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直流附加频率控制的高水电占比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
1
作者 赵熙临 赵宇翔 李品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系统的附加频率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频率响应模型,通过阻尼转矩分析揭示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明确各类调速器参数以及不同水电占比对系统超低频振荡发生的影响;随后,根据直流电容电压与交流系统频率耦合特性,对换流站参与抑制超低频振荡机理进行研究,提出换流站虚拟惯性与V_(DC)-f下垂的控制方式,并通过约束条件对虚拟惯性与下垂参数进行设计;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通过对比水轮机参数优化方法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柔性直流输电 负阻尼特性 虚拟惯性 一次调频 异步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及超低频振荡抑制
2
作者 汪芳宗 余坤 李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58-3864,I0024,共8页
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包含死区以及限幅环节,是一个典型的非光滑动力系统,也是一个线性切换系统。若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切换系统将产生切换振荡现象。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已多次出现与调速死区及限幅相关的超低频频率振荡问题。目前,为分析水... 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包含死区以及限幅环节,是一个典型的非光滑动力系统,也是一个线性切换系统。若控制参数设置不合理,切换系统将产生切换振荡现象。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已多次出现与调速死区及限幅相关的超低频频率振荡问题。目前,为分析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稳定性,主要采用描述函数法,但描述函数法是一种频域工程近似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为解决超低频振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域状态空间的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证明。该方法既可用于一般光滑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也可应用于间断微分系统。将该方法应用于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可以彻底避免超低频振荡现象。算例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调速系统 线性切换系统 低频振荡 极限环 描述函数法 Filippov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储接入高比例水电系统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
3
作者 王永飞 江琴 +2 位作者 李保宏 刘天琪 张英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92,共11页
针对含风储接入的高比例水电系统中的超低频振荡问题,为增强系统阻尼且不降低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提出了基于风储侧耦合鲁棒控制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风储接入水电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明确了风机及储... 针对含风储接入的高比例水电系统中的超低频振荡问题,为增强系统阻尼且不降低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提出了基于风储侧耦合鲁棒控制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分析了风储接入水电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明确了风机及储能参与超低频振荡抑制的可行性。其次,提出了基于振荡模式分解计算振荡能量的超低频振荡源定位方法,并将振荡源机组的加速功率作为风储侧附加控制的反馈信号,利用最小二乘-旋转不变算法辨识得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传递函数矩阵。最后,根据混合H_(2)/H_(∞)鲁棒控制理论,建立考虑阻尼比和控制性能的多目标函数,迭代求解得到风储侧耦合鲁棒控制器最优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风储系统附加鲁棒控制后,能快速调节不平衡功率并增强超低频段的阻尼,从而有效抑制超低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系统 低频振荡 阻尼转矩 振荡源定位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超低频振荡抑制与一次调频的水电集群参数优化方法
4
作者 孙检 廖凯 +2 位作者 何正友 彭贺翔 张怀远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0-131,共12页
针对水电集群超低频振荡抑制能力与一次调频性能协同提升难、多机参数优化效率不高且依赖于专家经验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电集群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多机阻尼解析模型分析水电集群超低频振荡阻尼构成,以获得超低频振荡阻尼和一次调频... 针对水电集群超低频振荡抑制能力与一次调频性能协同提升难、多机参数优化效率不高且依赖于专家经验的问题,提出一种水电集群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多机阻尼解析模型分析水电集群超低频振荡阻尼构成,以获得超低频振荡阻尼和一次调频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然后,构建集成了参数优化方法与振荡安全阻尼知识的双知识辅助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其中,参数优化方法和振荡安全阻尼知识分别通过模型驱动和规则引导辅助进行学习,从而引导智能体在安全阻尼区间内高效搜索具有最优一次调频性能的水电集群参数。最后,以某水电集群为例,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阻尼 一次调频 深度强化学习 水电集群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轮机调速死区和限幅优化的超低频频率振荡控制方法
5
作者 王嘉伟 章德 +1 位作者 谢宇峥 薛安成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9,共12页
水轮机的调速死区及其限幅对超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较大,甚至可导致大扰动下的正阻尼系统振荡。现有的超低频振荡的控制方法主要是优化水轮机调速器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参数,提高系统阻尼... 水轮机的调速死区及其限幅对超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较大,甚至可导致大扰动下的正阻尼系统振荡。现有的超低频振荡的控制方法主要是优化水轮机调速器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参数,提高系统阻尼。但该方法未同时考虑死区和限幅参数。该文提出一种考虑水轮机调速死区和限幅优化的超低频振荡控制方法。首先,在含死区和限幅的非光滑单机水电系统中,分析死区和限幅参与的持续等幅振荡的形成原因与相关参数的影响,得到控制参数优化的定性需求;其次,建立包含非光滑部分的抑制效应、光滑部分的放大效应、一次调频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再次,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参数,给出了所提方法的具体应用案例;最后,分别在单机系统、四机两区域系统和某大电网的仿真系统中,将该方法与未考虑死区和限幅优化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证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一次调频性能和抗扰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区 限幅 低频振荡 控制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风互补系统超低频振荡分析及控制参数协同优化
6
作者 张宇栋 刘福锁 +3 位作者 汤凡 吕亚洲 李鑫 梁晓斌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239,共8页
提出一种抑制水风互补系统超低频振荡的控制参数协同优化方法。首先,采用转矩分析法,研究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控制参数影响超低频振荡的灵敏度。然后,基于水风互补系统模型,分析风电频率控制参数对水电机组阻尼的影响。进一步,构建水风互... 提出一种抑制水风互补系统超低频振荡的控制参数协同优化方法。首先,采用转矩分析法,研究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控制参数影响超低频振荡的灵敏度。然后,基于水风互补系统模型,分析风电频率控制参数对水电机组阻尼的影响。进一步,构建水风互补系统控制参数协同优化模型,引入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优化水电机组调速器PID参数及风电频率控制的PD参数。最后,以改进的4机11节点测试系统仿真模型为例,对所提参数协同优化进行分析、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优化后的控制参数能够有效抑制水风互补系统超低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参数优化 阻尼 水风互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调速器附加阻尼控制抑制异步后云南电网超低频振荡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建新 陈刚 +7 位作者 周剑 徐光虎 梅勇 刘蔚 戴仲覆 蔡东阳 周挺辉 洪潮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8-43,51,共7页
综述调速器引发低频振荡的作用机理以及调速器附加阻尼控制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水电机组调速器的负阻尼作用原理,针对云南水电机组研究和设计了一种调速器附加阻尼控制器结构,采用了时域仿真法对异步后云南电网的超低频振荡进行了仿... 综述调速器引发低频振荡的作用机理以及调速器附加阻尼控制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水电机组调速器的负阻尼作用原理,针对云南水电机组研究和设计了一种调速器附加阻尼控制器结构,采用了时域仿真法对异步后云南电网的超低频振荡进行了仿真比对,结果表明在云南电网部分水电机组调速器上加装GPSS可显著提升电网抑制超低频振荡能力,并能有效地解决云南水电机组调节的稳定性与快速性之间的协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vlfo) 负阻尼 调速器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一次调频过程的超低频振荡分析 被引量:92
8
作者 路晓敏 陈磊 +3 位作者 陈亦平 闵勇 侯君 刘映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4-70,共7页
实际系统中多次发生一次调频过程不稳定导致的超低频频率振荡事件,在机理和表现上与传统的低频振荡存在显著区别。超低频频率振荡属于频率稳定的范畴,单机单负荷系统是研究该问题的最简系统。基于单机单负荷系统研究了超低频频率振荡的... 实际系统中多次发生一次调频过程不稳定导致的超低频频率振荡事件,在机理和表现上与传统的低频振荡存在显著区别。超低频频率振荡属于频率稳定的范畴,单机单负荷系统是研究该问题的最简系统。基于单机单负荷系统研究了超低频频率振荡的振荡频率、阻尼、振荡表现等关键特征。解析推导了简化模型下的振荡频率和阻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引入伯德图方法分析详细模型下的振荡频率和阻尼,幅值交接频率、相角裕度分别与振荡频率、阻尼比对应。证明了阻尼转矩法在分析原动系统阻尼特性时的适用性。采用相量图方法说明超低频频率振荡中机械功率的振荡幅度大于电磁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频率振荡 有功频率控制 一次调频 小扰动稳定 振荡频率和阻尼 阻尼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联网方式下云南电网超低频振荡的机理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04
9
作者 刘春晓 张俊峰 +3 位作者 陈亦平 张建新 徐敏 王官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34,共6页
2016年云南电网与南方电网主网将实施异步联网运行方式,然而在异步联网系统试验中进行预设的直流功率提升等试验项目时发现云南电网频率出现长时间超低频率的振荡。通过大量现场试验数据分析,锁定了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是造成本次振荡的直... 2016年云南电网与南方电网主网将实施异步联网运行方式,然而在异步联网系统试验中进行预设的直流功率提升等试验项目时发现云南电网频率出现长时间超低频率的振荡。通过大量现场试验数据分析,锁定了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是造成本次振荡的直接原因,并对水电机组调速系统在振荡过程中提供负阻尼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离线数据仿真成功复现了试验过程中的超低频振荡现象,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联网 低频振荡 调速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联网方式下云南电网超低频振荡的抑制措施与试验 被引量:85
10
作者 张建新 刘春晓 +4 位作者 陈亦平 张勇 黄河 付超 李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5-39,共5页
在云南异步联网验证性试验过程中,云南电网频率出现了长时间的超低频率振荡现象,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单机系统及BPA仿真系统下分析了水电机组调速器不同参数以及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对频率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提出了调整云... 在云南异步联网验证性试验过程中,云南电网频率出现了长时间的超低频率振荡现象,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单机系统及BPA仿真系统下分析了水电机组调速器不同参数以及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对频率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提出了调整云南水电机组调速器死区、优化PI参数等措施,并比较了不同措施的特点。经过实际电网大、小扰动试验验证,本文所提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异步后云南电网的超低频振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联网 低频振荡 抑制措施 水轮机调速器 一次调频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系统超低频振荡分析与等值方法 被引量:60
11
作者 陈磊 路晓敏 +3 位作者 陈亦平 闵勇 张勇 唐卓尧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0-15,25,共7页
实际电力系统中多次发生的超低频频率振荡在振荡形式及机理上与低频振荡存在显著区别。在多机系统中对超低频频率振荡问题进行了分析。超低频频率振荡中,所有发电机转速同调变化,系统频率整体振荡。提出一种适用于超低频频率振荡分析的... 实际电力系统中多次发生的超低频频率振荡在振荡形式及机理上与低频振荡存在显著区别。在多机系统中对超低频频率振荡问题进行了分析。超低频频率振荡中,所有发电机转速同调变化,系统频率整体振荡。提出一种适用于超低频频率振荡分析的系统等值方法,将多机系统等值为单机单负荷系统进行分析,提高计算效率。各发电机原动系统的阻尼转矩相互解耦,和电磁功率中的阻尼转矩加和后共同影响系统阻尼比。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系统超低频频率振荡的分析与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频率振荡 有功频率控制 一次调频 小扰动稳定 振型 单机等值 原动系统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超低频振荡的仿真计算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绍英 葛栋 +3 位作者 常挥 刘刚 韩芳 鲁铁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19,22,共3页
通过数学分析得出系统等值对地电容较大时 ,接地故障消失激发的超低频振荡会产生危及系统安全的过电流 ;EMTP仿真计算表明超低频振荡最大过电压 <2 .0p .u .,而其过电流最大倍数却可高达 5 2 8p .u .;通过分析提出了TV高压侧中性点... 通过数学分析得出系统等值对地电容较大时 ,接地故障消失激发的超低频振荡会产生危及系统安全的过电流 ;EMTP仿真计算表明超低频振荡最大过电压 <2 .0p .u .,而其过电流最大倍数却可高达 5 2 8p .u .;通过分析提出了TV高压侧中性点串联电阻、系统装设消弧线圈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低频振荡 仿真计算 电力系统 铁磁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暂态能量流的超低频振荡在线分析与紧急控制方法 被引量:36
13
作者 陈磊 路晓敏 +3 位作者 陈亦平 闵勇 莫维科 刘映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9-14,共6页
发电机原动系统阻尼转矩系数为负是导致超低频频率振荡的重要原因,退出负阻尼机组的一次调频可增加系统阻尼平息振荡,因此紧急控制的关键是在线评估机组原动系统阻尼。文中提出了利用暂态能量流的超低频频率振荡在线分析与紧急控制方法... 发电机原动系统阻尼转矩系数为负是导致超低频频率振荡的重要原因,退出负阻尼机组的一次调频可增加系统阻尼平息振荡,因此紧急控制的关键是在线评估机组原动系统阻尼。文中提出了利用暂态能量流的超低频频率振荡在线分析与紧急控制方法,将低频振荡分析中的暂态能量流法拓展应用至超低频频率振荡分析,证明了能量流法与阻尼转矩法在分析原动系统阻尼时的一致性,根据现有广域测量系统数据情况,提出了原动系统阻尼转矩系数的在线评估方法,以及超低频频率振荡紧急控制的流程。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为超低频频率振荡的在线防控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频率振荡 有功频率控制 一次调频 小扰动稳定 能量流 阻尼在线评估 紧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机组超低频振荡小信号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鹏 刘天琪 +3 位作者 王顺亮 江琴 仰玲芳 李保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942-5954,共13页
近年来,水电机组占比较大的电网多次发生振荡频率低于0.1Hz的超低频振荡事件,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明晰超低频振荡发生场景,首先,建立单机无穷大系统和单机带负荷系统模型,分别推导了两系统在考虑与不考虑励磁和电力系统稳... 近年来,水电机组占比较大的电网多次发生振荡频率低于0.1Hz的超低频振荡事件,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明晰超低频振荡发生场景,首先,建立单机无穷大系统和单机带负荷系统模型,分别推导了两系统在考虑与不考虑励磁和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时的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求解出不同的振荡模式。然后,基于振荡幅值计算,提出用振荡能量级理论来评估系统主导振荡模式的方法,解释了受端为非无穷大系统时更容易产生超低频振荡的原因。其次,根据建立的单机带负荷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从机理上分析了励磁调节和PSS对系统超低频振荡的影响并确定了影响超低频振荡的因素,得出适当增加调速器比例与积分环节增益比值可以有效抑制超低频振荡。最后仿真验证了调速器、励磁系统和PSS对超低频振荡的影响,同时在单机无穷大系统中验证所提评估主导振荡模式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状态空间模型 振荡能量级 励磁调节 电力系统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案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建 王彪 +3 位作者 刘程卓 王渝红 胡鑫 韩连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26-2133,共8页
随着鲁西背靠背以及渝鄂背靠背工程的相继推进,异步联网后送端电网出现的超低频振荡威胁着系统的稳定运行。针对异步联网后的多直流送出系统,分析了超低频振荡产生原因及直流频率限制器(FLC)抑制超低频振荡的机理。结合直流FLC影响因子... 随着鲁西背靠背以及渝鄂背靠背工程的相继推进,异步联网后送端电网出现的超低频振荡威胁着系统的稳定运行。针对异步联网后的多直流送出系统,分析了超低频振荡产生原因及直流频率限制器(FLC)抑制超低频振荡的机理。结合直流FLC影响因子和直流控制敏感度提出了一种考虑送端电网水电分布的直流排序方法。并据此提出了一种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案,该方案利用最小二乘法–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算法和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将多直流优化问题转化为多个单直流顺序循环优化问题,以实现对超低频振荡较好的抑制。最后以渝鄂异步联网后的川渝电网为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 直流排序因子 TLS-ESPRIT算法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和倍频振荡的正规形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小林 周双喜 阎晓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14,共5页
正规形法揭示了电力系统中动态模式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用于分析因模式间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复杂动态现象和动态行为。分析表明,动态模式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组合模式使得振荡频率减小或增大,可能导致超低频振荡或倍频振荡现象,... 正规形法揭示了电力系统中动态模式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用于分析因模式间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复杂动态现象和动态行为。分析表明,动态模式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组合模式使得振荡频率减小或增大,可能导致超低频振荡或倍频振荡现象,而且其明显程度取决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程度。正规形变换系数和正规形变量初值乘积可反映超低频振荡模式或倍频振荡模式在状态量响应中的作用程度,其值大,则组合模式作用模值大;组合模式的实部绝对值可反映组合模式持续时间的长短,其值小,则组合模式作用时间长。该分析揭示了电力系统产生超低频振荡和倍频振荡的可能性和条件。对一2区域4机系统进行仿真,应用所提方法分析出了该系统在重载运行条件下出现的超低频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正规形法 低频振荡 倍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模式的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邓集祥 纪晶 邓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89,共6页
从电力系统内部非线性结构特性出发,运用正则形理论这一有效的非线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复合模式在stressed系统中作用的深入研究,提出复合模式成为主导模式可以构成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的振荡模式这一全新看法。从正则形理论复合模式的角... 从电力系统内部非线性结构特性出发,运用正则形理论这一有效的非线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复合模式在stressed系统中作用的深入研究,提出复合模式成为主导模式可以构成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的振荡模式这一全新看法。从正则形理论复合模式的角度对超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加以阐述,通过时域仿真,并运用Prony方法对其进行检验,表明所提出的这一新见解和新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正则形方法 复合模式 非线性相关因子 PRONY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频振荡主导机组的在线监控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骞 杨荣照 +5 位作者 朱泽翔 邓韦斯 李鹏 陈亦平 付超 姚文峰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72,共7页
电网超低频振荡是由于水电机组机械转矩负阻尼导致一次调频控制过程不稳定引起的,而实际运行中,现有监测系统不能监测机组的机械功率,导致运行人员无法识别超低频振荡主导机组,无法快速平息振荡。文中分析机械转矩与电磁转矩阻尼特性的... 电网超低频振荡是由于水电机组机械转矩负阻尼导致一次调频控制过程不稳定引起的,而实际运行中,现有监测系统不能监测机组的机械功率,导致运行人员无法识别超低频振荡主导机组,无法快速平息振荡。文中分析机械转矩与电磁转矩阻尼特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机械转矩阻尼的在线评估方法,实现超低频振荡主导机组的在线辨识,并退出其一次调频,抑制频率振荡。仿真结果及实际PMU录波曲线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为超低频振荡的在线控制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一次调频 阻尼 转矩分析 在线控制 水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机组超低频振荡贡献度排序及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渝红 陈阳 +3 位作者 曾琦 李建 王彪 韩连山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4,29,共9页
文章分析了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构造了哈密顿能量函数,研究了水电机组注入系统能量变化量,将水电机组对超低频振荡的贡献度排序。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调速器附加阻尼控制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利用TLS-ESPRIT辨识算法和改进的混沌粒子群算... 文章分析了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构造了哈密顿能量函数,研究了水电机组注入系统能量变化量,将水电机组对超低频振荡的贡献度排序。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调速器附加阻尼控制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利用TLS-ESPRIT辨识算法和改进的混沌粒子群算法对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对水电机组调速器的相位补偿,抑制了超低频振荡。最后,在改进的四机两区域模型中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评价水电机组对超低频振荡的贡献度,抑制超低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贡献度 哈密顿能量函数 TLS-ESPRIT辨识算法 调速器附加阻尼控制 改进混沌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 Hz超低频与振荡波电压下热缩和冷缩电缆附件典型缺陷局部放电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伟 梁聪 +5 位作者 祁志强 闫瑞舰 陈连明 李旭 宋鹏先 王浩鸣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98,共6页
通过建立热缩和冷缩电缆附件典型缺陷模型,在0.1 Hz超低频和振荡波电压下进行局部放电试验,测量并对比两种电压下电缆典型缺陷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局部放电量以及局部放电次数等参量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 通过建立热缩和冷缩电缆附件典型缺陷模型,在0.1 Hz超低频和振荡波电压下进行局部放电试验,测量并对比两种电压下电缆典型缺陷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局部放电量以及局部放电次数等参量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所测量的大多数缺陷,振荡波电压下的PDIV更小,局部放电量更大,局部放电脉冲数更多。缺陷位置电压分布机制和电压恢复速率的不同是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1 Hz低频 振荡 电缆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