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针头破囊减压法在膨胀期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理彬 李玉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针头在膨胀期白内障手术中对张力较大的前囊膜进行破囊减压后再行连续环形撕囊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撕囊组33例33眼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术中采用截囊针刺囊时的炸囊率、撕囊镊撕囊时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及超声乳...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针头在膨胀期白内障手术中对张力较大的前囊膜进行破囊减压后再行连续环形撕囊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撕囊组33例33眼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术中采用截囊针刺囊时的炸囊率、撕囊镊撕囊时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及超声乳化完成率;前瞻性分析超声乳化针头破囊减压(phacoemulsification needle capsulotomy decompression,PNCD)组27例27眼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术中应用针头破囊减压时的炸囊率、撕囊镊撕囊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及超声乳化完成率。对两组上述3项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撕囊组炸囊率为48.5%,其中28眼有明显皮质溢入前房内,导致视野模糊;PNCD组炸囊率3.7%,术野清晰,破囊减压的成功率为96.3%;常规撕囊组明显高于PNC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5,P=0.000)。常规撕囊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为39.4%,PNCD组为77.8%;常规撕囊组超声乳化完成率为45.5%,PNCD组为85.2%。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和超声乳化完成率PNCD组均高于常规撕囊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910,P=0.003;χ2=9.926,P=0.002)。常规撕囊组中有2眼发生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置于睫状沟;PNCD组无1例严重并发症,人工晶状体均置囊袋内。结论 PNCD法能显著提高膨胀期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针头破囊减压法 白内障 膨胀期 连续环形撕 超声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