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酚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技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魏福祥 韩菊 +3 位作者 王巧玲 王金梅 程彦海 史英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9-272,共4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技术从生姜中提取姜酚。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速、原料粒度等因素对姜酚纯度和萃取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20L/h,萃取时间2 5h,原料粒度40~60目...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技术从生姜中提取姜酚。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速、原料粒度等因素对姜酚纯度和萃取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20L/h,萃取时间2 5h,原料粒度40~60目。获得的提取物中姜酚的质量分数≥96 2%,萃取率≥1 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精馏 姜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白术挥发性成分指纹谱图谱和系统聚类分析
2
作者 王聪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45-2050,共6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FE-GC/MS)测定了4个不同产地的13个白术样品,按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15 MPa,静态萃取25 min,动态萃取15 min,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所得萃取物收集于甲醇1mL。色谱分离采用H...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FE-GC/MS)测定了4个不同产地的13个白术样品,按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15 MPa,静态萃取25 min,动态萃取15 min,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所得萃取物收集于甲醇1mL。色谱分离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和在50~220℃之间程序升温模式;质谱测定采用电子轰击(EI)离子源,质荷比(m/z)50~500内进行扫描。所得总离子流色谱图中近50个色谱峰,选择保留时间在19~51 min以内的13个共有峰作为考察对象,选择保留时间为31.595min的苍术酮为参考峰,计算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α和峰面积百分比S以及各样品与S5的S值的最大差值ΔS(max)%,并建立了13个样品的指纹图谱。根据GC-MS分析所得结果并与NIST 14谱库比对,对共有峰作出鉴定。通过Origin 2021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分析的13批次生晒白术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分类比较。应用指纹图谱对2个市售白术产品作了产地溯源和挥发性成分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临界流体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指纹图谱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靶点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周贝 王伟雄 +3 位作者 赵子博 郭玉英 胡裕泽 王一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7,共1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体外实验,对比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以艾叶挥发油为基础开发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 2流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体外实验,对比分析水蒸气蒸馏提取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以艾叶挥发油为基础开发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2种艾叶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相关靶点和通路,并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探究2种挥发油抗特应性皮炎的活性。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steam distillation,AEOSD)中有65种化合物,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挥发油(Artemisia argyi essential oil obtain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AEOSFE)中有89种化合物,有44种化合物同时存在于2种挥发油中。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桉叶油醇、α-蛇麻烯是AEOSD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潜在药效成分,丁香酚、桉叶油醇、α-蒎烯是AEOSFE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潜在药效成分;AEOSD可能通过调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生物合成过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正向调节生物过程、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来影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而AEOSFE可能通过调控NO的生物合成过程、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的分化、PI3K-Akt信号通路及炎症介质调节TRP通道等来影响特应性皮炎的进展。体外实验结果表明,AEOSD和AEOSFE均能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NO过度释放,可分别减少靶点炎症因子IL-1β、IL-6、TNF和IL-1β、IL-6、PTGS2的表达。结论:AEOSD和AEOSFE在化学成分组成和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靶点通路上有所不同,但对RAW264.7细胞的抗炎活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挥发油 特应性皮炎 网络药理学 水蒸气蒸馏 临界CO 2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华草龟蛋油脂工艺优化
4
作者 刘凤英 邓爱华 +2 位作者 陈信初 杨明毅 杨祺福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6期55-59,共5页
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法辅助超临界CO_(2)萃取中华草龟蛋油脂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萃取的油脂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酶添加量6%,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试验,平均得率为(20.24&... 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法辅助超临界CO_(2)萃取中华草龟蛋油脂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萃取的油脂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酶添加量6%,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试验,平均得率为(20.24±0.07)%;经GC-MS分析中华草龟蛋油脂中有19种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棕榈油酸、油酸、反油酸等,占比高达55.51%;多不饱和脂肪酸有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等,占比16.05%。试验结果为中华草龟蛋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蛋 临界流体 响应面试验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精馏小米糠油 被引量:24
5
作者 魏福祥 李世超 +2 位作者 王浩然 马晓珍 雷立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82,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精馏技术从小米细糠中提取小米糠油。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对出油率的影响,以及压力、温度对精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CO2流量50kg/h的萃取条件下小...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精馏技术从小米细糠中提取小米糠油。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对出油率的影响,以及压力、温度对精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CO2流量50kg/h的萃取条件下小米糠粗油的出油率可达19.69%。在精馏柱压力10MPa、4个精馏柱温度分别为40、45、50、55℃条件下,对粗油进行精馏得到小米糠精油。通过检测,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小米糠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含有高达67.8%的亚油酸,且各项理化指标均优于市售小米糠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糠油 临界CO2 -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钢厂炼焦车间土壤中PAHs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质联用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连存 张春阳 +1 位作者 崔兆杰 王淑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6-39,共4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炼钢厂炼焦车间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最佳萃取条件为40MPa,80℃,05%甲醇动态改性液体CO210mL时,对土样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质联用分析,并与索氏萃取法进行比较。土样中能准确定性的多... 超临界流体萃取炼钢厂炼焦车间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最佳萃取条件为40MPa,80℃,05%甲醇动态改性液体CO210mL时,对土样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质联用分析,并与索氏萃取法进行比较。土样中能准确定性的多环芳烃44种,其中能定量分析的31种。色谱定量的回收率均值为785%~1041%,相对标准偏差为50%~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土壤 多环芳烃 土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脂肪油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丁玉萍 崔兆杰 +1 位作者 邱琴 李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5,共3页
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牛蒡子脂肪油得油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5℃,原料粉碎粒度40~60目,动态萃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得油率达... 重点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原料粒度、萃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牛蒡子脂肪油得油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5℃,原料粉碎粒度40~60目,动态萃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得油率达到20.60%,并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牛蒡子脂肪油中11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2.80%,其次为油酸,含量达2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牛蒡子 脂肪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线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考察兰州市大气层中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1
8
作者 游静 尤进茂 王国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88-594,共7页
按照功能分区布点法在兰州市区选择了火车站、盘旋路、中山桥、化物所六楼楼顶、西固街区、兰炼厂区、雁滩乡和兰山山顶八个点采集大气气相有机污染物样品,并在22.0MPa,80℃用甲醇改性的CO_2萃取,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高... 按照功能分区布点法在兰州市区选择了火车站、盘旋路、中山桥、化物所六楼楼顶、西固街区、兰炼厂区、雁滩乡和兰山山顶八个点采集大气气相有机污染物样品,并在22.0MPa,80℃用甲醇改性的CO_2萃取,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高含量(285.75μg·m^(-3))在兰炼厂区处,最低为兰山山顶(59.55μg·m^(-3))。同时发现雨天的污染情况明显低于晴天,而在一日中下午污染最严重,夜晚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吸附剂 临界流体 大气层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桐子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物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洪涛 欧阳五庆 +2 位作者 石云峰 佘定平 王嗣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73-1875,共3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 S)对梧桐子中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用N IST质谱数据库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共分离鉴定出10种物质,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类和酯类,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83.37%.
关键词 临界流体法(SF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梧桐子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超临界流体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洁 段继诚 +4 位作者 梁振 张丽华 张维冰 霍玉书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32-1834,共3页
A new on-line couple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system was developed.Two three-port valves were used as an interface to connect SFE and HPLC.In this design,t... A new on-line couple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system was developed.Two three-port valves were used as an interface to connect SFE and HPLC.In this design,the two important processes including sample preparation and sample analysis were(integrated) into a system.Compared with off-line system,the on-line system has many advantages,such as high sensitivity,short analysis time,avoiding sample pollution,easily operation and ease to automation etc.Its application in th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triterpenoids to the fruiting bodies of Ganoderma Lucidum was also described.Under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conditions,the similar chromatogram of the extract with on-line SFE- HPLC system was observed as well as that with off-line SFE followed by HPLC.The result showed the great potential of the on-line system in th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联用系统 临界流体 高效液相色谱 灵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蜈蚣藻中萜类化合物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娜 邓永智 李文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对蜈蚣藻中萜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和GC-MS分析。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蜈蚣藻中萜类化合物的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蜈蚣藻中萜类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以得油量为指标,各萃... 对蜈蚣藻中萜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和GC-MS分析。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蜈蚣藻中萜类化合物的条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蜈蚣藻中萜类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以得油量为指标,各萃取条件按对结果影响的顺序列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CO2流速;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40℃、CO2流速10L/h。各浓度洗脱液经GC-MS分析后,通过检索NIST谱图库,并结合有关文献,从中初步确认出11种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藻 萜类化合物 临界流体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胚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精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海乐 吴守一 姚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7-229,共3页
设计了超临界CO2萃取-精馏系统和超临界CO2止逆分布器,并在该系统上进行了小麦胚芽油的萃取-精馏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精馏比单纯的超临界CO2萃取操作对小麦胚芽油中维生素E的浓缩、色素及胶质的脱... 设计了超临界CO2萃取-精馏系统和超临界CO2止逆分布器,并在该系统上进行了小麦胚芽油的萃取-精馏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精馏比单纯的超临界CO2萃取操作对小麦胚芽油中维生素E的浓缩、色素及胶质的脱除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临界流体 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醇甲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RP-HPLC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晓旭 李继海 +2 位作者 姜贵全 孟宪军 李彬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2,共2页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探讨了超临界CO2法萃取北五味子果实中五味子醇甲的工艺条件,并建立了五味子醇甲的质量分数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min,提取率可达到0.970%;以乙腈-水...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探讨了超临界CO2法萃取北五味子果实中五味子醇甲的工艺条件,并建立了五味子醇甲的质量分数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min,提取率可达到0.970%;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平均回收率为98.64%,相对标准偏差为2.908%,检出限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甲 临界CO2 流体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紫芝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建国 王宏雨 +1 位作者 吴岩斌 陈体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909-912,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紫芝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紫芝超细粉中提取分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从挥发油萃取物(1.47%,w/w)中检出46个峰(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化合物(匹配度>83%),总相对含量占79.2%,... 为进一步研究紫芝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紫芝超细粉中提取分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从挥发油萃取物(1.47%,w/w)中检出46个峰(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化合物(匹配度>83%),总相对含量占79.2%,主要成分有十六(烷)酸(18.88%)、(E)-十八碳-9-烯酸甲脂(18.74%)、(Z)-9-十八碳烯酸(24.33%)、(E)-2-癸烯醛(0.77%)、(E,E)-葵二烯醛(1.53%)、1,8,8-三甲基-2-(3-氧代环戊基)-三环[3.2.1.0(2,4)]辛烷-3,3-二腈(4.41%)、9-甲基-Z-1-十四碳-1-醇乙脂(1.20%)、(Z)-9-十八碳烯酸-2-羟基-1-羟甲基乙脂(1.95%)和E-11-十六烯-1-醇(2.38%)等。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的紫芝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有别于乙醚回流-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油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芝 挥发油 临界流体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树种仁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世彪 陈珮珮 +3 位作者 易春华 刘祝祥 蔡石坚 陈功锡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44-347,共4页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了湘西地区两个采样点的棕榈树种仁油,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棕榈树种仁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的...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了湘西地区两个采样点的棕榈树种仁油,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棕榈树种仁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的萃取率为14.6%。GC-MS检测出两个采样点的种仁油脂肪酸成分分别为8种和7种。其共同的成分为10,13-十八碳二烯酸(36.58%)、油酸(29.93%)、棕榈酸(13.22%)、月桂酸(8.74%)、肉豆寇酸(6.62%)、硬脂酸(2.63%)和顺式-9-十六碳烯酸(1.28%)。棕榈树的种仁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精炼后可以作为食用油和工业用油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树 种仁油 临界CO2流体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低压萃取β-榄香烯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淑莲 游静 王国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用乙醇改性的超临界CO2 ,经过压力分级步骤选择性萃取白术挥发油中的不同族组分 ,在低压 (12 0MPa)条件下完成对其中的 β 榄香烯的萃取 ,并且将其在萃取物中的质量分数由高压下的 4 8%提高到低压下的 8 0 % ,萃取率达 94 2 % ,同时降... 用乙醇改性的超临界CO2 ,经过压力分级步骤选择性萃取白术挥发油中的不同族组分 ,在低压 (12 0MPa)条件下完成对其中的 β 榄香烯的萃取 ,并且将其在萃取物中的质量分数由高压下的 4 8%提高到低压下的 8 0 % ,萃取率达 94 2 % ,同时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Β-榄香烯 白术挥发油 临界二氧化碳 分离 天然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同时快速测定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的12种抗过敏化学药物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直 彭彦 +1 位作者 金朦娜 林丽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9-894,共6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SPE-SFC-MS/MS)快速检测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12种抗过敏化学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Waters Trefoil CEL1色谱柱(150mm×3.0 mm,2.5μm),以CO_2...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SPE-SFC-MS/MS)快速检测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12种抗过敏化学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Waters Trefoil CEL1色谱柱(150mm×3.0 mm,2.5μm),以CO_2为流动相A,甲醇-氨水(100∶0.1,v/v)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2mL/min,柱温和背压分别为45℃和12.4×10~6Pa。12种抗过敏化学药物以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或负离子模式下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监测,整个分析过程在10 min内完成。结果表明,12种化学药物在5~2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8,检出限(LOD)为0.141~0.262μg/L,定量限(LOQ)为0.703~1.308μg/L。3种加标水平(10、20和100μg/L)下,12种化学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6.1%~11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8.3%。该法简便,灵敏性高,实用性强,可用于抗过敏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抗过敏化学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色谱 质谱 固相 抗过敏化学药物 中成药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东紫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4
18
作者 胡浩斌 郑旭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12-714,716,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研究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东紫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出43个峰,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主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香薷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β-香茅醇、香薷酮等,与...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研究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东紫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出43个峰,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主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香薷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β-香茅醇、香薷酮等,与文献报道有一定的差别,并发现了一些新的成分。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草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临界流体二氧化碳 挥发油 东紫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线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气相色谱-红外-质谱联用测定水中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丽 王国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8-240,共3页
利用吸附剂GDX-301对黄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富集并以超临界CO2脱附后,通过气相色谱、色谱-红外-质谱联用技术对各目标分析物逐一定性,并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和溶剂洗脱的结果。实验表明,在20MPa,60℃,40m... 利用吸附剂GDX-301对黄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富集并以超临界CO2脱附后,通过气相色谱、色谱-红外-质谱联用技术对各目标分析物逐一定性,并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和溶剂洗脱的结果。实验表明,在20MPa,60℃,40min条件下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时的萃取效率和溶剂萃取效率相当或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有机污染物 水质监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建立中药温郁金的指纹图谱及其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聪 谢磊 +2 位作者 董雪瑞 杨雨萱 郑思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9-394,共6页
收集生长于浙江省瑞安市8个产地的温郁金样品14批次,分别经清洗、冷冻干燥及碾磨粉碎,得到通过0.425mm筛孔药筛的粉末状样品14个。称取此样品各30g,分别按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静态30min,动态90min)... 收集生长于浙江省瑞安市8个产地的温郁金样品14批次,分别经清洗、冷冻干燥及碾磨粉碎,得到通过0.425mm筛孔药筛的粉末状样品14个。称取此样品各30g,分别按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静态30min,动态90min)]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所得萃取物收集于甲醇5mL中,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色谱分离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和在50~220℃之间程序升温模式;质谱测定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EI),在质荷比(m/z)50~650内进行扫描。所得总离子流色谱图中共有50多个色谱峰,选择保留时间在40min以内的共有峰26个作为考察对象,选择保留时间为17.12min的莪术二酮为参考峰,计算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α和峰面积百分比S以及各样品与S3的S值的最大差值ΔS(Max)%,并建立了14个样品的指纹图谱。根据GC-MS分析所得结果并与NIST 14谱库比对,对共有峰作出鉴定。通过SPSS 16.0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分析的14批次温郁金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分类比较。应用指纹图谱对2个市售温郁金产品作了组分鉴定和产地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指纹图谱 中药 温郁金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