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比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乳腺癌血供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庆莉 游珊珊 +3 位作者 孝梦甦 张璟 姜玉新 戴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DOT)与CDFI检测乳腺癌血供的敏感性。方法 111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共118个瘤灶。术前CDFI将乳腺癌血供分为血流丰富、中等及无血流。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变后定位行DOT,测量病变血红蛋白总浓... 目的比较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DOT)与CDFI检测乳腺癌血供的敏感性。方法 111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共118个瘤灶。术前CDFI将乳腺癌血供分为血流丰富、中等及无血流。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变后定位行DOT,测量病变血红蛋白总浓度(THC),以THC 140μmol/L为阈值,比较DOT与CDFI检测不同大小乳腺癌血流的敏感性。结果 118个乳腺癌瘤灶中,57个(48.31%)CDFI表现为血流丰富,36个(30.51%)中等血流,25个(21.19%)无血流;DOT检出99个癌灶(83.90%)的THC〉140μmol/L。对于≤1 cm、〉1~2 cm、〉2~3 cm、〉3 cm的乳腺癌,CD-FI血流显示率分别为28.57%(6/21)、90.20%(46/51)、86.21%(25/29)和94.12%(16/17),THC增高率分别为76.20%、76.50%、93.10%和100%。结论 DOT可更敏感地检测乳腺癌血管,特别是对于诊断直径≤1 cm的早期乳腺癌,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散射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与缺氧诱导因子-1α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牛司华 朱庆莉 +5 位作者 姜玉新 朱家安 孝梦甦 游珊珊 周炜洵 肖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US-DOT)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术前行US-DOT的6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切片行HIF-1α、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H...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US-DOT)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术前行US-DOT的6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切片行HIF-1α、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HIF-1α阳性组和阴性组微血管密度(MVD)与US-DOT总血红蛋白浓度(THC)的差异。结果 69例中,HIF-1α阳性病例12例(17.4%),平均THC(274.763±77.661)μmol/L,平均MVD(33.8±10.8)个/0.2 mm2;HIF-1α阴性病例57例(82.6%),平均THC(228.059±65.760)μmol/L,平均MVD(28.4±7.4)个/0.2 mm2;HIF-1α阳性组的MVD(t=2.049,P=0.04)和THC(t=2.167,P=0.034)均显著高于HIF-1α阴性组。结论 HIF-1α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使肿瘤内血供增加,THC增加。作为反映肿瘤血供的指标,THC可间接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超声散射断层成像 总血红蛋白浓度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X线摄影与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颖 董苑 陈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比较数字乳腺断层X线摄影(DBT)与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OPTIMUS)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2020年6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时接受DBT和OPTIMUS检查的158例乳腺癌患者共158个病灶,根据病灶形态... 目的比较数字乳腺断层X线摄影(DBT)与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OPTIMUS)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2月—2020年6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时接受DBT和OPTIMUS检查的158例乳腺癌患者共158个病灶,根据病灶形态分为肿块型及非肿块型,根据病灶大小分为直径≤1 cm及直径>1 cm。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作为诊断依据,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DBT和OPTIMUS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漏诊率及误诊率。结果DBT和OPTIMUS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和0.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5,P<0.001)。在肿块型病灶、非肿块型病灶及直径≤1 cm病灶分组中,DBT和OPTIMUS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50、2.315、3.835,P<0.05)。DBT和OPTIMUS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特异度分别为33.33%(4/12)和75.00%(9/12),误诊率分别为66.67%(8/12)和25.00%(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DBT和OPTIMUS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0.41%(132/146)和95.89%(140/146),漏诊率分别为9.59%(14/146)和4.10%(6/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TIMUS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整体效能优于DBT,尤其适合诊断直径≤1 cm的病灶;DBT对非肿块型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OPTIMUS,更适合检出非对称结构、结构扭曲等病灶;临床诊断乳腺癌时,对于触诊阴性病灶更适合采用OPTIMUS,对于不对称增厚病灶更合采用D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散射断层成像系统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与乳腺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红磊 武力 阙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1-536,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综合诊断指数(SDI)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系统,研究131例乳腺良性肿块及142例乳腺癌患者,测量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综合诊断指数通...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综合诊断指数(SDI)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系统,研究131例乳腺良性肿块及142例乳腺癌患者,测量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综合诊断指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乳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结果】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SDI值分别:109±48、191±60。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SDI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确定SDI值>141.2作为乳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SDI值与MVD值呈正相关。SDI值、CD105标记的MVD值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erbB-2表达有关(P<0.05),与ER、PR表达无关(P>0.05)。【结论】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综合诊断指数与乳腺癌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可以间接反映血管生成活性,对于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判断具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散射断层成像系统 乳腺 综合诊断指数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病理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红磊 武力 +2 位作者 阙燕 马大昌 吴多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iffused optical tomography,DOT)综合诊断指数(synthesis diagnostic index,SDI)以及CD1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目的通过研究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iffused optical tomography,DOT)综合诊断指数(synthesis diagnostic index,SDI)以及CD1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α,HIF-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乳腺癌超声DOT-SDI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VEGF和HIF-1α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DOT系统,研究163例乳腺良性病变(含典型良性病变10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1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4例)和167例乳腺癌(含乳腺导管原位癌37例,乳腺浸润性癌130例),测量超声DOT-SD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乳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CD105标记的MVD、VEGF和HIF-1α的表达强度。分析乳腺癌SDI值、MVD值以及VEGF和HIF-1α表达的关系。结果经ROC曲线分析得出:SDI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zone,AZ)为0.879,确定SDI值>140.81作为乳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乳腺典型良性疾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浸润性癌的SDI值分别为:83.46±37.47、130.46±59.24、142.14±64.33、157.81±31.86、190.43±61.60。乳腺典型良性病变、乳腺浸润性癌与其他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I值与MVD值呈正相关(r=0.682,P<0.05)。VEGF、HIF-1α表达阴性、阳性、强阳性乳腺癌的SDI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OT-SDI与乳腺癌MVD、VEGF和HIF-1α表达密切相关,可以间接反映血管生成活性和组织缺氧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散射成像系统(DOT) 综合诊断指数(SDI) 微血管密度(MV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在乳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孝梦甦 朱庆莉 +6 位作者 姜玉新 戴晴 李建初 王红燕 张璟 游珊珊 刘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37-174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US-DOT)在乳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乳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患者(共71个病灶,术后病理证实良性肿瘤41个,恶性肿瘤30个)进行随访,采用US-DOT测量乳腺局部瘢痕内部总血红蛋白浓度(T...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US-DOT)在乳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乳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患者(共71个病灶,术后病理证实良性肿瘤41个,恶性肿瘤30个)进行随访,采用US-DOT测量乳腺局部瘢痕内部总血红蛋白浓度(THC),并观察其光吸收图。结果 71个瘢痕的THC与术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幂曲线回归方程Y=303.25×X-0.23(R2=0.57)。术后12个月内,瘢痕THC随时间迅速下降;12个月后THC下降速度减慢,处于较平稳水平。术后同一时间段内,乳腺良、恶性肿瘤术后瘢痕T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瘢痕的THC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有望在术后随访中为鉴别术后瘢痕与复发癌灶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断层成像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与乳腺癌HIF-1α表达的相关性
7
作者 王红磊 武力 +3 位作者 阙燕 马大昌 吴多明 纪彩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术前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iffused optical tomography with ultrasonography)的综合诊断指数(synthesis diagnostic index,SDI)以及术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CD105在乳腺癌中... 目的通过研究术前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iffused optical tomography with ultrasonography)的综合诊断指数(synthesis diagnostic index,SDI)以及术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CD10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综合诊断指数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系统,研究2008年11月至2010年9月我科131例乳腺良性肿块及142例乳腺癌患者,测量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综合诊断指数(synthesis diagnostic index,SD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乳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表达与定位,检测乳腺癌MVD。分析超声光散射SDI值与HIF-1α表达、MVD值的关系。分析超声光散射的SDI值以及HIF-1α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SDI值分别:(109.35±48.03)、(190.87±60.33)。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确定,以SDI值>141.2作为乳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HIF-1α表达阳性的乳腺癌SDI值高于HIF-1α表达阴性的乳腺癌(P<0.05)。SDI值与MVD值呈正相关(r=0.673,P<0.01)。HIF-1α表达阳性的MVD值大于HIF-1α表达阴性的MVD值(P<0.05)。SDI值、HIF-1α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联系显示:两者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erbB-2表达有关(P<0.05)与ER、PR表达无关(P>0.05)。结论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性检测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判断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散射断层成像 乳腺 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安平 白铂 +1 位作者 胡中倩 林红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作为新的影像诊断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但该方法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尚缺少系统性研究。本文旨在通过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系统( optical tomography image ultra-sonograph... 目的: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作为新的影像诊断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但该方法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尚缺少系统性研究。本文旨在通过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系统( optical tomography image ultra-sonography system,OPTIMUS)测量乳腺癌最高血红蛋白浓度( maximum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HC),并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OPTIMUS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380例乳腺肿瘤患者,包括良性肿瘤210例,恶性肿瘤170例,使用OPTIMUS测量MHC,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PECAM-1/CD3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评价MHC预测乳腺恶性肿瘤的最佳诊断阈值,并分析MHC值与肿瘤良恶性、淋巴结转移及VEGF、PECAM-1/CD3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380例乳腺肿瘤病例中恶性肿瘤的MHC高于良性肿瘤[(215.33±69.31) vs (116.50±55.31)μmol/L,P<0.01]。评价 MHC预测乳腺恶性肿瘤分析显示 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684-0.989),最佳诊断阈值为135.00μmol/L,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7%和89.0%。肿块≤2 cm时,有淋巴结转移MHC值高于无转移者[(207.73±66.43) vs (184.36±62.13)μmol/L, P<0.05]。良性肿瘤VEGF、PECAM-1/CD31表达阴性(-)的MHC值较恶性肿瘤VEGF、PECAM-1/CD31阳性(+)降低[(116.50±55.31) vs (205.73±72.46)μmol/L,P<0.05],较VEGF、PECAM-1/CD31强阳性(++)[(244.21±63.56)μmol/L]亦降低(P<0.05);VEGF、PECAM-1/CD31强阳性(++)表达的MHC值降阳性(+)表达升高( P<0.05)。结论 OPTIMUS测量MHC良恶性乳腺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 最高血红蛋白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病灶大小与光散射断层成像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孝梦甦 朱庆莉 +4 位作者 姜玉新 游珊珊 戴晴 李建初 蔡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3-876,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分析不同大小的乳腺病灶的总血红蛋白浓度(THC)特征、病灶大小与TH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系统,前瞻性研究277例患者共306个乳腺病灶,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测量光吸收参数THC,分... 目的应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分析不同大小的乳腺病灶的总血红蛋白浓度(THC)特征、病灶大小与TH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系统,前瞻性研究277例患者共306个乳腺病灶,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测量光吸收参数THC,分析病灶大小与THC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大小的组间THC是否有差异。结果306个乳腺病变中,良性147个,恶性159个,良性病灶THC均值(137.36±90.43)μmol/L,恶性病灶THC均值(227.36±88.5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HC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但良性组相关性明显小于恶性组(相关系数0.187vs0.454)。恶性组病灶大小与THC呈线性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143.430+40.785X。结论乳腺病灶大小与THC测值有相关性,恶性病变的THC与病灶大小呈线性相关,而良性病灶THC测值受病灶大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散射断层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诊断乳腺癌假阳性率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越 赵颖 +5 位作者 葛洁 张斌 于治灏 宁连胜 曹旭晨 王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04-706,共3页
目的: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OPTIMUS)是多模式的可以进行早期乳腺癌普查、诊断及疗效检测的系统。本研究回顾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60例乳腺肿瘤的OPTIMUS系统表现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评价OPTIMUS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乳腺... 目的: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OPTIMUS)是多模式的可以进行早期乳腺癌普查、诊断及疗效检测的系统。本研究回顾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60例乳腺肿瘤的OPTIMUS系统表现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评价OPTIMUS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OPTIMUS系统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进行总结,并与相应的钼靶及超声结果进行对比,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OPTIMUS系统诊断良性病变42例,恶性病变118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60例,恶性病变100例。假阳性率为30.0%,假阴性率为0。OPTIMUS系统诊断乳腺癌准确性88.8%(142/160),敏感性100.0%(100/100);相应超声及钼靶检测准确性分别为87.6%和87.1%,无统计学差异;敏感性分别为86.8%和87.1%,与OPTIMUS系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OPTIMUs系统对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及敏感性较高,是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散射断层成像系统 乳腺肿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光散射成像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海娴 秦东京 +2 位作者 杨智 徐翠 崔广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87-198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光散射成像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弹性成像技术和光散射成像技术对72例患者共82个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良性48例共58个病灶,恶性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光散射成像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弹性成像技术和光散射成像技术对72例患者共82个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良性48例共58个病灶,恶性24例共24个病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和两者联合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0%、96.55%、93.90%,91.67%、74.14%、79.27%和96.55%、91.67%、95.1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准确性较光散射成像高,两者联合较单一检查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弹性成像 散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光散射成像诊断≤2.00cm乳腺癌 被引量:6
12
作者 商聪 宋光 +1 位作者 任卫东 李晶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30-63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技术在最大径≤2.00cm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DOT系统,前瞻性研究95例患者共119个最大径≤2.00cm的乳腺病灶,得到总血红蛋白浓度(TTHC)。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计算TTHC的最佳...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技术在最大径≤2.00cm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DOT系统,前瞻性研究95例患者共119个最大径≤2.00cm的乳腺病灶,得到总血红蛋白浓度(TTHC)。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计算TTHC的最佳诊断阈值及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119个乳腺病灶中,良性81个,恶性38个。良性组中位TTHC为103.05μmol/L(29.54-273.21μmol/L),恶性组中位TTHC为182.31μmol/L(80.99-369.6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TTHC最佳诊断阈值为131.88μmol/L,敏感度86.84%(33/38),特异度83.95%(68/81),准确率84.87%(101/119)。结论超声DOT技术是诊断乳腺癌的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方法。对于最大径≤2.00cm的乳腺病灶,适当降低TTHC诊断阈值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散射断层成像 乳腺肿瘤 血红蛋白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光散射成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灿 张海娴 +3 位作者 李丽霞 唐丽玮 孙芳 崔广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诊断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153例乳腺癌患者分为TNBC组(12例)和非TNBC组(141例),比较两组超声及DOT图像特征...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诊断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153例乳腺癌患者分为TNBC组(12例)和非TNBC组(141例),比较两组超声及DOT图像特征。结果 TNBC组与非TNBC组的超声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5.00%和8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62,P<0.05);TNBC组血红蛋白总量(HBT)、血氧饱和度(SO2)及DOT 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7%、83.33%、83.33%,非TNBC组HBT、SO2及DOT 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49%、90.07%、9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4、0.000、0.536,P>0.05)。结论 TNBC在常规超声图像上无特征性表现,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结合DOT有助于提高TNBC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散射成像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激素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成像联合光散射成像系统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巧玲 王薇 周丽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联合光散射成像系统(简称"超声光子")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74例乳腺肿物患者行超声光子检查,通过高频超声引导对肿物定位,以多波段的光子对肿物内血氧代谢、新生血管密度等...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联合光散射成像系统(简称"超声光子")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74例乳腺肿物患者行超声光子检查,通过高频超声引导对肿物定位,以多波段的光子对肿物内血氧代谢、新生血管密度等生理参数进行功能成像,将结果量化规入北美放射协会制定的BI-RADS分级,(1~3级)为良性可能性大,(4~5级)为恶性可能性大,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评价其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光子诊断结果良性(1~3级)30例,恶性(4~5级)44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40例。敏感性95%(38/40),特异性82.4%(28/34),准确度89.2%(66/74)。结论: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能够有效区分乳腺良、恶性肿瘤。其不仅能够从超声二维的结构成像对肿瘤获取信息进行评价;又可以通过光学系统,从肿瘤的功能成像上获取更为深入的诊断。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开辟了早期乳腺癌检测的新领域,对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减少漏诊、误诊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散射成像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光散射成像测量最大血红蛋白浓度与乳腺癌HER-2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中倩 张炽敏 +3 位作者 李嘉 李岭 王玲 高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测量乳腺癌最大血红蛋白浓度(MHC)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1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行超声光散射成像测定肿块MHC,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照,检测不同年龄、...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测量乳腺癌最大血红蛋白浓度(MHC)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1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行超声光散射成像测定肿块MHC,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照,检测不同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的乳腺癌标本HER-2表达,分析乳腺癌HER-2不同表达状态时MHC的变化特点及MHC与HER-2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80例患者中,HER-2阳性81例(45.0%),阴性99例(55.0%),不同病理类型、发病年龄及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分析OPTIMUS检测结果,HER-2(+++)组和HER-2(++++)组乳腺癌MHC均显著高于HER-2(—)组(P<0.05),随着HER-2表达量的增高,MHC显著增加。结论乳腺癌MHC与HER-2过度表达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制订乳腺癌治疗策略及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散射成像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血红蛋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和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Meta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沥 曹锋 雷军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和超声光散射成像(OPTIMUS)对良恶性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考兰克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 目的评价超声和超声光散射成像(OPTIMUS)对良恶性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考兰克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OPTIMUS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诊断性研究,检索时间由建库至2012年10月;手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使用诊断试验质量评价工具(QUADAS)条目进行质量评价,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个研究共1830例患者,其中9个研究报道了超声的诊断价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检查合并敏感度、特异度、综合受试者ROC(SROC)曲线下面积为分别为0.89(95%CI 0.85~0.91)、0.66(95%CI 0.61~0.70)、0.8622;OPTIMUS合并敏感度、特异度、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5%CI 0.89~0.93)、0.77(95%CI 0.74~0.79)、0.9346。结论 OPTIMUS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常规超声不能确诊时,可联合应用OPTIMUS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超声散射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光散射成像与PET-CT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红燕 靳晓娜 +7 位作者 姜玉新 朱朝晖 徐颖 朱庆莉 戴晴 李建初 李方 孙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DOT)与PET-CT联合应用在乳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患者的40个病灶分别进行DOT和PET-CT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对比分析DOT及PET-CT在乳腺癌超声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DOT)与PET-CT联合应用在乳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患者的40个病灶分别进行DOT和PET-CT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对比分析DOT及PET-CT在乳腺癌超声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DOT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8.26%,特异性为76.47%,准确性为77.50%,阳性预测值为72.22%,阴性预测值为81.81%。PET-CT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6.96%,特异性为82.35%,准确性为85.00%,阳性预测值为86.96%,阴性预测值为82.35%。联合应用DOT和PET-CT的敏感性为86.96%,特异性为94.12%,准确性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95.23%,阴性预测值84.21%。结论 DOT和PET-CT检查均为有效的诊断方法,联合应用DOT和PET-CT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提高诊断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散射成像 PET-CT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散射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涛 胡建群 +1 位作者 叶新华 喻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1-754,766,共5页
目的:比较光散射成像(diffused optical tomography,DOT)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85个乳腺占位性病灶术前分别行CDFI和超声DOT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 目的:比较光散射成像(diffused optical tomography,DOT)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85个乳腺占位性病灶术前分别行CDFI和超声DOT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DFI和超声DOT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结果。结果:DOT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92.1%,特异度87.2%,准确度89.4%,CDFI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73.6%,特异度76.6%,准确度75.3%;脉冲多普勒中根据血流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57.9%,特异度85.1%,准确度72.9%。联合CDFI和脉冲多普勒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55.2%,特异度为89.4%,准确度为71.7%。结论:DOT在鉴别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中的准确度高于CDFI,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乳腺占位性病灶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超声和MRI对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19
作者 李鸿恩 张丽 +3 位作者 王霞 林兴 王伟 曾益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3-1630,共8页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BT)、超声和MRI对乳腺非肿块强化(NME)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6月在本院经乳腺MRI检查发现乳腺NME病变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156例中,良性病变60例(38.4...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BT)、超声和MRI对乳腺非肿块强化(NME)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6月在本院经乳腺MRI检查发现乳腺NME病变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156例中,良性病变60例(38.46%),恶性病变96例(61.54%)。所有患者术前行DBT、超声和MRI检查(包括T 1WI、脂肪抑制T 2WI、DWI及动态增强序列)。参照美国放射学会(ACR)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标准来评估乳腺NME病变的影像学表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DBT、超声、MRI及多模态联合诊断对良、恶性乳腺NME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采用Z检验比较单项或联合检查诊断不同病理类型乳腺NME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良、恶性乳腺NME组之间患者年龄(t=4.841,P=0.000)和绝经状态(χ^(2)=7.708,P=0.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检查方法在诊断乳腺NME病变良、恶性方面的符合率:MRI(83.97%)>三者联合检查(82.69%)>DBT(74.36%)>超声(7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32,P=0.043)。DBT、超声、MRI及三者联合检查鉴别乳腺NME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0.774、0.814和0.791;采用Delong检验对各种方法的AUC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Z检验结果显示,DBT、超声、MRI及联合检查对乳腺恶性肿瘤、浸润性癌、非浸润性癌、良性肿瘤及腺病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纤维腺瘤、非典型增生及其它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BT和超声检查相比,MRI能较显著提高对乳腺NME病变良恶性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 超声成像 非肿块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学散射透镜的低成本光声断层成像方法
20
作者 何君君 殷杰 +1 位作者 刘广东 马倩倩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8,共8页
光声断层成像需要使用换能器阵列及多通道系统,硬件成本较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为降低成本,设计了一种基于声学散射透镜的光声断层成像方法,利用声学多重散射过程中的多路径效应达到增大探测阵列等效数值孔径的作用,从而减少信号探测过... 光声断层成像需要使用换能器阵列及多通道系统,硬件成本较高,制约了其广泛应用.为降低成本,设计了一种基于声学散射透镜的光声断层成像方法,利用声学多重散射过程中的多路径效应达到增大探测阵列等效数值孔径的作用,从而减少信号探测过程所需换能器数量.通过数值模拟实验,首先分析了散射透镜格林函数的精确测量方法,随后利用四个散射透镜共同作用实现了高质量光声断层成像,并对影响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具体研究.提出的散射透镜无须复杂制作工艺或特殊材料,系统只需四个超声换能器即可实现快速成像,可降低光声断层成像系统的硬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成像 低成本 散射透镜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