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在胆管病变中的诊断效能和安全性,并探讨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因疑似胆管恶...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在胆管病变中的诊断效能和安全性,并探讨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因疑似胆管恶性狭窄/占位而接受EUS-FNA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65.9(35.0~89.0)岁。评估其诊断效能(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EUS-FNA对于胆管病变的总体灵敏性为8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33%,准确性为86%;25G穿刺针和是否存在实性占位是影响EUS-FNA诊断胆管病变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而穿刺部位并未对诊断效能产生影响,参与分析的4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与EUS-FNA相关不良事件。结论:EUS-FNA在诊断胆管病变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特别是使用25G穿刺针及存在胆管实性占位时,EUSFNA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展开更多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e duct drainage,PTBD)是解决胆道梗阻的有效途径。过去多在X线引导下穿刺,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超声引导PTBD更加安全、方便和实用。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e duct drainage,PTBD)是解决胆道梗阻的有效途径。过去多在X线引导下穿刺,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超声引导PTBD更加安全、方便和实用。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PTBD治疗梗阻性黄疸115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展开更多
【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年4月报道】题:三种不同类型支架用于超声内镜引导下经壁引流胰周积液的对比研究(作者 Wang ZJ等)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经壁引流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胰周积液(PFC)的一线方案,引流常用的支架主要有双猪...【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年4月报道】题:三种不同类型支架用于超声内镜引导下经壁引流胰周积液的对比研究(作者 Wang ZJ等)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经壁引流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胰周积液(PFC)的一线方案,引流常用的支架主要有双猪尾塑料支架(DPPS)、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FCSEMS)以及双蘑菇头金属支架(LMAS)三种,但是三者之间的比较性研究报道极少。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4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怀疑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进行EUS-FNA,观察其细胞病...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4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怀疑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进行EUS-FNA,观察其细胞病理学特征,同时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54例病例中细胞病理学诊断可疑间质瘤26例,明确诊断间质瘤28例。细胞病理学诊断考虑可疑间质瘤的病例中,有18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为间质瘤,3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神经鞘瘤,2例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为平滑肌肉瘤,1例为腺癌,1例为结核性炎症;28例细胞病理学明确诊断的间质瘤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证实为间质瘤,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准确率达85.19%(46/54)。结论EUS-FNA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对其危险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则需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且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大小、是否有坏死及囊变等进行综合判断。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在胆管病变中的诊断效能和安全性,并探讨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因疑似胆管恶性狭窄/占位而接受EUS-FNA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65.9(35.0~89.0)岁。评估其诊断效能(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EUS-FNA对于胆管病变的总体灵敏性为8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33%,准确性为86%;25G穿刺针和是否存在实性占位是影响EUS-FNA诊断胆管病变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而穿刺部位并未对诊断效能产生影响,参与分析的4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与EUS-FNA相关不良事件。结论:EUS-FNA在诊断胆管病变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特别是使用25G穿刺针及存在胆管实性占位时,EUSFNA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文摘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e duct drainage,PTBD)是解决胆道梗阻的有效途径。过去多在X线引导下穿刺,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超声引导PTBD更加安全、方便和实用。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PTBD治疗梗阻性黄疸115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文摘【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年4月报道】题:三种不同类型支架用于超声内镜引导下经壁引流胰周积液的对比研究(作者 Wang ZJ等)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经壁引流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胰周积液(PFC)的一线方案,引流常用的支架主要有双猪尾塑料支架(DPPS)、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FCSEMS)以及双蘑菇头金属支架(LMAS)三种,但是三者之间的比较性研究报道极少。
文摘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4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怀疑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进行EUS-FNA,观察其细胞病理学特征,同时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54例病例中细胞病理学诊断可疑间质瘤26例,明确诊断间质瘤28例。细胞病理学诊断考虑可疑间质瘤的病例中,有18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为间质瘤,3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神经鞘瘤,2例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为平滑肌肉瘤,1例为腺癌,1例为结核性炎症;28例细胞病理学明确诊断的间质瘤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证实为间质瘤,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准确率达85.19%(46/54)。结论EUS-FNA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对其危险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则需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且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大小、是否有坏死及囊变等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