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作用对芳纶/环氧浸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丽 张志谦 +2 位作者 黄玉东 邵路 姜彬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9-72,共4页
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较弱是影响其优异性能发挥的主要原因,为改善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和提高界面强度,采用超声强迫浸渍技术,研究了超声作用下,树脂体系粘度、表面张力的变化趋势,进而研究了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为提高芳纶/环氧复... 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较弱是影响其优异性能发挥的主要原因,为改善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和提高界面强度,采用超声强迫浸渍技术,研究了超声作用下,树脂体系粘度、表面张力的变化趋势,进而研究了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为提高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轮 复合材料 浸润性 环氧树脂 超声作用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联合纳米腐植酸处理苯酚废水 被引量:8
2
作者 程亮 徐丽 +2 位作者 刘伟 张保林 刘国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1,共6页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超声联合纳米腐植酸处理苯酚废水;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对纳米腐植酸的粒径大小、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腐植酸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50 nm,比表面积为...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超声联合纳米腐植酸处理苯酚废水;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对纳米腐植酸的粒径大小、形貌、比表面积及孔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腐植酸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50 nm,比表面积为110.31 m2/g,孔径为6.56 nm;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纳米腐植酸用量、超声声强及频率等因素对纳米腐植酸和超声作用协同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频率为20 kHz,超声声强0.2 W/cm2,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H值为6.0,溶液体积100 mL,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120min,纳米腐植酸用量为40 g/L的条件下,纳米腐植酸与超声作用协同处理苯酚废水吸附率可以达到95.7%;吸附剂纳米腐植酸对苯酚的吸附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所控,其再生循环使用5次后,苯酚的吸附容量仅减少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腐植酸 苯酚废水 超声作用 吸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阶段及形式对熔池晶粒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琪昊 林三宝 +2 位作者 杨春利 范成磊 闫久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2,44,I0002,共6页
理解不同超声作用下的熔池晶粒结晶特点对超声辅助TIG焊接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改变超声作用阶段及施加形式,分析焊缝晶粒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电弧熄灭后超声作用下,焊缝边缘为断裂的柱状晶,焊缝中心为等轴晶;... 理解不同超声作用下的熔池晶粒结晶特点对超声辅助TIG焊接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改变超声作用阶段及施加形式,分析焊缝晶粒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电弧熄灭后超声作用下,焊缝边缘为断裂的柱状晶,焊缝中心为等轴晶;熄弧前及熄弧后均有超声作用时,焊缝内部全部为等轴晶.持续超声形式和瞬态超声形式对熔池晶粒结晶具有不同的作用,持续超声主要促进熔池内晶粒的异质形核而促使等轴晶形成,瞬态超声主要通过破碎枝晶细化晶粒.超声细化铝锂合金TIG焊缝晶粒机制与超声作用阶段及形式具有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池 超声作用 晶粒细化 铝锂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下双气泡相互作用动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王萧峰 屠娟 章东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161-162,共2页
0引言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它是50年代首先在连续体力学领域、动态特性分析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随后很快广泛的应用于求解热传导、电磁场、流体力学... 0引言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它是50年代首先在连续体力学领域、动态特性分析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随后很快广泛的应用于求解热传导、电磁场、流体力学等连续性问题。Sergey等人[1]曾基于有限元的方法做过气泡动力学方面的分析。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连续性问题 连续体力学 动态特性分析 数值分析 有限元分析 排斥行为 超声作用 计算方法 驱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镁矿制备活性氧化镁过程中超声作用研究
5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共1页
铵浸法用菱镁矿制备氧化镁工艺过程为:将菱镁矿煅烧粉碎后,与硫酸铵或氯化铵溶液反应,得到硫酸镁或氯化镁溶液,然后同碳酸铵或碳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镁,最后煅烧成氧化镁。该法的优点是不用除杂即可得到高纯度的氧化镁,如... 铵浸法用菱镁矿制备氧化镁工艺过程为:将菱镁矿煅烧粉碎后,与硫酸铵或氯化铵溶液反应,得到硫酸镁或氯化镁溶液,然后同碳酸铵或碳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镁,最后煅烧成氧化镁。该法的优点是不用除杂即可得到高纯度的氧化镁,如能解决其浸出率偏低、能耗较高的缺点,该法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为解决铵浸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超声波在以菱镁矿、硫酸铵和碳酸铵为原料制备氧化镁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可提高菱镁矿中镁的利用率,并使生成的活性氧化镁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实验步骤:1)矿样预处理。取适量矿样在高温箱式电阻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化镁 原料制备 菱镁矿 超声作用 溶液反应 氯化镁溶液 碱式碳酸镁 箱式电阻炉 氯化铵 工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作用下柠檬酸盐溶液中SO_2的解吸机理 被引量:5
6
作者 薛娟琴 兰新哲 +2 位作者 杜士毅 李伟达 孟令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44-950,共7页
The mechanism of ultrasonic desorption of sulfur dioxide from citrat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mathematicall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sonic wave.The factors influencing ultrasonic desorption of sulfur di... The mechanism of ultrasonic desorption of sulfur dioxide from citrat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mathematicall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sonic wave.The factors influencing ultrasonic desorption of sulfur dioxide were discuss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mechanism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feasible to remove sulfur dioxide from citrate solution with ultrasonic field in theory and on the laboratory scale.There was a greater effect of ultrasonic frequency and gas content in solution as well as solution properties on sulfur dioxide desorption.The sulfur dioxide desorption efficiency could be improved rapidly by introducing cavitation bubble nucleus,such as adding trace argon gas.A lower ultrasonic frequency might result in higher desorption efficiency.Giving a proper stirring to the solution,the SO2 desorption efficiency enhancement could be increased by 20%—30% over the control value.The higher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sulfur dioxide in citrate,the higher the desorp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作用 SO2解吸 机理研究 超声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在矿山煤岩致裂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旭锋 牛志军 +4 位作者 张磊 李翔宇 王纪尧 常泽超 陈旭阳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3,共12页
为了推动超声振动致裂煤岩体技术的发展,提高矿山煤层气增产及硬岩掘进的效率,回顾了超声波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超声振动在致裂煤岩体方面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明确了超声振动在煤岩致裂领域存在的关键阻碍性技术难题及发展趋势。(1... 为了推动超声振动致裂煤岩体技术的发展,提高矿山煤层气增产及硬岩掘进的效率,回顾了超声波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超声振动在致裂煤岩体方面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明确了超声振动在煤岩致裂领域存在的关键阻碍性技术难题及发展趋势。(1)总结了传统技术在矿山煤层气增产和硬岩掘进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超声波技术的独特优势及应用领域,阐述了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的发展阶段及相应性能;(2)归结了超声振动煤层气促解增渗装置及流程,分析了超声振动煤层气促解增产现状,阐明了超声空化效应、机械振动效应、热效应作用下煤层气降压、加速、位能及动能增加进而促进其解吸增渗的机制;(3)归纳了超声振动破岩装置及流程,阐述了超声振动破碎硬岩的进展,揭示了超声振动产生的机械振动效应与热效应作用下疲劳损伤、微裂纹亚临界扩展、矿物颗粒不均匀热膨胀或矿物相变、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劣化导致硬岩破碎的内在机理;(4)针对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及超声振动在矿山致裂煤岩体中的局限度,对未来超声振动致裂煤岩体在现场高效应用的研究重点提出了4点建议:高性能防爆型超声波发生器和换能器的研发,超声振动促解增渗机理的深入分析及管线技术框架设计,多功能及多场耦合室内超声振动致裂煤岩体设备研制与试验,井下抗干扰超声振动设备的研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超声作用装置 超声振动 煤层气增渗 硬岩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在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琳 吕宏 +1 位作者 邢锦娟 钱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期148-150,共3页
采用氧化剂和破乳剂,对辽河原油进行超声-氧化脱硫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破乳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并比较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与单一氧化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氧化脱硫具有明显的优势,最佳实验条件为:... 采用氧化剂和破乳剂,对辽河原油进行超声-氧化脱硫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破乳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并比较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与单一氧化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氧化脱硫具有明显的优势,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0 min、氧化剂用量200×10-6(ppm)、破乳剂用量60×10-6(ppm)。在此条件下,原油脱硫率达6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超声作用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作用对木薯淀粉颗粒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蓝丽红 李冬雪 +3 位作者 陈阿明 封余贤 蓝平 廖安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9192-9195,9208,共5页
[目的]为了研究超声波作用对木薯淀粉结结晶结构的影响。[方法]用偏光显微镜对超声波作用后的木薯淀粉进行表征。[结果]超声波处理木薯淀粉的最佳条件为:以浓度5%硫酸钠溶液为溶剂,木薯淀粉悬浮液中淀粉含量为16.7%,功率为400 W,作用时... [目的]为了研究超声波作用对木薯淀粉结结晶结构的影响。[方法]用偏光显微镜对超声波作用后的木薯淀粉进行表征。[结果]超声波处理木薯淀粉的最佳条件为:以浓度5%硫酸钠溶液为溶剂,木薯淀粉悬浮液中淀粉含量为16.7%,功率为400 W,作用时间300 s。经超声作用的木薯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特征减弱或消失,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减弱或消失。[结论]超声作用破坏了淀粉的结晶结构,颗粒表面与反应试剂的接触面积增多,从而提高了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超声作用 结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提取熊果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容珍 杜怀明 +1 位作者 张利 易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2-2323,2327,共3页
[目的]研究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从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将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与单纯的微波或超声波作用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提取熊果酸的最佳工... [目的]研究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从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将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与单纯的微波或超声波作用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提取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5%、固液比(M∶V,g/ml)1∶1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40 s。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3次试验的平均提取率为98.97%,高于单纯的微波法和超声波法辅助提取的提取率56.79%和14.75%。[结论]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比单纯的微波或超声波作用从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提取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 苦丁茶 熊果酸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解协同作用提取红枣渣膳食纤维及其促消化作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孟凡 岳丽 +2 位作者 敬思群 王德萍 纵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5-212,共8页
以新疆骏枣去多糖后枣渣为原料,利用超声-酶解协同作用提取红枣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并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枣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以提取的红枣渣膳食纤维为基料,制备高膳食纤维食用粉,考察其促消化作用... 以新疆骏枣去多糖后枣渣为原料,利用超声-酶解协同作用提取红枣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并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枣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以提取的红枣渣膳食纤维为基料,制备高膳食纤维食用粉,考察其促消化作用。结果表明:超声-酶法协同作用提取红枣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5%,料液比1∶10 g/mL,超声时间35 min,超声温度70℃,在此最优条件下红枣渣膳食纤维提取率可达69.31%±0.91%。红枣渣膳食纤维中总膳食纤维含量在26.5%左右,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达21.7%,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4.8%;红枣渣膳食纤维食用粉中剂量(2.7 g/kg)组和高剂量(5.3 g/kg)组给药对小鼠有促进消化和排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渣 膳食纤维 超声-酶解协同作用 工艺优化 促消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作用下芳基叔膦的断裂反应
12
作者 许临晓 陶凤岗 于同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期36-40,共5页
芳基叔膦和金属锂在超声波辐射下迅速反应产生芳基膦锂。文中对反应条件和起声波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并对该方法在合成芳基膦化合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 反应 叔膦 金属 金属材料 超声辐射 超声作用 THF 整理剂 离子交换树脂 电磁波 超声 取代基 芳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皮肤作用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尚志远 冯建平 陈玲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4期86-87,共2页
1 材料和方法本实验采用健康的中国本兔15只(雌雄兼有).脊柱两侧剃毛后,暴露皮肤.辐照强度I_(SATA)(空间平均,时间平均值强度)取四种不同剂量:10,20,25和30W/cm^2.幅照时间2min实验采用1MHz的聚焦换能器,由高频讯号发生器经功率放大器... 1 材料和方法本实验采用健康的中国本兔15只(雌雄兼有).脊柱两侧剃毛后,暴露皮肤.辐照强度I_(SATA)(空间平均,时间平均值强度)取四种不同剂量:10,20,25和30W/cm^2.幅照时间2min实验采用1MHz的聚焦换能器,由高频讯号发生器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接到换能器上产生超声波.每次实验前先用声功率计校准一次声功率.然后计算出超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作用 皮肤 家兔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功率对多场耦合作用下脉冲电沉积Ni-ZrO2纳米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卫平 吴蒙华 +3 位作者 贾振元 董桂馥 李晓鹏 周绍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17-2022,共6页
超声作为解决纳米粒子团聚的有效方法之一,将其引入到磁场-脉冲电沉积中,在磁场-超声耦合作用下脉冲电沉积成功制得了Ni-ZrO2纳米复合镀层。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超声功率对Ni-ZrO2纳米复合镀层表面形貌、ZrO2含量、组织结构、显微硬度、... 超声作为解决纳米粒子团聚的有效方法之一,将其引入到磁场-脉冲电沉积中,在磁场-超声耦合作用下脉冲电沉积成功制得了Ni-ZrO2纳米复合镀层。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超声功率对Ni-ZrO2纳米复合镀层表面形貌、ZrO2含量、组织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施加超声时,镀层中ZrO2含量为6.43%(质量分数),显微硬度为384HV。超声功率从0W增大到320 W时,复合镀层的性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超声功率为240W时,Ni-ZrO2纳米复合镀层表面平整致密,晶粒细化,镀层中ZrO2含量为15.2%(质量分数),显微硬度为494HV,磨损后的表面较光滑,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磁场-超声耦合作用 超声 Ni-ZrO2纳米复合镀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超声波作用下的化学浴沉积方法制备CdS薄膜的谱学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储祥蔷 谢大弢 +6 位作者 孟铁军 王莉芳 朱凤 向蓉 全胜文 赵夔 陈佳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5-629,共5页
用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了CdS薄膜 ,并研究了加超声波对CdS薄膜生长过程的影响。利用卢瑟福背散射 ,X 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薄膜的厚度、晶相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施加超声波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薄膜的质量 ,制备出均匀... 用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了CdS薄膜 ,并研究了加超声波对CdS薄膜生长过程的影响。利用卢瑟福背散射 ,X 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薄膜的厚度、晶相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施加超声波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薄膜的质量 ,制备出均匀、致密的有较好的晶体结构CdS薄膜。同时 ,通过时间的控制可以精确地控制薄膜在 5 0nm左右 ,以满足制备太阳能电池的特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作用 化学浴沉积方法 制备 CDS薄膜 谱学分析 薄膜太阳能电池 X射线分析 硫化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强化作用下厌氧氨氧化工艺启动运行性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典典 汪涛 +2 位作者 邵敬敬 李琳 王志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56-1363,共8页
通过批式实验,得到超声波强化Anammox菌活性的最优工作参数,超声频率25k Hz、超声时间3min、超声强度0.2W/cm2,而后在此最优超声强化条件下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接种传统活性污泥启动Anammox工艺.整个试验过程,温度维持在35℃.在启动阶段,... 通过批式实验,得到超声波强化Anammox菌活性的最优工作参数,超声频率25k Hz、超声时间3min、超声强度0.2W/cm2,而后在此最优超声强化条件下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接种传统活性污泥启动Anammox工艺.整个试验过程,温度维持在35℃.在启动阶段,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d,控制进水NH_4^+-N和NO2--N浓度为70mg/L.反应器运行至第38d,首次表现Anammox活性.运行至53d时,NH_4^+-N、NO2--N去除速率和去除率分别为30.81,34.97mg N/(Ld)和88.03%、99.91%,总氮去除速率和去除率达60.34mg N/(Ld)和86.20%.R1和R2分别稳定在1.14和0.18.在负荷提升阶段(53~135d),当进水NH_4^+-N和NO2--N负荷维持在最高值380mg/(Ld)时,NH_4^+-N和NO2--N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82.74%和97.89%.NH_4^+-N和NO2--N最大去除速率分别为320.67和379.85mg N/(Ld),最大总氮去除速率和去除率为698.00mg N/(Ld)和91.84%.负荷提高阶段末,R1稳定在1.18左右,R2接近于0.反应器内Anammox菌占主导,存在少量反硝化菌强化总氮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强化作用 厌氧氨氧化 运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弱碱协同作用下巨龙竹木质素的分离及表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嘉雯 杨海艳 +4 位作者 史正军 邓佳 杨静 郑志锋 辉朝茂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69,共6页
巨龙竹是一种具有极高研究和开发价值的大型经济用材竹种,其基础理化性质有待进一步解析研究。为表征巨龙竹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在超声-弱碱协同作用下处理竹材原料,脱蜡竹粉在2%NaOH溶液中分别经超声处理5,20,40,60和90 min,并设置仅在2%... 巨龙竹是一种具有极高研究和开发价值的大型经济用材竹种,其基础理化性质有待进一步解析研究。为表征巨龙竹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在超声-弱碱协同作用下处理竹材原料,脱蜡竹粉在2%NaOH溶液中分别经超声处理5,20,40,60和90 min,并设置仅在2%NaOH溶液中抽提90 min的对照组,最后得到6个木质素样品L_1~L_6。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二维核磁共振(2D HSQC)分别对分离得到的巨龙竹木质素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弱碱协同处理对竹材木质素具有良好的促溶效果,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增加,木质素得率从6.6%提高到22.9%;巨龙竹木质素大分子主要由愈创木基(G)、紫丁香基(S)和对羟基苯基(H)结构单元构成,属于禾草类木质素(GSH型);巨龙竹木质素大分子的主要联接键为β-O-4'醚键,其次是β-β'和β-5'结构;但随着超声处理时间的增加,巨龙竹木质素中一定量的β-O-4'联接键会被打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龙竹 木质素 超声-弱碱协同作用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作用下油中水滴的运动与变形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小明 王洪萍 +1 位作者 何利民 张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5-901,共7页
采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超声波作用下油中水滴的运动与变形行为进行了拍摄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显著影响油中水滴的运动轨迹、速率以及振荡幅度和频率,水滴作类正弦振荡运动,粒径为200~400μm的水滴振荡运动最... 采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超声波作用下油中水滴的运动与变形行为进行了拍摄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显著影响油中水滴的运动轨迹、速率以及振荡幅度和频率,水滴作类正弦振荡运动,粒径为200~400μm的水滴振荡运动最为剧烈;随超声波声强的增加,水滴振幅先增加后减小,在本实验体系下的临界声强为4.89W/cm^2。超声波作用下,油-水界面被周期性拉伸和压缩,水滴呈周期性变形,其变化周期和振荡周期一致。随水滴粒径的增大,其最大变形度先减小后增大;随油相黏度、油-水界面张力的减小以及声强的增大,水滴最大变形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作用 油中水滴 位移效应 液滴运动 液滴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零价铁-超声波协同作用对焦化废水脱色的方法
19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0-530,共1页
该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零价铁-超声波协同作用对焦化废水进行脱色的方法。具体为将废水和零价铁屑/粉加入到反应器中,调节废水pH至1~6,而后在功率为150~200W的超声波作用下搅拌反应30~60min,实现废水脱色和COD的去除。零价铁的加入... 该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零价铁-超声波协同作用对焦化废水进行脱色的方法。具体为将废水和零价铁屑/粉加入到反应器中,调节废水pH至1~6,而后在功率为150~200W的超声波作用下搅拌反应30~60min,实现废水脱色和COD的去除。零价铁的加入量为2~500g/L,反应温度为10~80℃。采用该发明可将焦化废水的色度由初始的1500倍降至140倍,色度去除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作用 废水脱色 焦化废水 协同作用 零价铁 色度去除率 搅拌反应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净水沉淀污泥絮体特性及对污泥回流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邬艳 杨艳玲 +3 位作者 李星 周志伟 苏兆阳 郭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6-1172,共7页
为解决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积累的问题,取净水沉淀污泥经超声预处理后进行回流试验,考察超声作用后净水沉淀污泥絮体特性的变化及其对回流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作用后污泥溶液的温度升高,絮体粒径减小,长时间作... 为解决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积累的问题,取净水沉淀污泥经超声预处理后进行回流试验,考察超声作用后净水沉淀污泥絮体特性的变化及其对回流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作用后污泥溶液的温度升高,絮体粒径减小,长时间作用后粒径可降至几个?m,且粒径与声能密度呈现相关性;1,5W/mL的超声处理后,絮体Zeta电位降低,比表面积增大,10,15W/mL的超声处理后絮体Zeta电位升高,比表面积有所下降;低声能密度(1W/mL)超声处理后污泥回流可强化混凝效果,30min超声作用后污泥回流的浊度、UV254和CODM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7%、23.12%和10.02%,长时间高声能密度(15W/mL)超声波处理污泥回流后混凝效果反而恶化.超声技术对污泥回流后污染物的去除率有一定的提高,但超声时间和声能密度必须很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作用 污泥回流 絮体特性 比表面积 F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