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心室力学及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江涛 姜新魁 +4 位作者 李霞 李玲玲 李静 张树荣 张颖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及产后新生儿左、右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7.1岁;孕24~28周、32~3...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及产后新生儿左、右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7.1岁;孕24~28周、32~36周;按孕周分2组)及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新生儿(糖尿病母亲婴儿组,年龄3~25 d,平均年龄12.0 d)各20例;正常对照孕妇(正常对照孕妇组,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5.6岁;孕24~28周、32~36周;按孕周分2组)40例及正常产妇的新生儿(正常产妇的新生儿组,年龄7~26 d,平均年龄14.0 d)20例。行超声检查,存储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左、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心肌和心内膜下心肌及室间隔收缩期最大应变率(SRs)、舒张期最大应变率(SRd),脉冲多普勒测量二、三尖瓣口的舒张期早期峰值流速E峰、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计算E/A比值,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右心室及室间隔的心肌厚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孕32~36周胎儿室间隔,左、右心室壁舒张末期厚度均较正常对照孕妇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胎儿心脏二、三尖瓣口血流频谱的E/A比正常对照孕妇组小,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孕32~36周胎儿及糖尿病母亲婴儿组E/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孕32~36周胎儿及糖尿病母亲婴儿组心室各段心肌SRs、SRd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孕24~28周胎儿SRs与正常对照孕妇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R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以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左、右心室长轴心内膜下心肌的应变变化,可以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心室肌舒缩功能的减退。因此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以无创、精确地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心室肌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像技术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 心室功能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曹云翔 郁志明 +2 位作者 周晓君 周达琼 谈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在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RF)左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正常对照组(28例)、CRF组(50例)标准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和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图像;分别测量和比较CRF组与对照组各节...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在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RF)左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正常对照组(28例)、CRF组(50例)标准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和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图像;分别测量和比较CRF组与对照组各节段的纵向、径向和圆周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对照组左室长轴纵向应变在心尖部最大(P<0.05);短轴径向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圆周应变在前间隔和后间隔基底及中间段高于同水平心尖段(P<0.05)。与对照组比较,CRF组纵向、短轴径向及圆周应变值均降低(P<0.05)。结论斑点成像技术能够较好的评价CRF患者左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像技术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参数联合评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曼丽 蔡芹芹 +3 位作者 包迪 谢晴晴 刘辉 乔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评估与病理对照。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1例(72个病灶),均行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 目的分析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评估与病理对照。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61例(72个病灶),均行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和病理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种检查方法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准确度。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示:61例(72个病灶)中有43例恶性(51个病灶),18例良性(21个病灶);二维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敏感度47.06%,特异性66.67%,准确度52.78%;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敏感度60.78%,特异性71.43%,准确度63.89%;剪切波弹性成像敏感度82.35%,特异性80.95%,准确度81.94%;超声造影敏感度86.27%,特异性85.71%,准确度86.11%;联合诊断敏感度94.12%,特异性90.48%,准确度93.06%。联合诊断乳腺癌准确率高于单独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检查(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多参数(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高频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剪切波弹性成像 造影 术后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二维灰阶和CDFI超声诊断乳腺疾病中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勤洁 伍霞芳 向园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597-160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二维灰阶和多普勒超声(CDFI)超声诊断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照分析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200例乳腺肿块患者,共224个肿块,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来诊后均行超声二维灰阶...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二维灰阶和多普勒超声(CDFI)超声诊断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对照分析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200例乳腺肿块患者,共224个肿块,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来诊后均行超声二维灰阶、CDFI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二维灰阶+CDFI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显示良恶性乳腺包块特征,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二维灰阶+CDFI超声诊断显示良性组以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高或等回声、无或者有粗大钙化灶、有包膜、Vmax与RI较低为主,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恶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集中在1、2、3分,恶性组主要集中在3、4、5分,两组患者评分分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明显高于二维灰阶+CDFI诊断,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灰阶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雷文营 冯思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474-1476,1477,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经超声证实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患者的进行颈动脉扫查,... 目的探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Flow)、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经超声证实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患者的进行颈动脉扫查,比较三种技术在评估颈总动脉狭窄程度方面的准确性及优越性。结果观察组48例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的患者经CDFI、B-flow测定颈动脉内径结果分别与对应的健康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成组t检验比较显示观察组经CDFI、B-flow测定的颈动脉内径测量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例患者在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和B-Flow检查后,在1~2周内进行DSA检查,并将DSA检查结果与CDFI和B-Flow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B-Flow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符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Flow能同时显示血流信息和血管壁及临近组织的解剖关系,更有效地观察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评价血管狭窄的程度,在评估颈总动脉狭窄程度方面较CDFI更具准确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阶血流像技术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血流显像技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6
作者 高欢欢 王宝华 成艳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322-323,共2页
B—Flow是GE公司推出的新技术,又称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是利用数字编码对血流、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进行直接的实时观察,并以灰阶方式显示的一种新型影像技术。在B—Flow显像状态下,血流和组织同时成像,能够清晰快速地显示血流信息、... B—Flow是GE公司推出的新技术,又称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是利用数字编码对血流、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进行直接的实时观察,并以灰阶方式显示的一种新型影像技术。在B—Flow显像状态下,血流和组织同时成像,能够清晰快速地显示血流信息、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像技术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灰阶 周围软组织 血流成像 GE公司 数字编码 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7
作者 任顺善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8期103-103,共1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经手术或分娩证实的胎盘早剥患者声像图。结果超声诊断胎盘早剥有很高的符合率,对中重型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较轻型患者为高...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经手术或分娩证实的胎盘早剥患者声像图。结果超声诊断胎盘早剥有很高的符合率,对中重型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较轻型患者为高,与CDFI相结合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具有无创,可重复检查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在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建颖 吕永聪 +1 位作者 罗林川 朱亮飞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二维灰阶超声联合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在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1至2019.4我院门诊、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录入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测,... 目的:研究二维灰阶超声联合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在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1至2019.4我院门诊、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录入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测,观察斑块大小、斑块回声及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用药前及用药24周、48周后的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技术检测结果。结果:70例患者经过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共发现斑块102个,其中低回声斑块45个,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57个。102个斑块经过SMI血流显像技术检查,筛选出有血流信号的低回声及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共计33个,斑块内血流显示率为32.35%(33/102)。用药24周,患者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及混合回声斑块的平均厚度及平均长度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8周后,患者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及混合回声斑块的平均厚度及平均长度均显著低于用药前及用药24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能够有效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阶超声 血流像技术 他汀类药物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洪军 张国全 +2 位作者 郭素琴 李茵茵 万昭海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6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及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机能 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水平 省立医院 灰阶超声 血流显像 诊断价值 信号分布 检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血流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嘉杰 潘建清 简瑞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超声技术在颈动脉血流量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运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B-flow)、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目的探讨3种不同超声技术在颈动脉血流量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运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B-flow)、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技术进行颈动脉血流量检测,将3种超声技术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种超声检测方法检出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EAN)水平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DI、CDFI、B-flow检出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量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PDI检测数值最大。结论在颈动脉血流量检测中,B-flow超声技术、PDI超声技术对血流量和血管内径的检测结果更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血流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能量多普勒成像 灰阶血流成像 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和二维超声诊断胎儿脐带扭转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程元平 李晓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6期23-24,共2页
目的:研究胎儿脐带扭转的二维志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脐动脉血流S/D值,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46例晚期妊娠妇女进行二维超声和CDFI。自脐带胎盘端到胎儿脐轮部循踪行多切面扫查,记录脐带扭转声像,脐动脉血流S/... 目的:研究胎儿脐带扭转的二维志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脐动脉血流S/D值,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46例晚期妊娠妇女进行二维超声和CDFI。自脐带胎盘端到胎儿脐轮部循踪行多切面扫查,记录脐带扭转声像,脐动脉血流S/D测值,产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DFI诊断脐带扭转阳性检出率高,漏诊率低,显著优于二维超声。脐带扭转的声像图特征:纵切面呈绳索、麻花或双排对称串状;横、斜切面以“鼠眼样”和“元宝”形,脐带扭转组与无扭转组在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剖宫产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脐带扭转与胎儿宫内窘迫、预后及分娩方式密切相关。CDFI诊断脐带扭转声像特征更直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超声 脐带扭转 胎儿窘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B-Flow联合外周血NLR、CR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亮亮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灰阶血流显像技术(B-Flow)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在天津市永久医院诊查的152例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利用...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灰阶血流显像技术(B-Flow)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易损性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在天津市永久医院诊查的152例CA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利用颈动脉斑块超声B-Flow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斑块性质,并检测外周血NLR、CRP水平,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统计超声B-Flow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外周血NLR、CRP水平,分析超声B-Flow、外周血NLR、CRP水平三者单独及联合诊断CAS斑块易损性的价值。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152例CAS患者检出66例易损斑块,86例为稳定斑块;超声B-Flow检查出72例易损斑块,80例稳定斑块,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B-Flow诊断易损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85%、81.39%、82.89%;易损斑块组外周血NLR、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超声B-Flow联合外周血NLR、CRP水平诊断CAS易损性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8.48、81.39%、0.907,联合诊断的灵敏度高于单独诊断,AUC高于单独诊断(P<0.05),特异度与单独诊断相近。结论超声B-Flow、外周血NLR、CRP均对CAS斑块易损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但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二维灰阶血流显像技术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桂龙 丁之玮 +3 位作者 郭玉霞 赵湘湘 蒋阳平 王云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血流 显像特点 超声 诊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472-2474,共3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确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2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CDFI及数...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确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2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CDFI及数字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二维超声、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结果,对常规二维超声与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进行比较;以数字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二维超声、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的检出率。结果72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中,数字血管造影结果阳性者58例,阴性者14例;CDFI诊断阳性者56例,阴性者16例;常规二维超声诊断阳性者42例,阴性者30例。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93.10%(54/58)、91.67%(66/72)、75.00%(12/16)]均较常规二维超声[63.79%(37/58)、63.89%(46/72)、30.00%(9/30)]高,漏诊率[6.90%(4/58)]较常规二维超声[36.21%(21/58)]低(P<0.05)。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经数字血管造影检出80支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经常规二维超声检出61支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检出率为76.25%(61/80),经CDFI检出76支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检出率为95.00%(76/80),CDFI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的检出率高于常规二维超声(P<0.05)。结论采用CDFI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信息支持,有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常规超声 灵敏度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5
作者 纪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1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为这些患者分别使用二维超声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然后观察为这些患者使用二维超声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不同位置粥样硬化的结果。结果:与使用二维超声技术相比,为这些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血流像技术 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秋林 刘金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1409-1411,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的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68例经病理确诊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合病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在测量值的纵横比、形态、边界、包...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的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68例经病理确诊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合病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在测量值的纵横比、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衰减、回声的类型、钙化、腋窝淋巴结、血流的分级、血流形态等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根据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彩超特点及病理进行综合分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特点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诊治乳腺肿瘤164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焦方莲 赵月环 +1 位作者 蒋树丽 李云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微创旋切术 乳腺肿瘤 超声引导 诊治 超声显像 超声诊断技术 肿瘤患者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郑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62-63,共2页
对81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结果二者均可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症的阳性改变。二维超声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不规则增厚,局部强回声斑,并向血管腔内突起,血管腔内径不规则狭窄,病变段血管腔内充... 对81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结果二者均可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症的阳性改变。二维超声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不规则增厚,局部强回声斑,并向血管腔内突起,血管腔内径不规则狭窄,病变段血管腔内充填实性光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血管腔内无血流信号。认为双功能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血流显像 多普勒 彩色 动脉 下肢 动脉硬化 闭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B/W、CDFI联合血浆Fib、D-D检测对DVT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郝君霞 胡金花 +1 位作者 夏群 余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二维灰阶超声(2D-B/W)、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下肢肿胀疼痛... 目的探究二维灰阶超声(2D-B/W)、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下肢肿胀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VT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2D-B/W、CDFI检查,并测定血浆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绘制各检查方法诊断DV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各自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2D-B/W、CDFI、血浆Fib、血浆D-D单独及联合诊断DVT的诊断效能。结果DVT患者的血浆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VT患者(P<0.05)。四项检查联合诊断DVT的AUC为0.938(95%CI:0.888~0.989),明显高于2D-B/W[0.739(95%CI:0.631~0.847)]、CDFI[0.891(95%CI:0.823~0.959)]、血浆Fib[0.758(95%CI:0.653~0.864)]、血浆D-D[0.826(95%CI:0.742~0.909)]单独诊断(P<0.05)。四项检查联合诊断DV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56%、93.88%和95.56%。结论2D-B/W、CDFI联合血浆Fib、D-D检测能够显著提高早期诊断DVT的诊断准确度,降低漏诊和误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阶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 蛋白原 D-聚体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诊断182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春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1期100-100,12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查18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检出率。结果输尿管结石声像图主要表现为扩张的输尿管无回声带,内显示一致密的强光团,伴有...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查18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检出率。结果输尿管结石声像图主要表现为扩张的输尿管无回声带,内显示一致密的强光团,伴有声影,强光团呈圆形或长圆形,亦有扁平形或不规则形。全部184个结石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4%(154/184),加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扫查伴有"彩色快闪伪像"者171个,检出率为93%。结论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诊断输尿管结石,显著提高了输尿管结石特别是中段结石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超声 彩色多普勒像技术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