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煤焦油的超临界萃取分馏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丁一慧 陈航 +4 位作者 王东飞 马伟光 王金凤 许德平 王永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采用正戊烷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于220℃和5MPa^15MPa循序升压条件下,将高温煤焦油萃取分馏为10个液相窄馏分和1个固相沥青产物;切割深度达78.36%,萃余沥青收率为21.64%,明显低于常规蒸馏沥青收率。研究发现,所用高温煤焦油的初馏分萃... 采用正戊烷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于220℃和5MPa^15MPa循序升压条件下,将高温煤焦油萃取分馏为10个液相窄馏分和1个固相沥青产物;切割深度达78.36%,萃余沥青收率为21.64%,明显低于常规蒸馏沥青收率。研究发现,所用高温煤焦油的初馏分萃取收率最高,随着萃取压力的增加,较低压力段一次萃取液相馏分的收率迅速减少;压力达到10 MPa,液相馏分总收率趋于峰值。元素分析和色质联用分析数据表明,随着萃取压力的增加,一次萃取获得窄馏分的碳氢原子比逐渐增加,平均环数和相对分子质量均逐渐增大,萃取馏分逐渐变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煤焦油 超临界萃取分馏 正戊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特常压渣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宽馏分中含硫化合物的分子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美 赵海玲 +1 位作者 孙琦 赵德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SFEF)装置,将沙特中质原油常压渣油(SZAR)按照分子大小和极性强弱进行多级萃取分馏,得到四个宽馏分和一个萃余残渣。考察了四个宽馏分沸程分布、密度、残炭值、黏度、相对分子质量、硫和氮含量以及结构族组成等...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SFEF)装置,将沙特中质原油常压渣油(SZAR)按照分子大小和极性强弱进行多级萃取分馏,得到四个宽馏分和一个萃余残渣。考察了四个宽馏分沸程分布、密度、残炭值、黏度、相对分子质量、硫和氮含量以及结构族组成等基本性质均随萃取压力的变化趋势。采用甲基衍生化作用使含硫化合物转化为含有极性的甲基硫盐,结合正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ESI)电离源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各馏分中所包含的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分馏技术可以将馏分按照分子大小进行分离,且对于非烃类化合物具有富集作用。各个馏分中含量最高的均为包含一个硫原子的S1类化合物,且二苯并噻吩(DBE=6)类含量最高。馏分越重,S1、S2类化合物含量越高、种类越繁多、且缩合程度更高,包含的更多的大分子含硫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分馏 甲基衍生化 电喷雾电离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常压渣油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馏分中极性化合物的分子表征
3
作者 刘美 张成 +2 位作者 赵德智 袁胜华 段林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
实验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装置,按照分子大小和极性强弱将中质原油常压渣油进行多级萃取分馏,获得4个宽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获得原料和宽馏分的密度、粘度等基本物化性质;高温模拟蒸馏及凝胶渗透色谱获得沸程分布及烃类分子分布信息;... 实验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装置,按照分子大小和极性强弱将中质原油常压渣油进行多级萃取分馏,获得4个宽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获得原料和宽馏分的密度、粘度等基本物化性质;高温模拟蒸馏及凝胶渗透色谱获得沸程分布及烃类分子分布信息;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电离源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原料和4个宽馏分中所包含的极性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结果表明,各个馏分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均为N1类化合物。馏分由轻到重,N1、N1O1、N1S1等类型含氮化合物的DBE和碳数分布范围变宽,且馏分越重,分子缩合度越高,碳数越大,分布越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分馏 电喷雾电离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极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控制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卫东 孙洪涛 +1 位作者 王武礼 柏松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4-25,38,共3页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设备的特点和工作参数,就设计中的计算机系统配置,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系统参数设置及窗口显示等设计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对控制系统...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设备的特点和工作参数,就设计中的计算机系统配置,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系统参数设置及窗口显示等设计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对控制系统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分馏 温度控制 压力控制 步进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渣油超临界流体萃取馏分在多孔有机膜中的扩散规律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振涛 徐春明 +3 位作者 周浩 许志明 王刚 高金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42-3051,共10页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将大港减渣分离成16个窄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选择第3#、6#、9#、12#、15#窄馏分和残渣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隔膜池分别测定了308K下各个油样通过额定孔径为15、50、80和1000nm4种聚碳酸酯膜有效扩散系数和平均有...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将大港减渣分离成16个窄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选择第3#、6#、9#、12#、15#窄馏分和残渣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隔膜池分别测定了308K下各个油样通过额定孔径为15、50、80和1000nm4种聚碳酸酯膜有效扩散系数和平均有效扩散系数。结果显示,大港减渣窄馏分及萃余残渣在膜孔中的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实验的进行逐渐降低,表明它们是由一定尺寸分布的组分构成的复杂混合物。随着馏分变重和膜孔直径的降低,各馏分的有效扩散系数均逐渐降低。受阻扩散因子的计算结果表明窄馏分和萃余残渣在15、50和80nm3种膜片中的扩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窄馏分在50和80nm膜孔中的受阻程度较小,而在15nm膜孔中的受阻程度相对较大。萃余残渣在这3种膜孔中均存在较为明显的扩散阻力,在15nm膜孔中的受阻程度尤其严重。受阻扩散因子关联结果表明,在重油分子尺寸和孔径比值相同的条件下,窄馏分和萃余残渣的扩散受阻程度并不相同,分析认为这可能是两者分子构型的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阻扩散 隔膜池 渣油 临界流体分馏 扩散系数 受阻扩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悬浮床加氢尾油的分离与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许延 徐伟池 +2 位作者 许志明 赵锁奇 徐春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68,共6页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SFEF)装置将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KMHR)分离为8个窄馏分和萃余残渣。测定并计算了馏出油的残炭及杂质脱除率,考察了窄馏分SARA族组成、残炭、密度、硫、氮、金属及平均结构参数等的递变规律,预测了窄馏分...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SFEF)装置将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尾油(KMHR)分离为8个窄馏分和萃余残渣。测定并计算了馏出油的残炭及杂质脱除率,考察了窄馏分SARA族组成、残炭、密度、硫、氮、金属及平均结构参数等的递变规律,预测了窄馏分的裂化性能,并用XRD表征了甲苯不溶物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可以脱除尾油中全部沥青质及甲苯不溶物,质量分数99.5%以上的金属和70.4%以上的残炭富集到萃余残渣中。馏出油符合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进料要求并具有优良的裂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 临界流体分馏 甲苯不溶物 脱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减渣及其超临界溶剂萃取馏分的分子尺寸分布和平均尺寸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振涛 刘俊峰 徐春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3-149,共7页
重质油的分子尺寸对其催化加工中所用催化剂的设计至关重要。应用隔膜池测定得出大港减压渣油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得到的6个馏分的自由扩散系数,由此计算渣油及其馏分的分子尺寸分布和分子平均尺寸。结果表明,大港减压渣油及其馏分的分... 重质油的分子尺寸对其催化加工中所用催化剂的设计至关重要。应用隔膜池测定得出大港减压渣油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得到的6个馏分的自由扩散系数,由此计算渣油及其馏分的分子尺寸分布和分子平均尺寸。结果表明,大港减压渣油及其馏分的分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尺寸分布,为多分散的混合物体系。萃余残渣的分子尺寸分布范围对比窄馏分明显增宽,多分散程度增大;各个馏分的平均等效直径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呈现较好的规律性。但是,萃余残渣的分子尺寸随测定时间的变化趋势明显大于窄馏分的,沥青质分子发生聚集可能是其主要原因。大港减压渣油及其馏分的分子尺寸均随累积收率的增加逐渐增大,全馏分的分子尺寸分布范围小于6个馏分的总和,分子的易聚集性可能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膜池 临界流体分馏(SFEF) 自由扩散系数 平均尺寸 尺寸分布 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鱼油ω_3脂肪酸
8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6年第12期32-32,共1页
辣椒红色素是从干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可作为增色剂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国际市场需求较大,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临界流体分馏 辣椒红色素 市场前景 石油大学 国际市场需求 项目 天然色素 高品质 化妆品工业 增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鱼油ω3脂肪酸
9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6年第12期32-33,共2页
【正】 鱼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EPA 和DHA,有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健脑益智的独特功能,是新一代智能保健品"脑黄金"的主要成份。目前国内生产产品大都存在颜色深、腥味大等缺陷。本项目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方法,在较低温度(【... 【正】 鱼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EPA 和DHA,有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健脑益智的独特功能,是新一代智能保健品"脑黄金"的主要成份。目前国内生产产品大都存在颜色深、腥味大等缺陷。本项目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方法,在较低温度(【100℃)条件下,可有效去除鱼油有色物质的腥味,同时分离提纯鱼油中的 EPA 和 DHA。可获得 EPA 和DHA 含量】40%淡黄色天然黄油保健品,产品质量接近日本产 DHA 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临界流体分馏 心血管疾病 保健品 独特功能 分离提纯 健脑益智 临界流体分离 有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馏浓缩生育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方涛 刘青松 丁霄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62,共6页
对油脂脱臭馏出物的甲酯化产物进行超临界萃馏 ,以浓缩天然生育酚。为了确定最佳过程参数 ,作者根据超临界相平衡所反映的规律性 ,对程序升压方式 ,温度场分布 ,填料类型 ,CO2 流量等四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与正交实验 ,随后进行了极... 对油脂脱臭馏出物的甲酯化产物进行超临界萃馏 ,以浓缩天然生育酚。为了确定最佳过程参数 ,作者根据超临界相平衡所反映的规律性 ,对程序升压方式 ,温度场分布 ,填料类型 ,CO2 流量等四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与正交实验 ,随后进行了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与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确定了间歇超临界萃馏天然生育酚的最佳控制参数 ;同时 ,对不同填料对过程指标的影响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表明填料对于生育酚的浓缩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 填料 油脂 脱臭 馏出物 临界二氧化碳分馏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活性组分油水界面膜扩张粘弹性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孙涛垒 彭勃 +4 位作者 许志明 张路 赵濉 李明远 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研究了用超临界萃取分馏法(SFEF)从伊朗重质原油中分离的两个具有不同平均分子量的原油界面活性组分在正癸烷/水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行为以及温度对体系扩张粘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分子量大的样品能在油水界面形成更为牢固的界面膜.从... 研究了用超临界萃取分馏法(SFEF)从伊朗重质原油中分离的两个具有不同平均分子量的原油界面活性组分在正癸烷/水界面的扩张粘弹性行为以及温度对体系扩张粘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分子量大的样品能在油水界面形成更为牢固的界面膜.从扩张模量幅度对扩张频率的双对数曲线和扩张模量相角的频率依赖关系可以推断所有实验体系界面膜的主要的弛豫过程不是扩散弛豫,而可能主要是通过吸脱附势垒的弛豫过程.温度对两个样品的扩张粘弹性参数都有强烈的影响.升高温度可以降低膜的强度和粘度,并且改变相角的频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扩张粘弹性 界面驰豫 界面活组分 超临界萃取分馏 原油 分离 温度 油水界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减压渣油的多层次分离与组成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珺 许志明 +1 位作者 李凤娟 赵锁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2-418,共7页
采用超临界戊烷萃取分馏技术,分离了大港减压渣油,得到16个窄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对超临界萃取分离窄馏分进行了四组分分离,研究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等亚组分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平均分... 采用超临界戊烷萃取分馏技术,分离了大港减压渣油,得到16个窄馏分和1个萃余残渣,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对超临界萃取分离窄馏分进行了四组分分离,研究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等亚组分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平均分子结构.结果表明,由窄馏分得到的四组分(SARA)性质结构差别很大,饱和分的平均分子结构最简单,芳香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胶质中的硫、氮含量最多,从萃余残渣中得到的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最宽(200~40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临界流体分馏 族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辽河油浆窄馏分的环状结构、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兰翔 赵锁奇 +1 位作者 许志明 王仁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9,共6页
选择大庆和辽河油浆为研究对象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将其切割成窄馏分 ,运用常规分析方法结合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得到大庆、辽河油浆窄馏分的饱和分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组成及芳香分中的环系组成 ,并得到了油浆窄馏分及其... 选择大庆和辽河油浆为研究对象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将其切割成窄馏分 ,运用常规分析方法结合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得到大庆、辽河油浆窄馏分的饱和分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组成及芳香分中的环系组成 ,并得到了油浆窄馏分及其芳香分的的平均结构。结果表明 ,大庆及辽河油浆窄馏分中芳香分中的各类环状结构随收率呈规律性变化 ,均以四环芳烃含量最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馏分 环状结构 组成 大庆油田 辽河油田 临界流体分馏技术 合质谱 核磁共振氢谱 催化裂化 油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加氢转化催化剂初期结焦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士锋 杨朝合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5-399,共5页
以孤岛减压渣油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所得的窄馏分为原料 ,采用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VRDS装置的主催化剂 ,在高压釜反应器内考察了渣油加氢转化催化剂的初期结焦规律。结果表明 ,焦炭的生成是一个动态过程 ,其产率和性质与反应体系... 以孤岛减压渣油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所得的窄馏分为原料 ,采用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VRDS装置的主催化剂 ,在高压釜反应器内考察了渣油加氢转化催化剂的初期结焦规律。结果表明 ,焦炭的生成是一个动态过程 ,其产率和性质与反应体系的温度、时间、氢气初始压力及原料的性质密切相关 ;结焦催化剂的孔壁焦炭沉积和堵孔现象严重 ,导致其比表面积大大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加氢转化 焦炭沉积 催化剂 失活 临界流体分馏 结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减压渣油的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静 吴文涛 +3 位作者 常永 宋育红 虞琦 于海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8-400,415,共4页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对哈萨克斯坦减压渣油进行评价。将哈萨克斯坦减压渣油分离成8个窄馏分,对各窄馏分的密度、残炭、粘度、折光率、H/C、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物理性质及元素(硫、氮)、铁、镍、钒含量进行分析并作图,呈现规律...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对哈萨克斯坦减压渣油进行评价。将哈萨克斯坦减压渣油分离成8个窄馏分,对各窄馏分的密度、残炭、粘度、折光率、H/C、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物理性质及元素(硫、氮)、铁、镍、钒含量进行分析并作图,呈现规律性变化;并对窄馏分的平均沸点进行预测,得出第八个馏分的沸点达到1066K。通过实验可知,窄馏分性质可以对中比收率进行拟合,进而进行化学转化性能的研究,为二次加工哈萨克斯坦减压渣油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分馏 减压渣油 窄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减渣热转化前后的溶解度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统华 许志明 +2 位作者 孙学文 赵锁奇 吕贞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88,共6页
对克拉玛依减渣进行适度热转化,确定了其裂解深度最大且不结焦的条件。利用超临界萃取分馏技术,将克拉玛依减渣及其热转化残渣油分离成一系列窄馏分和萃余残渣,对窄馏分及萃余残渣的性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残炭、C、H、N、S元素和金... 对克拉玛依减渣进行适度热转化,确定了其裂解深度最大且不结焦的条件。利用超临界萃取分馏技术,将克拉玛依减渣及其热转化残渣油分离成一系列窄馏分和萃余残渣,对窄馏分及萃余残渣的性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残炭、C、H、N、S元素和金属元素等)进行了表征。用改进的方法测定了萃余残渣的溶解度参数,并根据性质计算了各个窄馏分的溶解度参数,克拉玛依减渣及其热转化残渣油萃余残渣的溶解度参数分别为18.27MPa1/2和19.79MPa1/2;从溶解度参数的角度解释了渣油加工过程中的分相、结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渣 溶解度参数 热转化 临界流体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IVE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PROCESS—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nd fractionation 被引量:1
17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5,共9页
关键词 SFEF 残油 临界流体分馏 分离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