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引导下对接技术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皞 黄平 +5 位作者 张筱凤 吕文 范震 黄海涛 楼颂梅 王霞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接技术(EUS-RV)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ERCP不成功后改为EUS-RV治疗。观察其操作成功率、术后1周及1个月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接技术(EUS-RV)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ERCP不成功后改为EUS-RV治疗。观察其操作成功率、术后1周及1个月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12例患者均通过超声内镜穿刺成功,经胃穿刺者8例,经十二指肠穿刺4例,成功率为100.00%;术后1周较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改善,并发症发生率8.33%;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20.68±5.76)d;平均生存期为224 d。结论 EUS-RV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超声内镜引导下对接技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与EUS-FNA融合技术对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诊治效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亦周 李佳宁 +9 位作者 王强 伍东升 张晟瑜 吴晰 郭涛 蒋青伟 杨莹韵 施文 冯云路 杨爱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82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ndoscopic ultrasoun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融合技术在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ndoscopic ultrasoun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融合技术在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1日—2024年2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ERCP胆管支架引流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同一内镜单元进行EUS-FNA,将其分为融合技术组和单纯ERCP组。比较两组病理诊断率、ERCP引流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单次住院时间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接受ERCP胆管支架引流的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161例,其中融合技术组80例,单纯ERCP组81例。融合技术组病理诊断率高于单纯ERCP组[92.50%(74/80)比46.15%(12/26),P<0.001],ERCP引流成功率[82.50%(66/80)比86.42%(70/81),P=0.360]、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5.00%(4/80)比2.47%(2/81),P=0.443]、单次住院时间[4(4,7)d比5(3,9)d,P=0.397]与单纯ERCP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US-FNA与ERCP融合技术可显著提升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病理诊断率,且不影响ERCP引流效果,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梗阻性黄疸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技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辅助生育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乔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0期785-786,共2页
关键词 辅助生育治疗 微创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 超声引导下 内镜技术 病因诊断 妇科手术 穿刺手术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分裂症的内镜诊治方法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平晓 范彦 +4 位作者 狄书杰 王剑 龚晶 张姮 吴杰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分裂症(PD)内镜诊治的常规及补救方法、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的17例P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电话回访患者症状改善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7例PD患者,... 目的探讨胰腺分裂症(PD)内镜诊治的常规及补救方法、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的17例PD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电话回访患者症状改善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7例PD患者,仅1例进行了再次内镜下治疗,共进行内镜下治疗18例次。内镜下治疗常规策略包括: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MiES)、副胰管支架置入术(EDSi)及副乳头括约肌扩张术(MiED)。术中16例次手术过程顺利,2例次经过困难,但最终采用补救方法联合超声内镜(EUS)对接技术使手术成功。术后并发出血1例次,并发支架相关性胰腺炎2例次,无穿孔和发热等其他并发症发生。17例患者无1例失访,随访时间(16.3±9.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腹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明显改善[(2.0±1.2)vs(7.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镜诊治PD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根据临床情况可选择常规方法诊治,对于插管困难患者,可联合EUS通过对接技术进行补救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分裂症 内镜 临床价值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超声内镜 对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FNAC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对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姝琪 汪耘吉 +4 位作者 谭孟 李春华 祝玉祥 闫彩凤 冯尚勇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10期916-92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G-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美国放射医学会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RADS)4类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1年0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经超声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G-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美国放射医学会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RADS)4类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21年0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经超声检查评估为ACR-TIRADS4类的甲状腺结节471例,所有病例均行UG-FNAC及BRAF^(V600E)检测并行手术治疗,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处理UG-FNAC标本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RAF^(V600E)突变,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构建UG-FNAC、BRAF^(V600E)检测以及两者联合诊断ACR-TIRADS4类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UG-FNAC或BRAF^(V600E)突变检测诊断TIRADS4类结节的敏感度(Se)和特异度(Sp)分别为75.8%、98.8%和56.7%、98.8%,两者联合诊断的Se和Sp分别为95.6%和98.3%。UG-FNAC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0.970)高于单独应用UG-FNAC(0.873)和BRAF^(V600E)检测(0.778)(P<0.05),联合诊断TIRADS 4a、4b、4c类结节的AUC分别为0.961、0.972和0.981。结论UG-FNAC联合BRAF^(V600E)检测能显著提高ACR-TIRADS4类结节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内镜超声引导细针穿刺 细胞学技术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