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结直肠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冯秀梅 毛姗姗 +1 位作者 胡蕊 高巨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结直肠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进行结直肠切除术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结直肠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进行结直肠切除术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SGB,观察组给予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SGB。比较两组患者SGB前5 min(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手术1 h(t_(2))和术毕(t_(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应激反应水平[皮质醇(CORT)、SOD、MDA、IL-6、TNF-α、IL-1β],比较t_(0)、t_(3)、术毕24 h(t_(4))、术后72 h(t5)CD3^(+)T、CD4^(+)T、CD8^(+)T和CD4^(+)T/CD8^(+)T,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麻醉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RBP、CORT、SOD、MDA、IL-6、TNF-α、IL-1β、CD3^(+)T、CD4^(+)T、CD8^(+)T和CD4^(+)T/CD8^(+)T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和不同时间点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苏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均、术后下床时间更短(P<0.05),术中止疼药用量更少(P<0.05),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48.57%(17/35) vs 25.71%(9/35),P<0.05]。结论:对老年肠切除术患者进行艾司氯胺酮复合超声引导下SGB可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肠切除术 应激反应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震 李超 林菁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6-880,共5页
术后早期恢复质量作为患者住院期间的重要评估指标,其优化对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患者对医疗质量需求的提高,探索安全有效的加速术后康复策略已成为临床医疗领域的关注热点。超声引导... 术后早期恢复质量作为患者住院期间的重要评估指标,其优化对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患者对医疗质量需求的提高,探索安全有效的加速术后康复策略已成为临床医疗领域的关注热点。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加速术后康复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提供有效镇痛的同时还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睡眠质量及预防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围绕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系统阐述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实践价值,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 术后早期恢复 疼痛 胃肠功能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活体供肾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3
作者 葛震坤 伍启星 +3 位作者 吴文杰 黄祥 康芳 李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5-69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活体供肾者(LKD)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择期行活体肾移植术的LKD 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18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活体供肾者(LKD)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择期行活体肾移植术的LKD 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18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LKD分为两组:SGB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前30 min,SGB组于超声引导下将0.25%罗哌卡因6 ml注入右侧星状神经节内;C组术前不行SGB操作。于术后1、3、7 d采用10项简明围术期疲劳评测量表(ICFS-10)评估疲劳情况。记录术后1、3、7 d失眠严重指数(ISI)和静息时VAS疼痛评分。于术前1 d和术后1 d检测血浆5-羟色胺(5-HT)、褪黑素(M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记录术后1、3 d尿量,于术前1 d、术后1、3、7 d检测肌酐和尿素氮浓度。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以及恶心、呕吐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DN4)和ICFS-10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和POFS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GB组术后1、3、7 d ICFS-10评分、POFS发生率、中重度POFS比例明显降低(P<0.05),术后3、7 d ISI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血浆5-HT、MT浓度明显升高,IL-6、IL-1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静息时VAS疼痛评分、尿量、肌酐、尿素氮浓度,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3个月DN4评分、ICFS-10评分、POF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SGB能降低LKD的POFS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增加血浆5-HT和MT含量、改善术后睡眠、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 活体供肾者 肾移植 术后疲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晓月 王祥 +3 位作者 李航 高翔 郭耀耀 陈建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7-832,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联合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颈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疼痛科住院的颈上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8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联合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颈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疼痛科住院的颈上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两组病人入院时(T0)、出院时(T1)、出院后1个月(T2)、3个月(T3)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和加巴喷丁剂量,以及带状疱疹后瘙痒、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T0相比,两组T1、T2、T3时VAS、SAS、PSQI评分、加巴喷丁用量均降低,试验组下降更明显;试验组带状疱疹后瘙痒、PHN、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可有效缓解颈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减少带状疱疹后瘙痒及PHN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 医用三氧自体血回输 带状疱疹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学者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与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准确性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帆 杨邦祥 +2 位作者 肖红 宋海波 刘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初学者 安全性比较 神经阻滞方法 椎动脉三角 颈椎横突 放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9
6
作者 岳剑宁 武百山 +5 位作者 王琦 郭玉娜 刘京杰 何明伟 李玄英 倪家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76例需行SGB治疗且无禁忌证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超声组(n=38)应用超声引导定位SGB,常规组(n=38)应用传统SGB治疗。观...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76例需行SGB治疗且无禁忌证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超声组(n=38)应用超声引导定位SGB,常规组(n=38)应用传统SGB治疗。观察手术总操作时间,霍纳征发生率,操作中患者是否出现明显不适,多次阻滞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喉返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局部麻药醉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超声组SGB阻滞霍纳征出现率(98.5%),高于常规组(81.1%);超声组穿刺中出现明显不适发生率(1.2%),远低于常规组(23.5%)。超声组多次阻滞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2.7%),明显低于常规组(18.3%)。喉返神经阻滞(0.6%),臂丛神经阻滞(0.9%),局部麻醉药中毒(0.3%)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穿刺组(分别为5.6%、7.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定位下SGB比传统盲探穿刺法操作更安全,成功率更高,有较多优势,值得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阻滞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白志勇 李水清 +3 位作者 张华斌 贾东林 栾好梅 梁婷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应用止痛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口服加巴喷丁,0.3 mg,每日3次,盐酸替扎尼定,2 mg,每日3次,共计4周。实验组除口服上述药物外,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应用止痛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口服加巴喷丁,0.3 mg,每日3次,盐酸替扎尼定,2 mg,每日3次,共计4周。实验组除口服上述药物外,采用高频超声实时引导穿刺阻滞星状神经节,每周1次,共4次。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8.68±0.76及8.60±0.81,两组间无差异。治疗后分别为3.63±2.70和5.10±2.75,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VAS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55%;对照组显效率为12.5%、有效率为42.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口服加巴喷丁、盐酸替扎尼定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 超声 颈源性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鄢毅 曹新添 +3 位作者 张学学 曹译文 朱梦叶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Bellpals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贝尔面瘫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组(S组)和星状神经...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Bellpals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贝尔面瘫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组(S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组(T组),在治疗第1、2、3、4周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估疗效,记录T组病人颜面部红外热成像变化和治疗中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评价治疗3月后两组优秀率、总良好率。结果:T组在治疗第1、2、3、4周H-B分级明显优于S组(P<0.05)。T组所有阻滞病人红外热成像示阻滞侧颜面皮温较对侧明显升高,T组出现2例喉返神经阻滞。3个月后随访,T组优秀率、总良好率为73.33%、93.33%,明显优于S组优秀率、总良好率46.67%、73.33%(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是一种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阻滞 低剂量糖皮质激素 贝尔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超短波疗法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留根 范杰诚 +2 位作者 王健 张伟红 李和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23-225,共3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具有临床相似症状的一类疾病的称谓[1]。分类包括:咀嚼肌紊乱疾病类、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炎性疾病类、骨关节病类。较多的学者认同多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2],这些病因最终导致...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具有临床相似症状的一类疾病的称谓[1]。分类包括:咀嚼肌紊乱疾病类、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炎性疾病类、骨关节病类。较多的学者认同多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2],这些病因最终导致肌肉痉挛、关节压力改变、关节炎症反应。临床症状主要有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杂音,分为咀嚼肌紊乱、结构紊乱、关节炎症、骨关节病四个类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紊乱病 临床症状 星状神经阻滞 超短波疗法 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 结构紊乱 身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老年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方懿 刘松华 李琼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73-377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老年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老年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组则实施常规麻醉。统计麻醉开始前、控制性降压实施30 min时及拔管后2 h,两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变化,比较不同时间点脑氧饱和度变化趋势,统计拔除气管导管后2 h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分析拔管后2 h两组认知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统计两组围麻醉期相关并发症。结果麻醉开始前、控制性降压实施30 min时及拔管后2 h,两组SBP、DBP、MAP及HR变化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方法对脑氧饱和度变化存在明显影响(P<0.05);两组干预方法在不同时间点对脑氧饱和度变化有明显影响,观察组脑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者随时间变化,脑氧饱和度呈升高趋势,对照组则呈下降趋势(P<0.05),拔除气管导管后2 h,观察组患者MMSE及MoCA评分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2 h观察组血浆S-100B蛋白及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麻醉期发生心动过速、低血压、术后苏醒延迟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者,行右侧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脑氧供应,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且并发症少,对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老年 鼻内镜 控制性降压 脑氧饱和度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乳腺癌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成军 蔡海峰 +6 位作者 刘殿臣 刘延青 孙志国 李宁 张娟 张扬 戴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US.SGB)与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B.SGB)治疗乳腺癌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4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疼痛患者被随机分为US.SGB组(24例)和B.SGB组(24例),均于患侧施行2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治...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US.SGB)与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B.SGB)治疗乳腺癌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4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疼痛患者被随机分为US.SGB组(24例)和B.SGB组(24例),均于患侧施行2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间隔时间为8天;治疗后第4和8周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改善程。结果两组患者经阻滞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疼痛程度缓解,第4周时VAS评分分别为(2.68±1.33)分(US.SGB组)和(3.31±1.27)分(B.SGB组),第8周时为(1.32±0.85)和(2.09±1.02)分,US.SGB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优于B.SGB组(4周:t=2.251,P=0.038;8周:t=1.971,P=0.029)。结论于超声引导下和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均有效;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星状神经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神经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学习曲线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时蓉 马丹旭 +2 位作者 杨宜南 戈晓东 王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4-1116,共3页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麻醉科和疼痛科医师工作中必备的一项操作技术,可用于诊治多种疾病,超声引导下穿刺具有高效精准、起效迅速的特点,其中颈前外侧短轴扫描平面内入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1])。星状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麻醉科和疼痛科医师工作中必备的一项操作技术,可用于诊治多种疾病,超声引导下穿刺具有高效精准、起效迅速的特点,其中颈前外侧短轴扫描平面内入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1])。星状神经节位于颈长肌的外侧缘上,椎前筋膜下方,其周围分布颈动脉、椎动脉、臂丛神经等重要结构,穿刺过程中需识别并避免损伤,提高成功率。目前,对于临床医师需要操作多少次后才能够掌握超声引导下SGB技能尚无统一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 医师工作 超声引导下穿刺 臂丛神经 椎前筋膜 穿刺过程 外侧缘 临床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格吉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36-137,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需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星状神经节...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需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两组霍纳综合征发生率、手术时长、发生再次穿刺率(第一次未阻滞成功)以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观察组,其霍纳综合征发生287例次(98.3%),明显高于对照组霍纳综合征发生率(80.5%),再次穿刺率及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其操作性、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等方面均较传统常规星状神经节的阻滞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应用于断指再植术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卫军 金晓红 王丽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置管持续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断指再植术后指体成活率、血管危象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0例急诊手外科拟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置管持续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断指再植术后指体成活率、血管危象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0例急诊手外科拟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患侧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术后在超声引导下于患侧C6横突水平颈长肌表面穿刺置管,外接电子输注泵(0.2%盐酸罗哌卡因150 mL,负荷量3 m L,背景输注量2 mL/h)行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持续72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4、48、72 h患侧桡动脉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前臂掌心温度、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疼痛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24、48、72 h患侧桡动脉血流PI高于对照组和健侧(P<0.05),掌心温度高于对照组和健侧(P<0.05);观察组再植指成活率100%,高于对照组86.6%的成活率(P<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72 h内行持续SGB可通过阻断颈胸交感神经节,有效提高患指PI和掌心温度,预防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指体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 断指再植 超声引导 动脉灌注指数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1
15
作者 郝云霞 崔立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8-311,共4页
星状神经节(stellateganglion,SG)又称为颈胸交感神经节.1883年,Liverpool和Alexzander在实施椎动脉结扎治疗癌症时误伤了SG,却意外获得镇痛的效果,从而引起人们对SG的关注.此后,外科医师常采用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
关键词 星状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超声检查 疼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加快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小雨 姜玉玉 +2 位作者 古翠方 马沙沙 程向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胃肠激素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35~75岁,BMI 18.5~26 kg/m^(2),ASA分组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胃肠激素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35~75岁,BMI 18.5~26 kg/m^(2),ASA分组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行超声引导下右侧C6水平SGB操作,注入0.5%罗哌卡因7 mL。对照组于同一部位注射生理盐水7 mL。选择SGB前(T1)、术毕(T2)、术后第2天(T3)、术后第6天(T4)时间点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中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皮质醇(Cor)、血糖(Glu)水平;记录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记录术后36、48、60、72、84、96 h肠鸣音恢复率及首次排气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舒芬太尼总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2、T3、T4时点Cor水平较低,VIP水平较低,MOT水平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2、T3时点Glu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36、48、60、72、84 h肠鸣音恢复率较高(P<0.05),术后排气时间缩短(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GB可以减轻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水平,促进胃肠激素分泌水平恢复,加快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 胃癌 胃肠激素 应激反应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交感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陆志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5-468,共4页
交感型颈椎病是由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刺激颈椎周围交感神经末梢,产生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可表现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或者抑制症状。目前,国内外对于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均未达成统一共识,对于疾病的治疗国内仍... 交感型颈椎病是由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刺激颈椎周围交感神经末梢,产生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可表现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或者抑制症状。目前,国内外对于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均未达成统一共识,对于疾病的治疗国内仍以非手术为主,包括牵引或药物口服,前者虽能恢复病人颈椎动静力平衡,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星状神经阻滞 临床效果 超声引导 神经功能紊乱 段性不稳 椎间盘退变 神经末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权虎城 申威 +2 位作者 虞傲文 李明月 金文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突发性耳聋好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解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治疗突发性耳聋一种有... 突发性耳聋好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解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治疗突发性耳聋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操作技术上有传统盲探穿刺定位法和超声引导治疗技术,有研究表明[2],超声引导下SGB较盲探穿刺定位法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疼痛临床。本文探讨了超声引导下SGB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安全性、有效性、听阈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超声进行神经阻滞等操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治疗 突发性耳聋 超声引导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穿刺定位法 临床工作 治疗方法 操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单肺通气老年患者肺内分流和氧合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炜 周煦燕 +3 位作者 姜黎珊 钱燕飞 陆红 陆雅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390-3393,共4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和氧合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2组:SGB组和C组(n=30)。SGB组于术前选通气侧超声引导下行SGB,注入0.25%罗哌卡因3 m...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和氧合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2组:SGB组和C组(n=30)。SGB组于术前选通气侧超声引导下行SGB,注入0.25%罗哌卡因3 mL,C组不行SGB。术中全麻,于SGB前(T0)、双肺通气15 min(T1)、单肺通气后15 min(T2)、30 min(T3)、60 min(T4),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5)时测定动静脉血气,计算肺内分流量和氧合指标;术前1 d、术后1 d、术后7 d采用MMSE、MoCA评估认知功能,记录POCD发生情况。结果单肺通气后两组患者肺内分流均增加,PaO2均下降,C组rScO2均下降(P<0.05);Qs/Qt在T2、T3、T4时SGB组低于C组,PaO2及rScO2在T2、T3时点SGB组均高于C组(P<0.05);SGB组术后1 d、术后7 d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C组,POCD总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不增加单肺通气期间的肺内分流,改善单肺通气期间的氧合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星状神经 单肺通气 老年 肺内分流 氧合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韩登阳(综述) 郭向阳(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9-502,共4页
星状神经节(又称颈胸神经节)是位于颈部的交感神经节细胞集合体。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作为一种交感神经阻滞技术,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主要用于头颈、胸及上肢区域的疼痛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自主神... 星状神经节(又称颈胸神经节)是位于颈部的交感神经节细胞集合体。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作为一种交感神经阻滞技术,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主要用于头颈、胸及上肢区域的疼痛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自主神经系统认识的深入,SGB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从最初的疼痛管理扩展到包括心血管、神经和免疫调节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其在围手术期医学领域的应用获得广泛关注。本文对SGB在术中、术后管理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阻滞 应用进展 围手术期 交感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