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称恒流的应变调理技术在超动态应变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世念 刘力强 汲云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应变仪作为应变信号调理器,应变仪是应变电测方法最主要设备之一。惠斯登电桥是应变仪常用的应变调理电路,具有测量精度高、灵敏度好等优点。在静态和动态应变测量中,惠斯登电桥法被广泛应用。但在超动态应变测量时,惠斯登电桥存在易耦... 应变仪作为应变信号调理器,应变仪是应变电测方法最主要设备之一。惠斯登电桥是应变仪常用的应变调理电路,具有测量精度高、灵敏度好等优点。在静态和动态应变测量中,惠斯登电桥法被广泛应用。但在超动态应变测量时,惠斯登电桥存在易耦合高频电噪声、高频信号信噪比差、测量频带窄等缺点。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对称恒流激励的应变调理方法。与惠斯登电桥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抑制高频电磁噪声、提高高频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拓宽应变信号测量频带,适合高频应变信号的调理。搭建了一套基于恒流应变调理技术的超动态应变连续测量系统。经实验测试,该系统具有宽频带、高信噪比等优点,在长时间连续高精度测量的条件下仍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电测法 超动态应变测量 应变调理 对称恒流激励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B技术中超动态应变仪的带宽和输入阻抗 被引量:4
2
作者 唐志平 虞吉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5年第2期196-204,共9页
本文对用于SHPB技术的超动态应变仪中前置放大器的频响和输入阻抗这两个主要指标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目前常用的装置参数,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大于12kΩ,上限截止频率高于350kHz,下限截止频率低... 本文对用于SHPB技术的超动态应变仪中前置放大器的频响和输入阻抗这两个主要指标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目前常用的装置参数,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大于12kΩ,上限截止频率高于350kHz,下限截止频率低于12.5Hz,已能保证信号测量误差不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动态应变 SHPB 上限截止频率 前置放大器 装置参数 实验波形 理论分析 应变 频响 变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动态应变仪的研制和现场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熊长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51,共7页
介绍了YCD-1型超动态应变仪的研制、设计原理和主要特点,及在爆破近区应变测试中的应用。该机已投入隔河岩、前坪三峡模型试验场和葛洲坝二江自备电厂等工程爆破现场应用,文章对应用结果作了初步评价。
关键词 超动态应变 电路 高频特性 爆破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状聚能射流侵彻岩石的超动态试验研究
4
作者 季荣生 陈庆寿 张拔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3-495,共3页
为了揭示聚能爆炸射流切割和破碎岩石的内在一般规律 ,利用超动态应变试验测试了岩石在点状聚能射流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试验表明 ,岩石在聚能射流作用下 ,除射流直接作用处为射流冲击、高温融熔破坏外 ,其整体破坏以切向拉伸破坏为主。... 为了揭示聚能爆炸射流切割和破碎岩石的内在一般规律 ,利用超动态应变试验测试了岩石在点状聚能射流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试验表明 ,岩石在聚能射流作用下 ,除射流直接作用处为射流冲击、高温融熔破坏外 ,其整体破坏以切向拉伸破坏为主。另外 ,炸高、岩石是否受约束均会对聚能射流侵彻岩石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流 超动态应变测试 石材切割 岩石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起爆柱状药包爆炸应力应变场演化规律 被引量:7
5
作者 杨仁树 郭洋 +3 位作者 李清 许鹏 陈程 方士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23-3431,共9页
结合动态焦散线、超动态应变测试和数值分析方法,对中间起爆柱状药包爆炸材料中的应力应变场以及爆生裂纹尖端局部应力场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3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致性。由焦散线方法可得,中间位置起爆柱状药包中垂线方向、... 结合动态焦散线、超动态应变测试和数值分析方法,对中间起爆柱状药包爆炸材料中的应力应变场以及爆生裂纹尖端局部应力场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3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致性。由焦散线方法可得,中间位置起爆柱状药包中垂线方向、端部垂线方向、端部轴向和端部倾斜方向主应力差值依次减小,各方向近炮孔圆孔处主应力差最大值分别为50.9,29.9,15.3和13.3 MPa,端部效应明显。由于爆炸应力波迅速衰减,圆孔处主应力差值差异随距离炮孔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利用小圆孔可有效的对裂纹影响大小和影响范围进行测量,当爆生裂纹扩展到圆孔附近时,受爆生裂纹尖端局部应力场的影响,圆孔处焦散斑呈增大趋势,随着裂纹的不断扩展,其圆孔处焦散斑方向随之不断变化。由超动态应变测试方法可得:炮孔柱部由于应力波的叠加,垂直炮孔方向应变持续时间为40μs,主要表现为压应变,炮孔端部轴向应变持续时间为10μs,首先表现为压应变,随后转为拉应变并持续了较长时间。数值模拟得到了炮孔周围4个方向应力衰减的拟合曲线,弥补了实验方法不能测得炮孔近区应力应变场演化规律的缺陷。中间起爆柱状药包显著改善了沿炮孔轴线爆炸应力场的均匀程度,有利于岩石的破碎,从而提高炮眼利用率,减少岩石大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药包 主应力差 爆炸应力场 动态焦散线 超动态应变测试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台阶爆破破裂过程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清 王汉军 杨仁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6-579,共4页
应用高速摄影仪和超动态应变仪研究模拟台阶爆破的水泥砂浆模型破裂过程,解决了三维模型爆破试验中装药结构、可靠起爆和同步实现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研究了水泥砂浆台阶爆破裂纹的起裂、扩展、分叉、止裂.实验发现,裂纹扩展速度一般为400... 应用高速摄影仪和超动态应变仪研究模拟台阶爆破的水泥砂浆模型破裂过程,解决了三维模型爆破试验中装药结构、可靠起爆和同步实现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研究了水泥砂浆台阶爆破裂纹的起裂、扩展、分叉、止裂.实验发现,裂纹扩展速度一般为400~600 m/s;密集系数m影响台阶爆破炮孔间裂纹贯通时间,并随m增大而推迟,应变波持续作用时间和最大拉应变峰值随m增大,说明较大m提高了炸药能量利用率,使爆破微裂纹充分发育,爆破破碎块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裂纹扩展 高速摄影 超动态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应力波入射一定厚度结构面时透射系数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高文蛟 单仁亮 +1 位作者 李建湘 胡斌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从波的基本理论出发 ,推导了爆炸应力波入射一定厚度结构面时透射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对相似模型超动态应变的测试验证了所得理论公式的正确性 ,并获得了透射率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爆炸应力波 结构面 透射系数 超动态应变 矿岩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爆破综合实验研究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何理 钟冬望 +2 位作者 李琳娜 司剑峰 黄小武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39,45,共5页
为定量分析研究毫秒延时爆破破岩过程特征物理量分布演化机制,进一步优选爆破参数、完善毫秒延时破岩机理,进行了室内毫秒延时台阶爆破相似模型实验。应用高速摄影机和超动态应变仪建立综合实验研究系统,对毫秒延时爆破进行动态实时监测... 为定量分析研究毫秒延时爆破破岩过程特征物理量分布演化机制,进一步优选爆破参数、完善毫秒延时破岩机理,进行了室内毫秒延时台阶爆破相似模型实验。应用高速摄影机和超动态应变仪建立综合实验研究系统,对毫秒延时爆破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得到台阶自由面处裂纹扩展规律和延时时间对边坡表面应力峰值及内部应力场叠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确保后序药包起爆时已形成新自由面的最小临界延时为9 ms;设计延时为15 ms或25 ms时,可降低对边坡表面应变峰值影响程度;为促进相邻炮孔爆炸应力波充分叠加、增强岩体破碎效果,孔间延时最大临界值为15 ms。综合考虑坡体应力状态及台阶爆破效果双重因素,实验条件下最优孔间延时为1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秒延时爆破 台阶爆破 裂纹扩展 应力场 超动态应变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中瞬时爆炸波测试技术及分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建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18,共7页
为稳定测量混凝土中炮孔周围的爆炸波,对应变片和超动态应变测试系统的频响及最优匹配开展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应变片相对误差δ与其允许最高频率fmax之间的关系,测试系统的阶跃信号响应上升时间为0.3μs。基于一维应力波原理,提出了用SHP... 为稳定测量混凝土中炮孔周围的爆炸波,对应变片和超动态应变测试系统的频响及最优匹配开展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应变片相对误差δ与其允许最高频率fmax之间的关系,测试系统的阶跃信号响应上升时间为0.3μs。基于一维应力波原理,提出了用SHPB技术中透射杆上的应力动态标定试件上输出电压的新方法,得到了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测试系统的频响和时频分布。针对爆炸波微信号传输中的易受干扰问题,采用了电磁屏蔽等抗干扰技术。用该系统对混凝土模型开展了不耦合装药爆炸波测试,成功测得了23μs内在爆炸近中区激起的爆炸波。通过Rihaczek分布,将爆炸波分离为[(2.3~4.5μs),(0~829 kHz)]的爆炸冲击波区、[(4.5~7.2μs),(0~743 kHz)]的应力波区及[(7.2~24.7μs),(0~514 kHz)]的爆生气体膨胀作用区,并就分离各区作用过程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动态应变测试系统 频率响应 动态标定 爆炸波 时频分析 识别和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