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云巧 王琳霖 +5 位作者 王晓龙 徐雯 刘宇坤 万泽鑫 鲍一遥 蔡宁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是目前国内外尚未解决的基础性难题。以川东北地区超压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碳酸盐岩弹性参数随围压和孔压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岩石孔隙压缩系数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显... 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是目前国内外尚未解决的基础性难题。以川东北地区超压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碳酸盐岩弹性参数随围压和孔压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岩石孔隙压缩系数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碳酸盐岩孔隙度的增大和岩样弹性参数变化与孔隙压力增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据此建立岩石孔隙压缩系数与孔隙压力、孔隙体积的理论关系,并推导出超压预测模型,模型考虑了区域构造应力的影响,参数可以通过实验和测井资料获得;利用密度、声波和中子测井资料开展典型钻井超压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压力吻合良好。新提出的超压预测模型为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预测模型 碳酸盐岩地层 孔隙缩系数 物理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波管理论的突出冲击波超压预测模型及试验验证
2
作者 杨雪林 文光才 +6 位作者 孙海涛 闫发志 杨慧明 曹偈 程晓阳 鲁俊 李虎虎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22-4841,共20页
突出过程中常伴随极强的动力效应,产生的突出冲击波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甚至破坏风门等通风设施,进而扩大事故灾害范围。为了更贴近现场实际,根据现场实际突出事故现象,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动力学模型;基于激波管理论,阐释了巷道内突... 突出过程中常伴随极强的动力效应,产生的突出冲击波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甚至破坏风门等通风设施,进而扩大事故灾害范围。为了更贴近现场实际,根据现场实际突出事故现象,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动力学模型;基于激波管理论,阐释了巷道内突出冲击波形成机制,指出突出瞬间喷向巷道空间的高速瓦斯气流压缩空气形成突出冲击波,且突出瓦斯气流加速阶段释放的瓦斯膨胀能决定突出冲击波的强度;建立了基于突出孔洞瓦斯压力、突出口直径的突出冲击波超压峰值预测模型。利用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动力效应及致灾特征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瓦斯压力、装煤量条件下的突出动力效应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突出模拟试验过程中冲击波超压的实测值与理论值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且装煤量相同时,突出冲击波超压随瓦斯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当瓦斯压力相同时,随装煤量的增大,冲击波超压变化较小。相同瓦斯压力条件下,突出口径会影响冲击波超压的大小。突出口径较小时,突出瞬间释放的瓦斯膨胀能较小,导致冲击波超压值较小。突出冲击波强度p′_(2)和冲击波超压△p′与突出口和巷道直径之比s_(1)/s_(2)呈线性增加关系。因此,瓦斯压力和突出口径是影响突出冲击波强度的主要因素。此外,突出模拟试验过程中,突出冲击波超压在模拟巷道内随传播距离不断衰减。通过分析巷道内冲击波超压峰值数据,发现公式y=aΔP_(max)x^(−1/2)能够较好地描述巷道内冲击波超压衰减规律。突出冲击波传播至管道末端,由于障碍物反射作用形成二次冲击波。该研究可为突出矿井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布置安全防护措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冲击波 超压预测模型 瓦斯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宇坤 何生 +4 位作者 何治亮 张殿伟 李天义 王晓龙 郭小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61,共9页
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目前仍然是国内外研究的难点问题。碎屑岩超压预测方法均是建立在明显的超压测井、地震宏观响应规律基础上的经验关系,这些经验性方法不适用于因岩性致密使得超压地球物理响应微弱的碳酸盐岩地层。通过碳酸盐岩样... 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目前仍然是国内外研究的难点问题。碎屑岩超压预测方法均是建立在明显的超压测井、地震宏观响应规律基础上的经验关系,这些经验性方法不适用于因岩性致密使得超压地球物理响应微弱的碳酸盐岩地层。通过碳酸盐岩样品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在应力-孔隙压力共同作用下岩石中声波速度、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和广义胡克定律推导并建立了表征孔隙压力与岩石弹性参数定量关系的理论模型,即多孔介质弹性理论的超压预测量化模型。以川东北地区典型碳酸盐岩超压钻井为例,开展了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应用研究:针对碳酸盐岩地层选择油气水测井综合解释模型获取岩石物性参数;利用Voigt-Reuss-Hill平均模量模型计算岩石基质体积模量,利用Wood模型和Patchy模型计算孔隙流体体积模量,利用BISQ模型计算岩石骨架体积模量,然后通过多孔介质弹性理论量化模型预测超压。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压力与钻杆实测压力(DST)吻合较好,与泥浆密度换算压力和随钻监测压力变化趋势相近,表明这种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的超压预测量化模型是一种解决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弹性理论 弹性波速度 预测量化模型 碳酸盐岩地层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模拟实验的超压碳酸盐岩电性特征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鲍一遥 朱奕龙 +7 位作者 王晓龙 刘宇坤 万泽鑫 赵森 张佳丽 周文轩 虞华标 谢鸿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4547-14554,共8页
为解决传统碎屑岩超压预测模型和方法不适用于具有刚性岩石骨架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难题,通过超压碳酸盐岩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岩石电性参数对不同压力的响应特征;模拟地层在封闭压力系统条件下,致密碳酸盐岩孔隙流体发育超压引起... 为解决传统碎屑岩超压预测模型和方法不适用于具有刚性岩石骨架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难题,通过超压碳酸盐岩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岩石电性参数对不同压力的响应特征;模拟地层在封闭压力系统条件下,致密碳酸盐岩孔隙流体发育超压引起孔隙度增大,电性参数响应特征明显,建立基于电性特征的碳酸盐岩超压预测模型;开展典型地区单井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超压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增加,孔隙流体膨胀,岩石骨架受到压缩,孔隙体积增加,岩石孔隙度增大;超压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度增大,导电离子通过岩石的通道增大,导电性变好,电阻率变小,孔隙度的变化量与岩石电性参数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基于电性参数对超压的响应特征建立了碳酸盐岩超压预测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见电性参数对碳酸盐岩超压具有明显响应特征,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利用地震资料与电性参数的相关性,实现三维区域碳酸盐岩地层钻前超压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实验 碳酸盐岩 超压预测模型 电阻率 电性参数 孔隙度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