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与纳米乳液疏水缔合自组装页岩油水平井用超分子压裂液
1
作者 薛小佳 刘晓庆 +5 位作者 王德玉 武安安 吴江 王晨 李昌恒 彭长江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5,共9页
针对常规滑溜水压裂液难以进入页岩储层的微-纳孔喉,携砂能力、补能效果和渗吸效率较差的问题,通过研发季铵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减阻剂(RW)和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α-烯烃磺酸盐的混合物)纳米乳液(DO-2),利用... 针对常规滑溜水压裂液难以进入页岩储层的微-纳孔喉,携砂能力、补能效果和渗吸效率较差的问题,通过研发季铵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减阻剂(RW)和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α-烯烃磺酸盐的混合物)纳米乳液(DO-2),利用疏水缔合作用实现聚合物与纳米乳液分子间的自组装,得到适用于页岩油体积压裂的超分子压裂液体系。其中,滑溜水配方为0.1%DO-2+0.1%RW,携砂液配方为0.1%DO-2+0.3%RW。通过静态吸附量、接触角、减阻率、残渣量和岩心渗透率等参数的测定,评价了纳米乳液和超分子压裂液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乳液粒径小(约10 nm),在岩心表面的吸附损耗(约1 mg/g)较低,润湿反转能力较好,可将油湿岩心表面的接触角由126°增至154°,因而能顺利进入致密储层深部的纳米孔喉,具备良好的渗吸置换驱油潜力。通过调整减阻剂RW的浓度实现在线变黏,简化作业流程。超分子压裂液具有低摩阻(减阻率>70%)、润湿改性能力强(油滴接触角增幅超30°)、残渣含量低(携砂液残渣含量低至25 mg/L)、储层基质伤害小(携砂液破胶液岩心伤害率仅为15.2%)等特点。2021—2023年,该超分子压裂液在庆城页岩油规模应用208口井,单井初期产量由12.6 t/d提高至14.0 t/d,平均见油返排率由10.5%降至7.1%,提产增效效果显著。该技术可为其他同类非常规页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示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超分子压裂液 纳米乳液 表面活性剂 疏水缔合 渗吸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压裂液: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金冉 武俊文 +2 位作者 殷俊荣 鲜成钢 贾文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55-5568,共14页
超分子压裂液是一种基于非共价键作用的自组装压裂液体系,具有剪切可逆、自适应、低伤害等特点,是新型自适应压裂液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普遍存在耐温耐盐性能差、使用条件苛刻、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疏水缔合、氢键、静电相互作... 超分子压裂液是一种基于非共价键作用的自组装压裂液体系,具有剪切可逆、自适应、低伤害等特点,是新型自适应压裂液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普遍存在耐温耐盐性能差、使用条件苛刻、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疏水缔合、氢键、静电相互作用、主客体包合作用等超分子压裂液的分子间作用及调控机理,系统综述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自组装基元设计合成及其在超分子压裂液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超分子压裂液优势和不足。根据超分子作用原理设计合成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自组装基元是超分子压裂液研究的核心,利用多重非共价键协同相互作用调控超分子体系自组装是超分子压裂液研发的关键,研发新型可满足苛刻储层条件的自适应超分子压裂液是下一步的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压裂液 非共价键作用 研究进展 油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