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伦理规范的历史性问题——基于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论”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郗戈 张冲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30,共9页
在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视野中,伦理规范的“非历史性”产生于特定社会历史结构再生产的内在需要。伦理规范“历史性”变易的深层动力源于再生产之于特定社会结构的辩证性质。伦理规范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是本质与表象... 在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视野中,伦理规范的“非历史性”产生于特定社会历史结构再生产的内在需要。伦理规范“历史性”变易的深层动力源于再生产之于特定社会结构的辩证性质。伦理规范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是本质与表象、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伦理规范的历史性理解与虚无主义不存在必然关联。从后思索地看,特定社会形态的发展趋势,能够生成出或合理抽象出“超历史性”的伦理规范,从而为构建批判性、引导性的伦理规范提供可能。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伦理规范具有基于历史性定在并超出“这个定在”的特定超越性和历史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规范 历史性 历史性 超历史性 社会形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哲学的本质及其与历史科学的区别——兼评学界同仁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误解 被引量:5
2
作者 游兆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2,47,共6页
国内有关论著提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并把马克思对"历史哲学"的批判与嘲讽理解为对历史哲学的赞赏,进而完全混同了历史哲学与历史科学的区别。实际上,"唯物史观"是历史科学,... 国内有关论著提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并把马克思对"历史哲学"的批判与嘲讽理解为对历史哲学的赞赏,进而完全混同了历史哲学与历史科学的区别。实际上,"唯物史观"是历史科学,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经验性与实证性,而历史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类则具有超验性与思辨性。历史哲学的研究理路在于探索历史发展的意义或价值,其根本精神在于对历史发展做出批判性反思,这是与旨在对历史事实做出"描述"或"经验观察"的历史科学完全不同的研究理路与认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超历史性 历史科学 经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文学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秀明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不同点:(1)从内容构成关系看,历史真实要求本质的真实,艺术真实以有限反映无限;(2)从与外部现实关系看,历史真实不能和历史现象相抵牾,艺术真实却可以脱开历史真实的羁绊,享有极大的自主性;(3)历史真实与艺术...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不同点:(1)从内容构成关系看,历史真实要求本质的真实,艺术真实以有限反映无限;(2)从与外部现实关系看,历史真实不能和历史现象相抵牾,艺术真实却可以脱开历史真实的羁绊,享有极大的自主性;(3)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典型化方式运用不同,历史真实运用抽象思维方式,艺术真实采取神形兼备的形象思维方式。(二)艺术真实的超历史性:(1)叙述上可以打破时空顺序的严格排列,按照思想和艺术的实际需要,对史实进行自行的剪辑和组合;(2)内容上可以将史实整体大块移入,也可以取其一点强化之,不必面面俱到,顾及全貌;(3)手法上可以严循史实,也可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甚至可以以假当真;(4)评价上可以与历史的结论同步,也可以持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意见。但是,历史文学的超历史性不等于随意性,应有一定的“限度”、条件和规律,同时还应该和深层寓意的价值目标联系起来。(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性:(1)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上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其统一的可行性;(2)从思维方式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也是可以成立的,(3)从思维活动的脑生理机制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向舟并鹜,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自然也是互为沟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文学 超历史性 科学与艺术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典型化 思维方式 艺术创造 实际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荣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7,共8页
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思考张荣翼(西南师范大学)文学史是对各种文学现象的记录和描述。作为记录,它只考虑文学史现象的“现实”,它虽然也有对材料取舍上的倚重,但总体来讲它是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文学史的现实状况;作为描述,则是... 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思考张荣翼(西南师范大学)文学史是对各种文学现象的记录和描述。作为记录,它只考虑文学史现象的“现实”,它虽然也有对材料取舍上的倚重,但总体来讲它是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文学史的现实状况;作为描述,则是在已经给出和选定的材料上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超历史性 史学研究 文化语境 文艺复兴 《包法利夫人》 哲学思考 文学本文 文学现象 共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