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物理因素对心室肌消融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董军 罗开良 +3 位作者 黄晶 邓建川 李伦旭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物理因素对其损伤灶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导管消融系统,在犬离体右室或左室游离壁热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超声心室肌消融,并与射频消融比较。结果 电功率与超声损伤灶深度线性相关,损伤面积与辐照时间有正相关... 目的 探讨超声物理因素对其损伤灶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导管消融系统,在犬离体右室或左室游离壁热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超声心室肌消融,并与射频消融比较。结果 电功率与超声损伤灶深度线性相关,损伤面积与辐照时间有正相关关系。电功率是超声消融损伤深度较理想的预测因素,能量是描述损伤面积较好的物理量。换能器/组织接触压与损伤灶大小无明显关系。超声损伤灶的深度远大于射频损伤灶的深度。结论 与射频消融相比,超声消融可造成更深的心肌损伤灶,提示超声消融有可能消除位于较深心肌中的致心律失常病灶,这对于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管消融术 心肌梗塞 室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