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警惕超剂量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可能增加肾损害发生风险
1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21期10-10,共1页
本期通报的是超剂量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可能会增加患者肾损害发生风险。注射用阿莫西林钠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各种感染中病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或不能口服的患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 本期通报的是超剂量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可能会增加患者肾损害发生风险。注射用阿莫西林钠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各种感染中病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或不能口服的患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严重病例报告中肾损害问题比较突出,而肾损害的病例报告中,>90%的病例属于超剂量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 超剂量用药 发生风险 肾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病例报告 Β内酰胺酶 住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姬长存 崔瑶 陈雅倩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7期227-230,共4页
目的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患者18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C组(医生常规给药),HH组(分析不合理因素+药师+医生... 目的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患者18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C组(医生常规给药),HH组(分析不合理因素+药师+医生干预给药)。观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及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在不合理使用的多种因素中,超剂量、超广谱、用药时间不合理是发生率较大的因素。在抗菌药物的多种药物种类中,头孢菌素类构成比为41.93%,是本研究中不合理使用概率最高的药物。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经过干预后,HH组的有效率为95.70%,高于CC组的8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组不良反应为2.15%,低于CC组的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分布在皮肤软组织中,比例为56.98%,其次是胃肠道及心血管中,少量存在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中。结论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不合理使用率最高,导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因素是用药时间不合理、超广谱及超剂量用药,患者不合理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皮肤软组织及胃肠道,分析不合理因素患者治疗效果更优,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时间因素 超剂量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2015年第三季度住院病历医嘱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管鸽 谌晓宁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0期187-189,共3页
目的分析该院2015年第三季度住院病历医嘱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第三季度住院病历医嘱18 048份,对不合理用药住院病历医嘱如儿童禁用、老年人禁用、给药途径错误、配伍禁忌、用药超剂量等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2015年第三季度住院病历医嘱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第三季度住院病历医嘱18 048份,对不合理用药住院病历医嘱如儿童禁用、老年人禁用、给药途径错误、配伍禁忌、用药超剂量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782例,占抽查住院病历医嘱的4.3%。其中,儿童禁用5例,占不合理用药医嘱的0.64%;老年禁用0例,占不合理用药医嘱的0%;给药途径错误27例,占不合理用药医嘱的3.5%;配伍禁忌454例,占不合理用药医嘱的58.1%;用药超剂量296例,占不合理用药医嘱的37.9%。共涉及用药品种9种。结论该院住院病历医嘱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强化监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 用药剂量 病历医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眼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峻峰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1期34-36,共3页
药品不良反应(ADR)系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各种类型的ADR,以避免更大药害事件的发生... 药品不良反应(ADR)系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各种类型的ADR,以避免更大药害事件的发生。我院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2007年门诊291982例次,住院6816例次。为了全面了解涉及眼科药品的ADR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眼科 超剂量用药 ADR 用药目的 用法用量 合格药品 用药不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实例分析
5
作者 韩龙 许贝贝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6期61-61,共1页
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上升,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率也在逐渐增高。尤其是近年来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问世,在给临床用药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例如超剂量用药、重复给药、配伍禁忌、药物选药不当、忽视禁忌... 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上升,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率也在逐渐增高。尤其是近年来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问世,在给临床用药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例如超剂量用药、重复给药、配伍禁忌、药物选药不当、忽视禁忌证造成不良反应等等,这些不合理用药情况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现就配伍禁忌和忽视禁忌证用药的几个实例进行总结点评,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不合理使用 实例 临床用药 配伍禁忌 不合理用药 超剂量用药 重复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维生素K_1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
6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2期8-8,共1页
本期通报的是维生素K1注射液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问题。维生素K1注射液是国家基本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维生素K1注射液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临床中的不... 本期通报的是维生素K1注射液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问题。维生素K1注射液是国家基本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维生素K1注射液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临床中的不合理应用,如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不适宜的给药途径等,加大了维生素K1注射液临床使用的风险。本通报旨在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充分了解维生素K1注射液可能产生的严重的过敏反应风险,应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并严格控制给药速度,加强用药监护;相关生产企业应尽快完善产品说明书的相关安全性信息,并加强产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及不良反应的跟踪监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过敏反应 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维生素K1 不合理应用 超剂量用药 安全性信息 产品说明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