介导的抗交感效应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或许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抗交感效应 断指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海文 姜文霞 +2 位作者 高路明 王元 朱玉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超体重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定位,对L2-3间隙穿刺后注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术毕后在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超体重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定位,对L2-3间隙穿刺后注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术毕后在超声检查辅助实施双侧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利用传统定位法,对L2-3间隙穿刺后注射盐酸罗哌卡因麻醉;对比两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术后恢复指标、术后镇静评分(RSS)、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穿刺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少、穿刺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泌乳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观察组首次自控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麻醉恢复室10~30 min 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4 h、6 h疼痛评分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可见切口处浆膜层连续中断,肌间可见出血形成的不规则无回声区或高回声区;见子宫浆膜层连续好,局部可见小范围隆起,回声均匀,浆膜层局部可增厚、表面光滑,完整。结论对比传统定位法引导的椎管内麻醉,在超体重产妇剖宫产术中利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麻醉可缩短穿刺时间和减少穿刺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体重产妇 剖宫产术 超声检查 椎管内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何惠娇 欧阳文博 +2 位作者 张建华 邓志海 区国集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9月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9月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T_(0))、麻醉开始1 h、手术结束后1 h(T_(2))时凝血活酶生成时间(R-CK)、凝固时间(K)、凝血块强度(G)、血栓最大值(MA)、凝血综合指数(CL)、血栓最大值确定后30 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2)时的R-CK、K、G值低于T_(0),MA、CL、LY30值高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出血量,降低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全身麻醉 腰丛神经阻滞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肋横突孔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彭兴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肋横突孔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5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5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肋横突孔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5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5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n=47)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肋横突孔阻滞复合全身麻醉,n=48)。分析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疼痛程度、镇痛效果以及应激反应。结果:两组T1、T2、T3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T0时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肋横突孔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稳定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强化镇痛和镇静效果,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肋横突孔阻滞 超声引导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庞昆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颈椎旁神经阻滞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省普安县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颈椎旁神经阻滞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省普安县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刀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研究组行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行颈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升颈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器定位 颈椎旁神经阻滞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17
作者 王鹏 侯玥 +4 位作者 孙雪 邢龙 王娜 王红 何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21例,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20例,传统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21例,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20例,传统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腕管功能、疼痛程度评分、电生理参数、超声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腕管功能、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腕管功能评分(25.01±2.49)、(21.10±1.42)分和疼痛程度评分(2.17±0.42)、(0.81±0.2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34±2.50)、(25.55±1.46)分和(2.87±0.46)、(1.95±0.36)分(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DML)、感觉传导速度(SCV)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DML(4.10±0.26)、(3.70±0.23)ms低于对照组的(4.36±0.28)、(4.01±0.25)ms,SCV(44.87±2.26)、(47.75±2.56)m/s大于对照组的(42.41±2.20)、(45.10±2.48)m/s(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正中神经最肿胀处横截面积(CSA)、正中神经扁平率(FR)均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CSA(12.54±1.32)、(10.42±1.11)mm~2和FR(2.50±0.20)、(2.00±0.16)均小于对照组的(14.00±1.35)、(11.65±1.25)mm~2和(2.75±0.23)、(2.31±0.22)(P<0.05)。结论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腕管功能、疼痛程度、电生理指标、超声指标,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超声引导下针刀 神经阻滞 轻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章志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于上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作为受试者,总共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于上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作为受试者,总共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麻醉,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长更短,维持时长更长,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手术结束后12、24、48 h,观察组疼痛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麻醉前、术毕,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组间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生效后5 min,两组MAP、HR值均较麻醉前更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数值高,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应用在上肢骨折手术中,能够快速发挥麻醉作用,保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且麻醉效果维持时间长,患者术后疼痛轻,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超声引导 锁骨上臂丛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孔德华 方园 侯慧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754-2757,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老年髋部骨折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老年髋部骨折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椎管内麻醉,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术前、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药物用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术后6、12、24 h,研究组VAS较对照组降低(P<0.05),研究组Ramsay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术后1、2、3 d,两组MMSE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但研究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老年髋部骨折术中,可有效减少术后24 h PCIA药物用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提高镇静和镇痛效果,减轻术后认知障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镇痛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0
作者 贾先魁 秦丽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行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其均为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时间段内所收治,根据患者麻醉方法的不同,... 目的:探讨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行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其均为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时间段内所收治,根据患者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静脉麻醉,30例)与干预组(静脉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30例),比较两组的体征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及应激指标(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置入喉罩30 min、手术结束时的心率水平更低,干预组置入喉罩时、置入喉罩30 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水平更低(P<0.05)。干预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结束时的应激指标水平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行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 下肢神经阻滞 静脉麻醉 下肢骨折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