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SBAS-InSAR的西部开采沉陷超前影响角反演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健
周大伟
+2 位作者
安士凯
詹绍奇
刁鑫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173,共6页
煤矿开采沉陷超前影响角的反演需要动态监测数据,传统观测手段在矿区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存在劳动强度大、数据量少等问题。以西部鄂尔多斯色连二煤矿12314工作面为例,利用SBAS-InSAR技术解算21景Sentinel-1A数据得到2020年9月...
煤矿开采沉陷超前影响角的反演需要动态监测数据,传统观测手段在矿区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存在劳动强度大、数据量少等问题。以西部鄂尔多斯色连二煤矿12314工作面为例,利用SBAS-InSAR技术解算21景Sentinel-1A数据得到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该工作面的动态沉陷盆地边界,通过联合工作面回采进度反演超前影响角和边界角,并分析了西部矿区开采沉陷超前影响的特性。得出以下结论:在非充分采动时,超前影响角随着开采范围的增大而减小,由55°减小到44°;当达到充分采动后,超前影响角开始出现了增大的趋势,由44°增大到68°;当地表达到稳沉后,此时超前影响角等于边界角,稳定在68°。西部矿区超前影响角呈现出不同于常规的变化特性:即达到充分采动后,超前影响角出现增大的变化趋势。经分析认为,与西部矿区弱胶结覆岩前期易崩塌,后期易压实的特性有关;非充分采动时,覆岩垮落发育偏高,空隙存于岩体内部,地表沉陷缓和;当达到充分采动后,存于岩体内部的空隙被快速压实传递到地表,使地表沉陷加速,甚至出现切落式下沉,导致超前影响角增大(即超前影响范围减小)。该研究成果为西部矿区开采地表建(构)筑物等设施的动态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矿区
SBAS-InSAR
动态移动盆地
移动边界
超前影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序DInSAR技术提取下沉盆地的角量值
被引量:
3
2
作者
元亚菲
邓喀中
+1 位作者
雷少刚
李怀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92-995,共4页
文章以大柳塔52304工作面为实验区,利用X波段、高分辨率、短重访周期的TerraSAR-X影像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处理,获取了工作面采动过程中下沉盆地的形变信息。利用ENVI提取下沉值大于等于10mm的下沉盆地...
文章以大柳塔52304工作面为实验区,利用X波段、高分辨率、短重访周期的TerraSAR-X影像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处理,获取了工作面采动过程中下沉盆地的形变信息。利用ENVI提取下沉值大于等于10mm的下沉盆地,并用伪彩色显示,叠加工作面图,结合工作面回采的进度表,提取了不同阶段下沉盆地的超前影响角、边界角等参数,对比实地观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的DInSAR技术监测下沉盆地边缘及提取边界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raSAR-X影像数据
超前影响角
边界
角
DInSA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区地表沉陷的D-InSAR监测方法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李楠
王磊
+2 位作者
池深深
魏涛
吕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27,共5页
基于两景ALOS PALSAR影像,利用D-In SAR技术,获取了2007-12-10—2008-01-25时段某矿区的地表沉降形变场。然后采用D-In SAR监测值,提取该回采时期矿区工作面超前影响角,并与实测数据求取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D-In SAR技术求取工作面...
基于两景ALOS PALSAR影像,利用D-In SAR技术,获取了2007-12-10—2008-01-25时段某矿区的地表沉降形变场。然后采用D-In SAR监测值,提取该回采时期矿区工作面超前影响角,并与实测数据求取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D-In SAR技术求取工作面超前影响角是可行的。利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SA)的概率积分参数反演方法,求取了矿区工作面非充分采动下的概率积分参数。求参结果表明,利用基于SA的概率积分参数求取方法进行矿区概率积分参数求取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对矿山开采沉陷D-In SAR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
超前影响角
模拟退火
概率积分法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特征观测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武治普
高保彬
李军民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7年第6期24-26,共3页
利用某矿深部25采区开掘一个宽条带后的观测数据,分析总结出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特征的主要结论:地表下沉值很小,而全采情况下的最大下沉值则是条带开采条件下近10倍大;地表移动的影响范围和全采情况下相差不大,地表下沉盆地十分平缓;...
利用某矿深部25采区开掘一个宽条带后的观测数据,分析总结出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特征的主要结论:地表下沉值很小,而全采情况下的最大下沉值则是条带开采条件下近10倍大;地表移动的影响范围和全采情况下相差不大,地表下沉盆地十分平缓;地表下沉盆地的拐点一般偏向煤柱一侧,而不是采空区一侧,地表水平压缩变形的范围将延伸到采空区的外侧;时间影响因素表现在地表移动活跃期不存在(下沉速度不大于50 mm/月)、地表移动期推迟、不存在超前影响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
下沉率
拐点
超前影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壁开采覆岩破坏移动的基本规律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延涛
王春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6年第8期2-8,63,共8页
在进行洹河下采煤工作中,将过去被分开来进行的一些常规观测技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获得了关于覆岩破坏移动的观测资料,并且对照地表岩移资料和岩层内部移动观测资料分析了长壁式开采覆岩破坏移动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覆岩
长壁开采
移动规律
地表移动
下沉速度
岩移
拐点偏移距
观测资料分析
砂质泥岩
超前影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葫芦素煤矿首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技术及规律研究
6
作者
尹明国
《建井技术》
2022年第1期40-42,共3页
为了研究厚层风积沙出露地表的煤矿沉陷规律,以葫芦素煤矿为例,利用RTK技术,联合其他观测仪器,进行现场地表移动观测,获得了地表移动相关参数,为有效解决地表建(构)筑物压煤问题、指导矿井安全生产、丰富该区域的覆岩移动变形规律,提供...
为了研究厚层风积沙出露地表的煤矿沉陷规律,以葫芦素煤矿为例,利用RTK技术,联合其他观测仪器,进行现场地表移动观测,获得了地表移动相关参数,为有效解决地表建(构)筑物压煤问题、指导矿井安全生产、丰富该区域的覆岩移动变形规律,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规律
启动距
拐点偏移距
超前
影响
距
超前影响角
移动边界
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滩煤矿3306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峰建
《煤矿现代化》
2021年第1期150-152,155,共4页
工作面开采时,为了解工作面上方区域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状况,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方式获得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地表移动范围大小和位置的参数以及地表动态移动与变形的参数;根据实测下沉值,拟合下沉系数、水...
工作面开采时,为了解工作面上方区域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状况,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方式获得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地表移动范围大小和位置的参数以及地表动态移动与变形的参数;根据实测下沉值,拟合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等进行预计、分析,研究地表最终移动与变形值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移动观测站
边界
角
移动
角
超前
影响
(距)
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BAS-InSAR的西部开采沉陷超前影响角反演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健
周大伟
安士凯
詹绍奇
刁鑫鹏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17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10417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190642)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CMG03065)。
文摘
煤矿开采沉陷超前影响角的反演需要动态监测数据,传统观测手段在矿区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存在劳动强度大、数据量少等问题。以西部鄂尔多斯色连二煤矿12314工作面为例,利用SBAS-InSAR技术解算21景Sentinel-1A数据得到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该工作面的动态沉陷盆地边界,通过联合工作面回采进度反演超前影响角和边界角,并分析了西部矿区开采沉陷超前影响的特性。得出以下结论:在非充分采动时,超前影响角随着开采范围的增大而减小,由55°减小到44°;当达到充分采动后,超前影响角开始出现了增大的趋势,由44°增大到68°;当地表达到稳沉后,此时超前影响角等于边界角,稳定在68°。西部矿区超前影响角呈现出不同于常规的变化特性:即达到充分采动后,超前影响角出现增大的变化趋势。经分析认为,与西部矿区弱胶结覆岩前期易崩塌,后期易压实的特性有关;非充分采动时,覆岩垮落发育偏高,空隙存于岩体内部,地表沉陷缓和;当达到充分采动后,存于岩体内部的空隙被快速压实传递到地表,使地表沉陷加速,甚至出现切落式下沉,导致超前影响角增大(即超前影响范围减小)。该研究成果为西部矿区开采地表建(构)筑物等设施的动态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西部矿区
SBAS-InSAR
动态移动盆地
移动边界
超前影响角
Keywords
western mining area
SBAS-InSAR
dynamic moving basin
moving boundary
advance influence angle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序DInSAR技术提取下沉盆地的角量值
被引量:
3
2
作者
元亚菲
邓喀中
雷少刚
李怀展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92-995,共4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C10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38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SZBF2011-6-B35)
文摘
文章以大柳塔52304工作面为实验区,利用X波段、高分辨率、短重访周期的TerraSAR-X影像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处理,获取了工作面采动过程中下沉盆地的形变信息。利用ENVI提取下沉值大于等于10mm的下沉盆地,并用伪彩色显示,叠加工作面图,结合工作面回采的进度表,提取了不同阶段下沉盆地的超前影响角、边界角等参数,对比实地观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的DInSAR技术监测下沉盆地边缘及提取边界角。
关键词
TerraSAR-X影像数据
超前影响角
边界
角
DInSAR技术
Keywords
TerraSAR-X image data
advanced influence angle
boundary angle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 technique
分类号
TD325.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区地表沉陷的D-InSAR监测方法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李楠
王磊
池深深
魏涛
吕挑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2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41602357
41474026)
+2 种基金
安徽省博士后基金项目(编号:2014B019)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KJ2016A190)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17CX2057)
文摘
基于两景ALOS PALSAR影像,利用D-In SAR技术,获取了2007-12-10—2008-01-25时段某矿区的地表沉降形变场。然后采用D-In SAR监测值,提取该回采时期矿区工作面超前影响角,并与实测数据求取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D-In SAR技术求取工作面超前影响角是可行的。利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SA)的概率积分参数反演方法,求取了矿区工作面非充分采动下的概率积分参数。求参结果表明,利用基于SA的概率积分参数求取方法进行矿区概率积分参数求取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对矿山开采沉陷D-In SAR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D—InSAR
超前影响角
模拟退火
概率积分法
参数反演
Keywords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dvance angle of influence, Simulated annealing, Prob- ability integral method, Parameter inversion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特征观测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武治普
高保彬
李军民
机构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朝川矿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河大煤业集团红旗煤业公司
出处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7年第6期24-26,共3页
文摘
利用某矿深部25采区开掘一个宽条带后的观测数据,分析总结出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特征的主要结论:地表下沉值很小,而全采情况下的最大下沉值则是条带开采条件下近10倍大;地表移动的影响范围和全采情况下相差不大,地表下沉盆地十分平缓;地表下沉盆地的拐点一般偏向煤柱一侧,而不是采空区一侧,地表水平压缩变形的范围将延伸到采空区的外侧;时间影响因素表现在地表移动活跃期不存在(下沉速度不大于50 mm/月)、地表移动期推迟、不存在超前影响角等。
关键词
条带开采
地表移动
下沉率
拐点
超前影响角
分类号
TD823.6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壁开采覆岩破坏移动的基本规律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延涛
王春林
机构
河南煤研所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6年第8期2-8,63,共8页
文摘
在进行洹河下采煤工作中,将过去被分开来进行的一些常规观测技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获得了关于覆岩破坏移动的观测资料,并且对照地表岩移资料和岩层内部移动观测资料分析了长壁式开采覆岩破坏移动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覆岩
长壁开采
移动规律
地表移动
下沉速度
岩移
拐点偏移距
观测资料分析
砂质泥岩
超前影响角
分类号
TD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葫芦素煤矿首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技术及规律研究
6
作者
尹明国
机构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建井技术》
2022年第1期40-42,共3页
文摘
为了研究厚层风积沙出露地表的煤矿沉陷规律,以葫芦素煤矿为例,利用RTK技术,联合其他观测仪器,进行现场地表移动观测,获得了地表移动相关参数,为有效解决地表建(构)筑物压煤问题、指导矿井安全生产、丰富该区域的覆岩移动变形规律,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沉陷规律
启动距
拐点偏移距
超前
影响
距
超前影响角
移动边界
角
Keywords
subsidence law
start length
inflexion offset
advanced impact length
advanced impact angle
moving boundary angle
分类号
TD173.4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滩煤矿3306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峰建
机构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
出处
《煤矿现代化》
2021年第1期150-152,155,共4页
文摘
工作面开采时,为了解工作面上方区域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状况,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方式获得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地表移动范围大小和位置的参数以及地表动态移动与变形的参数;根据实测下沉值,拟合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等进行预计、分析,研究地表最终移动与变形值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关键词
表移动观测站
边界
角
移动
角
超前
影响
(距)
角
Keywords
Table mobile observatory
Boundary angle
Moving angle
Leading influence(distance)angle
分类号
TD325.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SBAS-InSAR的西部开采沉陷超前影响角反演研究
周健
周大伟
安士凯
詹绍奇
刁鑫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时序DInSAR技术提取下沉盆地的角量值
元亚菲
邓喀中
雷少刚
李怀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矿区地表沉陷的D-InSAR监测方法
李楠
王磊
池深深
魏涛
吕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特征观测分析
武治普
高保彬
李军民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长壁开采覆岩破坏移动的基本规律
张延涛
王春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葫芦素煤矿首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技术及规律研究
尹明国
《建井技术》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东滩煤矿3306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刘峰建
《煤矿现代化》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