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赵长久 麻翠杰 +1 位作者 杨振宇 么世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是一种全新的三次采油方法,驱油效果优于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5%左右。通过室内综合研究,确定了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试验方案,并在大庆油田进行了先导性矿场试验。试验结果,油层中有大量泡沫生成,...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是一种全新的三次采油方法,驱油效果优于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5%左右。通过室内综合研究,确定了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试验方案,并在大庆油田进行了先导性矿场试验。试验结果,油层中有大量泡沫生成,扩大了波及体积,提高了洗油效率,注入井注入压力上升,注采压差大幅度增加,吸液指数和产液指数大幅度下降,增油降水效果显著,气窜现象得到抑制。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应该采用双管分注工艺,否则易产生水化物;由于注气压力较高,应采用更高性能的压缩机设备,以保证达到设计的气液比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 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两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9
2
作者 赵长久 么世椿 +2 位作者 周淑华 于盛鸿 姜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89,92,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进行的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先导性矿场试验注气量不足的情况, 讨论了试验是否形成泡沫及究竟提高多少采收率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试验发泡条件及试验与三元复合驱、天然气驱的动态反应差别, 即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注入... 针对大庆油田进行的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先导性矿场试验注气量不足的情况, 讨论了试验是否形成泡沫及究竟提高多少采收率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试验发泡条件及试验与三元复合驱、天然气驱的动态反应差别, 即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注入压力、吸液指数、产液指数、地层压力的变化幅度都大大高于三元复合驱; 注采压差大幅度增加; 其注气压力大大高于天然气驱时的注气压力及气窜现象得到抑制等问题的讨论, 得出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矿场试验在油层中形成了有效的泡沫的认识, 该试验已提高采收率 22 04%, 超过了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 根据试验动态预测最终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 提高采收率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地质院研究耐温抗盐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油
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75-1275,共1页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采收率试验室通过对多种泡沫剂的起泡能力和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筛选出界面张力在1×10^-3mN/m以下的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该体系由DP4磺酸盐阴子表面活性剂和6^#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组成,两者质量比为1...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采收率试验室通过对多种泡沫剂的起泡能力和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筛选出界面张力在1×10^-3mN/m以下的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该体系由DP4磺酸盐阴子表面活性剂和6^#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组成,两者质量比为1:9,总质量分数为0.5%。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泡沫性能,较强的抗盐能力、抗二价阳离子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加入MO 4000聚合物后能增强泡沫体系的稳定性。单管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复合驱的最大压差为1.8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界面张力 泡沫体系 油田地质 油实验 耐温抗盐 两性表面活性剂 起泡能力 科学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稠油驱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康万利 郭黎明 +2 位作者 孟令伟 刘述忍 杨润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0-174,181,共6页
针对孤东六区稠油油藏条件,研究得到既能在不含碱的条件下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又能形成稳定泡沫的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其配方为:3.0 g/L石油磺酸盐+5.0 g/L HEDP-Na4+0.6 g/LⅠ型两亲聚合物,气体为氮气。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泡... 针对孤东六区稠油油藏条件,研究得到既能在不含碱的条件下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又能形成稳定泡沫的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其配方为:3.0 g/L石油磺酸盐+5.0 g/L HEDP-Na4+0.6 g/LⅠ型两亲聚合物,气体为氮气。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泡沫性能和乳化降黏性能,并且两亲聚合物能够改善泡沫的稳定性和体系对原油的乳化效果。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对孤东六区稠油具有较好的驱替性能,原油采收率能够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37.9%,总采收率达到65.7%,所注入体系能在较长时间里发挥调剖和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界面张力 强化泡沫 两亲聚合物 稠油 乳化降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下二元复合体系对水驱残余油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者琴 夏惠芬 +1 位作者 王刚 李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7,150,共3页
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黏弹性对水驱后采收率的影响,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元复合体系与油间界面张力的降低,聚合物质量... 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黏弹性对水驱后采收率的影响,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元复合体系与油间界面张力的降低,聚合物质量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最终采收率和采收率的提高值逐渐增大;二元复合体系与油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10-3mN/m数量级)时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可以提高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 黏弹性 采收率 微观 残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均质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替毛管数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涛平 刘金山 刘继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33-36,共4页
针对经典毛管数理论在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替中应用的局限性,在考虑低渗透油层水驱油渗流速度、超低界面张力对油水相对渗透率影响的条件下,给出了毛管数的修正公式;依据均质低渗透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实验数据绘制了化... 针对经典毛管数理论在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替中应用的局限性,在考虑低渗透油层水驱油渗流速度、超低界面张力对油水相对渗透率影响的条件下,给出了毛管数的修正公式;依据均质低渗透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实验数据绘制了化学驱采收率与毛管数的关系曲线,提出了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替条件下应用毛管数的注意事项,指出了用超低界面张力体系提高水驱低渗透油层采收率的合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数 低渗透油层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体系超低界面张力和碱在驱油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侯吉瑞 刘中春 岳湘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86,共5页
以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为依据并结合理论分析发现,在实际油藏的驱油过程中,碱/活性剂/聚合物(ASP)复合体系与原油的超低界面张力对于启动残余油滴和降低毛管阻力的作用均比以往所推断的要小;为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而加入的大量强碱,将... 以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为依据并结合理论分析发现,在实际油藏的驱油过程中,碱/活性剂/聚合物(ASP)复合体系与原油的超低界面张力对于启动残余油滴和降低毛管阻力的作用均比以往所推断的要小;为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而加入的大量强碱,将导致储层矿物的溶蚀、地层和井筒的严重结垢以及产出液的深度乳化,这对于复合驱的总体效果和效益都是不利的。因此,对于复合体系超低界面张力和碱在驱油过程中的实际作用研究应予以客观的评价,对于非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实际效果的研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超低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毛管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方式与微观驱油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涛平 宋文玲 +2 位作者 高明 刘金山 俞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7期4259-4262,共4页
为了探索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方式及其微观驱油效果,利用玻璃刻蚀的透明微观仿真孔隙模型,进行了2种模型、4种驱油方式共6个方案的BS13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与聚合物复配二元体系的微观驱油室内实验,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 为了探索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方式及其微观驱油效果,利用玻璃刻蚀的透明微观仿真孔隙模型,进行了2种模型、4种驱油方式共6个方案的BS13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与聚合物复配二元体系的微观驱油室内实验,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驱油方式及其微观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均质和非均质模型中,BS13甜菜碱型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都易于在水驱已形成的渗流通道中突进,使驱替效果变差,单纯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段塞进行驱替,不能有效地提高采收率;超低界面张力二元复合体系能够有效地防止其沿水驱形成的渗流通道向前突进,具有较好的驱替效果;欲获得较高的采收率,不仅要尽量降低驱油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而且要适当增加驱油体系的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 活性剂-聚合物 提高原油采收率 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后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宏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5,80,共5页
为研究聚驱后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在大庆油田的油水条件下,用界面张力仪和泡沫评价仪评价了二元发泡剂体系的界面性能和泡沫性能,用泡沫驱油装置研究了聚合物浓度和交替周期对泡沫复合驱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为研究聚驱后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在大庆油田的油水条件下,用界面张力仪和泡沫评价仪评价了二元发泡剂体系的界面性能和泡沫性能,用泡沫驱油装置研究了聚合物浓度和交替周期对泡沫复合驱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元发泡剂体系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浓度范围内可以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同时二元发泡剂体系具有非常好的泡沫综合指数.聚驱后二元泡沫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5%以上.聚驱后二元泡沫复合驱的气液交替周期越小采收率越高,且气液同注泡沫驱效果最好.在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用量相同条件下,二元泡沫复合驱效果好于三元泡沫复合驱、二元液驱及高浓度聚驱,且避免了强碱带来的腐蚀、结垢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超低界面张力 泡沫复合 泡沫综合指数 气液交替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方式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涛平 张志琦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9,120-121,共5页
采用渗透率变异因数为0.72的人造低渗透三层纵向非均质岩心和新型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BS13甜菜碱型)进行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室内实验,对非均质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宏观驱油方式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在纵向非均质低渗透油层中,... 采用渗透率变异因数为0.72的人造低渗透三层纵向非均质岩心和新型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BS13甜菜碱型)进行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室内实验,对非均质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宏观驱油方式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在纵向非均质低渗透油层中,较大的渗透率差异和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较高流度的联合作用,加大了驱替与被驱替相的流度比,使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及后续驱替水更易沿水驱已形成的通道向前突进,单纯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不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注入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复配的二元体系段塞,能有效控制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的黏性指进并提高采收率;在注入化学药品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注聚合物和活性水组合段塞与注复配段塞提高采收率幅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层 低渗透油层 超低界面张力 活性剂-聚合物 提高原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静态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侯红 萧汉敏 +1 位作者 刘卫东 孙灵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3,共3页
所报道的二元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由聚合物HPAM,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LF(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LY(长链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组成。含1.2 g/L聚合物,3.2 g/L SLY,SLY、SLF质量比不同,用矿化度约5 g/L的模拟地层水配... 所报道的二元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由聚合物HPAM,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LF(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LY(长链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组成。含1.2 g/L聚合物,3.2 g/L SLY,SLY、SLF质量比不同,用矿化度约5 g/L的模拟地层水配制的发泡液,在SLY、SLF比为4∶1时,45℃时与大庆井口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达到10-3mN/m数量级,最大发泡体积、半衰期、综合发泡指数均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而增大,在总浓度为4.0g/L即SLY、SLF比为4∶1达最大值;聚合物的最佳浓度为1.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发泡体系 复配表面活性剂 超低界面张力 发泡性能 静态评价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型与乳化型复合体系驱替稠油特征对比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义刚 丁名臣 +3 位作者 韩玉贵 王业飞 苑玉静 陈五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5-720,共6页
为了明确超低界面张力(IFT)和乳化机理对稠油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分别以超低IFT和良好乳化性为导向的复合体系的IFT、乳化性能、泡沫性能和驱油性能。结果表明,超低IFT型复合体系可将油水IFT降至2.6×10^(-4)mN/m,但... 为了明确超低界面张力(IFT)和乳化机理对稠油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分别以超低IFT和良好乳化性为导向的复合体系的IFT、乳化性能、泡沫性能和驱油性能。结果表明,超低IFT型复合体系可将油水IFT降至2.6×10^(-4)mN/m,但其形成乳状液的稳定性、体系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较乳化型复合体系差,而后者仅可将油水IFT降至0.25 m N/m。尽管超低IFT型与乳化型复合体系性能相差较大,复合驱过程中,由于体系扩大波及体积能力相对较弱,两种体系提高采收率增幅相差较小。超低IFT型泡沫驱采收率增幅可达38.3%,显著高于乳化型泡沫驱的28.9%。在泡沫辅助下,超低IFT洗油机理比乳化降黏机理更为关键。超低IFT型泡沫驱驱替稠油的采收率增幅大于大段塞复合驱,前者0.3 PV化学剂用量下的增幅达38.3%,后者0.5 PV化学剂用量下的增幅仅为30.7%。超低IFT型泡沫驱是目前提高稠油采收率较好的方式,单一复合体系驱替稠油存在化学药剂的潜在浪费。图7表1参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提高采收率 复合 界面张力 乳化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立东 黄鹏 +3 位作者 吴迪 李乾 祝洪爽 何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8-483,共6页
采用温西一区块的模拟地层水,研究了KX-037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和XHY-4泡沫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高温高压下的泡沫性能和耐油性能,并模拟地层条件考察了泡沫体系的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KX-037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在1... 采用温西一区块的模拟地层水,研究了KX-037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和XHY-4泡沫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高温高压下的泡沫性能和耐油性能,并模拟地层条件考察了泡沫体系的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KX-037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在10^-3~10^-4 mN/m数量级,泡沫体积、泡沫半衰期和泡沫综合指数均优于XHY-4泡沫体系,具有更好的耐油性能和泡沫稳定性,KX-037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15.82%,而XHY-4泡沫体系的采收率仅为7.03%。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可通过极大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提高洗油效率来提高低渗油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界面张力 高温高压 泡沫性能 耐油性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驱过程中化学剂损失与超低界面张力有效作用距离 被引量:21
14
作者 侯吉瑞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刘中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6-500,共5页
以大庆天然油砂制作填砂管模型,通过改变复合体系的注入量,研究了碱、活性剂、聚合物3种组分的动态吸附特性,并模拟计算了不同注入量下各组分在地层中运移距离与损失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剂的损失量最大,在运移1/5井距后即损失约80%;... 以大庆天然油砂制作填砂管模型,通过改变复合体系的注入量,研究了碱、活性剂、聚合物3种组分的动态吸附特性,并模拟计算了不同注入量下各组分在地层中运移距离与损失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剂的损失量最大,在运移1/5井距后即损失约80%;而聚合物和碱的损失分别只有12%和15%.结合界面张力随运移距离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超低界面张力在油层中的有效作用距离有限,而体系在非超低界面张力状态下对采收率的贡献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体系 采收率 化学剂损失 运移距离 超低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驱油体系与胜利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路 罗澜 +2 位作者 李宗琦 赵濉 俞稼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0,共4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离子强度和碱浓度条件下胜利原油 碱水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 ,考察了复合驱体系各组分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发现胜利原油与碱水间的界面张力在适宜的离子强度和碱浓度条件下达到最低 ,碱与表面活性剂之间在降低界面... 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离子强度和碱浓度条件下胜利原油 碱水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 ,考察了复合驱体系各组分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发现胜利原油与碱水间的界面张力在适宜的离子强度和碱浓度条件下达到最低 ,碱与表面活性剂之间在降低界面张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而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界面张力 化学体系 胜利原油 组分相互作用 复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下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水驱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0
16
作者 夏惠芬 刘仁强 +2 位作者 鞠野 刘春德 王亚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7,共4页
利用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该驱油体系对盲端类残余油、膜状类残余油、柱状类残余油的作用过程,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对这类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机理,完善了该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微观驱油机理的认识.研... 利用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该驱油体系对盲端类残余油、膜状类残余油、柱状类残余油的作用过程,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对这类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机理,完善了该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微观驱油机理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孔道的润湿性由油湿变为水湿,且残余油所受毛管力大大降低,启动了盲端类残余油、膜状类残余油和柱状类残余油,使驱油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油效率 超低界面张力 油机理 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应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韩霞 程新皓 +1 位作者 王江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6-153,共8页
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加入乙氧基(EO)链段,以及采用阴阳离子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策略,有效解决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问题.进而研究... 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加入乙氧基(EO)链段,以及采用阴阳离子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策略,有效解决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问题.进而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三者组分配比、表面活性剂总浓度等因素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从而在胜利油田多个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较大比例范围和较低浓度区域的油水超低界面张力,部分体系甚至达到了10-4mN·m-1.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相关体系具有很好的抗吸附能力.经过石英砂48h吸附后,体系仍然具有很好的超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超低界面张力 三次采油 石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性质对三元复合体系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林 李茜秋 田燕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7-39,共3页
着重研究了在三元复合驱过程中 ,原油性质对于三元体系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认识 ,为今后研究三元复合驱油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三元复合 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体系 原油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盐条件下APG-LC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与界面张力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庆阳 陈捷 +6 位作者 赵甜静 杨黎明 徐毅 相明辉 Andress Waag 宋兴旺 祝仰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7-440,共4页
以制备耐高温高盐的泡沫复合驱油体系为主要目的,研究了不同配比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lkyl polyglycosides,APG)和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2-Undecyl-N-Carboxymethyl-N-Hydroxyethyl Imidazoline,LC)复合体系在高温高盐条件下... 以制备耐高温高盐的泡沫复合驱油体系为主要目的,研究了不同配比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lkyl polyglycosides,APG)和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2-Undecyl-N-Carboxymethyl-N-Hydroxyethyl Imidazoline,LC)复合体系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界面张力、泡沫量和泡沫稳定性等,并用SVT20N旋转滴界面张力仪分别测定了不同配比的APG-LC复合体系在不同浓度时的油水界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APG与LC的配比会直接影响体系的界面张力,当其配比为6∶4且质量分数为0.3时,油水界面张力达到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界面张力 泡沫稳定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张力体系与泡沫体系交替注入驱油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克亮 冯晗 +1 位作者 孙丽静 吴岩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为充分发挥二元低张力体系提高驱油效率和二元泡沫体系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开展了聚合物驱后二元低张力体系与二元泡沫体系交替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采用气流法筛选出的CYL表面活性剂发泡能力强,与无碱表面活性剂具有良... 为充分发挥二元低张力体系提高驱油效率和二元泡沫体系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开展了聚合物驱后二元低张力体系与二元泡沫体系交替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采用气流法筛选出的CYL表面活性剂发泡能力强,与无碱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通过界面张力评价实验测得HLX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而且CYL表面活性剂对HLX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影响较小。选择CYL为二元泡沫体系的起泡剂、HLX为二元低张力体系的表面活性剂进行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实验。通过实验得出,聚合物驱后纯二元泡沫体系的采收率平均值为7.84%,纯二元低张力体系的采收率平均值为5.87%;而边调剖边驱油(0.05PV的二元泡沫体系+0.05PV氮气+0.1PV的二元低张力体系)交替3次的注入方式的采收率平均值为14.22%,该体系在天然岩心中的采收率平均值为12.26%。聚合物驱后,采用边调剖边驱油的注入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超低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 起泡剂 配伍性 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