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伦理规范的历史性问题——基于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论”的思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郗戈
张冲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30,共9页
在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视野中,伦理规范的“非历史性”产生于特定社会历史结构再生产的内在需要。伦理规范“历史性”变易的深层动力源于再生产之于特定社会结构的辩证性质。伦理规范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是本质与表象...
在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视野中,伦理规范的“非历史性”产生于特定社会历史结构再生产的内在需要。伦理规范“历史性”变易的深层动力源于再生产之于特定社会结构的辩证性质。伦理规范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是本质与表象、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伦理规范的历史性理解与虚无主义不存在必然关联。从后思索地看,特定社会形态的发展趋势,能够生成出或合理抽象出“超历史性”的伦理规范,从而为构建批判性、引导性的伦理规范提供可能。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伦理规范具有基于历史性定在并超出“这个定在”的特定超越性和历史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规范
非
历史性
历史性
超历史性
社会形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历史哲学的本质及其与历史科学的区别——兼评学界同仁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误解
被引量:
5
2
作者
游兆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2,47,共6页
国内有关论著提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并把马克思对"历史哲学"的批判与嘲讽理解为对历史哲学的赞赏,进而完全混同了历史哲学与历史科学的区别。实际上,"唯物史观"是历史科学,...
国内有关论著提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并把马克思对"历史哲学"的批判与嘲讽理解为对历史哲学的赞赏,进而完全混同了历史哲学与历史科学的区别。实际上,"唯物史观"是历史科学,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经验性与实证性,而历史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类则具有超验性与思辨性。历史哲学的研究理路在于探索历史发展的意义或价值,其根本精神在于对历史发展做出批判性反思,这是与旨在对历史事实做出"描述"或"经验观察"的历史科学完全不同的研究理路与认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哲学
超历史性
历史
科学
经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历史文学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秀明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不同点:(1)从内容构成关系看,历史真实要求本质的真实,艺术真实以有限反映无限;(2)从与外部现实关系看,历史真实不能和历史现象相抵牾,艺术真实却可以脱开历史真实的羁绊,享有极大的自主性;(3)历史真实与艺术...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不同点:(1)从内容构成关系看,历史真实要求本质的真实,艺术真实以有限反映无限;(2)从与外部现实关系看,历史真实不能和历史现象相抵牾,艺术真实却可以脱开历史真实的羁绊,享有极大的自主性;(3)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典型化方式运用不同,历史真实运用抽象思维方式,艺术真实采取神形兼备的形象思维方式。(二)艺术真实的超历史性:(1)叙述上可以打破时空顺序的严格排列,按照思想和艺术的实际需要,对史实进行自行的剪辑和组合;(2)内容上可以将史实整体大块移入,也可以取其一点强化之,不必面面俱到,顾及全貌;(3)手法上可以严循史实,也可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甚至可以以假当真;(4)评价上可以与历史的结论同步,也可以持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意见。但是,历史文学的超历史性不等于随意性,应有一定的“限度”、条件和规律,同时还应该和深层寓意的价值目标联系起来。(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性:(1)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上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其统一的可行性;(2)从思维方式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也是可以成立的,(3)从思维活动的脑生理机制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向舟并鹜,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自然也是互为沟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
文学
超历史性
科学与艺术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典型化
思维方式
艺术创造
实际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荣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7,共8页
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思考张荣翼(西南师范大学)文学史是对各种文学现象的记录和描述。作为记录,它只考虑文学史现象的“现实”,它虽然也有对材料取舍上的倚重,但总体来讲它是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文学史的现实状况;作为描述,则是...
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思考张荣翼(西南师范大学)文学史是对各种文学现象的记录和描述。作为记录,它只考虑文学史现象的“现实”,它虽然也有对材料取舍上的倚重,但总体来讲它是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文学史的现实状况;作为描述,则是在已经给出和选定的材料上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超历史性
史学研究
文化语境
文艺复兴
《包法利夫人》
哲学思考
文学本文
文学现象
共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伦理规范的历史性问题——基于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论”的思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郗戈
张冲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30,共9页
基金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19GJJB027)。
文摘
在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视野中,伦理规范的“非历史性”产生于特定社会历史结构再生产的内在需要。伦理规范“历史性”变易的深层动力源于再生产之于特定社会结构的辩证性质。伦理规范的“历史性”与“非历史性”是本质与表象、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伦理规范的历史性理解与虚无主义不存在必然关联。从后思索地看,特定社会形态的发展趋势,能够生成出或合理抽象出“超历史性”的伦理规范,从而为构建批判性、引导性的伦理规范提供可能。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伦理规范具有基于历史性定在并超出“这个定在”的特定超越性和历史普遍性。
关键词
伦理规范
非
历史性
历史性
超历史性
社会形态理论
分类号
B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历史哲学的本质及其与历史科学的区别——兼评学界同仁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误解
被引量:
5
2
作者
游兆和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2,47,共6页
文摘
国内有关论著提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并把马克思对"历史哲学"的批判与嘲讽理解为对历史哲学的赞赏,进而完全混同了历史哲学与历史科学的区别。实际上,"唯物史观"是历史科学,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经验性与实证性,而历史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类则具有超验性与思辨性。历史哲学的研究理路在于探索历史发展的意义或价值,其根本精神在于对历史发展做出批判性反思,这是与旨在对历史事实做出"描述"或"经验观察"的历史科学完全不同的研究理路与认识方式。
关键词
历史
哲学
超历史性
历史
科学
经验性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历史文学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秀明
机构
杭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文摘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不同点:(1)从内容构成关系看,历史真实要求本质的真实,艺术真实以有限反映无限;(2)从与外部现实关系看,历史真实不能和历史现象相抵牾,艺术真实却可以脱开历史真实的羁绊,享有极大的自主性;(3)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典型化方式运用不同,历史真实运用抽象思维方式,艺术真实采取神形兼备的形象思维方式。(二)艺术真实的超历史性:(1)叙述上可以打破时空顺序的严格排列,按照思想和艺术的实际需要,对史实进行自行的剪辑和组合;(2)内容上可以将史实整体大块移入,也可以取其一点强化之,不必面面俱到,顾及全貌;(3)手法上可以严循史实,也可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甚至可以以假当真;(4)评价上可以与历史的结论同步,也可以持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意见。但是,历史文学的超历史性不等于随意性,应有一定的“限度”、条件和规律,同时还应该和深层寓意的价值目标联系起来。(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性:(1)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上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其统一的可行性;(2)从思维方式看,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也是可以成立的,(3)从思维活动的脑生理机制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向舟并鹜,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自然也是互为沟通的。
关键词
历史
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
文学
超历史性
科学与艺术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典型化
思维方式
艺术创造
实际需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荣翼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0-77,共8页
文摘
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思考张荣翼(西南师范大学)文学史是对各种文学现象的记录和描述。作为记录,它只考虑文学史现象的“现实”,它虽然也有对材料取舍上的倚重,但总体来讲它是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文学史的现实状况;作为描述,则是在已经给出和选定的材料上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超历史性
史学研究
文化语境
文艺复兴
《包法利夫人》
哲学思考
文学本文
文学现象
共时性
分类号
I109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伦理规范的历史性问题——基于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论”的思考
郗戈
张冲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历史哲学的本质及其与历史科学的区别——兼评学界同仁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误解
游兆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历史文学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吴秀明
《学习与探索》
198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思考
张荣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