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声物理因素对心室肌消融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董军
罗开良
+3 位作者
黄晶
邓建川
李伦旭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物理因素对其损伤灶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导管消融系统,在犬离体右室或左室游离壁热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超声心室肌消融,并与射频消融比较。结果 电功率与超声损伤灶深度线性相关,损伤面积与辐照时间有正相关...
目的 探讨超声物理因素对其损伤灶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导管消融系统,在犬离体右室或左室游离壁热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超声心室肌消融,并与射频消融比较。结果 电功率与超声损伤灶深度线性相关,损伤面积与辐照时间有正相关关系。电功率是超声消融损伤深度较理想的预测因素,能量是描述损伤面积较好的物理量。换能器/组织接触压与损伤灶大小无明显关系。超声损伤灶的深度远大于射频损伤灶的深度。结论 与射频消融相比,超声消融可造成更深的心肌损伤灶,提示超声消融有可能消除位于较深心肌中的致心律失常病灶,这对于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管消融术
心肌梗塞
室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物理因素对心室肌消融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董军
罗开良
黄晶
邓建川
李伦旭
殷跃辉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麻醉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超声物理因素对其损伤灶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导管消融系统,在犬离体右室或左室游离壁热动力学模型上进行超声心室肌消融,并与射频消融比较。结果 电功率与超声损伤灶深度线性相关,损伤面积与辐照时间有正相关关系。电功率是超声消融损伤深度较理想的预测因素,能量是描述损伤面积较好的物理量。换能器/组织接触压与损伤灶大小无明显关系。超声损伤灶的深度远大于射频损伤灶的深度。结论 与射频消融相比,超声消融可造成更深的心肌损伤灶,提示超声消融有可能消除位于较深心肌中的致心律失常病灶,这对于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
超声导管消融术
心肌梗塞
室性心动过速
Keywords
Ultrasoun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Myocardium
Arrhythmias
分类号
R542.220.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1.710.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声物理因素对心室肌消融效果的影响
董军
罗开良
黄晶
邓建川
李伦旭
殷跃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