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超声导管可显示心脏图像
1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01-,共1页
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推出了一款外形更小巧而功能同样强大的心脏成像工具——新型Acuson AcuNav 8F超声导管,它可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显示整个心脏内部结构的图像。新导管的尺寸仅为8 French,与现有AcuNav 10F导管相比,其截面面积降低了3... 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推出了一款外形更小巧而功能同样强大的心脏成像工具——新型Acuson AcuNav 8F超声导管,它可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显示整个心脏内部结构的图像。新导管的尺寸仅为8 French,与现有AcuNav 10F导管相比,其截面面积降低了33%,能够适用于所有病人,为临床提供更完整的心脏信息,特别适合于对小体形患者进行左心电生理检查和介入性手术。新的超声导管最近已在欧洲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管 心脏 图像 电生理检查 医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导管超声在腹膜后脏器显像中应用研究
2
作者 郑敏娟 周晓东 +1 位作者 李红玲 张海滨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心腔内导管超声探头对部分腹膜后脏器结构的显像效果,以及其用于腹膜后脏器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静脉鞘管引导心腔内导管超声探头进入下腔静脉,通过对8只实验犬部分腹膜后脏器的近距离超声成像,记录成像过程动物生理...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心腔内导管超声探头对部分腹膜后脏器结构的显像效果,以及其用于腹膜后脏器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静脉鞘管引导心腔内导管超声探头进入下腔静脉,通过对8只实验犬部分腹膜后脏器的近距离超声成像,记录成像过程动物生理参数,观察其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显像效果,并与常规经腹超声检查效果比较。结果实验前与腔内显像过程中犬的心率、动脉压、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腔内导管超声可清晰显示肾脏、肾上腺、大血管旁淋巴结等腹膜后脏器的二维细微结构及彩色血流分布,成像质量明显优于经腹切面的显示效果。结论采用心腔内导管超声观察腹膜后部分脏器的结构是安全可行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经腹切面的显示效果,对肾上腺及其血供的显像尤为清晰。心腔内导管超声在腹膜后脏器显像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为腹膜后脏器的超声检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 腹膜后脏器 超声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双导管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勇 王利丽 +1 位作者 盛夏 秦晶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8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双导管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方法2009年3月至6月应用双导管超声碎石系统对98例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碎石成功,总结石取尽率为88.6%,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皮肾镜双导管超声碎石...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双导管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方法2009年3月至6月应用双导管超声碎石系统对98例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碎石成功,总结石取尽率为88.6%,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皮肾镜双导管超声碎石术是一项新技术,通过对患者入院宣教、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以及加强保暖、熟练掌握双导管碎石系统的配合等措施,有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导管超声碎石术 手术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双导管超声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保伟 马志军 +1 位作者 郭来成 刘艳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122-122,共1页
目的探讨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成像在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双导管超声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均分成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利用MSCT对全部患者肾结石进行非增强薄层扫描,获取肾结石及肾脏的影像... 目的探讨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成像在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双导管超声碎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均分成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利用MSCT对全部患者肾结石进行非增强薄层扫描,获取肾结石及肾脏的影像学资料,并对研究组的肾结石进行三维重建成像,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通道数目、一期结石取净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90±20)min VS(125±23)min、一次结石结石清除率93%VS 73%、穿刺通道数目(1.4±0.2)个VS(1.9±0.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失血量(105±10)ml VS(110±1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三维重建成像可直观显示结石及周围的结构关系,能准确的选定经皮肾穿刺的位置,提高碎石取石效率,降低结石残留率,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三维重建 经皮肾镜取石术 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新型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引导下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彭育红 汝磊生 +4 位作者 赵玉英 孔令锋 马彦卓 孙家安 王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9期696-699,共4页
处理入口不明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可借助血管内超声,但反复交换微导管和超声导管可能增加操作相关并发症。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自主研发的新型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由血管内超声导管以及与其并联为一体的治疗微导管构成,超声... 处理入口不明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可借助血管内超声,但反复交换微导管和超声导管可能增加操作相关并发症。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自主研发的新型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由血管内超声导管以及与其并联为一体的治疗微导管构成,超声导管和工作导丝同步进入病变部位,相当于在血管内超声实时探查下进行直接定位操作,有助于正确把握穿刺方向,为介入医师进行慢性闭塞病变的治疗增添了新工具。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结合1例应用此新型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成功治疗入口闭塞的CTO病变经验,为读者提供更为直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血管内超声 导管 血管内超声双腔微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超声消融对犬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6
作者 王刚 杜日映 +1 位作者 王均志 王永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 导管超声消融 临床应用 局灶性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导管超声系统
7
作者 朱玲 胡兵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113-115,共3页
腔内导管超声已用来评价很多病变,微探头可以置于血管腔内和非血管腔内来显示病变。二维基础上的三维重建在腔内超声图像中是一种新的方法。这篇综述将探讨腔内超声系统装置及一些进展。
关键词 腔内超声 导管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方法
8
作者 蒋国平 何瑾 +5 位作者 康曼丽 叶菁菁 赵镭 彭学慧 何彧 杨秀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 :超声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VSD+PDA)患者的动脉导管未闭 (PDA)显示方法。方法 :超声测量 4 1例 VSD+PDA和 4 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 (VSD)患儿的主动脉峰值流速 (Vp) ,平均流速 (Vm) ,流速时间积分 (VTI)和心排指数 (CI)... 目的 :超声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VSD+PDA)患者的动脉导管未闭 (PDA)显示方法。方法 :超声测量 4 1例 VSD+PDA和 4 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 (VSD)患儿的主动脉峰值流速 (Vp) ,平均流速 (Vm) ,流速时间积分 (VTI)和心排指数 (CI)。除常规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探查以外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胸骨旁肺动脉分叉切面、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 ,向短轴扫查切面及剑突下主动脉短轴切面探查 PDA。结果 :4 1例 VSD+PDA患者检出 PDA 2 9例 ,占 70 .73% ,漏诊 12例 ,漏诊率 2 9.2 7%。 VSD+PDA患者的 Vp、Vm、VTI和 CI参数明显高于单纯 VSD患者 ,P<0 .0 0 1。 4例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未显示的 PDA,其中 2例在胸骨旁肺动脉分叉切面发现 PDA,1例在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向短轴扫查切面显示 PDA,1例在剑突下主动脉短轴切面显示 PDA。结论 :VSD患儿主动脉 Vp、Vm、VTI和 CI参数增高时提示合并 PDA存在。探查 VSD患儿胸骨旁肺动脉分叉切面、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向短轴扫查切面及剑突下主动脉短轴切面有助于发现 P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超声检查 心脏缺损 先天性/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评价心脏结构和左室收缩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蓓蓓 魏盟 +2 位作者 赵钢 张庆勇 张跃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研究心腔内超声探查心脏结构和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方法。方法:AcuNav心腔内超声导管置于健康犬右房、右室,二维图像显示左右心腔、心瓣膜、肺静脉、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等结构,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记录血流状况。开胸制作犬急性... 目的:研究心腔内超声探查心脏结构和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方法。方法:AcuNav心腔内超声导管置于健康犬右房、右室,二维图像显示左右心腔、心瓣膜、肺静脉、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等结构,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记录血流状况。开胸制作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室壁运动和左室射血分数改变。结果:所有目标结构及血流均获得清晰显示,未发生导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心腔内超声示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前壁厚度、增厚率、左室射血分数动态改变。结论:心腔内超声可安全、清晰地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状态,并评价左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腔内超声 超声导管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2期26-,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MT 研究结果 冠状动脉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CHD 斑块积分 血管内超声检查 超声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宏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2期185-186,共2页
目的对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分析,为临床更广泛应用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泌尿外科治疗的5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统计学规律等分为研究A组和对照B组,各25例,研究A组... 目的对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分析,为临床更广泛应用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泌尿外科治疗的5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统计学规律等分为研究A组和对照B组,各25例,研究A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B组采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后复查B超检查结石清除率,并派专人统计两组手术进行时间、出血量及在院时间等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结石清除率均为100%,但研究A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B组患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尿路结石因创伤小、恢复快,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而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导管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on P-wave duration, P-wave dispersion and left atrial size 被引量:2
12
作者 Huseyin Dursun Zulkif Tanriverdi +1 位作者 Tugce Colluoglu Dayimi Kaya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13-617,共5页
Background P-wave dispersion (PWD), a measure of heterogeneity of atrial refractoriness, i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P-wave dur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ortic stenosis (AS), ... Background P-wave dispersion (PWD), a measure of heterogeneity of atrial refractoriness, i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P-wave dur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ortic stenosis (AS), P-wave duration and PWD were shown to be increased, indicating atrial electrical remodeling. However, the effect of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 on P-wave morphology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ye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TAVR with two types of bioprosthetic valves on P-wave duration and PWD in association with left atrial (LA) size. Methods Fifty-two (36 female) eligible patients in sinus rhythm who underwent transfemoral TAVR between June 01, 2012 and July 31, 2014 with either a Medtronic CoreValve (MCV) (n = 32) or an Edwards SAPIEN XT Valve (n = 20) were enrolled. Standard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and echocardiographic evaluations were per- formed pre-procedurally, post-TAVR day one and 6 months post-TAVR. P-wave duration and PWD were measured and correlation analyses with echocardiographic variable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P-wave duration and PWD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n post-TAVR day one (P 〈 0.05). They continued to decrease during the six month follow-up period, bu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short-term values (P 〉 0.05). The decrease of LA diameter was found significant at the sixth-months of follow-up (P 〈 0.05). These changes were independent from the types of bioprosthetic valves implanted (P 〉 0.05).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detected between minimum P-wave duration and maximum aortic valve gradients at post-TAVR day one (r = 0.297, P = 0.032). Conclusions P-wave duration and PWD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early after TAVR indicating early reverse atrial electrical remodeling. Moreover, structural reverse remodeling of atrium was detected at the 6-months of follow-up. The effects of two types of bioprosthetic valves on atrial remodeling were simil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stenosis P-wave dispersion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